弟子规心得体会 15篇

来源:范文网 1.61W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弟子规心得体会 ,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弟子规心得体会 15篇

弟子规心得体会 1

中国文化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期间有《诗经》、《唐诗三百首》、《孙子兵法》以及《三国演义》等,而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弟子规》。

里面有让我印象最深的有“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意思是:称呼长辈时,不要叫名字,对长辈,要有礼貌。“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意思是:年纪小不要贪杯喝酒,如果喝醉之后必会丑态百出。“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是:父母叫你的时候要及时答应,不要拖拖拉拉的拖延时间,借此不做。“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已即到。”意思是:父母叫你的时候,要及时回应,并来到他们身边,然后到相应的地方,如果没有看见人,也要在那等。“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至污秽。”意思是:自己的衣服要有一定位置摆放,而不要随意乱扔,以至于衣服沾满灰尘,变得又脏又乱。“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意思是:凡是说出的话,要以诚信为先,随意的说话,又不讲信用,那就不必信这种人的.说的话了。“过能改,归于正;尚掩饰,增一章。”有错能改,就归于正,而不及时改正,还去掩饰,便是错上加错了。……

《弟子规》让我体会到和古人相比,我们的品行已经落后的太多太多,今天能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感到非常幸运,很感谢这本书。要报恩,唯有认真学习《弟子规》并学以致用,用《弟子规》来规范言行,指导生活和学习,培养自己孝亲尊师,温和谦逊的品德,以恭敬的心,谦卑态度,彬彬有礼的行为来对待一切人,事,物,不断提升自己的品行修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以众生之苦为自己苦,帮助更多的人。

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人的提升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会变成和谐社会,世界才会变成和谐的世界。

弟子规心得体会 2

所谓德,即:道德。道是自然规律,德是力行。所以只有在生活中实践,真干,处处力行弟子规,才是真正的学习,因为学而不习,等于无学。“不力行但学问,长浮华成何人”。

力行也一定要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身教胜于言教。所以末学要感恩我们的孩子们,他们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在帮助老师们成长,这就是“教学相长”的最好体现。末学更要知难而进,好好学习和领悟教育的真谛。让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能为每位孩子传道,授业,解惑,这是末学现在最大的`目标和志向。

教育无小事,他不光只是在课堂上,更多的是将其落实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一心为孩子着想,用一双敏锐智慧的双眼观察孩子,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先知其心,然后才能救其失也。用真诚的心唤醒孩子本善的心,让他们顺着天性幸福成长。

但,苟不教,性乃迁,顺“天性”而非“个性”,这两个词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其根本区别在于:一个无私利他,一个自私自利。所以,要从小给孩子灌输正知正念,培养浩然正气,为自己培福积福,再造福,那么,他的晚年必定是幸福圆满的。人生最难得的莫过于此。

让末学跟孩子一起努力,从当下做起,一步一步向幸福出发!

弟子规心得体会 3

《弟子规》这本书的内容,是圣人对学生的训示,为人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还要对自已行为约束,诚实可信,博爱众生并亲近有德行的人。

百善孝为先,而“孝”和“弟”这两个字则是弟子规贯穿中心的“一条线”。“孝弟”里面还包含一个很重要的态度,就是恭敬之心,对长者的恭敬。而一个人的道德、学问都是从“孝”跟“敬”当中不断地提升。其实一个人只要做到“孝”跟“弟”,相信他就可成为国家栋梁。

学习《弟子规》,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常常读《弟子规》,并细细思量,我真是受益匪浅,感慨良多啊!

父母把我们带到人间,他们用自己浓浓的亲情教育我们,希望我们能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对父母来说,我们是上天赠给他们的礼物,但在我们心中,父母是无可替代的',爸爸、妈妈良苦用心,谆谆教诲的话语,你们也常常随着自己的意愿,想听就听吧,若有一点不如意就顶撞回去,以至离家出走,更厉害的,竟然反其道而行之,今天想来,你们不觉得惭愧吗?

