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三年级端午节小报

来源:范文网 2.5W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为大家分享了三年级端午节小报,欢迎借鉴!

简单三年级端午节小报

三年级端午节小报图片1

三年级端午节小报图片2

三年级端午节小报图片3

三年级端午节小报图片4

三年级端午节小报图片5

三年级端午节小报图片6

三年级端午节小报图片7

三年级端午节小报图片8

老上海人的端午节习俗

吃“白和蛋”

粽子和鸡蛋一起煮,这样的做法你见过吗?在老底子上海,这两样确实是混在一起煮的。也就是说,端午除了吃粽子,还要吃鸡蛋。

上海人把这种剥了壳的鸡蛋叫做“白和蛋”。不过现在已经很少听到这样的叫法了。据说,在端午吃“白和蛋”,皮肤能和鸡蛋白一样光洁。

吃“五黄”

昨天开始已经进入农历五月,农历五月也被称为“五黄月”,因为此时有五种带"黄"音的食物上市了。是哪五黄呢?分别是:黄鳝、黄鱼、黄瓜、咸鸭蛋黄和雄黄酒。

在端午节的中午,最适宜吃五黄餐,就是把五种黄色食物混在一起吃。按照老一辈传下来的说法是,吃“五黄”可以驱邪毒、求吉祥。

赛龙舟

旧上海有个地方叫丹凤楼,位于原上海县县城东北角城楼,登楼就能看见黄浦江,是上海观看赛龙舟的绝佳之地。

那时候也不叫赛龙舟,叫竞渡,旧时在浦江竞渡所用的龙舟,大多是从南翔、黄渡等地借来的。上海是传统的江南水乡,因此每逢端午,水上赛龙舟必不可少。

挂菖蒲、艾草、蒜头

艾草、菖蒲和蒜被称为"端午三友"。端午期间,正值夏初,湿气很重,所以上海人在端午有挂菖蒲、艾叶的习俗,通常是将艾叶、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在门上。

艾与菖蒲中含有芳香油,它们和蒜一样都有杀菌作用。所以悬挂艾草、菖蒲和蒜头,能杀菌除湿。

写符念咒挂钟馗

老上海人过端午的时候,会在自己门口悬挂钟馗像,用来辟邪。

端午节的一大早,孩子们的`额头上,还会被大人用雄黄酒写一个“王”字。据说,这样可使百鬼畏惧,保命长生。

江苏各地民俗知多少

【南京——“压顶”才能不生疮,从早到晚都得忙】

端午节光吃粽子就可以了吗?不,老南京一定要再吃粽子锅里煮出来的鸡蛋,据说这个吃法叫“压顶”,可以整个夏天都不生疮。除此之外最有趣的是,端午习俗贯穿老南京日常生活的一整天,分时段进行,不可搞错。

天一亮就要插艾驱邪,挂“蒲剑”斩妖。上午挂“艾虎”画符,既是节日点缀,又能辟邪。正午晒端午烧大蒜。晒端午,体弱多病的人要在太阳下晒一会,据说能把身上的邪气晒跑,病晒好。烧大蒜,每家会把整头的大蒜放在锅膛里烧熟给孩子吃,一个孩子独吃一头,不能分吃。傍晚喝雄黄酒看龙舟赛,夫子庙秦淮河是很多市民的首选之地。

【无锡——吾独爱咸鸭蛋之滋阴养肺】

老南京人吃鸡蛋压顶,无锡人却对咸鸭蛋情有独钟。俗话说“要吃咸蛋粽,才把寒意送”。端午节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来临,动植物生命活动进入旺盛阶段,再加上气候潮湿,病虫细菌活跃,容易引发众多疾病,而蛋形如心,吃了蛋就能使心气精神不受亏损。

据有关资料介绍,咸鸭蛋咸而微寒,能滋阴、清肺,可治夏季膈热、咳嗽、喉痛、齿痛、泄痢等病症。每逢端午节这天,无锡的主妇们起得特别早,用黄金山、金银花藤、花麦肾、艾草等10多味挥发性中草药混合而成的“草头汤”,来煮咸鸭蛋,供家人当早餐食用。

【徐州——斧头粽、白干酒、拜药王】

徐州人包的粽子,极具地方特色。旧时徐州的粽子很少用糯米包,用的是当地农村生产的黍子,粽子的包法上,多取三角形,也有四角形的,俗称斧头粽子。

俗话说:“无酒不成宴”,而在端午节的餐桌上,饮的酒与平素不同,是用雄黄浸泡过的徐州白干,称雄黄酒,有杀菌消毒之功效。徐州过端午节,还会赶“五毒”庙会,拜药王。药王是可以降服“五毒”、保人丁兴旺的神仙。小孩子们也会穿上“五毒衣”和老虎鞋,和家人一同赶会。

【常州——女婿可不能忘了“张丈母娘”】

老常州有一个特色规矩,每年端阳女婿要“张丈母娘”。

节前,女婿备咸鸭蛋、枇杷、酒等“节礼”赴岳母家送礼,谓之“张端阳”,新女婿送礼的分量比老女婿要重。丈母娘只会象征性地“收”下部分礼品,会对女婿说,心意我领了,这是请你带回去算我请亲家母吃的。同时也会附加一些自己的礼品回赠。这种礼俗现在也还流行,所以常州的女婿们可得“长点心”了。

【苏州——纪念吴将伍子胥,斗草施药百姓忙】

苏州端午节与其他地方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纪念的是春秋时期吴国名将伍子胥。纪念伍子胥的端午节是苏州极为盛大的民间节日,伍氏后人会在端午聚集苏州。苏州还会举行龙舟竞渡比赛来纪念伍子胥。根据记载,苏州是端午节龙舟竞渡的发祥地。《事物原始》载:“竞渡之事,起于勾践,今龙船是也。”汉代赵晔《吴越春秋》也认为,龙舟的起源“起於勾践,盖悯子胥之忠作”。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