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这样过春节

来源:范文网 2.69W

在过节时,我们有如下习俗:

我的家乡这样过春节

1. 贴春联

春联是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桃梗”演变而来的。《淮南子》上说,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成的。上面刻着灭降福的咒语,一年一换。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在过春节时心血来潮,令人将桃树削片,他提笔在上面题写了联句:“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春联了。至于春联这一名称的正式诞生,则在明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后,曾在除夕时下旨:“公卿士庶之家,须写春联一副,以缀新年”。以后,春联得以推广,沿袭至今过年时,各家各户都贴春联,以示吉祥,喜庆。

2.年夜饭

在大年30晚上,家家户户都会团聚在一起吃团年饭.当然,这是新年的第1餐正餐,既可以在自己家里吃,也可以在长辈家里吃.对于团年饭的菜式和菜数都是有很严格的规矩的.在我们家.每年的团年饭上都得有8道菜,其中鱼和鸡是必不可少的菜.鱼象征年年有余,而鸡又是广东人最喜欢的食物.它们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呢!

3.徐夕夜晚上0时放鞭炮

在大年三十晚上的0时整放鞭炮也是一种特殊的习俗,它寓意着"辞旧岁,迎新春".对于迎接新春还有一种说法叫做"守岁"这么说吧,"守岁"其实就是指从大年30到初一期间不睡觉.对于大部分年轻人来说,这是玩的最好时间.当然这也不是尽然的,有些老当益壮的老年人也会和着年轻人们一起闹新年呢!但江门市区禁放鞭炮已经好多年,只有在农村才可以燃放,今年的年30晚12点正,江门很多人放烟花,漫天烟火美丽极了。

4.应节活动

年初一,喝早茶。这是江门历来的惯例,一早到酒楼找座位,如果你不够早的话,就没有座位,一般是公公、婆婆先到酒楼,因为他们起的早。每年春节都是爷爷去找位置,找好就叫我们,总之在春节酒楼都是人山人海,十分的热闹。初二、初三日乡镇都会组织有庆新春文娱活动.如映电影、赛球、书画展、猜谜语等。白天夜晚人们成群结队尽兴游赏观看,一片迎春的.热闹喜乐气氛。

5.红包

派红包是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给红包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孝敬长辈。这些钱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这俗称为“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今年我领的红包够我交学费呢。

6.拜年

给家人邻居拜年也是有规矩的,在大年初一,必须去爷爷奶奶家拜年,初二的时候则必须去外公外婆家拜年,只有到了初三和初四才能外出给街坊邻居家和朋友家拜年。

7.穿着

我们在过年时一般都穿红色的衣服,大人,小孩都一样。因为古时候有一种凶猛的怪年兽的。所以,直到现在,也流传春节也穿红色。

江门过年时一般会在农历正月初一日称元日,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晓喜炮声声,家家户户厅中大桌上,红盘盛满大吉、青橄榄及各式精美糖果,门前张灯结彩,晚辈向长辈敬茶。这天多数人家要吃素。我们江门人在春节招待客人时一般用瓜子,糖果,年糕来招待,因为糖果表示甜美,年糕表示年年步步高,在新的一年日子过的幸福,美满。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