羊跪乳,鸦反哺,为人子女理当“孝”字为先。“孝”就是心怀感激,用爱作出回报。我们的父母大都承担着家庭的负担,每日里,有的或在工厂车间、野地农田辛勤劳作,有的或在书山文海之中与科学技术领域艰辛探索,他们用汗水和心血努力回报社会,同时还对我们呵护有加,似明灯引领我们一步一步前行。作为儿女,每天惦记着父母,为父母辛劳,这应该是做人的起码良知,是作为后人应尽的最基本的责任。我们现在年纪还小,有些事情还无能力做到,但按照父母的意愿与希望,抓紧时间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社会。每天让父母开心,这无疑是我们今天必须努力去做的。我认为这才是一个学生所尽孝道的最好体现。

“入则孝”,一个在家能敬重、孝顺和关爱父母长辈的人,其品格与德性的延展必然会有一颗感恩于博爱之心,就一定会在社会生活中始终善行善为,对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古有大孝之女花木兰,大孝之男岳飞;今有著名孝子许世友无不为国家民族创下惊天伟业便是有力例证!

我深信:“心中有爱,就有‘孝’。”父母需要的是“真爱”,而不是敷衍了事的“奉养”。我们要诚心孝顺父母,并化成行动,这样父母一定会非常感动,那也就能报答父母恩情的万分之一了。

弟子规心得体会 4

在实验中学,我好好学习了《弟子规。弟子规》里教我们许多良好的习惯、品质,对我们与人、亲友、社会交往,培养良好的品质有着很大的帮助。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当我读到第一句时,对这句中的"心眼口,言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不怎么明白,于是便好奇地翻开这句的解释:读书的方法要注意三到:就是信道、眼到、口到。这三到都要实实在在地做到。读书是正在读这一段就不要想到别的一段。这段还未读完,不要因为没有兴趣,失去了好奇心,就跳到别的一段,而东翻西阅,按部就班地读完。读书是要有规范,读一本书或一门功课,要有比较宽裕的期限,但是不能因为时间多余,等期限快到了才开始用功,一急之下反而耽误事情,所以一规划好就要开始赶紧用功。看来,弟子规》中的文言文字虽少,但表达的意思却很深奥,值得我们去学习,探究里面丰富多彩的人生哲理。平时,我在写作业时经常分散注意力,一会儿玩笔,一会儿喝水,一会儿想别的事。

记得有一次,我汗流浃背地走回家,喝了水,吃了东西后,就急忙打开语文评价手册来订正。没有仔细看原文,草草地看了题目就盲目地把答案写了下来。结果,第二天老师批改完后发下来,我打开本子,上面写着三个鲜红而又醒目的字:看原文。我只好仔细的熟读原文。"找到了,找到了。"就是这句,我高兴地说。看来,只有认真仔细地理解、思考才能把每一件事做好,做完美。

《弟子规》里还有着许多"规矩",等着我们去学习,去理解,去体会。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句话,我想到了自己,妈妈叫我去晾衣服,而我却慢吞吞地应了一声"哦……等等!"然后又一头埋在电视堆里,要妈妈再三催促才去晾衣服。这是多么不应该啊!当我读到"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拈无怨"的时候,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父母亲有了过失,当子女的一定要劝谏改正,而劝谏的时候,绝对不可板着面孔,声色俱厉,脸色要温和愉悦,话语要柔顺平和。假如父母亲不接受我们的劝谏,那要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再劝谏。

倘若父母亲仍固执不听,有孝心的`人不忍父母亲陷于不义,甚至放声哭泣,恳求父母改过!对比起我自己,我真感到惭愧!爸爸妈妈批评错了我,而我没有做到"怡吾色,柔吾声"只是板着脸孔跟爸爸妈妈讲道理!当我读到"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的时候,我的脸"唰"地一下就红了,因为我时常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事跟妹妹争吵,爸爸妈妈来劝我们不要为了这点小事去争吵,要和兄弟姐妹好好地相处,姐姐就应该让妹妹,而我却认为爸爸妈妈偏心妹妹,常常让爸爸妈妈为了我们而操心!现在回想起来,我真惭愧极了。当我读到"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的时候,我知道了我们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它可能会在你聊"qq"的时候,偷偷地从键盘上流走了,可能会在你看电视的时候,乘机从遥控器上溜走了;也可能在你们尽情玩耍的笑声中悄悄地滑走了…

《弟子规》给我带来的实在太多了,它就像是我的一面镜子,使我看到了我在生活中的缺点,也使我下定了决心,指明了我追求的方向!我终于知道了学校让我们读《弟子规》的用意了一一学会做人,做一个孝顺父母、团结兄妹、珍惜时间、诚实守信、认真学习的人!

