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学设计

来源:范文网 2.07W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学设计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学设计1

★教材内容: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

★教材分析:本课是形状与结构的第二课时。学生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已经知道,靠增加厚度和宽度可以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而增强材料抗弯曲能力的另一种方法是改变材料的形状,这是本课时重点要研究的问题。

教材首先以生活中的钢材为什么要加工成不同形状引入,旨在让学生发现、提出本课的研究内容——材料抗弯曲能力与材料的形状有关系吗?

接着进入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重点环节,用同样的纸做成像条形钢材那样的各种形状,测量它们的抗弯曲能力,并与平展的纸比较,认识到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其抗弯曲能力。更进一步的道理,教科书用资料的形式给出,让学生通过阅读来理解。

最后研究瓦楞纸板的形状结构。瓦楞纸板有三层或五层,中间一层或两层是波浪形的,这几层薄纸板黏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这种结构使瓦楞纸板的强度大大增加。通过对瓦楞纸板的研究,不但可以加强对前面活动的认识,而且又把知识带到了实际的生活中,同时还可能让学生有新的发现或产生新的疑问,从而引导学生的认识向较复杂的形状结构前进。

结合教材,我在进行整体设计时,努力体现科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特点!尽力追求科学学习的生活性和探究性。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技能目标】

1、经历测试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关系的实验过程;

2、经历观察瓦楞纸的结构并作出解释、提出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培养学生根据现象提出问题、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作出解释的能力和习惯。

2、体会科学和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力,从而形成热爱科学,积极探索创新的动力。

教学重点:做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关系的实验,探究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教学难点:解释为什么改变形状也能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教学准备:

小组材料:

(桌内放好)材料一:架纸的盒子2个(内含垫圈10个、细绳一根)、双面胶一个、大小相同的纸3张、记录单一张。

(课中下发)材料二:瓦楞纸板2张、记录单一张、

教师演示材料:复习用材料(纸1、2)、学生材料一套、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一、复习引入。师演示:复习增加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关系的实验。

揭题: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板书:抗弯曲能力

二、结合生活、提出问题。

1、让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课件出示各种形状的材料图)

2、想一想:为什么要把钢材加工成这样?

3、提出问题:这些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有关吗?补充完整课题: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三、实验研究: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1、形状的改变到底能不能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呢?我们可以怎么来研究?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组织小组讨论。)

交流,确定实验方法。

2、实验测试注意点交流。

a、师:我们用纸来做这个实验。一张平展的纸横梁能承重几个这样的垫圈呢?预测一下(生预测,师演示)。

b、(师出示不同折法的两张波浪形纸)问:老师用同样的纸折了两种波浪形,你们认为:哪一种适合和这张纸进行比较呢?为什么?

c、除了这一点之外,在测试的时候,为了公平,我们还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如:一张纸只能折一种形状。放垫圈要轻轻的放。垫圈放的位置要一样——一个一个往上叠。两个盒子的间距要一样——两个盒子中间放一本书。……

d、课件出示重要注意点。

3、学生实验测试,师巡视并参与。

4、汇报交流,师结合板书。

形状

(用横截面图表示)

预测

(用垫圈数表示)

实测

(用垫圈数表示)

观察数据,与没有折的纸进行比较,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得出: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5、为什么改变形状也能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呢?师讲解或阅读课本P30资料。

6、回应可前的问题:为什么要把钢材加工成各种各样的形状?现在你知道其中的道理了吗?

四、瓦楞纸板的研究。

过渡:这样的应用在生活中还有很多!

1、出示纸包装箱,述:纸包装箱用的这种材料叫瓦楞纸板,用它可以装很多的物品,而不变形破损。老师从纸包装箱上已经剪了一些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瓦楞纸板好吗?

2、课件出示观察要求。

3、领取材料,观察记录。

3、汇报交流。思考:瓦楞纸板的结构为什么能使柔软的纸变坚硬了?

五、拓展延伸、整理材料。

课后继续调查生活中哪些地方是增强了材料抗弯曲的能力?

整理材料,下课。

六、板书设计: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形状 ______

预测 1

实测 0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过程与方法

做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关系的实验。观察瓦楞纸板的结构,做出解释和提出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小组合作实验进行探究的必要性。乐于根据观察做出解释和提出问题。

教学重点

知道通过形状的改变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教学难点

知道抵抗弯曲的原理.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实验用的大小相同的纸若干张、垫圈、包装箱瓦楞纸板、语文书四本、尺、透明胶.教师自己准备:包装箱瓦楞纸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在前一节课中,我们研究了纸的抗弯曲能力,我们发现纸的抗弯曲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厚度和宽度)那纸的抗弯曲能力除了与厚度、宽度有关,如果我把薄薄的一张纸的形状改变一下,它的抗弯曲能力会怎么样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板书)

二、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1.教师出示一张纸让学生讨论,在这张纸长度不变的基础上,同学们能折出哪些形状呢?

按照学生说的把形状画在黑板上.(板书:形状)

2.请同学们拿出作业本,来预测一下这些不同形状的纸的抗弯曲能力! (预测前出示实验的纸)抽两组的预测的结果写在黑板上.(板书:预测)

3.我们已经进行了预测,那我们接下来要进行实测了,在实测时应控制哪些条件不变呢?同学们可以想一下在前一节课的实验中我们是控制哪些条件不变的和我们这里有相同之处嘛!(板书:实测)注意:两边的高度不变,垫圈放的位置要在中间而且要轻轻的放,实验时纸梁架空的距离不变(我们统一为11厘米).

4.学生分组实验:每个小组至少选择两种形状进行实测并记录:学生实验的同时教师巡视每个小组(特别关注预测的两组)

形状预测抗弯曲能力实测抗弯曲能力

5.汇报实验结果:两种情况以上测好的同学请举手,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实验的情况,请几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结果.(板书:实验数据)

6.教师提问:看了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发现了改变纸的形状可以增强纸的抗弯曲能力.)或者提:纸的形状改变了,他的抗弯曲能力怎么样呢?

7.结论:改变形状抗弯曲能力增强.(板书:改变形状抗弯曲能力增强)进一步解释:让同学再观察一下改变形状的纸,出示一张没有改变形状的.纸和改变形状的纸相比较,我们发现纸的什么改变了?(宽度减小了,厚度增加了)我们在前一节学到过增加厚度比增加宽度更能加强抗弯曲能力.薄薄的一张纸把它的形状改变以后,他的抗弯曲能力大大增强了,那么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材料也是通过改变形状来改变抗弯曲能力的出示钢材,为了节省钢材,把它们做成了这样各种形状,虽然材料节省了,但抗弯曲能力仍旧很强.

三、瓦楞纸板的研究

今天材料比较多,老师用一个纸箱子装了过来,我发现纸箱上还藏着个秘密呢!现在我给每个小组发一小块这样的纸板,你们可以感觉一下,并观察一下,看看有什么发现吗?学生汇报,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硬板纸的内部结构

原来硬板纸除了比较厚之外,更主要是里面有了抗完全能力特别强的波浪形,这种形状又象瓦楞状,我们就把这种纸叫“瓦楞纸”。

接下来同学们可以把瓦楞纸板剥开看看各部分的结构是怎么样的?各部分的软硬怎样的?教师提问:为什么中间层要做成“波浪型”呢?这样有什么好处吗?有时为了进一步增强抗弯曲能力,也把瓦楞纸板做成五成,甚至七成.

四、小结:课外同学们可以去观察一些材料的形状,并研究一下形状的变化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五、课堂练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