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读后感14篇

来源:范文网 3.24W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书的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书的读后感14篇

读书的读后感 篇1

书香,是人间最美的味道,我要读书读后感。读书,赋予读者一个涵养的人生。

一本书,纸质的,墨香四溢,如果有一把藤椅,坐在亭子里,迎着清风,打开扉页······

一本书,打开台灯,让思绪飞舞,静静地,静静地进入故事里,你就是我,我就是那······

又是春暖花开的日子,单位组织的“读书月”活动,让我多了一点感慨。写点什么呢?记得刚入路的时候,我的老师贺庆才说:电务段是知识分子单位,多学习,不能丢电务的脸。于是,我一定要好好的读书,以对得起自己是电务段这个知识分子单位一员的荣誉。

翻开高玉宝里的我要读书这一章,那个穷人的孩子,竟然也要读书。他本买不起书本,连吃饭也是困难的。且读这一段:玉宝忙跑回家,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我要读书。”他妈说:“孩子,你看咱家里,‘日无逗鸡之米,夜无鼠耗之粮’,三天两头挨饿,怎供得起你念书?”玉宝不听。他爹腿上的'疮化脓很厉害,侧过身子躺在炕上骂:“越大越不懂事。你念书,家里吃啥?喝西北风?——快去给我拾草!”“我不去。”“不去,我揍死你!”一动,腿上的疮疼得他父亲直咬牙。他妈把玉宝拉到怀里抱着,脸亲着他,叹气说:“孩子,听妈的话!你人也大了,也该念书了,不是爹妈狠心不让你去,你爹苦了一辈子,也盼你将来给爹妈争一口气,苦出个头!孩子,眼目下正在难处,你爹腿上的疮都没钱治呀!老天爷不开眼,你就别想念书;你不去拾草,家里连烧的都供不上!”玉宝苦苦哀求说:“我放学回家就去拾草,家里不会缺烧的……”“孩子,我们家出不起这个学钱呀!”“我要去。”他爹说:“你敢去。看我把你的腿给打断!”玉宝真气了,把手里的镰刀、绳子往地下一丢,噘起小嘴说:“你不让我去,我自己去。”

高玉宝为什么要读书,在生活在极其困苦的环境里,连人格也没有保障的穷孩子也要读书。而我们为什么不读书?读书的目的不同,也许高玉宝希图的是改变命运吧。那个年代,只有革命的火,烧掉那个不平等的世界,才会有读书的公平。

只有读书,才能让人进步,才能达到自己的理想。就拿我的岗位来说,不读技术书,就不可能干好工作,不读规章书,就不能保障安全。比如一个工人,如果你不读书,就不能学会自己的本岗位技能,那又怎么可以谈上干好工作呢?

我们生活在和平盛世里,经济的大潮裹挟着我们前进着,一切都是不平静的,一切都是在金钱的浮躁中。于是道德滑落,于是人们渴望宁静,渴望人性的回归。然而,人们没有停止浮躁的脚步,没有去读书,他们说:没时间读书,没有时间思考,我要的是钱。

今天我又翻开这一部老书,我对穷孩子高玉宝的渴望读书,产生一种极大地崇敬。少喝一杯酒,少听一支歌,少一次无聊的争斗,拿起书,让自己沉静,让自己升华,让自己回归自然的宁静,读后感《我要读书读后感》。这样你才能够冷静的分析你的人生,也许你会做出正确的决定。

接着读:周老师早已听孩子们说起了玉宝要去放猪的事,真是叹息不已,他把玉宝母子二人叫到自己房里坐下,他忍不住流下几滴泪来。玉宝妈只叫了一声“周先生”,喉咙就哽住了。玉宝也说不出话来,就从小书包里把三本书、一个本本、一支铅笔掏出来,双手放在老师的桌子上。周老师又亲手把这些给玉宝装在书包里,说:“孩子,你带去吧!有空时间,你也好读!”玉宝妈忍着泪说:“先生,承你费心教他一场,将来玉宝长大成人……”······玉宝给老师深深地敬了一个礼,眼巴巴和老师分别了。玉宝走了好远,回头望望,周老师还站在山坡下望着他们,微风吹动着周老师的旧蓝布长衫。

读到这里我不禁像少年时读这一章的伤心,差一点流下泪来。想起我的少年,就没能继续读下去。最后只好自己一个人在没有导师的情景下,孤独地自悟。我离开学校的最后一刻,师大君老师那不舍的眼神,让我一次一次的在内心里的颤抖。如今我只能和师老师隔世对语,老师,我一直在读书。尽管我历经风雨,还是不停地读书,无论有多少人间冷漠,我还是不停地读书。读书,让我守着一份内心的自尊。

我就像书海里的一个行者,在受人欺负的时候,我会拿起书,学着保尔·柯察金,大声对着大雨呼喊。因为读书,让我并不寂寞,在我受伤的时候,书就会轻轻的抚摸我的伤口,他对我说:没事的,你看寒山,悠然自得。

我们毕竟比高玉宝幸福得多,可以在好的环境里读书。而我们却不读书,把读书当成无用的事情。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一个没有传统继承和灵魂的民族。

一本好书,它能够陪你一生奋进;一本好书,让你变成智者;一本好书,让你不再困惑;一本好书,点燃你激情燃烧的岁月。

读书的读后感 篇2

质朴的友谊,催人泪下的亲情,对生活的坚信,这些香味久久地从我爱看的一本书里弥漫出来,让我感动,让我赞叹,让我体会到了人生的真谛。这本书就是曹文轩伯伯写的纯美小说《草房子》。