弟子规心得体会 5

通过这两天的业务学习,我对《弟子规》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并通过网络查询相关资料,使我的育人能力得到增强,育人水平得到了提升。尤其是《弟子规》“出则弟”中提到的“长者先幼者后”(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要因为大人的宠爱而忽略了应从小培养礼让的美德,不管是吃东西或喝饮料,要请长辈先用;如果和长辈坐在一起,要请长辈先坐;如果和长辈走在一起,应让长辈先走),让我从内心中真正懂得了怎样做一名好老师,怎样教好学生。

中国一贯有尊敬长辈,注重做人的优良传统,在今天经济发展迅猛的背景生活中,民族的传统美德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学生而言,首先要懂得尊敬长辈、学会感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敬长辈,尤其要尊敬以全部心血无私养育自己的父母。试想一想,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能深爱的人,还谈得上爱祖国、爱人民吗?因此我们应从小在孩子心灵中播下爱的种子,教育他们从小尊敬父母和长辈:

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古人言:“子不教,父之过”。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为此孩子健康成长需要“好家长”作榜样。

二、老师要尊重学生。

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平等、祥和的氛围。老师要做学生的朋友,而不应高高在上。要利用各种机会和学生沟通,沟通多了,就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动表现,及时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纠正其不良行为。老师应首先把自己摆在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从关爱的心态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们,要让学生真正的从心底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而做为一个班主任,则更要关心爱护班级的`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教育,是真心的爱护,是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健康成长,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成材。老师有爱心,能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学生才能更加尊敬,爱戴老师,师生的感情才能更加融洽,充分发挥情感教育作用。

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并不是放任自流,对学生的不良行为有时还要作恰如其分的批评。作为一名班主任,对学生所犯错误进行批评教育时,也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谆谆教导学生才能取得教育的效应。一味的训斥,只能促成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更不能用挖苦、讽刺伤学生的心。批评学生要慎用批评用语,要讲究语言艺术,要处处顾及学生的自尊,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信任感,愿意与你作心灵的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从思想深处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弟子规心得体会 6

我读完弟子规后,知道了我自己的缺点,缺点是挑食。应该做到不偏食,适可而止,不要吃得太饱。

《弟子规》中“孝”让我懂得了父母教导的时候,要恭敬的听;父母责备的时候,要心悦诚服的接受。

“悌”让我懂得了作为兄长的要爱护弟弟,做弟弟的要尊敬兄长。兄弟和睦,这也是对父母的一种孝道。长者站着,幼者不可坐,待长者坐下后,招呼幼者坐下,幼者才可以坐下。

“谨”让我懂得了清晨要尽早起床,晚上要迟些才睡;人生岁月有限,所以每一个人都要珍惜此时此刻。凡是打架闹事的场所,绝对要远离;不正当不合理的事不要去追问。

“信”让我懂得了讲话不可太多,言多必失。要讲的恰当,要实事求是,不要花言巧语。办不了的`事不轻易许诺别人。听见别人说自己的过失就发怒,而听见别人恭维自己就欢喜,这样就会招来坏朋友,而好人就离你而去,如果犯了错误,能够改过,就跟没有犯过错误一样。如果犯了错误而掩饰之,那就错上加错了。

读完《弟子规》,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今后在我成长中一定用弟子规的道理严格要求自己,快乐的成长。

弟子规心得体会 7

自从读了《弟子规》课外阅读后,我似乎觉得我变乖了,我变得越来越懂事了,我也仿佛明白了怎样孝敬长辈?怎样帮助别人?怎样爱护自己?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山西绛州秀才李毓秀所作。后经清朝的贾存仁修改编订,改名为《弟子规》。弟子即学生,不仅仅指儿童,扩大范围讲,凡欲学古圣训的文化人,都可以称之为弟子;规即规范,弟子规即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弟子规》是我们身边的学问,是学习古圣贤和为人处世的基本读物。它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定要言行谨慎,讲信用。我最喜欢的.故事有:孟母断机、司马光改错、孔融让梨等等,孔融的美德让我知道了要懂得谦让。最让我欣赏的是“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它让我懂得了,子女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冬天要让父母感到暖和;夏天要让父母感到凉爽;早晨起床,一定要先去看望父母,并向他们请安问好;傍晚回来,一定要先向父母报平安,使他们放心;

