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传说作文合集六篇

来源:范文网 2.26W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节的传说作文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节的传说作文合集六篇

春节的传说作文 篇1

一年一度的新年终于快要来到了,孩子们是最快乐幸福的啦!因为可以吃到非常多想吃的东西和收到非常多红包。

相传过年有一个传说:从前,有一个叫“年”的怪兽,它心狠手辣,等到冬天的晚上,地上积满了雪,羊群、牛群都睡了的时候,“年”这个怪兽就悄悄来到它们中间……

早上人们来放牛羊,发现死了非常多,只剩下一根根骨头,人们都非常想知道是谁吃了牛羊。一天晚上,人们提着灯笼等在羊圈旁,只见一个怪物出现了,它指甲长长的尖尖的,向前举起,脚大大的。更定人惊讶的是它还会飞。两只眼睛像星星一样一闪一闪的。

人们看到了互相讨论:怪兽最怕什么?经过不断的观察,发现它最怕红纸、鞭炮还有红灯笼。

第二天晚上,人们在家里的`门上贴上红纸、挂好灯笼,还在门前挂好鞭炮。等年兽来了到时候果然被吓跑了。

从此,人们过新年都要贴上红红的对联,挂上灯笼,还要打鞭炮!人们吃饺子、汤圆,开心极了!更让小朋友高兴的是还能收到一个个红包,装满了压岁钱!

过年真热闹,喜气洋洋的,并且我们又大了一岁!

春节的传说作文 篇2

相传,在非常久以前,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非常乱,想把节令定准。一天,他上山砍柴,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可是,天阴雨雾,影响测量。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了他的兴趣,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天气风云的不测,使他非常苦恼。一个名叫阿衡的大臣,为讨好皇上,奏称要设天台敬祭天神。祖乙认为有理,便带领百官去祭天,却无济于事。万年知道后,忍不住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派了十二个童子服侍万年。祖乙对万年说:“希望你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传旨要阿衡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阿衡见此,知道万年的历法已研究成功,心中忐忑不安。他万分惧怕万年因创建历法而得宠,国君会怪罪自己提出祭祀天神的主意。于是,他阴谋策划,派了一个刺客去除掉万年。刺客攀上日月阁,见万年正在阁上观察星斗,便张弓搭箭,准备射死他。谁知,刺客被卫士发现,被当场缉拿。祖乙知后,惩处了阿衡,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冬去春来,年复一年。后来,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的。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春节的传说作文 篇3

在我们稷山,春节有许多习俗,如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吃饺子等。而我们家里,还有一个有意义的活动:讲故事。

妈妈的声音总是那么娓娓动听,我百听不厌:

在一个小村子里,有一个叫年的怪兽,它住在水里。每次春节,年就会在村子里吃人,人们决定到山上去躲避年。有一年春节,村子里来了一位客人,而人们当时正在整理东西准备上山躲避年,就没有发现他。后来,一位老奶奶看见了这位客人,便好心地给他讲了年要来害人的事,让他赶快去山上躲躲。可这位客人一点也不惊慌,他说:“没事,我今晚就住在你家里,帮你们把年赶跑。”老奶奶不相信他,连着劝了他好几遍,可他仍然坚持住在老奶奶家里。没办法,老奶奶只好自己去了山上。

晚上,年果然又来到村子里吃人了。可是它找遍了整个村子,都没有发现人。这时,年听到老奶奶家的院子里有一阵响声,跑过去一看,呀!大门上贴着火红火红的东西,顿时感觉害怕。接着,屋子里跑出来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人,手里提着一串鞭炮,直向年冲来。年吓得落荒而逃,从此再也没出现。

至此以后,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要贴大红的春联,放响亮的.鞭炮,以此来驱赶年。

故事讲完了,奶奶的饺子也煮好了,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香喷喷的饺子,聊着贴心的话儿,别提有多高兴了。

春节的传说作文 篇4

春节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来自农业,古人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解字·禾部》称:“年,谷熟也。”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周期为月,每月不见月亮那天为朔,正月朔日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西汉正式固定下来,延续至今。

关于“年”的传说:上古时代,有一种叫“年”的兽,形貌狰狞,凶猛异常,喜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种口味,让人谈“年”色变。

后来,人们发现“年”每隔365天到人群聚居地尝次口鲜,且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便返回山林,且“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

备年货

吃喝饮食类是年货中的重头戏,要把主食、副食、干的、鲜的、生的、熟的都备齐。

备年货一进腊月门儿就开始了,先是准备熬“腊八粥”用的腊八米及泡“腊八蒜”用的米醋及大蒜,腊月廿三要买“祭灶”用品,接着开始备猪肉、羊肉、鸡鸭等。此外,年糕、糖果、蜜饯以及走亲戚要带的点心匣子,也要在节前备好。