《草房子》语言优美,故事情节曲折生动,我刚一翻阅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小说主要描写了一位名叫桑桑的男孩跟随父母来到了他父亲出任校长的油麻地小学读书。桑桑在这片温馨美丽的土地上度过了他那精彩的六年小学生活。在这漫长的六年里,他经历了许多看似平常,但又感人肺腑的故事。

书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主人公桑桑。桑桑与别的孩子不同,不是因为他是校长的儿子,而是因为桑桑就是桑桑。他是个调皮的孩子,既喜欢捉弄人也经常帮助人。他还常常异想天开,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古怪行为。在夏天的时候,他看见人们总是用大棉被把那些冰棍包在棉被里面,于是他就找来了棉衣棉裤穿在身上。到了学校以后,他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可真是出尽了风头。有一次,他看见船上的渔民们用渔网捕了许多条鱼,桑桑一不做二不休,把自己家的蚊帐剪开做成渔网,还捕了不少鱼;一次,他又将一个崭新的橱柜砸了变成了一个鸽子窝吊在墙上,为他心爱的鸽子安了一个舒适的家,还感觉很自豪……

除了桑桑,文中的杜小康也让我感受很深。杜小康家本来是油麻地小学里最富有的,优越感极强的他让人感觉总是有些傲慢。可一场飞来横祸,却使他家里变得一贫如洗,杜小康因此失去了读书的机会。父亲病倒在床上,杜小康只能去放鸭了。艰难的生活磨练使他快速成长,变得坚强起来。看了杜小康的遭遇后,我深深地体会到: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不应该放弃。一旦放弃了,我们就等于已经选择了失败;而我们如果能坚持下去,"阳光总在风雨后",我们一定看到成功的曙光!

其实,在《草房子》里,我们还能体会到人类许多美好的东西自尊、善良、友谊、关怀、感恩……小女孩纸月对生活的那种积极乐观的态度,为他人着想的品质让人赞赏;自尊心强的秃鹤不顾严寒卖力的演出令大家掌声雷动时,我们为他自豪;桑桑的父亲桑乔为了医治儿子的病,背着儿子四处奔波的情景让人感动……

合上这本书,我的眼前还不时浮现出孤独而要强的秃鹤,温柔可怜的纸月,固执而又善良的秦大奶奶,喜欢精打细算的细马,爱子心切的桑乔……每一个人物都刻画得那么栩栩如生,他们的真、善、美深深地感动着我,鼓舞着我。这真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好书!

掩上书,我感慨万千。作者笔下的人物都那么美好,让我忍不住想再品味油麻地一番友谊:永远善良的桑桑、文静的纸月、小秃子陆鹤、桑桑的.跟屁虫阿恕、有钱的杜小康、漂亮的白雀、一校之长桑乔、吹笛子的蒋一伦老师、药寮里的温幼菊老师……每一个被作者塑造的人物背后的故事都让人感动。

一心想发大财的油麻地首富杜雍和攒钱买了运货的大船,去城里买了一大船价廉物美的货。他在回油麻地的路上喝了一小瓶烧酒,不料,大木船撞到了一个庞然大物——大拖驳上。他被震到水中。大木船和所有货物急速沉入水中,杜雍和从此一贫如洗,他瘫痪在床,还欠着人家的钱。他的儿子杜小康为了赚钱给爸爸治病,不再上学了,他甚至到学校门口摆小摊。我感觉这时的杜小康变得成熟了,他不顾同学嘲笑,坚持在校摆摊。后来爸爸能下床走路了,杜小康想上学,爸妈不让,因为没钱供他读书了。杜小康还是闹着,一旁焦虑的父亲也在想着怎么白手起家。爸爸决心借钱买五百只小鸭子,到秋天,鸭子生蛋了,卖了钱,再买五百只……隔一两年,家里有钱了,再让儿子去读书。为了让鸭子长得快,父子俩乘船来到大芦荡,芦荡高高的,像巨人围在湖边,遮住了阳光。那里鱼虾多,活食多。鸭子在那里生活,会提前一个月下蛋,并且使劲下蛋,还下大量的双黄蛋。他们用芦荡围了个鸭栏。但在一天,暴风雨来了,鸭栏倒了,鸭子惊慌失措,六七十只鸭子逃走了。杜小康去追回鸭子。他迷路了。当时他累了,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嚼着。我感觉他又长大了,坚强了,饿了不再挑食吃,再苦也得把仅有的食物吃下去。杜小康的脚被芦苇的残叶割破流血了,他没哭。比起我们遇到一点小伤就嚎啕大哭,他就像个大人一样。八月一天早晨,鸭子下蛋了!经过这件事,杜小康比同龄人都成熟,虽然最后鸭子们吃光了人家鱼塘里的鱼苗,全被扣留了,没得一分钱,但这次经历让杜小康拥有了最大的财富,那就是坚强,成熟。

读书的读后感 篇3

在文学史上,有许多的经典名著永垂不朽,但能够像《简爱》这样深深地进入人们的灵魂,它以一种不可抗拒的美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读者,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甚至对某些人来讲,影响了他们一生的作品并不很多。当我第二次再次阅读此书时,我内心时时犹如甘泉涌入心间 ,净化心灵 ,洗涤灵魂。

