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晋商文化的思考范文两篇

来源:范文网 1.58W

篇一:对于晋商文化的思考

关于晋商文化的思考范文两篇

摘要 晋商这个社会群体,自古代晋国时期出现,经过“开放关市,招徕商贾,以有易无,各得所需,四方来集,远乡都到”(《礼记·月令》)的原始、半原始经营活动的艰苦岁月,发展到明代中期,随着国内资本主义工业的萌芽和兴起,山西商人以善于从事商品交易的智慧和才能,乘势崛起,逐渐形成一股以地域关系、乡土纽带为特征的商行帮会群体。晋商文化具有政治上博大宽厚、兼容并蓄,经济上求同存异、自强不息的内力与特点。这一文化特性,加上晋国历史上著名商人计然提出的“贾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平籴齐物,关市不乏”的经营思想;计然的徒弟范蠡提出的“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的经营方针;猗顿提出的“欲速富,当畜五(牛字)”的经营理念;白圭提出的“人弃我取,人取我予”的经营方术,以及“务完物,无息弊”的经营道德,“薄饮食,忍私欲(婪),节衣服,与用事僮仆同苦乐”的艰苦创业、平等待人的经营作风,即成为晋商文化的完整体系和晋商群体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智慧宝库。

关键字:晋商文化;发展和精髓;

(一)晋商文化的发展和精髓

晋商文化在我国商业思想文化史上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其精髓表现在六个方面:

1、诚信义利的价值观念

山西人受孔孟之道影响,崇尚信义,在其重商立业的创业思想指导下,在“义”和“利”的问题上,有其独特的理解和行为规范,主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古代中国,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孔庙、关庙,很多关庙由山西商人所建。关庙作为祀奉关云长的地方,之所以被山西人百般信崇,均在于“信”、“义”二字。晋商与关云长乃乡亲关系,将关云长尊为财神,以其信义教育同行,以其武功希冀保卫自己的商业利润。反对采取卑劣手段骗取钱财。晋商史料中有很多不惜折本亏赔,也要保证企业信誉的记载,以致各地百姓购买晋商商品,只认商标,不还价格。

2、博大宽厚的经营胸怀

博大宽厚是晋商文化的底蕴所在和晋商群体赖以兴旺发展的精神支柱。胸怀宽广,眼光远大,使晋商具有在商海中游刃自如,审时度势,洞察机遇的锐利眼光;敏于观察商情,捕捉战机,采取主动,适机而上,乘胜获取战果的机智头脑;宽厚待人,以义取财,以利厚人,增强友谊,在化解业务纠纷和协调师徒关系方面展现的大家风度。

3、兼容并蓄的经营气度

表现在经营管理上既能与人宽容共处,和平共事,又能让利经营,薄利取信。太平王家从清初王太来发家,到王协于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癸卯科考中举人,是王家的鼎盛时期。王协在乾隆南巡时,承办接驾差务,礼遇和?,宽待同僚,在奸相专权的夹缝中危襟独洁,容忍共处。还在两淮捐输军饷,取得“恩加十三级,晋资政大夫”的官衔,从而跻身“官商”职位,获得兼事经商的合法地位。

4、同舟共济的协调思想

晋商信奉“和气生财”,重视与社会各方的和谐,尤其在同业往来中既保持平等竞争,又相互支持和关照。在晋商中,相互指友好的同行为“相与”,凡是“相与”,必须善始善终,同舟共济。他们不乱jiao友,需经过了解,认为可以共事,才与之银钱来往,否则婉言谢绝。既然“相与”,必竭力维护,即使无利可图,也不中途绝交。

5、求同存异的经营策略

清朝同治、光绪年间,一方面,各国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开始倾销洋货,国内洋货充斥;另一方面,国人大呼变法革新,民族工业步履艰难。尤其在晋南,因商行经营思想守旧,商品滞销,抵挡不住洋货的渗入。如何振兴固有商业,利用商业积累资金,发展新型民族工业,制约洋货(洋务)泛滥,求民族工业之存在和发展,就成为商界爱国人士的共识。太平刘家的代表人物刘笃敬,知难而上,振臂而起。