读了《弟子规》,让我了解了古代经典的博大精深。是古代祖先留下的巨大财富。作为炎黄子孙,我以后一定要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给人捶捶背,倒倒茶,盛盛饭,落实到言行中,从而提高自身素质,做一个有修养的小学生。

弟子规心得体会 8

学习《弟子规》有1个多月了,并每天坚持听《中华大讲堂》中对它的讲解,使我的内心比以往平静了许多,也感悟了很多。一开始学习的时候老认为没那么多时间去接触它,心情有时很浮躁,认为没啥意义,就像有些人说的《弟子规》从古传颂,清朝不也照样灭亡了,认为不切合实际,也就没有真正体会和感受到那么多,大约读了一个星期了的时候,儿子看到我写的笔记后对我说:“妈妈,你进家委就对了,能让你多学点习,还能为我们班级做点贡献”。儿子的这番话触动了我,让我每天坚持继续学习,每当《弟子规》中讲到一些并不符合当今社会现状的问题时,我会重复的去听李毅多老师的讲解,从疑惑中寻找答案,这样我对一些事就不再纠结。对于不符合实际的问题,我们将它忽略不计,就当它不存在,大体了解一下就行,而对我们生活和成长有益的就去好好理解并运用到生活当中去。

“入则孝”里最先讲到的是当子女的要孝顺父母,所谓“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这几句话的意思很明确,当父母呼唤时,要及时回答,不能迟缓;

父母差遣,要立刻去做,不可拖延或偷懒;

对父母的教导,应该恭敬的聆听;

对父母的批评,应当顺从的接受。这是对字面的解释,如果拿到生活中,我们做子女的和我们的子女都是怎么去对自己的父母的?值得深思一下,就当今社会现象而言,每个家庭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当长辈的对小辈是各种的疼爱,可谓言听计从,从而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有的溺爱孩子很严重,却感觉不到,以至于孩子对父母大声喊叫、甚至打骂父母,使他们丢失了原本纯真的善良,多了怨恨和不满。拿我的大家庭来说吧,父母生了我们兄妹四人,父亲在世时很有威严,属于听到他声音就有些紧张的那种,而我们的母亲性情温和,与父亲截然相反,正是母亲的温柔疼爱,让我们兄妹四人养成了对母亲的爱却视而不见,甚至无视,久而久之让我们养成了不好的行为和习惯,尤其无视母亲的呼唤和教导,也不愿意接受母亲的批评,还会去顶撞她,回想那些真是惭愧。记得有一次我带着当时上三年级的儿子去母亲家,当时因为母亲的一句关心我的话,让我感到母亲很烦,想让她少操闲心,就大声呵斥了母亲,事后我并没当回事儿,几天后我和儿子也因为一句我关心他的话而发了脾气,儿子霸气的回话让我哑口无言:“你那天就是这样大声喊我姥姥的,我跟你学的。”我的天,当时我就在想,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运用在我身上真是“恰到好处”,内心五味杂瓶、翻江倒海的难受,我的言行已经不知不觉的影响到自己的孩子了,从那时开始,我就不断改变自己对母亲的态度,我是家中最小的一个,上面有年长的哥哥姐姐,平时我们也经常互相告诫对待母亲要和颜悦色,多些耐心,母亲养大我们不容易,70岁的母亲了,每天都牵挂着她的孩子,而她的孩子却不以为然。慢慢的我用自己反省后的行为去影响哥哥姐姐,我认为一个能对自己言行做出反省并能及时醒悟的人才配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尊重,相对那些有错不改,还执迷不悟,我行我素的人来说,这样的人生是悲哀的,是让人看不起的。表面做的所谓孝顺永远上不了台面,甚至令人唾弃,父母需要的是孩子们的关心和理解。到现在,我非常感谢儿子当年的那句话,让我瞬间醒悟,以至于到现在我经常会反思自己哪里说错话啦,做错事啦,乱发脾气啦,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啦等等。我虽快四十,但我庆幸自己的修养在不断进步,这种进步能让我的生活更加幸福。