《简爱》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她是一个温柔,清纯,喜欢追求一些美好东西的女孩子,尽管她家境贫穷,从小失去了母爱,父爱也很少,再加上她身材矮小,容貌不美,从她的灵魂深处隐隐闪现很深的自卑,因而从她的性格上就表现一种非常敏感的自尊,以自尊作为她内心深处的自卑的补偿。《简爱》这部作品中就是作者自我价值的写照。在作品中主人公简爱就是作者的精神体现。

文中的简.爱生存在一个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环境,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舅妈的嫌弃,表姐的蔑视,表哥的侮辱和毒打。这是对一个孩子的尊严的无情践踏,但也许正是因为这一切,换回了简.爱无限的信心和坚强不屈的精神,一种不可战胜的内在人格力量,在罗切斯特的面前,她从不因为自己是一个地位低贱的家庭教师而感到自卑,反而认为她与主人是平等的,不应该因为她是仆人,而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也正因为她的正直,高尚,纯洁,心灵没有受到世俗社会的污染,使得罗切斯特为之震撼,并把她看做了一个可以和自己在精神上平等交谈的人,并且慢慢地深深爱上了她。也正因为她的正直、高尚、纯洁的心灵没有受到世俗的污染,使得这位牧师深深地爱上了她。罗切斯特的真心,让她感动,她接受了他.而当他们结婚的那一天,简.爱知道了罗切斯特已有妻子时,她觉得自己必须要离开,她这样讲,“我要遵从上帝颁发世人认可的法律,我要坚守住我在清醒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疯狂时所接受的原则”,“我要牢牢守住这个立场”。这是简爱告诉罗切斯特她必须离开的理由,但是从内心讲,更深一层的东西是简爱意识到自己受到了欺骗,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戏弄,因为她深爱着罗切斯特,试问哪个女人能够承受得住被自己最信任,最亲密的人所欺骗呢?简爱承受住了,而且还做出了一个非常理性的决定,在这样一种非常强大的爱情力量包围之下,在美好,富裕的生活诱惑之下,她依然要坚持自己作为个人的尊严,这是简爱最具有精神魅力的地方。

在当今的现实世界里,人们都在疯狂地追求金钱和地位,并因此而淹没了爱情。在穷与富之间选择了“富”,在爱与不爱之间选择了“不爱”。很少有人会像简这样为爱情为个体的人格尊严而抛弃所有,并且义无返顾。也许当人们穷得一无所有时,他们才会去追求“真爱”。可是被铜臭熏过的精神还配拥有真爱吗?也许到了化繁为简,返朴归真的时候了。在追求物质生活的时候,应该在生活中灌注一些真情和温情,追求一份本真的温馨、和谐和宽容。让我们也追求全心付出的感觉,不计得失的简化的爱情。纯净得像一杯水,缓缓地洒落人间。

在美好富裕生活的诱惑下,她依然要坚持自己的个人尊严,这是简最具有个人魅力的地方。

小说告诉我们,人的最美好的生活是人的尊严加爱,小说的结局给女主人公安排的就是这样一种生活。虽然我觉得这样的.结局过于完美,甚至这种圆满本身标志着浮浅,但是我依然尊重作者对这种美好生活的理想--就是尊严加爱,毕竟在当今社会,要将人的价值=尊严+爱这道公式付之实现常常离不开金钱的帮助。人们都疯狂地似乎为了金钱和地位而淹没爱情。在穷与富之间选择富,在爱与不爱之间选择不爱。很少有人会像简这样为爱情为人格抛弃所有,而且义无反顾。

《简爱》所展现给我们的正是一种化繁为简,是一种返朴归真,是一种追求全心付出的感觉,是一种不计得失的简化的感情,它犹如一杯冰水,净化每一个读者的心灵,同时引起读者,特别是女性读者的共鸣。午夜寂寞的灯光一层层把夜渗透,在这份安谧的光晕下,轻轻合上《简爱》的最后一页,所有的故事终于圆满地落下帷幕,我的心也变得充实丰满,静静回想这个并不出众的女人的一生,不知不觉产生很深的感触。

总的来说《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传世之作,它成功地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中第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以至宗教都采取了积极进取态度,敢于斗争,敢于勇敢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 从世俗的喧嚣中脱离出来,静下心来细细地品读《简爱》吧,去和简爱的灵魂对话。简爱就是一个童话,她让我们相信:拥有了独立人格并可以自尊、自爱、自信的女性,即使是一株野百合,也会有自己的骄傲,也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永远幸福的春天。

读书的读后感 篇4

《流血的仕途》用别样的视角讲述了李斯的一生,作者行文偏向意识流,旁征博引,诙谐幽默,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有别于常识的李斯形象。

传统认知中,李斯是一个过大于功的人物。尤其是他年轻时使用厕所里的老鼠和粮仓里的老鼠来比喻人生,让很多人质疑他的人品。

都说一俊遮百丑,反过来也一样。《史记》里描述的沙丘之谋和后来的恶劣影响实在太让人印象深刻了,而作为谋划参与者之一的李斯也以一种耻辱的方式从史书上退场。

实际上,李斯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官员,虽然很多举动有他自己的个人野心,但客观上确实也促进了帝国的统一。

他在位期间,对秦帝国的发展和统一多有建树。后来的沙丘之谋中的秘不发丧确实也有一定的合理性,毕竟当时远离首都,皇帝驾崩的消息如果传出去恐怕会有更多变数。虽然有过倾轧同僚,包括杀死韩非的行为,但从秦国视角看,李斯的一生确实有功于帝国。

