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旅游文化的核心内容

来源:范文网 2.84W

前段时间,我看到中央政府传递出文化强国的信号,随即在《羊城晚报》上发现广东要文化强省的踪影,及其一些具体做法,而福建则是在近日方才迈出要文化强省的步伐,从中不难分辨出闽粤两省的政治敏感度,是以原本在经济上可以并驾齐驱的兄弟省份,今时今日却已判出高下。当然,以上是我个人愚见,难免谬误,但接下来各市县要文化强市或强县的战略布署应该为时不远了,毕竟文化强国的声音越来越响,思路越来越清晰,那自上而下地强起来的动作是毫无疑问的,只是谁先谁后,就看各地大员的见识了。有感于此,我便抢先深挖仙游文化的合理内核,不为贪功掠美,只想独立思考本土文化,不愿稀里糊涂地接受有话语权的善知识们的华美包装。

关于旅游文化的核心内容

说起仙游文化,必先明确文化是什么,才能说得头头是道。而文化是什么呢?在文化学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各提各法,光有影响力的说法就多达两三百种,如何取舍,全凭各自用心了。我常听到农民在读书人面前自谦说:“我们没文化。”显然,在他们眼里,读书人,懂得多,就是有文化,以至于学历越高,似乎也越有文化。事实上,人世间的书籍皆是普通人写的,即使是孔圣人,在他没被人捧起来供奉时,也是有“急急如丧家之犬”的狼狈相,可见,无论是什么人写的什么书,都没有什么神奇之处,惟一可以奇特的是,书中所拥有或艰深,或通达,或晓畅的思想精髓罢了。不过,每本书里的思想精髓,不管是精华,还是糟粕,都离不开生活,至多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而已。如此说来,文化并非什么神秘的东西,而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内容。简单地说,人类穿衣吃饭皆有文化气息,更不用说大家用心做事,并将它们积淀总结,这自然也属于文化范畴了。梁漱溟认为:“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当然,以上我对文化的见解是属于广义的文化范畴,这样方便深挖仙游文化,如果有人对文化课题感兴趣,完全可以将它狭碍化,并得出自己的见解和结论。

既然文化并非什么神秘的东西,而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内容,那地处海峡西岸,福建中间的仙游文化会是什么呢?我想每个仙游人耳熟能详的`仙游文化大概不外乎祈梦文化、木雕文化、戏曲文化等美好的名片,再思索一下,或许还有科举文化、贸易文化、游灯文化、妈祖文化,三教文化等较为出彩的内容,惟独忘了仙游原创,影响仙游至深的祝寿文化。事实上,时下谈仙游文化者,莫不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凡是对仙游有益的,就适用于全部仙游人,完全忽视了其他仙游人的心理感受,极不可取。现在梦乡雕都两块牌子比较硬,但祈梦文化可曾滋养了钟山全镇人民?而它与西苑寻常人家可曾有丝毫关联?木雕文化或许濡养了大部分榜头人,小部分度尾、大济人,而它与石苍、社硎寻常人家可曾有一点影响?其他文化也可以做如是思量,答案却惊人的一致,时下常见的仙游文化的说词,皆不能普惠于全部仙游人,这是十分可悲的。当然,作为中国人,常被代表惯了,没有被影响的文化,也说曾受其影响,多数人不会反抗的,即使反抗了,也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没有话语权。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要抢先深挖仙游文化的合理内核的原因所在了。

由于仙游的祝寿文化属于民俗范畴,它虽能普惠于全体仙游人,极具向心力和认同感,但缺乏热心关注,没有丰富内容,毫无有效宣传,未能对外形成影响力,故而自娱自乐,无人问津。要知道仙游初三祝寿,全国仅此一处,其中所体现的孝道和人情,都是极有中国特色的东西。无论现在社会风气如何变化,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孝道是难以动摇的,中国人无所不在的人情是长期存在的。那么如何彰显孝道,兼顾人情呢?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形式,仙游人则选择了年届五十即称老,每过十年皆祝寿。很显然,邻里之间,知道各自年岁容易,记住对方生日较难。再加上人家子女孝不孝顺,不是外人所能干涉的,而逢十祝寿,即使是不孝者,也得强颜欢笑,行一次稳重的孝礼,这对净化人心,还是很有帮助的。因为有人做寿,即使再遥远的亲朋好友也会设法联系,可能就是有了这么一次礼节性的走动,使得相互间增进了情谊,有什么事也会相互帮扶照应。另外,仙游寿星一般会在摆寿筵的当日凌晨谢天地,所谓谢天地之举,无非是敬天惜福,虽然只是个仪式,但敬畏感恩之意早已深入人心,难怪仙游人生性内敛,知恩不忘,这大抵渊源于此吧。

当然,我对仙游祝寿文化的挖掘还不够深入,饶是如此,一般人看了我的说法,也未必感同深受,因为仙游祝寿是极隆重又极普通的一件事,每年初三你都能看到有仙游人在做寿摆筵,觥筹交错,其乐融融,除了吃喝,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事实上,仙游人给寿星祝寿还得送礼,这礼物又分亲疏,各自不同。可惜,传统文化在文革期间被破坏严重,再加上现今拜金主义横行,古礼已不复见,只剩下经过损益的礼数,因此,旁人感受不到仙游祝寿文化的盛大场面和丰富内容。如今什么都要讲研究,讲宣传,可仙游有名望的文化人毫不关心这件事,自然无法增益祝寿文化了,甚至连仙游祝寿文化的源流尚无一个可以令人信服的考证,而每每假借于传闻,着实让人感慨万端。如果有仙游人愿意切实考证祝寿文化的起源,流变,一定可以触摸到仙游人的习性和根本。如果有仙游人愿意光大祝寿文化的内容,品质,一定可以提升仙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