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教学设计15篇

来源:范文网 7.15K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树》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树》教学设计15篇

《树》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了解一棵树的形象。

2.体会课文具有高度概括力的.语言。

3.同桌探讨找出运用多种修辞的语句并体会它们的作用。

学习时数:

一课时。

学习设计:

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同学们,假如你是一棵树,你会因此感到骄傲还是自卑?为什么?

二、初读课文,总体了解

1.自由阅读课文。

2.同位合作解决生字词。

3.自由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把握主旨

1.再读课文,概括诗歌各部分内容。

2.合作探讨:诗歌中一棵树的形象。

3.归纳课文主旨。

四、三读课文,品味欣赏

1.从文中找出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并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2.从文中找出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语句,并讨论它们的作用。

五、布置作业

探究练习第一题。

六、板书设计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

一棵树的形象——主旨

《树》教学设计2

设计理念:

1.动人心者莫先乎情。从学生已有的经验世界出发来预测学情,迁移情感,使读者走进文本,体会主人公的善良。

2.学习是一个主动习得的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习成为发现之旅,发现文中的真情,感悟真诚,尝试表达情感。

教材分析

《给予树》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组课文的第31课。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圣诞节前夕,金吉娅给予了一个陌生女孩盼望已久的洋娃娃,也给予了她同情与爱。本文的语言平实,但它很真,真实,真诚。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情感,熏染学生的审美。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他们一直在享受着被爱的甜蜜,但不太懂得去爱别人。本文的主人公金吉娅是他们的同龄人,她的行为最容易被同龄人接受,被模仿,因而要通过反复品味文章的语言来唤醒沉睡于他们心中的爱。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给予、试探、心意、祝福、仁爱、同情、体贴”等词语。

2.学生自主学习,体会人物内心;合作探究,懂得爱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都能献出自己的爱。

3.体会到金吉亚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亚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话。

一、课前预习,自主学习

1.布置学生了解圣诞节,搜集圣诞节的背景音乐和西方过圣诞节的图片。

2.自读课文,找出自己所喜欢的词句或不理解的.词句认真读一读,并抄写下来。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了解些什么?

二、交流资料,激情导入

1.一边播放圣诞节的音乐,一边展示师生们共同收集到的圣诞节的图片。

2.上节课已经布置大家预习了,这节课我们来交流一下自己读书的感受。

三、汇报感受,初知文意

1.学生说出自己所喜欢的词语,提出不理解的词句。教师相机板书。

2.交流识记生字、新词的方法。

3.用小游戏的形式来检查学生的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4.学生按要求充分读课文

四、课后练习,巩固新知 有感情朗读课文,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树》教学设计3

【教材简说】

课文写的是在圣诞节到来之前,小女儿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课文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的善良品质。

课文从妈妈我的角度来叙述故事,通过我的观察、心理变化及行为来体现金吉娅的善良品质。特别是通过孩子的做法和我开始对金吉娅的误解,衬托了金吉娅的美好心灵。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二是继续学习体会课文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训练要点,积累语言。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难点是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话。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给予、试探、心意、祝福、甜蜜、担心、宽裕、前夕、提醒、兴高采烈、暗示、猜测、立即、卡片、盼望、显然、拥抱、仁爱、同情、体贴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4、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2、难点是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话。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了解圣诞节,教师搜集圣诞节的背景音乐和西方过圣诞节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展示一些圣诞节的图片,播放圣诞节的音乐。

2、介绍一下你了解的圣诞节。

3、同学们看过或听说过各种树,可是你们见过给予树吗?(师板书课题),你能想象出给予树是什么样的吗?它又有什么作用呢?

给予树是不是像我们同学讲得这么神奇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找开课本轻声读读吧。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听课文的录音,边听边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2、自由读课文,要求:

⑴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⑵边读边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3、检查读书情况:

⑴出示生字卡片读生字。(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巩固)

⑵出示词语卡片读词语。(开火车读,齐读)

⑶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讨论交流并介绍自己是怎样理解的。

⑷根据学生的读书情况,相机出示有关的句子指导读。

4、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这个故事(可以独自读,也可以和同座合作读),看看哪些地方使你受到感动,做做记号,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

三、布置作业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读下面的词语:

沉默不语、如愿以偿、仁爱、体贴。

2、说一说上面四个词语的意思。

二、理解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用──画出这四个词语所在的句子,再读一读,体会体会。

2、指名读出所画的句子并出示:

⑴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⑵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3、联系上下文,思考讨论这两句话:

⑴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相机指导有感情朗读有关的句段。

⑵那个陌生女孩有什么愿望?又是怎样如愿以偿的?

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

用~~画出妈妈前后心情变化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想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学生汇报交流后,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

学生选择感人的地方有感情地朗读。

三、拓展训练

1、小练笔:

替那个女孩子写几句感谢的话。

2、给父母亲或朋友送上自己的祝福。

四、总结全文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树》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力目标

(1)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中,培养学生说话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培养学生表演才能。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喜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 教学重点、难点

朗读感悟课文,领略到小鸟与驯鹿之间的快乐与和谐,从而产生喜爱小鸟与驯鹿,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和磁带、动物头饰和图片。

四、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会走路的树》。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会走路的树

就是驯鹿(贴图),它和小鸟(帖图)成了一对好朋友。

(二) 品读课文

体会驯鹿爸爸与小鸟之间的美好交往

1、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1~4小节,找出你认为能体现它们友情的语句。

2、你认为哪些语句能体现它们之间的友情?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评价。

3、出示第3小节

(1)请同学们自由读这小节,边读边想象画面。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其他小朋友闭上眼睛,继续想象画面。(播放《苗岭的早晨》音乐。)