李斯也非常有才华,著名的《谏逐客书》就是出自他之手,甚至连惜字如金的司马迁虽然对李斯后期的行为有所批评,但还是将他的不少文章通篇摘录到《史记》中。

也许如果没有出仕秦国,在他的老家上蔡,他也能在打猎归来之后写下几篇像是《黄犬赋》之类的文章流传后世。

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这句话可以看到李斯性格的底色。

历史没有如果,年轻时不甘平庸的野心与雄心让他离开了故土,踏上一条追逐权力的流血的仕途,在这条道路上,没有所谓容错率可言,一步失误可能就是万丈深渊。

在奋斗的过程中,他一路披荆斩棘,却在平生最后一役折戟沉沙。而最后的失败不仅是肉体的死亡,一并被埋葬的,还有他半生为帝国的图谋勾画,人们记住最多的似乎只有沙丘之谋和后来胡亥在位时那些荒诞的黑色幽默。

作为经验老道的政治家,李斯能够打败一切帝国体制内的对手,但是赵高这个人太特殊了。

李斯的老同学韩非曾经在书中写过君主身边的“八奸”,一曰同床,枕边人的影响永远是最大的,比如面首嫪毐就曾影响过赵太后的决定。二曰,在旁,就是皇帝身边的宦官,他们不起眼但是却是皇帝的传声筒,赵高就是这个在旁,他一念之间就能改变和干预废立,也能挡在新皇帝和李斯之间屡屡作梗。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让李斯吃尽苦头,最后彻底

三曰父兄,宫廷斗争中,父子兄弟反目比比皆是,利用主公的父兄做文章干涉国事甚至谋反常有发生。四曰养秧,就是大兴土木,空耗国力;五曰民萌,就是收买人心,为自己所用;六曰流行,就是散布谣言,让形势对自己有利;七曰威强,就是以下克上,比如汉末的董卓拥兵自重,不把年少的皇帝放在眼里;八曰四方,就是利用其他诸侯国势力来影响本国君主,这一点在纵横家中比较普遍。

无论如何,李斯没有斗过赵高,虽然很多时候,常常把沙丘之谋的李斯和赵高相提并论,感觉上二人当时沆瀣一气。但客观上看,李斯对于秦国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比如著名的《谏逐客书》为帝国留下了大量他国人才,当然李斯自己就是楚国人,秦王的逐客令对他自己而言也是一次危机,这封奏折到底于公于私各占多少很难评价,但无论如何,他还是帮助帝国走向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因此对于秦帝国来说,李斯是有价值的,他就是帝国的领航员,有他在,帝国可以顺利航行,而赵高就像一个因为某种不满而试图凿穿船底,让所有人一起同归于尽的疯狂乘客。

习惯了文斗的李斯最终对付不了赵高的流氓打法,反正历史没有裁判,帝国原来的游戏规则在秦始皇死去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模糊了。最终李斯一族被满门抄斩,临刑前,李斯的记忆再次闪回到过去和儿子在上蔡打野兔的日子。也许这就是他整个人生最快乐的日子。

如果是电影,到了这一步,就会有人出现拿着诏书大喊“刀下留人”,但历史不是电影,也没有所谓的主角,只有赢的人和输的人,活人和死人。

杜甫有诗云: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也许让李斯重新选择一次,也许他还是不甘心上蔡平庸的日子,在某一天毅然决然的离开妻儿,去他乡求学,去他国仕官。

在那个年代,出仕是不甘平庸者唯一的出路,而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一路走来,满眼血腥,曾经的纯粹的初心被后来的满腹阴谋取代,昔日的真挚友情变得轻如无物,最终,忘记初心的李斯终于在这条流血的仕途上迷路了。

而在李斯之后,仍然有更多人或为了个人野心,或为了忠君报国,或为了崇高理想,前赴后继的踏上追逐权力的仕途。

而对于权力,作者这样形容:

易牙来说,儿子是拿来烹的;对吴起来说,妻子是拿来杀的;对汉唐皇帝来说,女儿是拿来卖的;对刘粲来说,庶母是拿来睡的;对刘子业来说,姐妹是拿来奸的;对杨广来说,老爸是拿来弑的;对赵光义来说,兄弟是拿来砍的……权力喜欢这样的表演,它从不闭上自己的眼睛。红颜会化成骷髅,英雄将沦为白骨,官员的坟茔上长满荒草,皇帝的陵墓旁游人拍照,只有江山依旧,权力不死。有谁能夸口是他在驾驭权力,而不是被权力所驾驭?以速朽之人生,驾驭不死之权力,吾未之信也。

正如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中的名言所说:“指环王也是指环的奴隶。”

读书的读后感 篇5

《礼记·学记》有云:'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新时期的教育行业对教师专业知识和行业知识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困'与'不足'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愈发明显,且恐有积而不散之势。怎么能'自反'、'自强'?怕不是纯粹主观上的一次振作就能实现的,我们应该有一座与教育相接的桥梁,那就是学习,向行业中的优秀者工作者学习。

我认为这本《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的一个难得之处,就在于作者的阅读与感悟并非'散射式'的,而是经过精心汇集的'阶梯式'的思考——从第一辑的'教学即创造',到最后一辑的'变革即未来',呈现了一种着眼当下,又把目光推及至未来的教育观。我想自己在为其中一篇篇微言大义的'读后感'打动之余,更是被作者这种阅读的分类分层思索的做法所吸引——与其说这本书的好处在于向我们绍介了一本本好书,分享了作者一次次的感悟,不如说其重要价值体现在引导教育同行们对阅读过的教育著作进行分类整理,也能形成一条清晰的阅读脉络,以助今后在遇到相关问题时,可以较为方便地找到对应书籍而再次得到指导。所以,我便寻着这种做法,对自己之前读过的部分书籍进行了整理,分出'师德素养'、'教学专业化',这两个版块,虽显粗浅稚嫩,却也是对照本书内容与做法而得的一点感悟——这可以说是我读完这本书后的一些收获。