人,需要在反思和学习中感悟前行。我们一个人在认真的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是在以身作则,以身效法传播一种动力和能量。一个人的改变也会潜移默化影响身边的人,事无大小从自身做起,时间能证明一切,放下浮躁和杂念,把目光从别人的身上转移到自己身上,你才会明白,改变自己也是在改变别人。接纳自己的同时才能真正看到别人的苦楚和付出,我们需要的是对自己的认可,对他人的感恩和真心的给予,有一颗柔软的心才会悲悯和珍惜人活这一世的不容易,以及被我们日常忽略的亲情,友情,爱情。

短短的几句圣训,意义非凡,能去孝顺父母的人值得尊敬!

孩子在慈明学校的这些日子有很大变化,比以前更懂事、更细心、更优秀了,孩子的变化让我欣慰,也是我们所梦寐以求的,我和孩子用彼此的改变来影响着对方更好的发展,对我的孩子而言,选择慈明学校是正确的。对我而言,感恩慈明,感恩父母,感谢儿子!

弟子规心得体会 9

今天,很荣幸能学习国学《弟子规》,在这之前,我对《弟子规》是一点都不了解的,更不懂类似三字经的知识要怎么教会孩子,学习后才知道,原来这里面大有学问。

在观看了两节有关《三字经》的活动,看到那些孩子把三字经从头背到尾,朗朗上口的样子,感觉真的很不可思议,本来还以为孩子们坐久了一定会很不耐烦,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一点都不觉得无趣,而老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也很多,有游戏、分组读、两组比赛读、视频教学等,孩子们的常规也很好,每个人的表现都彬彬有礼,充分表现出了中国古代的礼仪,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之后,负责教学的廖老师告诉我们,《弟子规》几百年来,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一直坚信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小孩子在他年少时(0~13岁),记忆力非常好,应该把前辈的'人生经验、生活智慧记忆下来,牢牢地背记,并烂熟于心中。《弟子规》是人们的生活规范,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人性的基础。

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的孩子也可以做到这么棒。

弟子规心得体会 10

读完《弟子规》,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一句是:“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记得有一次我喝水的时侯,由于杯子没有拿稳,不小心把杯子摔碎了,当时我想:“这回可惨了!

爸爸回来一定会狠狠地训我一顿的。”等爸爸下班回来,我一直躲着凶,没有告诉他杯子摔碎的事。爸爸知道后,并没有象我想象的那样,而是跟我说:“一个人一生都会有做错事情的`时候,一些无心之错,只要认识到错了,以后引起注意就可以了。你摔碎杯子不敢告诉我,说明你已经认识到自己错了,我就不会再批评你了,怕的是犯了错误而自己认识不到。”通过这件事情,使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一个人不经意间做错了事,而自己又认识到并加以改正,是可以原谅的;而存心去做错事或做错事不去改正,就等于是错上加错,是不可以原谅的。”

弟子规心得体会 11

弟子规总序开篇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我学了“首孝悌”这一段,感悟很深。

首孝悌,是告诉我们要孝敬与尊重自己的父母。如果连这都不懂,就不可能尊重朋友、同学等在生活中帮助过你的人。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是告诉我们:父母叫你时,不能慢吞吞;父母让你做事时,你就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偷懒。到这里,我很内疚,因为我在三年级时(现在也有),妈妈要求每学课后要听写英语。那时的我总是慢吞吞地,很不情愿,或想办法脱身,甚至哭过。可是妈妈紧抓不放,坚持每学课后要我听写英语。正因为这样,在三年级英语期末考试考了100分,才知道妈妈的用心良苦。可是在四年级时依然不怎么情愿听写,分数下降了,可是我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妈妈只好随便我,什么时候自愿就什么时候听写。学了《弟子规》后,觉得自己对不起妈妈……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的意思是:自己的身上有伤时,自己的亲人会非常担忧;而你的道德有“伤”时,亲人的脸面就都被丢了。我在深圳时,不小心摔破了头,妈妈被吓得脸色苍白。妈妈送我到医院,边哭边送我进手术室……。读了《弟子规》“入则孝”后,联想那时的.情景,真正理解“身有伤,贻亲忧”这句话的意思。