(3)你头脑中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4)小鸟和驯鹿白天形影不离,晚上还一起欣赏夜色,多么快乐啊!请你们将这种幸福和快乐反映在脸上,通过美妙的声音传递给周围的人。

齐读第3小节。

4、出示第4小节

(1)有朋友的感觉真是太好了!可惜啊,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再好的'朋友也有分开的时候。教师范读。

(2)练习用“我仿佛看到了——————————。”句式练习说分别的场景。

(3)它们就这样依依不舍地分开了。让我们将这小节有感情地读一读。感受驯鹿儿子与小鸟相见的惊喜与激动

1、一年过去了,小鸟十分想念那棵会走路的树,春天一到便迫不及待地飞了回来。

请同学们自由读5~9小节,要注意体会对话的读法。

2、出示对话,分角色朗读。

3、你从哪句话中也体会到了驯鹿爸爸和小鸟的友情。

4、同桌分角色练习表演。

5、指名上台表演。下面的同学做导演,看他们演得怎么样?

6、评价:导演们们你们觉得他们演得怎么样?

(三)拓展、续讲故事

1、小鸟跟着小鹿来到了她的家,终于看到了老朋友。这对分别一年,日思夜想的老朋友终于见面了!它们会说些什么呢?

2、(出示提示)请同学们分小组合作,将这个故事继续往下编,看哪组编得最精彩。

3、指名说,相机评价。

4、小结: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编出这么精彩的故事,令老师佩服。其实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还有许多动物能和睦相处,过着幸福的生活,你们可以从课外书中找一找,读一读这样的故事。

5、播放动画片。

让我们一起再来欣赏一下这个童话故事,将这对好朋友的友谊永远铭记在心。

五、板书设计

快乐

小鸟——————驯鹿

和谐

《树》教学设计5

一、文本解读

《去年的树》是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第7册的课文。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鸟儿答应了树的请求──还要回来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它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全文一共有四次对话,课文所说明的道理也在这四次对话以及后来鸟儿的表现中逐步显现出来。

二、教学目标

1、学会1个生字,会写4个字。

2、读好对话,体验小鸟和大树内心的不同情感。

3、感受小鸟和大树之间深厚、真挚的友谊,体会诚信的可贵以及环保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朗读,体会小鸟和大树内心的不同情感。

2、懂得童话故事蕴涵的道理。

四、教学流程

(一)播放动画,交代学习任务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令人感动的童话故事。(播放《去年的树》动画)

2、这节课我们就练习读好这个童话故事,注意体验故事中小鸟和大树的内心情感的变化,最后请同学们为这个故事配音好吗?

(二)自由练习读课文,做到字通句顺。

(三)对话朗读,体验情感

研读第一次唱歌

1、我想大家在练习读课文的过程中对课文的内容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那课文中几次写到鸟儿唱歌给她的好朋友大树听呢?快速找到相关的'语段读给大家听(指名回答)

2、现在老师把你们刚刚读过的内容出示在大屏幕上,请大家来看:

(屏幕出示: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3、当你读到这两段话的时候,感受一样吗?

(读第一个语段的时候感受到开心,读第二个语段时感受到悲伤)

4、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感受呢?现在就让我们跟着鸟儿的歌声一起回到去年(板书:去年)

(屏幕出示: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5、轻声读一读这个自然段,看看哪些词语让你感觉到快乐?(指名回答)

6、一个天天给好朋友唱歌,一个天天听好朋友唱歌,想象一下,这是怎样美好的情景啊!现在就让我们用朗读的方式再现这个美好的画面吧!我们师生合作,我示意你们的时候大家就一起读屏幕上的这句话,好吗?

(屏幕出示: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当春天来到树林里的时候,(师示意,生读: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无论烈日炎炎,也无论冷风习习(师示意,生读: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从春天唱到夏天,从夏天唱到秋天,(师示意,生读: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谁的眼前浮现画面了?老师告诉你啊,一边读书,一边在脑海里浮现画面是一种非常好的读书方法,我们都要学会它。

7、就这样鸟儿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可是,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鸟儿必须要飞到遥远的南方去,临别前,这对好朋友说了些什么?

(屏幕出示: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8、分角色读对话(男同学当树,女同学当鸟儿,一起练习读对话)

师:我们来看这个对话,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小鸟,你愿意回来唱歌给我听吗?(师生对话)(愿意)那你应该怎么回答我呢?

面向全班:鸟儿们,你们愿意回来唱歌给我听吗?一起来回答我

我听出来了,明年春天,你们一定回来唱歌给我听。我们一起再来读这个对话,把他们之间那种真挚的、依依惜别的感情读出来(还分男女生读)

研读第二次唱歌

(过渡语:他们就是这样,依依惜别,并约定明年春天,鸟儿再回来唱歌给树听。小鸟带着这一份承诺,飞向了南方,她飞过了秋天,避过了冬季,满怀期待地迎来了春天,来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

1、请大家读一读写今年的部分,看看这一部分又给你怎样的感受。(生自由练读,师板书:今年)

2、谁能说说自己的感受?