第一,应努力完善师德素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以为,恪守作为教师的一份本真善良,心怀学生,是成就学生、成就教育的重要基础。这种善良并不单指做一个好人,对于教师而言,这既要化为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的丰沛热情与精进钻研的精神,努力把'教师'从一种普通的职业定位上升到事业奉献的高度;又要化为对于学生在做人上与学习上的关爱指导,使其真切地感受到如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评价蔡元培校长时所说的那种'春风化雨'的人格魅力——这一切说来是容易的,在日常工作中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甚至会有很多难题摆在我们面前,但是,我们不能只是个应付者而应该是一个有正确理念的实践者。相信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努力提升了师德素养,使教育有了'爱',无论是教学还是平日生活,都会带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感动与激励。

第二,应加强教学专业化的研究。

众所周知,除了教育教学的一些共性之外,事实上每一门学科都有其特殊性,故而要进行专业化的研究,才能使教学有鲜明特色,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比方说,数学物理,由于教师授课的内容相对而言具有同一性和固定性,所以'教什么'这个问题就不足为惧,重点即是研究'怎么教'了;而语文学科则有其特殊性:即不具有教学具体内容上的同一性和固定性,一切是相对宽泛和模糊的,所以首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是'教什么',如果无法确定适合且有用的教学内容,那么即使在'怎么教'上如何如何地大做文章,结果也可能并不乐观。王荣生博士在《语文教学内容重构》的序言《语文教学的内容与目标的完成》一文中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种情况的存在:'对着新标准,苦想教什么;捧着新教材,不知教什么;举着新理念,还教老一套;搬些新方法,自己也搞不懂在教什么。这些现象,在语文新课程的'实施中,恐怕大家都有耳闻或者目睹,对此我们应该老实地承认并严肃地面对。'读到这番话语,作为语文教师的我心中有些'诚惶诚恐',但幸好从这本书中得来了一些专业化的指引,使我大抵能够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内容,是一种宝贵收获。

以上两点就是我读完这本《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后的一点感悟,也是我在教学之路上逐渐清晰的自我要求。在后记中,常生龙写道:'就这样,十年下来,我阅读了500多本书,为每一本书都写下了读后感,这些读书随想累积起来已超过200万字。'与其相比,我真是'读之甚少',也知之甚少,不免愧怍。课时,我知道自己的教学之路还长,今后定会加倍精进,像他一样用心去阅读,且有收获。诚如《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在《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一文中所言,'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我想,自己定会'捧书为生',而实现'自反'、'自强'——捧起书本,再当一回渴望求知的学生;捧起书本,为了更好地指引我的学生们。

读书的读后感 篇6

对于教师而言,读书不仅是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更是专业发展的一条捷径。《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是常生龙先生根据多年的阅读,精选50部教育类著作,阐述从中得到的诸多收获,对于从事教育的我们有着非凡的指导意义,书中涉及的内容于我而言实乃博大精深,而我只窥得冰山一角。

一、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自己先变成孩子,是于永正老师的第一个法宝。于永正老师说:“教了47年的书,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这句话反映出他对教育本质的把握。于永正老师教了一辈子书,致力于对孩子的研究,研究孩子的天性,研究怎样把自己融入孩子的群体,以至于自己就成为了“孩子”,让孩子感受到老师是他们中的一员。一个童心未泯,一个具有好奇心,孩子气的教师是一个真正能理解和宽容学生的教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知道学生真正需要什么?学生只有认同教师,信服教师了,才会效仿教师的做法,才会接纳教师的建议。

遵循教育的规律,是于永正老师的第二个法宝。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人们的语言能力的提高,很多时候不是靠语言规则而靠语感。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渠道。于永正老师在教学生涯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训练自己,提高朗读的水平。孩子们正是在他的朗读之中,学会了语言,培养语感,产生了情感,掌握了表达的方式。

以身示范,是于永正老师的第三个法宝。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于永正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处处以身示范,充分发挥榜样的影响力。他在学生面前总是穿戴整齐,从不随意;批改作业,课堂板书,字都写的工整认真,没有丝毫的潦草;跟孩子们一起活动时,和孩子们一起做,而不仅仅是做一名指挥者。大德无形,大教无痕。于永正老师总是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学生。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相信当我们学会运用于永正老师的三个法宝时,一定能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

二、做一个挺直腰板的'教师。

中国的汉字很有意思,让我们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智慧。例如“人”字,虽然只有简单的一撇一捺,但它所包含的意思却并不简单。“人”字的外形像极了一个左右脚分开,稳稳当当,站立于天地之间的人。他挺直了腰板不卑不亢,堂堂正正。作为教师,怎样培养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呢?有人说:“跪着的教师教不出站着的学生”。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和职责,要担起教师的职责和使命,并不容易。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一书告诉我们,教师只有挺直了腰板做一个站直的人,一个大写的人,才能够真正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教会学生如何做人?1。教师要善于独立思考。生活中以讹传讹,人云亦云的现象非常普遍。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平时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吴非说:“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精神,他的学生就很难有独立思考的意识;面对教参,不敢说不;面对外行领导的错误指责他会立刻匍匐在地;教师丧失独立思考精神乃至丧失尊严,能靠他去立人吗?”教师自己不迷信专家,不迷信书本,才能够在教学中对所教内容提出新的见解,才能启发学生更多的思考,有独立思考的学生才会慢慢多起来。2。教师要有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艺术上取成熟的标志,是教师的教育思想,个性特点,教学技巧在教学过程中独特的、和谐的结合和经常性的表现。只有成为一个具有独特教学风格的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挺直腰板,让自己的课堂熠熠生辉,在这样的课堂成长的学生,自然也就容易成长为一个站直的人,一个大写的人。