6、自强不息的经营精神

清末民初,国事日非,外受列强侵略,内遭军阀割据。既要解民生于倒悬,更要抵制洋货的泛滥,成为当务之急。二三十年代,晋南各地洋布、洋面、洋烟、洋煤油、洋火柴以至洋画、洋书等洋货,充斥市面,洋商、洋号,随处可见。太平杨家在此时刻,以振兴民族工商业,抵制洋货为己任,挺身而出。杨世堂于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接管杨家号务后,目睹洋商廉价收购西北皮、毛、棉、麦以及金、银、鹿茸、麝香、红花等土产和贵重药材,摄取大量利润。世堂立志要和洋商竞争。他抽出资金,派出经营能手,在津、沪、宁派驻庄号,以电讯与兰州、西宁通市,并与洋行代办挂钩,由洋行将巨款存入杨家商号,再由商号以行市价格收货订货,收购牛皮、羊皮、羊肠、棉花、金银和药材,打包运往天津、上海等地,每宗可赚三五万到十余万银元。这样既减少了洋商低价套购西北特产的损失,杨家也由此成为西北商界巨魁。杨世堂兴盛后,又将投资转向现代民族工商业,并将投资地点由外地转向晋南家乡。他将获得的利润作为资金,在新绛开办了世德永当号、世德和钱庄,在汾城开设药铺、古城粮店。还在运城购买盐池一处,在晋南十几个县镇开设盐号。以数万银元开办新绛火柴厂,又将巨额资金投入新绛大益纺纱厂,建立起晋南第一家股份制现代企业。太平杨家以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精神,经两代人十年奋斗,由以货易货的小贩,一跃成为拥有店号数十座和两个厂的巨富。

(二)晋商传统文化

晋商之家族不同于一般官绅家族,它是具有商业烙印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家族。在晋商大族中,有些家族兴盛时间较长,子弟有前途者多,而有些家族则衰败得快,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前者重视家规家风,后者家规弛、家风差、败家子弟也多。并没有躺在祖宗基业上成为纨绔子弟,而是靠着自身的奋勉,各自开辟自己的事业与前途。且恪守祖训,无一人涉足政界,大多在金融界、教育界、科技界工作。

1、居住文化

从居住地看,他们大多住在北京、上海及昆明等地,少数在辽宁、海口等地。民宅建筑独具特色,山西商人的民宅建筑,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北方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文化代表,乔家、渠家以及曹家都曾走过西口,塞外的风沙磨炼了他们不甘贫穷的意志与毅力,他们用自己饱含着汗水的业绩,衣锦荣归之后,给后人留下了这些雕梁画栋的宅院,和古色古香、风韵犹存、遍布城乡、数以千计的庭院建筑。占地8724平方米,6幢大院,20幢小院,共313间房屋组成,整体为“双喜”字布局,全院以一条平直的通道将6幢院分隔两旁,院中有院,院中有园,既重整体美感,又具局部特色,无不造型考究,匠心独用。全院装饰木雕300余件,几乎每件都是一个古老的民间故事。院内砖雕,俯仰可见。100个“寿”字组成的照壁,百字百样,方劲古拙,灵动纤秀。

2、儒商文化

心智素养,人们把有文化素养的商人称为儒商,明清山西商人中有不少受过严格的传统文化教育,具有相当的文化素养,从而对经商活动产生了很大影响,并形成了他们的新文化观。儒贾相通观,对于儒和贾,明清社会上的一般看法是“儒为名高,贾为厚利”,认为儒、贾追求目标不一。但一些山西商人却提出了儒贾相通观,他们认为行贾也可习儒,儒可贾,贾可仕,仕可不失贾业。

义利相通观,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讲的一种道德规范,也是禁约人们行为的准则。在义利相通观的影响下,诚信戒欺,重视商誉,则成为山西商人的商业道德观。义利思想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诚”与“不欺”,尽管“不务仁义之行,而徒以机利相高”的商人大有人在,但奉行诚信不欺的商人仍为主流。如清代著名的山西介休商人范永斗,就是由于“与辽左通货财,久著信义”而受到清政府的垂青,后来当上皇商,并由此获得厚利。诚信不欺,以诚信重义作为商人处世立业之道。“诚召天下客,义纳八方财”,可谓山西商人精神价值观的体现。

谋略竞争观,义利思想是明清山西商人的精神价值观,也是经营管理哲学。但商品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与人相对而争利,天下之至难也”。深谋略,通权变,作为商场上的竞争之道,体现出明清山西商人文化观的又一个特色。明人张四维说:“蒲俗,善贾者必相时度地居物而擅其盈,故其业有不终身(生)变老,有不终岁变者,其有一业不变而世守之者。”如前述山西蒲州商人王海峰,“始亦以居货走四方,而中负隐隐与众不类。青沧者故太公管仲之盐荚之区,陶朱公据以累致干金者也。国家亦有榷务存焉,法弊利雍。诸贾过,不以正目视之。公独曰:此可居也。遂相地制宜,审时观变,究览鹾政,人所弃我则取之,人所去我则就之,而公之业益饶”。