3、到底是什么地方让你们越读越悲伤越读越难过啊?看一下大屏幕,

(屏幕出示对话: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问树根。

树根回答:伐木人用斧子把它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她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门回答说:树么,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小女孩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4、这里又写到了鸟儿的几个对话,请你再读一读,体会鸟儿的心情。同桌之间互相练一练,待会儿我请同学站起来给大家读一读,表达一下你的感受。

(学生自由练读)

5、分别请三组学生汇报,鼓励学生参与评价:刚才六位同学都读完了,谁读得最好啊?你为什么觉得他读得好呢?刚刚这六位同学都读出了自己的感受,但是咱们读书不仅要读出文字表面的意思,还要读出文字背后的情感。你们看,这几组对话都很简单,都是鸟儿问,鸟儿问,鸟儿问,但是鸟儿是怀着怎样的心情问的?你们能体会到吗?老师给你几句话,请你将体会到的鸟儿的心情填在横线上,然后你再来读一读这几句话。

(屏幕出示:鸟儿地问树根: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

鸟儿地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鸟儿地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生填(奇怪、疑惑、着急、焦急、惊奇、怀着最后一线希望)

6、这些词,如果我要选择三个按照这样的顺序填上去,你觉得要怎么填比较好啊?(奇怪焦急怀着最后一线希望)把这些词填上去,自己再大声读一读这几句话。

7、奇怪也罢,着急也罢,绝望也罢,鸟儿的这声声呼唤,树根听到了,门先生听到了,小女孩听到了,只有谁永远都听不到了?(大树)

(屏幕出示:

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

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生问,师答,师生合作朗读)

8、鸟儿一次又一次地找自己的好朋友,心里是多么地焦急啊!当它得知树已经被砍到,被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卖掉了,而火柴已经用光,只剩下用火柴点燃的灯火还亮着时,(出示: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透过这个看字,你想像出此时此刻鸟儿在想些什么呢?(生自由回答)

9、透过这一个看字,你们读出了这么多的内容,我们再接着读下去:

(屏幕出示: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歌儿,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飞走了。)这里又出现了一个看字,这个时候,鸟儿又会想些什么呢?

10、同学们,这段文字出现了两个看字,这两个看字普普通通,平平淡淡,但是透过这两个看字,我们却读出了鸟儿和大树之间深深的情意!我们齐读最后三个自然段。

11、大树已经不在了,但是为什么鸟儿非要找到大树唱歌给他听呢?(学生自由回答)

小结:同学们,鸟儿飞走了,却给灯火留下了歌声,留下了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就像同学们刚刚体会到的,这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就是(生说:友情、守信)(板书:友情守信)

12、让我们饱含深情地为动画配音吧!(播放动画,学生看着屏幕上的字配音)

(四)延伸拓展

1.想一想,说一说:课文学到这里,你肯定有很多话要说,想一想,你想对谁说些什么?把你最想说的一句话写出来。

2.介绍作者新美南吉以及他的童话。

五、板书设计:

去年的树

去年今年

友情

守信

《树》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会认“伐、斧”等7个生字,会写“等、剩”等13个字。认识多音字“切”。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理解文章内容,训练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体验小鸟和大树内心的不同情感。

3.感受小鸟和大树之间深厚、真挚的友谊,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方面有所感染;体会诚信的可贵以及环保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有感情朗读,体会小鸟和大树内心的不同情感。

2.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教学难点】

懂得童话故事蕴含的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伐、斧”等7个生字,会写“等、剩”等13个字。认识多音字“切”。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播放动画,交代任务。

1.谈话导入: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童话故事,明白童话中所阐明的道理。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篇新的童话故事《去年的树》,看看我们又会有什么收获。

2.(课件出示2)播放《去年的树》动画。

3.这节课我们就练习读好这个童话故事,注意体验故事中小鸟和大树的内心情感的变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要求:(课件出示3)

1.请小朋友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在文中框出生字,给生字表里的生字注音。

2.标出理解、不理解的词句。

3.标出小节号,并作读后感悟的批注。

4.想想文中写了树和鸟的什么故事?

(一)学生按初读要求自主预习。

(二)预习反馈:

1. 出示认读的词语 (课件出示4)

寒冷 融化 离开 等着 剩下 斧子 砍倒 山谷 切成条 火柴 煤油 告诉 睁眼睛 接着 伐木 锯木头 点燃

2.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开火车读,并说出识字方法。

3.教师适时归纳

(1)正音。

翘舌音“睁 柴 燃”;前鼻音“砍 燃”;后鼻音“等 剩 睁 融”。

(2)识记字形。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吗?

形声字记忆:媒-煤 由-油 筝一睁

熟字带生字:父一斧 然一燃 居一锯

熟字加偏旁:戈+亻=伐 乘+刂=剩 妾+扌=接 石+欠=砍 此+木=柴

4.巩固记忆。男女对读、分组比赛读、齐读。

三、朗读读文,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我们把这些字宝宝放回课文中一起来读读他,看我们能不能认识他。

1.练习朗读课文,要求读出自己的感受。

2.教师引读。

师: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当春天来到树林里的时候,(师示意,生读: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从春天唱到夏天,从夏天唱到秋天,(师示意,生读: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谁的眼前浮现画面了?老师告诉你啊,一边读书,一边在脑海里浮现画面是一种非常好的读书方法,我们都要学会它。

3.谈话过渡:就这样,鸟儿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可是,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鸟儿必须要飞到遥远的南方去,临别前,这对好朋友说了些什么?以后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4.学生接着读后面的课文。

四、规范写字,书写指导

(课件出示5)(课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

冷 离 等 剩 斧 砍 谷 柴 煤 油 诉 睁 接

1.观察生字,书写这些生字时要注意什么?

预设:

(1)左右结构的字:如“冷 砍 煤 油 诉 睁 接”等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而“剩”书写时则左宽右窄。

(2)上下结构的字:如“等 斧 柴”,上边的部分不要写得太宽,是上窄下宽的字。

2.练习写字,教师指导

(1)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2)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

(3)小结:书写美观、正确的,请为自己再加上两颗星。没有得到星的同学可要加油了!