教师和学生是一对相互依赖的生命,是互相影响的伙伴,是一对共同成长的朋友。教师蹲下身子,就像一堵墙,为学生遮风挡雨;教师弯下腰来,就像一座桥,引领学生走向智慧的彼岸;教师挺直腰板,就像一把梯子,引导学生攀登科学高峰。

三、做一个爱阅读的教师。

大量的,广泛的,坚持不懈的阅读是教师成长为名师的秘诀。苏霍姆林斯基提倡的名师捷径是“阅读——反思——实践”。王崧舟告诉大家,教师专业成长的历程,实际上是两个转化的过程,即“读书—底蕴—教学”,从读书到底蕴是积淀的过程,从底蕴到教学的转化是创新的过程。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阅读对教师的成长如此重要,阅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坚持不懈地阅读,就是与最美景致一次次地邂逅。作为教师,唯有孜孜不倦的读书,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知识源泉,才能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才能用自己的智慧点亮学生的智慧。

在这个急速变化的时代,养成阅读的习惯,可以让自己始终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来思考和筹划,可以让自己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少走很多弯路,在教育探索的道路上,获得更多的成功。

读书的读后感 篇7

现在书的市场鱼龙混杂,有的时候我都不知道该买哪本书来读,经常是很多书翻了一半就读不下去了。学校举行的教师读书活动中,老师们群策群力,推荐出了很多值得一看的好书,在工作之余,到书海里畅游,让我们觉得自己依然年轻,自己和这个世界依然紧密相连。好享受那种爱不释手,欲罢不能,如饥似渴地读完一本再去读另一本的感觉,很充实、很快乐、很甜蜜。

对于柴静,以前只认为她很另类,很多年轻漂亮的主持人都积极寻找嫁入豪门的机会,不惜嫁给能当自己父亲的富翁,她没有。她不浮夸、不奢华,普通、真实。真正地认识她缘于读《看见》这本书,从心底里佩服这个外表柔弱,内心坚强、倔强的小姑娘,她带给人令人振奋的一股力量正能量,而我们这个社会太需要这种正能量。

书的撰写让我看到了柴静的文字功底,每一篇报道都条理清晰、语言简洁、丝毫没有废话,这也正是做教师的我应该努力学习的地方。

回到书的内容,我不是新闻人,但能感觉到柴静的新闻是她自己找到的一种新闻表达,是自己的我就很欣赏。所以看到这本书中描写的人和事我感悟《看见》名符其实。

当把这本带着油墨香的《看见》捧在手心儿里时,首先,书的封面让我一看便亲切得不能自已,作者那恬静的笑容被一群纯朴的笑脸包围着,一下子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作者开篇直言不讳地表明来自思想深处的观点: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_、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而从整本书的内容来看,作者的确是在用一个成熟记者的思想和平实的语言,深刻地揭示出人生的真谛。

我天生没有什么机灵劲儿。这是作者刚到央视工作时,面对男同事们的戏谑而对自己的评价,然后只好呆呆地去倒了几杯水。类似的镜头对每个人来说都感到很真实,因为很多人都经历过。但随着在工作岗位上的历练,和生活中遇到得一些人一些事儿,还有面对各种突发事件时对人性的思考,思想也就渐渐成熟起来,并且能冷静地面对世间的一切苦难。就像作者在书里说得: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这句话似乎给萎靡的人注射了鸡血,让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会自然而然地对人生进行观察、思考、反思和评判。

有人说《看见》这本书的内容除了给人以人生得思考外,作者更多记录得是自己的成长。这话我觉着挺在理儿。什么是真实?最真实的文字莫过于作者对自己真切的成长记录,而让那些处在人生懵懂的人们从这成长的文字中体会和感受到真实的爱与痛,只有在这种爱与痛中激发出来的能量,才叫人生的正能量。其中作者写了一个去新疆地震采访的镜头:路已经破坏得很厉害,一颠簸,我和巨大的德国搜救犬一起滚倒在厢板上。它一声不吭,从我的身子底下挪开,把大尾巴抽出来,厢板上一拍,琥珀色的眼睛看着我,等我爬起来了,竖耳拧头目视远方。没有真实的经历,你怎么能编造得出如此惊心动魄的画面!而真正让人惊心动魄得是关于作者记录探寻事实真相的非典和汶川地震。负责人看看录音杆:这个毛茸茸的东西不能进。这是因为录音杆不能消毒。面对这样的危险,作者坚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这句话似乎给萎靡的人注射了鸡血,让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会自然而然地对人生进行观察、思考、反思和评判。