《弟子规》是中华文化的经典,它正以特殊的魅力感染着每一位炎黄子孙。当古老的钟声再次响起,让我们一起徜徉在这美妙的文化经典里—“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弟子规心得体会 12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李毓秀根据宋朝朱熹《童蒙须知》改编后,经清代儒生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

这本书教导我们怎样待人接物,书中那浅显易懂的文字里,蕴含着许多做人真理。不仅对于教育少年儿童更对于成年人在生活、工作、家庭等也有着重要意义。我们如何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形成良好品德和生活习惯;如何具备博爱精神及正确读书方法等诸如书中所写:“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毋变;”这是孝道基本要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显能”乃为如何友爱兄弟,尊长爱幼的最基本语言及行为规范,另外书中通过列举生活中最易被视作琐碎习惯及现象进而训导如何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具备博爱精神和正确读书学习方法等。本书中每一章每一句、列举都是生活当中最为普遍、最基本性习惯和现象,而这些习惯和现象可以说是人人皆知,但有好多人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不是不知道而是不去做,书中告诉道理:“不要因小而不为”,良好习惯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

《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人产生有益影响那就需要将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这样做不仅提高个了人修养,更是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人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个社会变成和谐社会,这个世界才能变成和谐世界。

弟子规心得体会 13

为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建设,丰富校园文化,我校响应教育局的号召,全校师生进行诵读《弟子规》,学习圣人经典,传承民族圣人经典文化的读书学习活动。全校上下、师生之间、班级之间,处处呈现出学习、诵读、力行《弟子规》的情景。现在,学生诵读学习《弟子规》的情景给我们的校园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使我受益匪浅,它增长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灵。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我有三点体会:

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对一个人而言,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就充分体现了“孝”字的重要性,古人有云:“百事孝为先”,可见,孝是做人的.根本。

第二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为人要谦虚。“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些都是古人总结出的经验。而《弟子规》则给出了系统的准则“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如果能够把这些都落实到行为上,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加融洽,整个社会都会更加和谐。

第三要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则警”只有懂得时刻反省自己,规正自己的人,才可以使其自身有长足的进步。这才应该是人一生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弟子规》讲述的是我们身边的学问,我们学习古圣贤经典文化,是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为人处世的根基。学习《弟子规》,不光要会诵读,重要是能做到,并且长期坚持,最终把它作为我们生活中的的行为准则。

弟子规心得体会 14

9月底知道关于华纯的消息,想给孩子报名的愿望很强烈,报名表却一直迟迟没有递出,原因就在于我学《弟子规》时间不长,力行更加不算好,所以害怕自己写出来的心得体会过于肤浅,不被老师看好,更担心会因此影响到孩子的录取。

想过到网上去搜索一些关于力行《弟子规》的心得体会,然后自己再加工一下;也想过突击看完蔡礼旭老师的《弟子规讲解》,再认真来写……随着群里老师不断地公告华纯的进展、现状,我被老师的真诚感动了,我不再打算在文字上下功夫,而是学习华纯教育中心的精神,如实写下自己学习、力行《弟子规》的心得体会,在此也感恩华纯教育中心的榜样作用!

我真正开始学习《弟子规》是今年五月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体育馆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向全球直播的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论坛之后。参加完那个论坛,我感觉自己已经多年没有像那样热血沸腾了,整个会场的那种浩然正气,那种爱国情怀,久久萦绕在我的脑海中,让我感觉整个人都被充盈着,持续处于一种兴奋状态。会场中演讲人多次提到《弟子规》,于是回家首先找出家里的《弟子规》,第二天早上就开始读起来。