《树》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课要求书写的6个生字,学习偏旁“子字旁”和“倒八”。

2、会正确认读本课要求认读的12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

3、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联系实际生活理解“孤单”的意思。

教学重点

1、会正确、规范书写本课生字,认读本课生词,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生活理解“孤单”的意思。

教法:根据学生识字和读课文的学情,运用字不离词、随文学习的策略,在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突出重点。

学法: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总结识字、写字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才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猜一个有关鸟的谜语,看谁猜的快。(课件出示:头黑肚白尾巴长,站在树上叫喳喳,因为常来报吉祥,人人见了都爱它 喜鹊)

1、板书课题,学生用小手指在空中跟着老师一起写。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老师先泛读课文一遍,学生注意老师的发音,圈出文中的生字词。

一、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1、自由试读课文,圈出本课的12个生字、新词,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2、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读生子,看谁读的`好。

3、在这12个字中找出三个多音字,我们一起来组词。

4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5、找出文中的反义词,一起来读一读。

二、熟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提出问题:文中的树和喜鹊为什么感觉孤单,说说孤单是什么意思。

读了课文谁来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什么故事呢?

3、大家一起用孤单这个词语造句,看谁说的好。

三、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本节课需要会写的六个生字:单、招、呼、居、快、乐。

2、仔细观察这几个字有什么共同之处。

3、教师范写,学生跟写。

4、评价学生的写字情况,展示优秀作品。

四、总结学习,布置作业

1、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2、借助板书,说说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的故事。

3、熟读课文。

4、抄写生字。

【板书展示】

树和喜鹊

居 招 呼

单 快 乐

【教学反思】

《树和喜鹊》是一篇简单易懂的课文,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描写了喜鹊和树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经历。告诉学生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就能享受快乐的生活。

开课伊始,我以学生最感兴趣的谜语入手,让他们具有学习本课的欲望,同时和他们一起谈谈喜鹊的相关知识,从而让学生迅速走进课文,接下来我以范读的形式读课文,让学生自己去勾画生字词,帮助他们认识新字词,接下来让他们自由去朗读,本节课的重点就是扫描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能流利的朗读课文,应该先扫描生字词障碍,再让他们去朗读,通过反复的朗读和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顺利过了字词关,学生认识了生字词后朗读起来就有很打信心了。

在朗读课文时,重点指导多音字的读音,通过示范读、分组度、自由读、指名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课文。

在指导写字时,扎住字的结构和重点笔画去观察,通过示范写,学生书空,描红、临写等不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写字习惯,让学生从小写好字。

《树》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把握母亲的形象,理解合欢树的深刻内涵,理解以小见大和象征的写作手法。

2、情感目标:感受母爱,理解母爱,珍惜母爱。

教学重点:

1、母亲的形象。

2、合欢树的涵义。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课之前,先给大家看一张照片,这个人是谁?(PPT1)——史铁生。他的职业是什么?——作家,不对,(PPT1)他的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为什么这么说?1972年,就在他21岁生日那天,一场大病让他住进了医院,从此再也没有站起来,此后又患有肾病,发展成尿毒症,靠常年透析维持生命。接踵而来的疾病逼他走上创作的道路,在创作中他深入研究存在与命运,残缺与爱情,生命与苦难,爱与被爱等精神食粮来摆脱生命的苦难。他用残缺的生命躯体释放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用生命的苦难点亮思想的光芒。用灿烂的笑容面对人生的不幸,他笑容背后的神秘力量到底是什么?今天我们走进他的散文名作《合欢树》,或许能得到启发。

二:曲径通幽整体把握

这是一篇___________的散文。

课文描写合欢树的段落主要是?

合欢树是___________种的?

三:入境感受挚热的母爱

史铁生笔下的母亲是怎样的形象?让我们沉浸到课文的第一部分,感受挚热的'母爱,同学们先听一段朗诵,听的同时用笔勾画出最打动你的细节,从这些细节归纳母亲形象的关键词。

母亲(伟大)

有趣聪明美丽

坚强执着乐观

艰辛无私慈爱

(作者为什么要写母亲爱美?每个人都有享受生活的权利,每个女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更何况像母亲这样聪慧美丽的女子,她本来可以享受幸福,但是幸福随着儿子的瘫痪而划上句点,她开始有白发,她因心力交瘁而过早地离开人世,作为一个母亲,她放弃了作为人,作为女人应有的幸福,活泼、有趣、美丽的缺失成就了母爱的伟大。)

问:面对这样母亲的爱,作者的情感有没有变化?

作者的对母亲情感经历从10、20岁的不理解漠视,到母亲去世后的愧疚,再到对母爱的理解。

四:出关探讨写作手法

文章到此,母亲的事迹写了,我对母亲的愧疚怀念也写了,这已经是一个完整的篇章,可是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第二部分,还要写合欢树,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文章的第二部分7—12段,再综观全文,是作分析。

以小见大:亲情是个很大的主题,母爱是种很深的情感,文章以合欢树为线记叙的那些琐碎的小事统一了母亲的深爱和儿子的真情,爱与被爱的真情借细小的片段和朴素的文字缓缓流淌,这就是以小见大,这也是散文中常用的创作手法。

象征:同学思考对比一下文中:我的成长经历和合欢树的成长历程;母亲培育合欢树的经过与母亲支持我的过程;我对母亲的情感与我对合欢树的情感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其实合欢树就是我,合欢树就是母亲,合欢树就是母子间爱与被爱达成理解后的深情,同学们思考,这叫什么手法?象征(温固知新,我们以前学的哪些文章用过象征,《白杨树》《行道树》《雨巷》,什么叫象征?

五:回顾悟出爱的哲理

史铁生把深沉的母爱和对母爱的赞颂幻化为一颗合欢树,茂盛地长在小院,所以行文到最后的时候,作者又说到了小孩和树影,请同学把这段齐读一遍,思考:如何理解最后一段孩子的“会”与“不会”?