有人说《看见》这本书的内容除了给人以人生得思考外,作者更多记录得是自己的`成长。这话我觉着挺在理儿。什么是真实?最真实的文字莫过于作者对自己真切的成长记录,而让那些处在人生懵懂的人们从这成长的文字中体会和感受到真实的爱与痛,只有在这种爱与痛中激发出来的能量,才叫人生的正能量。其中作者写了一个去新疆地震采访的镜头:路已经破坏得很厉害,一颠簸,我和巨大的德国搜救犬一起滚倒在厢板上。它一声不吭,从我的身子底下挪开,把大尾巴抽出来,厢板上一拍,琥珀色的眼睛看着我,等我爬起来了,竖耳拧头目视远方。没有真实的经历,你怎么能编造得出如此惊心动魄的画面!而真正让人惊心动魄得是关于作者记录探寻事实真相的非典和汶川地震。负责人看看录音杆:这个毛茸茸的东西不能进。这是因为录音杆不能消毒。面对这样的危险,作者坚定地说:那让我进去,我可以消毒。看到这里时,作为一个读者,我的心已经热血沸腾!虽然没有作者那种经历与豪气,但她无私无谓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在作者对汶川地震的细节描述中,让人产生更多对生命的珍重和亲情的思索。要说谁不怕死亡,那真是睁眼说瞎话,但当每个人在面对死亡来临时,亦或者说看到那些在灾难中,还没来得及展示人生的美好就死亡后,那种痛心疾首的体会似乎无处渲泄!而作者在书里对人类中人性的解读,特别是对生活在底层人的关注和敢于为老百姓说话的胆量,刹那间就将读者的心疏导开来。

读完这本书,突然对写作有了新的认识与感悟:有时候一个人的观点不重要,重要的是写作千万不能瞎编,要尽可能地让我笔写我心来还原事实真相。作者用记者敏锐的眼睛观察,从当事人的角度思考,就这样在平淡中用内敛而朴实的笔触描述出思想中的正能量!。

我们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如果把每个孩子都能培养成说真话、做真事的人,我们的民族何愁不振兴,我们的国家何愁不强大?

读书的读后感 篇8

《国富论》全名《国民财富的原因和性质的研究》,由亚当·斯密于1767年开始著作,历时6年,终于完成《国富论》第一稿。之后3年,又进行重新修订,于1776年正式出版该著作。十年磨一剑,《国富论》在经济思想史上构建了第一个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关系的经济学体系,被誉为西方经济学的“圣经”。在经济危机波及全球的当下,反思经济危机爆发的来龙去脉,很多人开始从传统经济学著作中找寻蛛丝马迹。可见《国富论》等经典著作对现代经济建设的指导意义非同一般,对引导人们走出经济危机大有裨益,这也正是经典的永恒魅力。

《国富论》一书分别由:论劳动分工及分配,论财富的性质、积累和使用,论各国财富增长的方式,论重商主义与重农主义,论国家的财政这五大部分组成。

在“第一章:论劳动分工及分配”中,亚当·斯密从劳动生产力不断提高着手,经过深入研究后他认为劳动分工能使生产力得以成倍提高,而且首次提出了“劳动分工”这一重要概念。同时,劳动分工也促使劳动生产专业化,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被打破,劳动产品的交换迫在眉睫,而交换所需的媒介——货币也是呼之欲出。产品的最终归宿为:劳动资本、资本利润和土地地租三项。 在“第二章:论财富的性质、积累和使用”中,亚当·斯密开创性地把资产细分为用于消费的资产(维持日常生活的产品)、固定资

本(机器和设备)和流动资本(食料、材料、成品和货币),这样深刻透彻的见解史无前例。另外,亚当·斯密还划分了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剖析了人们的借贷行为,分析了资本运用方法的不同对生产性劳动产生推动作用的差异。

在“第三章:论各国财富增长方式”中,亚当·斯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给欧洲各国带来的社会结构上的巨大变革出发,研究其财富增长方式的变化。主要有以下三个观点:第一,生活的基本需要刺激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农村的兴起推动城市的进步,最终加速国家财富的`增长;第二,地主兼并农民的土地,致使大片土地不利于改良,更不利于生产方式的改革,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地主不愿意改革,以致失去自己的权利、地位和财富);第三,都工商业的增加与富裕,对农村的改良与发展有三大贡献——首先,为农村的土地生产物提供一个巨大而便利的市场,从而鼓励了农村土地的开发与进一步改进。其次,城市资本转入农村,为土地的改良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最后,还有一点往往不为世人所注意,却是最重要的:农村居民一向与邻人争斗,对雇主依附。工商业的发达,逐渐使他们获得秩序、组织、个人的安全和自由。

在“第四章:论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中,亚当·斯密总结了不同时代产生的两种不同的关于富国裕民的政治经济体系:其一,为重商主义,是18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种经济政治体制。重商主义者认为一国的国力基于通过贸易的顺差——即出口额大于国富论读书笔记心得

进口额——所获得的财富,相应的重商主义政策下两大主富国裕民的途径就是限制进口(关税壁垒)和鼓励出口(出口退税)。而亚当·斯密却在本书中抨击了重商主义,他更提倡自由贸易和开明的经济政策。其二,为重农主义,重农主义由十八世纪50~70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学派(重农主义学派)提出。重农主义者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同样,重农主义也有其明显的局限性,也不为亚当·斯密所倡导。

财政问题可谓是国之重中之重,也是一个很繁琐的难题。为此,亚当·斯密在“第五章:论国家的财政”中对于财政难题提出了自己的构想。首先,他确定了自由主义的政治经济原则,把政府的职能界定为:抵御外敌入侵、维持社会秩序和建设部分公共工程以及教育国民;同时,提出了著名的四项征税原则:公平原则、确定原则、便利原则、经济原则。国富论读书笔记心得