刚开始读的时候真有些如获至宝、如饥似渴之感,每天读上十多遍都不舍放下,三天后为了节制这种过度热情才刻意减至每天只读三遍。刚开始只是满足读的欲望,渐渐地当自己的言行没有做到书上所讲时,书上的原话会从脑海里蹦出来,然后言行上开始慢慢改正。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每读到此句,就想到父母现在年岁已大,最大的希望是儿孙能经常陪伴在左右,承欢在膝下,于是尽量带上孩子多回家看公婆,也不忘打电话问候爸爸;每逢节假日陪伴完公婆也抽出一个时间回老家看看爸爸,虽然来去匆匆,也能感受到爸爸的欢心满足。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以前在用餐时,不懂得谦虚礼让、长幼有序,开饭就吃,而且选自己认为较方便的位置入座。现在用餐时我会等公婆、姐姐姐夫落座后我才近桌前,选一个不太好取菜的位置坐下,等公婆、姐姐姐夫动筷后我才举筷。行走时也是尽量让长者先行、将方便留给他们。这样做下来我感觉自己收获到的是一份自在与心安。

衣贵洁,不贵华。随着同事们衣着越来越高档,价格越来越贵,我也学会了买衣服进出高档商场,讲品牌,比价格,生怕穿差了会被人瞧不起。现在学了传统文化,学了《弟子规》,我不再去商场买衣服,也不讲究名牌,更注重经济实惠,买的衣服既便宜又得体,心里更欢喜,而且不需要的'衣物再便宜也不买。改掉了奢华的作风,也为家里节省了不少钱,真好!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以前碰到发生点什么事,我也想去看个究竟,听同事、朋友背地里说三道四,我也想问个清楚,现在我会尽量避而远之,少看少听。反观下来我也并未损失什么,倒是落得一身清静,还少了一些因感慨而生的烦恼。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学了《弟子规》,我学会了不随便乱说看到的事情,也不乱传听到的事。明白看到、听到的未必就是事实,也少了很多是非、纷争。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当看到别人有了不好的言行时,我会觉察下自己:我有没有?如果发觉自己也有,就在心中暗自提醒:我也是同类,一定要改正,不可再犯;如果自己没有,则警醒自己不能犯那样的过错。渐渐发觉自己自我觉察、自我反省的能力变强了,也不再象以前一样看到别人的不是就在心里随意评判,包容心也增强了些。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去。以前也会喜欢听到赞美之词,听到批评就会不高兴、生气甚至反驳,现在我会尽量用平和的心态去接受批评之词,用心去体会别人的批评、检讨自己的过错;听到赞美也不象以前那样心生欢喜,而是一笑置之。我收获到的是对我说真话的人多了,跟同事、朋友的关系近了。

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我有一个毛病——上班爱迟到,其实心里很想改,可还是时有发生。以前单位实行抽查制,如正好抽查那天迟到,我总是想尽办法逃脱掉,不被处罚。现在单位实行指纹打卡,我也学了《弟子规》,我选择勇敢面对自己的迟到,不找任何借口,直面错误,并在行为上彻底改正。虽然这样的结果是在公司范围内通报、罚款,会引来别人的非议,也会遭受经济上的损失,但会换来我行为上的真正改过;我知道我仍然有机会找理由、编借口改变这个结果,但那样我还会心存侥幸,迟到仍会继续伴随着我,我心里还会欠下一份掩饰的债。两相比较,我选择了前者——改过,让迟到不再发生,让自己真正做一个守规则的人!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别人的隐私,我不会去轻传,但我很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有时还快言快语脱口而出,现在我学会了看到别人的短处不说出来,在脑中一闪而过,听到或看到别人的隐私,更不会说,并随即将之忘却掉。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当明白称赞别人的善行也是一种美德时,我开始尽量去表达对别人的赞美,鼓励他的善行,也增加对方的自信,让其更善更美。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以前遇事总爱报怨,而且抱怨时总是放大怨恨的事却忘掉或缩小了也曾受过对方的恩惠,因此生气伤身也伤了与对方的和气。现在我牢记了此句,并时常用来提醒自己,我会在发生不愉快时尽量去想对方曾给予我的恩惠,去感恩他、理解他,化解掉一时的不快。几次用下来,感觉这句话的效力可真大,能迅速化解怨气,恢复平静。

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智。自从学了传统文化,我看传统文化的书、视频,听爱和感恩的歌曲,参加各种传统文化的学习班,占去了几乎我所有的业余时间,以前热衷的心理学书籍对我也失去了吸引力。因接触了传统文化,我坚持了近五年的心理学的学习也黯然失色,我欲放弃将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传统文化的学习上来,我不想破坏我的心志,受到任何干扰。现在电视、肥皂剧更是远离了我的生活,我觉得看电视简直是浪费时间;电脑也只是我听爱和感恩的歌曲、看传统文化的视频,学习传统文化的工具。这样下来感觉自己的生活更充实、更丰富,而且乐在其中!