母爱是普遍的,可以延绵

母爱是独特的,不可复制

结束语:同学们说得都很有道理,不管母爱是以何种方式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都应该珍惜,感谢史铁生,他提醒了我们要用心去感受爱,用理解去培养一棵爱与被爱的合欢树;他也让我们明白,岁月永逝,无可挽回,但母爱永存,生命不息。爱,其实你们一直都在获得,为了不要失去后才感叹“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感叹“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所以,爱你们也需要懂得,最后送一首歌给大家《懂你》,希望大家做一个懂得爱别人,也懂得回报别人爱的“达人”。

《树》教学设计9

【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分析思维能力,对生活、人生也会有一定的独特体验,因此读懂文章的内容不是难事。但因学生认知水平的限制,阅读本文易停留在表面,很难体会到文字背后深邃的哲思,很难对人与自然进行深入细致的感悟和思考。所以教学中应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品味语言,深刻体会文章的深邃内涵,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了解人类文明的进步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矛盾,认识到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的发展观。

二、过程与方法

1、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内容。

2、品味语言,理解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知识与技能

1、理解、积累“佝偻、倒坍、引颈受戮、周道如砥”等词语。

2、学习文章含蓄、深沉的语言风格,体悟词句间流露的情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①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树的价值、品格及其命运,体味作者痛苦、悲悯、激愤的情感。

②赏析文中含蓄、深沉的语言,加强学生对文字的感悟能力。

2、难点:揣摩关键语句,掌握托物寓意的写作方法。

【教学资源】图片、多媒体课件、板书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画面,反映人类生存的困境。画面有“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沙漠蔓延、洪水肆虐、森林面积锐减”等。

师:同学们,看了这些画面你难道不想说点什么吗?

学生谈感悟。

师:是啊,人们常把我们居住的地球称为绿色星球,这是因为站立在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群体是森林,枝繁叶茂的树木用绿色装点着我们的家园。然而,随着都市文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大树倒在了人的刀斧利具之下,就连街头的那棵大树也未能幸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关注那树的命运,共同学习著名散文家王鼎钧的散文——《那树》吧!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朗读课文,然后思考:(多媒体出示)

①朗读要求:读准字音,适当停顿,情感把握准确,朗读的整体基调应是深沉,凝重的。

②问题思考:课文讲述了那树怎样的`故事?

③你能以“那是一棵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树”为开头说一句话吗?

2、围绕问题,具体感知。

①教师纠正学生读错的子音,强调对“佝偻、倒坍、引颈受戮、周道如砥”等词语的正确认读和理解,点评朗读情况。

②学生概述那树的故事,男、女同学交换点评。教师适当补充。

③学生说话展示。说话示例参考(多媒体出示)

那是一棵坚固稳定的树,因为……

那是一棵繁密茂盛的树,因为……

那是一棵默默奉献的树,因为……

那是一棵善良的树,因为……

那是一棵绿着生绿着死的数,因为……

《树》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会入情入境地演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多元交流、多向对话。学会把课文读薄、读厚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使学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教学重点、难点:

1.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2.通过更多的事例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课时安排:2教时

第一课时

一、对比想象 引出友情

1.教师出示两幅画面,学生说说自看到的,想到的。

画面一:小鸟为茂盛的大树歌唱,大树开心地笑了。

画面二:小鸟惊异地看着一截树根。

2.让学生自由谈自己的疑问。

教师梳理问题,建构阅读话题:小鸟和大树的情谊。

二、初读课文 了解友情

1.自由读文 整体感知

学生带着上面的问题,默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读懂。

2. 抽查词语 巧做铺垫

(1)抽查词语:朋友 唱歌 融化 剩下 伐木 火柴 煤油灯

(2)让学生结合上述词语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三、研读课文,深化友情

1.圈点勾画出表现“小鸟与大树间友情”的语句。

2.自主交流 教师顺势而导

a“天天……”一句。

师:看到小鸟和大树朝夕相处,你的心情怎样?带着自己的感想读。

b分别时的对话。

师:从他们的对话中,你听出鸟儿和树分别时的心情了吗?

指名读、男女生赛读相结合。

C寻找大树的对话。

为了找到自己朝思夜想的好朋友,小鸟是怎么样找的?

多媒体出示:小鸟问的三句话。

(1)“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2)“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3)“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任选一句自由练。——指名读,并让余生说说从他的朗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着急 担心)

四、课堂小结 珍重友情

1.让学生用一句话说说学习《去年的树》后,自己对“友情”的理解。

2.播放:《朋友别哭》 教师点拨: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再现友情

小鸟在去南方之前,向大树许下了诺言( ),当它回来时( ),于是它开始( ),因为小鸟( )。从中我明白了友情( )

二、读写结合 升华友情

1.默读课文的最后三个自然段。谈感受和疑问。

2.我手写我心

亲爱的小鸟,你现在终于看到朋友了,你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想说 你要走了,可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你还想说

大树,心有灵犀的你听了小鸟的真情对白,想说

三、角色朗读 演绎深情

1.把自己喜欢的角色的对话划出来并练读。

2.场景表演

(1)同学间自主组合团队,练习表演。

(2)集体展示

(3)师生评议,评选“深情之星”。

四、续编童话 真情永驻

鸟儿明年还会来吗?续编故事。

《树》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植物所需的主要养料不是来自于土壤,而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

2、了解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同时释放出氧气。

3、知道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

过程与方法:

1、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和和细胞中的叶绿体。

2、能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对植物养料的来源作出假设,能根据已知结论进行推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具有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尊重证据、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2、敢于提问,乐于交流。

教学准备:

1、一盆天竺葵(或月季花),两张大小相同的黑色卡纸或锡箔纸(大小根据所选植物叶片的大小而定),曲别针。

2、显微镜(每小组一台),用韭菜叶下表皮制作的植物细胞装片。

3、光合作用挂图或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问题导入。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如:动物要吃食物,植物靠什么生存呢?(学生可能给出许多答案:植物需要水,经常浇水植物就可以生存;植物需要养料;植物还需要阳光照射等。)