穿戴方面,过年都讲究穿新衣、戴新帽,尤其是小孩子,过年都喜欢穿上新衣服。

春节用品是必不可少的,如炮仗、灯笼、“走马灯”、年画等。此外,写春联用的大红对子纸,以及祭神、祭祖先的神像、灶王像、香蜡纸马,也要在备的年货之中。

贴门神

贴门神是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据说,大门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

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精选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贴春联的习俗,约始于1000多年前的后蜀时期,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桃符”。桃符是指古人挂在大门上的两块画着神荼、郁垒的桃木板,以为能镇恶压邪。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春联种类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斤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楣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

贴窗花和“福”字

过年时,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各种剪纸——窗花。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因大多贴在窗户上,也被称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贴春联的同时,人们往往也在门楣或墙壁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有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除夕祭祖

除夕祭祖,是中国流传至今的传统风俗。一方面是源于“百善孝为先”和“慎终追远”的传统观念,在辞旧迎新之际对祖宗先辈表示孝敬之意和怀念之情;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们深信祖先神灵可以保佑子孙后代,使子孙后代兴旺发达。

除夕到来前,家家户户要把家谱、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人们在春节期间祭祀祖先、叩拜神灵,其实就是给祖先、诸神拜年。

过去,祭祖仪式一般于除夕下午在族人祠堂举行,仪式隆重。而现在,老百姓一般都在吃团年饭之前在家中的先祖神龛面前摆起美酒佳肴,进行拜祭。

挂贴年画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传统的年画多为木刻水印,色彩鲜明,画面热闹,线条单纯。题材主要有五谷丰登、春牛、风景、花鸟等。当代的年画在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从工艺到题材都丰富多彩,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有三个重要的传统年画产地: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民国初年,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创造出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除夕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除旧迎新。

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古代过年时人们以火烧竹,爆裂发声,用以驱鬼,“爆竹”一名由此而来。后来,爆竹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火药发明后,从烧竹子发展为用纸筒灌装火药引爆,炸开后响声贯耳,纸屑飞扬,于是爆竹又叫“爆仗”。此后人们又用麻茎把爆竹编成串来放,

春节的传说作文 篇5

我每年最期待的就是春节了,这里面有个好听的传说呢!我来给你讲讲吧!

很久以前在天上,“年”和“夕”都是上帝的手下,“年”很勤劳又能吃苦,可“夕”整天吃喝玩乐,上帝很生气,把“夕”赶到人间。“夕”到了人间后继续作恶,跑到森林里吃动物,它把能吃的全吃了以后,就跑到村子里吃动物,后面吃完了动物又开始吃人!大家一起去求神初期这个怪物,“年”对上帝说:“让我去除掉它吧!”上帝允许了。“年”来到了人间,把红丝带拿出,捆住了“夕”,又把鞭炮打在它身上,终于,“夕”死去了。原来“夕”怕鞭炮也很怕红色。人们为了感谢“年”,又把“春节”叫做“年”,也叫“除夕”。

我很喜欢春节,不仅仅是因为有一个美妙的'传说,还有响亮的鞭炮,红红的对联和欢声笑语……

春节的传说作文 篇6

春节,在我国人民心目中是农历一年中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来临,千家万户写春联、贴春联,是上千年来流传下来的象征吉祥、表达人们向往美生活的民族风俗。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按照当代艺术大师周汝昌先生的`话说,“春联是举世罕有伦比的最伟大、最瑰奇的文艺活动。”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原春节就户悬“桃梗”,又称“桃符”。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春联》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从传统春联“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象更新”和宋王安石诗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也看出春联与桃符的关系。

什么是桃符呢?据《淮南子》说,这种“桃符是用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桃木做的。在桃木板上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悬挂在门两旁。或者还画上这两个神象——左神荼、右郁垒。古人是以桃符上书画此二神来压邪的。这也就是民间俗称的“门神”。到了公元七百多年的五代,蜀后主孟昶亲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自孟昶题桃符以后,文人学士便群起效仿,把题春联视为雅事,于是题春联之风便逐渐流传。

但是,到时了宋代,“春联”还是称之为“桃符”的。联语却不限于题写在桃符上,推用在楹柱上,后人名曰“楹联”。宋代以后,宜春帖多用联语,且把粉红笺写出。有些人集诗经古语,有的集唐宋诗句。相传可考的,有王沂公皇帝阁立春联:“北陆凝阴尽,千门淑气新。”这是春联中挂人齿颊的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