最令我欣慰的是,我发现老公、儿子也有了悄然变化。以前家里的大小事宜有两位姐姐、姐夫张罗,作为家里的长子,老公很少参与,是能不操心就不操心,对此我心有不满,可对于家里多年形成的习惯我又无从表达。这次婆婆住院,我发现老公变了:在医院的告家属通知书上,老公主动从他姐姐手中抢过写上了自己的名字、电话(有事急呼);中秋、国庆休假期间老公每天都去医院看望婆婆、送饭,一天也没间断。这些变化虽然微不足道,但看在眼里让我非常感动,我看到了老公在力图扭转一个在家里延续多年的习惯和作为儿子的担当!儿子的变化也让我很感高兴。上高中的儿子可支配的时间更少了,所以每次放假都惜时如金,不肯将他玩的时间挪用一点。这次在国庆放假前儿子主动问我国庆节有什么安排,我告诉他奶奶住院我们要去看望,并得知儿子班上十几个同学相约国庆节那天一起去看一个会展。我认为这对于很少跟同学相约出行的儿子来说是一个跟同学相处的好机会,建议他可答应跟同学出行,改日再去医院看奶奶,结果儿子作出了自己的决定:在国庆节这个节日里看奶奶为重,推掉了同学的相约出行。他认为看奶奶、尽孝道更重要!而且看完奶奶之后还主动跟我一起赶回老家看了外公,儿子有近两年没有回外公家了,是“要尽孝道”让儿子选择了将放假玩的时间拿来看望长辈,以表孝心!

以上是我学习、力行《弟子规》很肤浅的一点心得体会,还望老师多多包含和谅解!虽然接触传统文化时间不长,但它给了我一种找到根的感觉,并强有力地吸引着我。它能揭开覆盖在心灵上层厚厚的东西,直达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唤醒最初的、本来的最真最善最美的东西并让它散发出来!同时让我更有力量、信心去面对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我坚信传统文化的路会越走越宽,越走越好,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弟子规心得体会 15

近期,根据公司要求,部门组织员工学习了《弟子规》,通过学习《弟子规》,使我了解到这是一部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有着弘扬和建设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是我们民族的灵魂。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做人、处事、交友、尊老、爱幼等道德行为规范。对当今建设文明和谐社会是百益而无害的。它能胜于法制强行,它能在人的心灵上起到道德言行的约束,它能唤起人们的“仁爱”“慈悲”之心,从而能树起人生的正确坐标,远离是非避邪之路。弟子规让我们学习怎样和他人和谐相处,养成一种尊敬他人的良好习惯。弟子规提高了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让人们树立起正确的伦理道德和人生观,同时对我们现实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想,一个人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总要不断完善自我,培养良好地道德情操,才能赢得人们的尊重,适应社会发展潮流,从而更好地解决各种发展难题。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今后,我要进一步深入反复读诵《弟子规》,真正了解弟子规的精髓,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提高自身修养,指导工作实践。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通过反复学习弟子规有关内容,使我深刻体会到做人父母的.要重视和培养道孩子的品德素质,从《弟子规》学起。让他们接受古圣先贤的教育,令其明辨是非,善恶,尊老爱幼。自己要以身作则,处处为孩子作好表率,引导和启发孩子们的“孝心”、“爱心”和“感恩心”开拓孩子们的道德智慧,为他们传授圣贤教育的典范。对个人而言,要真正了解和掌握弟子规深刻内涵,同时把这些基本道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相信我的工作会有一个新的起色。

总之,我认为《弟子规》是圣贤教育的指南,它不但适用于家庭教育,并且还适用于各阶层不同年龄人的学习和效仿。是正规人生纠正错误的良方,在工作实际中,就是要正确理解和运用弟子规中所阐述的道理,使其成为自己工作实践中的指路明灯。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