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办高校班主任专业能力的发展

来源:范文网 1.9W

论文摘要:随着民办高等教育由规模扩张走向内涵建设,作为学校队伍建设中的班主任队伍建设也应引起大家的重视。在分析班主任专业化和专业能力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应从明确角色定位、创新职后培训与在职学习、优化评价激励制度等方面提升班主任专业能力。

浅谈民办高校班主任专业能力的发展

论文关键词:民办高校;班主任;专业能力

近年来,民办高校获得了较快发展,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某些民办高校出现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心理素质较差、职业价值观不端正等问题,某些问题学生很难自己解决,这就对班主任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亟需各民办高校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强化班主任的专业道德,提升专业能力。但是目前在民办高校的班主任队伍中,大多数在职前都缺少班主任教育技能的培训,职中也没有系统的专业学习,并且很多都是兼职班主任。在工作中,许多班主任按传统惯例行事,工作方法简单甚至粗暴、形式主义及经验主义严重,对班主任工作经验的探索处于一种自发、初级、非专业化的阶段,教育效果不尽人意。而学校又往往仅简单地通过政策文件和行政命令来硬性要求班主任,导致许多教师都是“要我当班主任”而不是“我要当班主任”,对工作处于一种被逼无奈、不得已而为之的心理状态。可见,社会和学校往往只突出了班主任的教育者角色和责任而忽视了其作为“职业人”的角色及应有的权力和待遇;只是强调了班主任的道德践行而忽略了其自身生命的张扬;只是强调了班主任的管理技能而忽视了其整体素质的提高。这使得班主任专业化建设成为学校队伍建设的薄弱环节,班主任专业能力的提升仍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一、班主任专业化与专业能力的内涵

1.班主任专业化的内涵 2.班主任专业能力的内涵

“专业能力是班主任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主任实现专业化的关键因素。专业能力是指专业人员具备从事专业活动所需要的`技能及专业知识,及所形成的合理的知能结构”。作为一名民办高校班主任,既要有专业学科教学的能力,也需要有与班主任工作相关的特定能力,主要包括:建立有专业特色的班级文化的能力、进行日常思想道德教育的能力、指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的能力、指导学生实践学习能力、指导学生就业或创业的能力、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等。

二、提升班主任专业能力的策略与途径

班主任的思想境界如何及能力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其所带班级的班集体建设质量,不仅对大学四年的学习与生活具有重要影响,更对学生未来人生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在教育实践中应该得以充分彰显,班主任的专业能力建设应该提升到战略的高度。除了班主任自己积极主动地有意识地去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对自己专业成长的各个方面和不同阶段做出设计与规划,进行自觉、主动的学习与实践之外,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1.明确“职业人”的定位

近些年来,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大力扶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社会各界对民办高等教育的认识也趋于客观,民办高等教育所取得的成绩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越来越浓,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但是,在各民办高校内部,对教师的使用和管理还或多或少地存在“重使用、轻培养、淡发展”的现象。民办高校的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班级事务的管理者、学生思想的引路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各方教育力量的协调者,其工作质量可以直接影响到高等学校育人目标的实现,进而影响到学校的办学声誉,影响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各民办高校应该从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高度,在强调班主任教育管理和工作责任的同时,给予班主任“职业人”的角色并赋予其应有的权力和保障其应有的待遇。

2.创新职后培训与学习

民办高校班主任往往“先天不足”,职前学习的知识很难满足其工作的需要,必须由“生存关注”走向“自我更新关注”,不断地更新和改造自己的知识、发展和完善自己的能力。因此,加强对他们的在职培训,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就成了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升班主任专业能力的必然要求。"

(1)创新职后培训,关注主体需求。美国学者Stanley Carpenter和Theodore Miller在其发表的《学生事务工作领域的专业发展分析》一文中,提出了学生事务工作者“职业发展四阶段”理论,后来修正为三个阶段,即形成阶段、实践阶段和延伸阶段,并就每个阶段的特征以及专业学习、实践重点进行了分析。认为学生事务工作者的专业化是一个连续的、积累的发展过程,不同阶段存在不同的任务。如果前一阶段的任务没有完成,后一阶段的任务就不太可能或不可能完成。结合这一论断,在开展班主任培训时就要考虑到年龄、教龄、班主任工作的年限等,分层次进行,可以有入职培训、在职培训、骨干研修、攻读相关学位等,满足不同水平班主任的学习需求。培训的内容可以以课程模块的形式设计,分成心理健康指导模块、生涯规划和职业指导模块、班级建设与管理模块、学生德育理论与应用模块、学生工作研究与科研方法模块等等,由班主任自主选择课程学习,以满足不同专业背景的班主任的学习需求。丰富培训形式,可以组织岗前培训、师徒结对、活动观摩、事务体验、专题学习、案例研究、课题研究、技能比武、对外交流、考察学习等活动,吸引不同需求的班主任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有所思、学有所得,以满足他们的成长需求,提高自身素质。 (3)参与课题研究,引领反思成长。班主任直接参与教科研是实现专业化的最佳途径。课题研究(尤其是校本研究)作为在职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建构学习、研究、实践与反思一体化的专业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是引领班主任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班主任通过在教育现场中开展研究,对自身的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对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反思,以推动班主任的专业学习,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向着更加人性化、更加符合生命成长的方向发展。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专门设立了青年教师科研扶助基金,每年都有班主任结合工作的实践申报课题,研究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与就业、心理健康、学生党建等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新思路、新举措,为推进各项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持、决策依据和行动方案,也促进了班主任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的不断提高。

3.完善评价与激励制度建设

良好的评价制度可以发挥导向和激励的功能,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鼓励其较长时期内从事班主任工作。

(1)建立健全班主任多元评价与激励机制。成立由校长或分管校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班主任的考核与聘任。制定科学的操作性较强的聘任与考核办法,明确考核标准,规范考核程序,定期对班主任进行全面考核。对班主任的考核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和他评相结合,考评结果要作为班主任奖励、评优评先、提拔任用、职称晋升等方面的依据之一。在教学工作量安排上,对于担任班主任的教师要减免部分课时量,对班主任外出学习交流、申报科研项目、参加各类进修活动等要给予优先考虑。

(2)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因此,在班主任培养过程中,要注重树立身边的模范,宣传其典型事迹,推广其先进经验,有利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有利于推进班主任专业活动的开展。除了评优评先之外,积极组织推动各种岗位比武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建,引导班主任从业技能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也为广大班主任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机会。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除了在每年暑假教师培训中安排优秀班主任传经送宝外,2012年,组织了首届班主任专业技能大赛,并要求担任班主任工作不满两年的教师必须观摩比赛。这种比赛活动不仅仅是参赛者的“独角戏”,还有“观众”的共同参与,使参赛者的个体行为变成共同的集体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参赛者从赛前准备到现场比赛再到赛后反思,都会对自己的专业技能进行强化、对自己的经验进行梳理、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这正是提升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而对于观摩者来说也是一个学习和研讨的机会,他们或从中受到启发,或从中感悟工作的得失,使得自身的实践知识和专业能力获得发展。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