出示单元主题图:走进树林,树木郁郁葱葱,树木生长所需要的养料从哪里来呢?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提出自己的假设。

1、了解海尔蒙特的实验。

(1)讲述:在300多年前,有一位科学家也思考了这个问题,让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通过谈话,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2)阅读海尔蒙的实验研究的故事。思考:

①海尔蒙是怎样猜测的?他的实验是怎样做的?从海尔蒙的实验中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了解海尔蒙是怎样思考和实验的,以及怎样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②海尔蒙的探究过程给你什么启示?根据海尔猛实验中的发现你什么进一步推测?(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根据结论进一步推理:海尔蒙在完成了实验之后,他推测植物生长的养料是从雨水中得到的,你同意他的推测吗?在学生思考提出观点的过程中,要引导他们陈述理由,重要的是学生在思考。)

2、探究植物在体内制造养料的方法

(1)演示实验:课前将一盆生长良好的天竺葵带进教室,选择一片生长良好的叶,用黑色的卡纸将这片叶正反两面严严实实地遮盖,然后将整株植物放在教室向阳的窗台上。

(2)讨论并推测:几天之后,叶片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让学生把自己的推测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下节课一起来观察实验结果,看谁的预测是正确的。)

(3)课外活动:

①保护好教室里的实验植物。

②自己在家里和父母合作也做一做这个实验。

第二课时

1、继续探究植物在体内制造养料的方法。

(1)交流分析实验现象。

①请在家里做了实验的同学交流自己的实验过程和发现。

②观察课堂实验的天竺葵叶发生了什么变化,看看自己在实验前的预测是否正确。

③讨论:这片叶子可能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与什么有关系呢?(期望学生能分析出问题的结论是不现实的,但是要引导学生从实验的过程中去寻找相关因素,让他们意识到变化是有原因的。)

(2)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和叶绿体。

①指导学生认识显微镜的`构造,讲解使用方法。

②分小组观察植物叶片细胞,并描述细胞的样子,指导学生认识叶片细胞中的绿色颗粒叫叶绿体。

③讲解: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最小单位

(3)讲解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师利用挂图或者多媒体资料,形象讲解光合作用的过程。交流并明确以下问题:

①植物在体内制造养料需要什么条件?

②植物主要用什么器官制造养料?

③植物制造养料的原料是什么?

④植物制造养料的原料从哪里来?

⑤人们常说:植物生长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2、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

(1)讨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除了为自己制造了营养物质,还为动物和人的生存提供了哪些物质?

(2)交流分享讨论结果。

3、总结与拓展。

(1)小结本课学习的收获。

(2)课外收集有关树木生长的资料。

《树》教学设计12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首先通过欣赏画家作品,让学生感受作品在构图,造型以及色彩等方面的精妙之处,然后将画倒置,进行“变树”这一重要环节,让学生观察神鸟变成了什么,然后在看着画中保留想象画为学生开拓一个创作的空间。

神鸟如何变树是本课的重点,应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利用感受学习所获得的知识进行自由创造。通过看一看、想一想、画一画表现自己对自然世界的认识和感受。

二、学情分析:

根据本课以上特点,充分考虑到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勇于表现自我,具有一定形象思维能力的个性心理特征。在绘画上,通过以前的学习,有一定模仿能力,能运用各种色彩大胆作画,用一定的符号,简单基本形状表现自己所见、所想。我综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围度,拟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欣赏作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2、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色彩的表现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欣赏,构思,构图的表现能力。

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把感受转化为生动的画面。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

时间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5分钟

1、与学生比赛画一只鸟。

2、欣赏书中的神鸟。

3、小结:神鸟的美表现在(构图饱满,几何造型,色彩艳丽)

4、展示神鸟倒置的过程。

5、揭示课题并板书

1、学生画出自己心目中的鸟。

2、说说喜欢神鸟的理由。

3、发现神鸟变成了树。

4、齐读儿歌。

1、通过学生尝试画鸟,了解学生对鸟形象的表现能力。

2、在欣赏中学会从构图,造型,色彩等方面体会神鸟的美。

3、通过观察神鸟的倒置过程感受神鸟是如何变树的。

二、观察分析,学习变法。

2分钟

1、提出问题:为什么画中的神鸟会变成树呢?

2、引导学生找出鸟与树直接的共同点。

3、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头部——树根

脖子——树干

羽毛——树叶

腿脚——树枝

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发现鸟头变成了树根,鸟脖子变成了树干,鸟的羽毛变成了树叶,鸟的腿脚变成了树枝。)

分析神鸟的变化,启发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三、欣赏作品,想象拓展。

3分钟

1、播放课件,引导观察别人是怎样神鸟变树的?

2、看了这么多漂亮的作品,大家留意一下是不是每幅作品都是神鸟变树?

3、如果你来变你会想到什么来变树?