修身正己观,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培养人才之道是“修身、正己、齐家、治国、平天下”,以自我修养为前提。“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这就是说,修身正己,是使人具备担当治国、安天下重任的基本素质要求。关于这些基本素质的标准,孟子主张“仁义礼智信”,兵家对为将者的要求是“智信仁勇严”,《三略》概括为“道、德、义、仁、礼”。因而晋商用人唯贤是举。勤俭经商也是晋商修身正己的一个重要内容。

科技应用观,数学、地理、交通与商人的经商活动有着密切关系,明清山西商人很注意对数学、地理、交通等科技的实际应用。明代蒲州大商张四教,16岁服贾远游,“所经纪废居,咸出人意”。其兄张四维说他“尤精《九章算术》,凡方田粟布勾股商分等法厘中白首不得肯綮者,弟皆按籍妙解,不由师授。

晋商还在清代江苏王氏所著《生意世事初阶》基础上,编著了《贸易须知》,总结了培养学徒和坐贾经商等经验,是一部内容十分丰富的经商著作。由以上之例不难看出,明清山西商人在经商活动中十分重视科技的应用,并通过科技的应用推动其商业活动。

(三)晋商文化的思考

明清晋商精神表现了山西人经商的思想品质、经营谋略、经营作风、文化观念等,这是晋商取得商业成功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由胜及衰,其一,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影响。鸦pian战争后,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利用其在中国攫取的经济特权,挤压中国工商业者,使中国的手工业、商业蒙受了重大损失。其二,封建政府的腐败与内乱外患的影响。

帝国主义通过不平等条约,刮分中国。其三,封建政府肆意压榨的影响。明清山西商人从清季开始走向衰落,而清政府对商人的肆意压榨,则是山西商人走向衰落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从晋商文化中体会到这样一句话,“正德厚生,臻于致善”这一核心理念,充分体现了以德做人、以人为本、追求完美的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它是我们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天作为山西人的我们以此为鉴,明天我们将以此为傲。

参考文献:

【1】晋商文化及其发展的研究 -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 2008(12)

【2】雄财良贾,汇通天下——论晋商文化历史档案 ? 2008

【3】张正明.明清晋商及民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张正明.晋商兴衰史[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

篇二:感受晋商文化

今天,我们怀着激动地心情去参观了晋商文化的代表之一——常家庄园,体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活动。

走进常家庄园的大花园,映入眼帘的是一代圣贤孔子的青铜塑像,只见孔夫子在向远眺望,他前面有一张石桌。孔夫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可见常家人很敬重儒学。

行走在常家庄园中,偶然看到常家人喝茶的地方,只见身后的竹帘上用绿色写的“茶”,常家是一个很注重茶道的家族。

在客院中,一进门,便可以看到一个雕刻着一只鹿和一只蝙蝠,这只鹿正回头望着天上的蝙蝠,寓意着希望客人“回头见福”。

常家的家谱可谓是一个亮点了,在有一墙之大的已泛黄的纸上写满了常家几十代的男士,从创业的祖先到历代的子子孙孙,有的经商,有的从政,可见常家从兴旺繁荣到衰败的过程,也可以体现出晋商当时的繁荣。 晋商是通过“驼运”进行商业往来,当你在立体塑像前看到一列驼队驮着沉甸甸的货物,艰难地走在沙漠上,有的人怕货物掉下来,便小心翼翼的扶着,有的人怕骆驼摔倒,紧紧地拽着它。我们可以看到山西人通过重重艰辛,才开辟了这条晋商之路,也见晋商人的毅力坚定,不畏艰难的精神。

常家庄园中还有专门供文人对诗句的地方,也可以看出常家人文化底蕴深厚;还有刻有“福、禄、寿”三星的刻像,三位老寿星个个笑容满面,也希望常家的老人笑口常开,长命百岁。

希望大家多来了解千百年悠久历史长河中璀璨的一颗明珠——晋商文化。

感受晋商文化 C1009 王天骄

篇三:阅读《是什么成就了晋商》心得体会

通过此次阅读对是什么成就了晋商文章的学习,使我们对晋商文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晋商纵横明清两代,在中国创造了绵延五百年的商业传奇,他们的精神内核和制胜法宝是什么只因为他们诚信朴实,而且他们还把诚信应用于经商的各个过程当中:

一、对外以诚,对内以信

晋商在对外或者对内的态度都是以诚相待,对客户方面,保质保量的完成承诺的事情,内部用人方面“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从现在企业的角度来看,即企业文化以诚信为主体。真正好的企业文化不是写在纸上或是挂在嘴边的,而是真正能够把无形的东西运用到各处,最终作为一个企业代名词出现在别人的眼中。

二、仁中取利,义内求财

很多人都在讨论晋商诚信理念形成的原因,大多数认为是参与商业活动的各经济体之间博弈的结果。如今社会,商人都是“理性经济人”,所追求的目标都是力图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当利益和道义相冲突的情况下,利益往往就占了上风。可事实证明,当晋商面临单次交易的时候,往往选择的是诚信,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样子的'情况在当今时代是很难发生的,因为很多说法影响了现代人的思维,例如:“救人不救急”、“亲兄弟明算账”“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等,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很微妙。

三、内受儒教,外合诚信

诚信就像其他道德品质一样,是人的一种本然选择。当今时代,在某些情况下我们还是会选择欺诈,原因在于我们面临诱惑时失去了本心和本分,而且一次两次的失信于人,我们还是可以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并不会对自己造成太大的影响,在此情况下,人们对诚信的重视程度将会大打折扣。而在晋商时代,不诚信的人很难生存,很快就被淘汰出局,外部环境要求人们以诚待人,

他们内心也笃守诚信,两相应和,晋商的诚信精神就形成了。现在我们缺少的就是一种认知,坚信的东西就要一直坚守。

四、选人以诚,教人以信

考察人品成为晋商选徒的一项重要指标,但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晋商选择学徒之后,还会不断教给他们在各方面的技能,例如:志、敬、能、智、信、仁、节、则、色。当代企业,招聘人才的时候可能只关注一个人的某方面的才能,忽略了对最本质东西的考察,进而造成日后的损失。这个事情告诉我们,要抓住关键因素,选拔人才的时候虽然我们只能看到很少的东西,但看到的一定要是最重要的,在能力方面企业可以多提供机会,让他们的能力得以全方面的展现出来。

五、内有号规,外有行会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晋商实行规制化管理,对于所有的事情都有规定的标准,成文公示,有章可循,人人必须严格遵守,赏罚分明,公平对待每一个人。制度化管理在现代企业的应用更为广泛,大到公司各项决策,小到办公用品的使用,每一项都有明文规定,很好的消除了利弊,巩固了基础,也不是规矩一定就不能改变,是在不断改善中更加完善。但在赏罚方面现在企业能做到“王子与庶民同罪”吗?应该一直同仁,否则成败早已成定局。

六、义利合一,士商合一

晋商只是“诚信”精神的代表,并没有一个因素可以完全影响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真正的在于管理者的态度,提到自己所在的行业,内心的荣誉感就油然升起,自我价值感也会随之产生,一个群体需要对自己的职业身份和社会地位有强烈的自豪感和认可度,企业才能在这些人的带动下更快发展。

对于历史,人们大多数记住了它辉煌的存在,却不曾想它终究还是会消失,晋商文化也同样如此,叱咤明清五百年,最终还是销声匿迹。作为现代企业的管理者,想到这里我们会觉得难道是坚守诚信导致的?其实真正的原因是企业缺乏对当下所处时代变化的敏锐的感觉,同样缺乏那种对企业未来战略发展的考虑。晋商的衰落的根本原因由是连绵不断的战争、国家动荡和政府的腐败共同造就的,任何行业在面临战争的时候都会受到巨大冲击,因为战争影响的是整个社会的经济,破坏力不言而喻,但回想起来,现在没有战争情况下,有的行业或者企业也是每天都在衰败的,这就告诉我要与时俱进,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在面临非不可抗拒因素影响的时候,能从容应对。

整体来看晋商文化的兴起到发展到兴盛再到衰亡的过程,“自强不息,诚信经营”的晋商精神是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下形成的特有的企业文化,说是自愿形成也好,被迫形成也罢,只要是能很好的和自身所处行业和环境相适应,就是最好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核心,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我们要围绕此核心,扩展到各个方面,例如:对现代行业的判断、对未来发展的预测、规范化的管理制度、用人方面的规范等,才能让企业的发展枝繁叶茂,经久不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