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作文汇编6篇

来源:范文网 1.55W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重阳节作文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阳节作文汇编6篇

重阳节作文 篇1

重阳佳节在九九,登高祈福为亲友,遥望故乡心默念,亲人安康福永久。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朝。

重阳节作文 篇2

小时候,我真的就是一个孩子。

任性妄为,无理取闹,自私自利,惹是生非。

可是奶奶自始至终都是以一颗包容的心对待我的这些无知。

清楚的记得,奶奶当时天天在暮色四合以后,一个人站在村口等我放学的样子。

那是因为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起村子周围的狗传出狂烈的狗吠,奶奶担心我受惊。

所以出此下策,而当时天天的意思就是风雨无阻。

奶奶最喜欢吃的就是鱼头,调皮捣蛋的我却不明就理的抢着要吃鱼头。

奶奶总是毫不犹豫的将整个鱼头夹在我的碗里,脸上仍旧洋溢幸福微笑的看着我。

而我此时此刻心里却还在纳闷“难道鱼头比鱼肉好吃?” 奶奶也会经常给我买很漂亮很精致的衣服,

我穿的第二天就因为自己摸爬滚打,新衣服无意之中被树叉给拉破一道大口子。

我却无中生有,怨天尤人。

硬说是奶奶买的衣服是便宜货,质量不好。

奶奶依然沉默不语,然后安安静静的拿出针线一针一线的帮我把衣服缝补好。

直到有一天我从课本上学到那一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我才知道当时究竟伤害奶奶有多深,我才理解奶奶对我的爱,爱的含义是无私奉献,包容一切。

奶奶对我的爱确实胜过一切,我也曾扪心自问,是否对奶奶的爱胜过一切。

我不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

悔恨早以模糊我的双眼。

我错了!我真的错了!

重阳节作文 篇3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今年的重阳节,我是和老年大学的爷爷奶奶一起度过的。

本周二,老师带三年级同学来到了南海子公园,我们看见老年大学的爷爷奶奶正面带微笑在那里等着我们。老师让我们排好队,说:“我要发给每个同学一枝鲜花和一张感恩卡,一会儿我们要把这些东西献给老年大学的爷爷奶奶,并祝他们节日快乐。”

我们高兴地捧着鲜花和感恩卡,跑到爷爷奶奶面前,把两样礼物献给了他们,说:“祝爷爷奶奶节日快乐!”老人们连声说:“谢谢,谢谢!”有一位老人紧紧拥抱着为她献花的孩子,满脸幸福地说:“你们是小宝贝,我们是老宝贝啊……”

一位同学献过花刚要离去,只听老人激动地说:“来,握握手,握握手!”于是,这位同学伸出娇嫩的小手,热情地跟老人粗糙的大手握在了一起。

对于我来说,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因为它让我深深地感受到老人也需要关心和爱护,我以后也要尊老,敬老,爱老。

重阳节作文 篇4

重阳节那天,我和妈妈一起去城里玩。

我们来到汽车站等车,突然,远远的,我看见三个人:一个小女孩,大约只有几岁,左边是位高个子叔叔,手中拎着很多东西,右边是位阿姨,也是大包小包的,他们渐渐走近,我定睛一看,呀!这不是前两天刚从青岛回来的邻居阿明叔叔一家吗?他们又要去哪儿呀!我不禁好奇起来问”他们听到我的问话,回过头友好的打招呼说:“我们也要乘车出去啊”妈妈也看见他们了,我知道大人间的“董事会”又要开始了。果然,在车上。他们开始不停的聊起话来,从他们的交谈中我才知道重阳节要到了。我知道“重阳节”就是“敬老节”,所以叔叔他们想去外婆家,以解思念之苦,一表敬老之心,怪不得大包小包的呢-阿明叔叔提着很多补品,有“骨中金”,“椰岛鹿龟酒”,“安利蛋粉”……听妈妈说这些补品可是很贵的,他们肯定给老人,说明他们很孝顺老人。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特别是“九九重阳节”,这是我们孝敬老人的节日,爸爸时常对我说:“爷爷、奶奶虽然平时应年老而喜欢唠叨,但毕竟他们都很爱我,很关心我的,因此,我常常因自己不耐心,对他们“咆哮”而受爸爸训。

当然,我也对他们说:“你们是老年人,是享福的.时候了,注重好你们身体是我们任务……。”我想着也是我的一片孝心吧。

重阳节作文 篇5

今天是重阳节,我跟妈妈她们去莲花山上玩,我们到了莲花山,爸爸说去拿报纸,便不见了踪影,我们只好自己去爬莲花山。

我先在莲花山下的公园里热身运动,然后,我们去爬莲花山,我一路飞快地奔跑着到了山顶,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设计师邓爷爷的雕像那儿,我们去找爸爸,爸爸没找到,我们就自己大吃大喝了起来,我们吃了花生、面包,喝了矿泉水,等到我们吃饱喝足了,便下山。下山时,我和妹妹实在走不动了,于是,就被落在了后面,后来,我们终于走出去了。

然后,我们又去了叔叔家,看到了爸爸,这时,爸爸又要出去了。爸爸走了一会儿,我们也走了。

这就是我重阳节登高的事儿。

重阳节作文 篇6

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的蹂躏。一场瘟疫夺走了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差点儿丧了命。恒景病愈后辞别了妻子和乡亲,决心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恒景访遍名山高土,终于打听到东方一座最古老的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在仙鹤指引下,仙长终于收留了恒景,仙长教他降妖剑术外,又赠他一把降妖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武艺。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重阳佳节,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了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茯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恒景回到家乡,初九的早晨,他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座山上,然后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吹来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瘟魔戛然止步,脸色突变,恒景手持降妖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剑下,从此重阳佳节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传下来。

农历重阳佳节,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又因为在我国古代,六为阴数,九是阳数,因此,重九就叫“重阳”。

重阳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的。

古代,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人登高诗很多,大多数是写重阳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重阳佳节还要赏菊饮菊花酒,起源于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士大夫,还多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很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种。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佳节前后最为繁盛。

重阳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