1、欣赏作品(学会从构图,造型,色彩等方面进行欣赏)

2、学生发现除了鸟可以变树,很多东西都可以变树。(如:人的手掌,打开的`雨伞,棒棒糖,摩天轮等)

3、学生大胆想象,自由发言。

1、从欣赏作品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力。

教学环节

教学

时间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四、教师示范,总结步骤。

10分钟

1、教师示范:打开的雨伞如何变树。。

2、小结作画步骤:

(1)、构思、构图

(2)、画形

(3)、描边

(4)、涂色

1、学生认真观察老师如何变树。

2、说说自己准备用什么事物变一棵什么样的树。

1、通过示范,学生直观掌握作画步骤。

2、让学生先说后画,提高作品表现力。

五、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15分钟

1、提出作画要求:发挥想象,大胆描绘自己心中的七彩树。注意构图饱满,色彩丰富,有创意。

2、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学生在轻松的音乐氛围中作画。

巡回指导,及时处理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绘画水平。

六、作品展示,课堂小结。

5分钟

1、准备漂亮屋和创意屋,让学生为自己的作品定位。

2、评价学生作品。

3、课堂小结,课后延伸:

(1)学会保护周围的花草树木,进行环保教育。

(2)鼓励学生善于观察,敢于表现。

(3)了解七彩树的不同表现形式。(简单介绍彩纸剪贴,花布贴画,橡皮泥制作等。)

找到合适自己作品的区域,展示自己的作品。

《树》教学设计13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2、体会小鸟与大树之间的真挚情谊,感悟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二、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朗读、领悟课文中的情感。

2、懂得童话故事蕴涵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昨天,我们学习了童话,今天,为了奖励大家,我为同学们带来了两个好朋友。

师简笔画:树和鸟儿

2.师对着简笔画:树和鸟儿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我们就来欣赏这个动人的童话故事。

3、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课文,你可以一个人读,也可以同桌读,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生进行交流、汇报。

(三)、研读课文,训练朗读。

1、刚才从课文中我们体会到了鸟儿和树是?(好朋友),课文的哪个地方让我们体会到鸟儿和树是好朋友?

生答。

(1)“天天……”一句。重点体会:天天唱、天天听;

师:这样的好朋友真是令人羡慕啊!

(2)分别时的对话。

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幸福,可惜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它们会说些什么呢?

请自由读读对话。

生自由读对话。

师:从他们的对话中,你听出鸟儿和树分别时的心情了吗?(伤心或乐观、难舍难分。)

请你也就近找一下你的同桌来练一下这组对话,好吗?

请一对同桌读对话,老师评价。

再请一对同桌读。

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感觉到这对好朋友的感情是多么深厚啊,让我们的男孩子来读大树,女孩子读小鸟。咱们一起来对对话看,好吗?(男女生分角色读)

师小结:他们就这样怀着美好的愿望,依依惜别。

2、鸟儿是怎样寻找大树的?

(1)师: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它的`好朋友树来了。可是鸟儿看到的是?(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

师简笔画树根。

(2)默读7—14自然段,概括鸟的寻找过程。

(3)反复朗读小鸟询问的话,体会小鸟的心情。

“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任选一句自由练,指名读。

3、师小结:小鸟在寻找大树的过程中是那样焦急、担心、急切,因为他们是?(好朋友)。

(四)、指导生字的书写。

1、指导观察字形,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

2、学生自由书写。

3、展示学生作业。

附:板书设计

11、去年的树

好朋友

(大树与小鸟遵守诺言

简笔画)珍惜友情

《树》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明白“我”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干系(家庭布局),开端明白什么是家庭,明白尊重怙恃尊长的一些礼仪。

知道自己的发展离不开家庭,感觉怙恃尊长的养育之恩,领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

教学重点:

明白“我”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干系(家庭布局)开端明白什么是家庭,明白尊重怙恃尊长的一些礼仪。

教学难点:

分清家的尊长和同辈,及种种称呼。

教学历程:

第一课时

一、画画我的家庭树

1、在你的家庭中有哪些人?

2、画画家庭树。

老师出示自己家的家庭树。

引导:树是先从根长出来的,想一想在你家里先有谁,再有谁呢?

学生画家庭树。老师巡视,个体领导。

全班交换。

3、出示家庭小辞书

怙恃之间的婚姻干系,怙恃与后代之间的血缘干系是构立室庭的底子。我们的家庭一样通常由怙恃与后代两代人构成的'小家庭,也有三代人或三代人以上的人生活在一起的各人庭。

学生读一读。请你接洽自己家的环境说一说你的明白。

家庭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爱护子女,子女孝敬父母;年长的照顾年幼的,年幼的尊敬年长的,这些都是我们中国人的优良、传统。

一齐读一读。说说你的想法。

二、家庭成员简况

课前请学生填好家庭成员调查表。

在课上全班交流。

学生先小组交流,再每小组派一个学生全班交流。

三、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1、学唱歌曲《家庭歌》

学生跟着录音唱。

2、抢答比赛

第一组:

爸爸的爸爸是我的

爸爸的妈妈是我的

妈妈的妈妈是我的

妈妈的爸爸是我的

爸爸的哥哥是我的

爸爸的弟弟是我的

爸爸的姐妹是我的

妈妈的兄弟是我的

爸爸兄弟姐妹的孩子是我的

妈妈兄弟姐妹的孩子是我的

第二组

我是爷爷的奶奶的

我是阿姨的

我的舅舅的

第三组

由一学生出题全班抢答。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分清家的长辈和

同辈,懂得尊敬父母长辈的一些礼节。

一、画画家庭关系图

1、教师出示家庭关系图

与学生讨论怎么填写

2、学生自己填写

教师巡视,辅导。要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小房子可以删减。

3、全班交流。

4、提问:关系图中,哪些是长辈?哪些是同辈?

二、尊敬长辈的礼节

1、出示:“出必告,入则面。”“或饮食,或坐走。“及其表明的图。

你知道这两句话的意思吗?先让学生读笔墨和看图说一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出示今译:出门时肯定要报告尊长;回家后要与尊长打招呼,向他们问候。

无论是用饭,照旧坐立、走路,都应该让年龄大的人在先,年轻的在后。

2、你还知道哪些尊重尊长的礼仪?

3、比较这些尊重尊长的礼仪,你自己做得怎样?以后计划怎么做?

三、美文欣赏

出示图《奶奶的跛脚》

老师朗读《奶奶的跛脚》。

听了后你有什么感觉?

四、本课小结。

学了这篇《家庭树》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正所谓教学定法,还请老师们根据本班学生实际因材施教。

《树》教学设计15

设计意图:

《爱心树》这一本用简单黑白线条勾勒的图画书,书里讲了一颗苹果树和一个小男孩之间爱的故事。虽然书的插画很简单,但是故事很有内涵很有教育意义,所以我选择了这个绘本。由于《爱心树》这个故事比较长,一节课孩子们可能接受不了,因此我设计了二节课时。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我将通过不同形式讲述故事,激发情感,层层递进,唤起幼儿情感的共鸣,让幼儿在本次活动中自然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让幼儿感受、理解生活中好朋友的概念是广泛的,包括父母、亲人、老师、伙伴等,体验他们对自己的点滴关怀,从而激发幼儿对于朋友的感恩之情。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2、感受大树无私的奉献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种快乐。

3、初步体验亲人朋友们的关爱之情。

活动重点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大树对小男孩的付出和爱。

活动准备:

PPT课件、《爱心树》故事节选MP

3、词语字卡、画笔、心形卡纸、《让爱住我家》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部分:

以图质疑,激发兴趣,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学习的关键,开门见山。

出示一棵树让幼儿观察,并引出《爱心树》的故事。

1.出示课件图片1:一棵树

教师:你觉得这是一棵什么树?大家猜猜看(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2.出示课件画面:小男孩

教师:这是谁呢?爱心树和小男孩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二.分段感受故事

1、互动讲述故事,讲述男孩在儿童期和大树的故事欣赏故事:带着疑问。让幼儿有目的的欣赏故事,出示幻灯片,幼儿直观的观看图片理解故事内容,并在重点部分提出问题,让幼儿探讨,达到重难点的突破。

(1)出示故事中的第一张PPT图片:从前,有一棵树,并提出问题:大家看看这棵树长得怎么样?(又高又大、枝叶茂盛)

(2)出示第二张PPT:瞧,来了一个小男孩,大树会喜欢他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大树舞动着枝条,好像在向小男孩招手;大树舞动着枝条,好像是大人的手臂想把孩子抱在怀里......)那小男孩喜欢这棵大树吗?他看见了大树,会对他说些什么呢?(大树,你好!大树,我想和你玩。)

(3)猜一猜:男孩会到大树这来玩什么呢?(先幼儿猜一猜,说一说。然后教师再讲述。)

(4)出示小男孩和大树做游戏的PPT图片。

1、采集树叶做树叶皇冠、

2、爬树

3、吃苹果

4、荡秋千

5、捉迷藏

6、睡觉

师:小男孩来到大树身边做了哪些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引导幼儿看图讲述出大意,提醒幼儿要用完整的话来回答)

幼:小男孩在捡树叶——他捡了这么多树叶用来干什么呀?(做王冠:出示相应的图片)看看这时小男孩的表情怎样?(很神气)瞧,他昂首挺胸,神气地走来走去,真像一个森林之王。(让幼儿学一学)

幼:小男孩在爬树——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树干上的小手小脚)他爬到大树上去干什么呢?(荡秋千:小男孩在哪呢?他在树上玩什么游戏?你们玩过荡秋千吗?好玩吗?什么感觉?)(吃苹果: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他还在大树身边做了什么?(捉迷藏:小男孩在干什么?他躲在哪里?)(睡觉:小男孩睡觉时,大树在干什么?)捉迷藏这个环节我采用跟幼儿玩游戏——捉迷藏。为了调动孩子学习的兴趣活跃上课的气氛。

(5)出示图片:现在小男孩和大树的关系怎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和大树拥抱)嗯,现在他俩相亲相爱,这时小男孩会对大树说什么呢?(大树,你真好!大树我爱你!)男孩非常非常爱他,大树很快乐。

师:小朋友们,大树为什么这么快乐?(因为男孩喜欢他,常去和他玩,去陪他)

(6)教师小结:大树和小男孩相亲相爱,他们每天都在一起玩耍,多么幸福快乐……

2.集体边听边看PPT11-15男孩在少年期和大树的故事

师:长大后的男孩还会再来和大树玩吗?他和大树又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一起来听故事。教师播放PPT11-15并配音听故事

(1)出示字卡—孤寂(教师讲解孤寂就是孤独寂寞的意思)你们有过孤独寂寞的时候吗?感受怎么样?

(2)男孩来看大树了吗?

(3)男孩见到大树对大树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4)男孩摘走了大树所有的苹果,大树为什么还很快乐?

(5)小结:因为大树帮助男孩达成了心愿,所以它很快乐。这是一棵充满爱心的大树,当男孩从大树身上摘走苹果,大树很快乐;原来付出爱也是一种快乐呀!

三.情景迁移,体验亲人和朋友们大树般的关爱之情。(这个环节教师的引导语言相当重要。)

幼儿讨论:在你们的身边有谁像爱心树一样关心、爱护、帮助着我们呢?

(1)说说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怎样爱我们的?

(2)我们该怎么对待自己的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懂得感恩与他人,学会回报亲人,并且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如:我会帮大人做什么......

四.制作爱心卡,表达感激之情

1.提问:你最爱谁呢?你会为她做些什么事让她也感觉到快乐?

2.幼儿用绘画的方式制作爱心卡

3.幼儿相互交流

4.在音乐"让爱住我家"中结束:爱心卡装载着我们小朋友无限的爱,让我们把爱送给爱我们的人和我们爱的人,让全世界的人都拥有爱,让爱永远住在我们幸福的家。(音乐起一起舞蹈)

活动延伸:

在语言区为幼儿提供"爱心树"小图书,供他们区域活动时欣赏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