《国富论》共五篇内容,其中第一、二篇为基本经济理论(增加国民财富的两条途径),第三篇为经济史(佐证两条途径),第四篇为经济思想史(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第五篇为财政专题(一个保障——经济自由主义),总的概括为:两条途径和一个保障。《国富论》主旨是富国裕民,而增加财富主要有“两条途径和一个保障”:一是靠分工和交换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靠资本积累和资本合理运用来提高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的比例;在

实现这两条途径的过程中,坚持经济自由主义是最根本的制度保障。

读书的读后感 篇9

《家》、《春》、《秋》被人们合称为《激流三部曲》是使巴金赢得世界声誉的作品。在我读完后,我觉得这部书的整体内容像是现代版的《红楼梦》。整部小说诉说了一个封建家庭的四分五裂,最终衰落的故事。整个阅读过程都沉浸在沉重的压抑情绪之中,直到最后濒临麻木的状态。

从《家》里的梅、鸣凤、瑞珏,到后来《春》里的惠、海臣,再到最后《秋》里的倩儿、淑贞、枚,没有一个该是和死亡扯上关系的人,却一个接一个过早的撒手人寰,怎不令人哀婉叹息?然而痛惜之余我却无法将这些归咎于生命的无常,其实是他们自己有意或者无意的放弃了生的权利。最主动的当属鸣凤,她是抱着殉情的念头慷慨赴死的,在她是爱了不该爱的三少爷觉慧,地位的悬殊使得她的爱情只能是一场幻梦,可她却不甘于受人摆布去做一个老头子的姨太太,作为一个人微言轻的丫头她最具力量的.抵抗也就只能是自我了断了。投湖是她短暂的生命中最壮丽的瞬间,因为她是怀着一颗纯洁如初的心为她的爱情殉难,这本身就是一种超越自我的生命升华,她的刚烈之举甚至让我有种畅快淋漓欢欣鼓舞的感觉,我愿意相信她死得无怨无悔。虽则如此,她的死也是可以避免的。觉慧后来不是也选择了离家出走吗,而且二小姐淑英不也在觉民和琴的帮助下成功出逃了吗,如果鸣凤敢于把她的处境对觉慧直言相告,我想觉慧总会替她设法的,高家这样的家主少一个丫头也不至于会大动干戈。

反观身份比她高贵得多的梅、惠还有瑞珏就有点让人憋气了。这三个女人因为爱了软弱的觉新而不得不一味隐忍退让最终都落得郁郁而终的下场。梅是守寡后忧郁成疾,多半心神耗损终至早亡,她的死多少还带有一点凄美之感。其后便是瑞珏的死,她的死则完全属于人为,若不是觉新听信了陈姨太所谓产妇“血光之灾”的谗言将临产虚弱的瑞珏移到冰冷的城外安置疏于医治,也不至于就会难产而死。若说有所不同,那便是她是名正言顺的为她所爱的男人而死的,因为她至少还占着一个妻子的名分,仅此而已。最后轮到惠,她要算死得最惨的一个了。她好像是梅的替身继续将爱而不得的悲剧命运演绎到极致。她的死很大程度上是拜她那个狠心又固执的父亲所赐,硬将她嫁入一个视女人为卑微的古板门庭,结果就是怀孕了身体不适还要亲自下厨招待客人,后来竟因为患上小小的膀胱炎而送了命,其实这病本算不得什么恶疾,只需做一个简单的手术便可无碍,

可夫家娘家顽固的宁是不肯相信西医的法子,硬生生拖成了尿毒症把这人白白给断送了。她的性命丢的实在不值得,可细想想摊在这样冥顽不灵的两家人手里迟早也是被折磨致死。

三个薄命女子死得一个比一个更惨烈,而那个曾为她们所共同爱过的男人处境又能好多少呢?大少爷觉新是贯穿三部书的人物当中最令人不忍提及的一个。他性格懦弱却又未能做到麻木不仁,讲究忠孝节义甚至到了能对长辈的各种无稽之谈唯命是从的地步,偏他又对种种不合理之处心知肚明。他是内心充满良知的人却偏偏屡次违心的充当了旧势力的帮凶,将一个又一个他真正关心的人一步步推向命运的深渊。眼睁睁看着自己爱的人相继命丧黄泉却又无能为力,他常常只能无助的希望那一切的苦痛都能由他一人来承受。每一个年轻生命的陨落对他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甚至比逝者的骨肉至亲还要痛苦难当,他一刻也不曾停止为自己没有对他们尽到责任而羞愧自责。实际上他比他的父辈们都更具家族责任感,只可惜他并不具有拯救这个日渐衰败的家族的力量,他又无法像他的二弟三弟一样无视它的存在勇敢的追求自我的新生。我时常感觉到自己能切近他内心真实的苦楚,也许因为在那里面隐约窥见了自己的影子,人若是要一味的画地为牢,那便没有人能够救你。

觉民和琴最终获得了他们期待中的幸福,觉慧和淑英也找到了广阔的自由天地,甚至留守家中的淑华也获准进学校读书,他们都通过抗争成功的把握了自己的命运。最后连一味妥协的觉新也通过分家被动的得到了解脱,其实这也不过是一种理想状态罢了。事实上无论抗争还是放弃都不失为一种快慰,而人生最苦的莫过于忍耐二字,那是一种慢性的毒,能腐蚀人的心性,麻痹人的神经,令人周身散发出污浊腐朽的气息,这个人就只剩一具空架子,生与死早已没有任何意义了。

《家春秋》让我们看到那个时代不同性格的人物内心苦苦的挣扎,努力抗争的迎来了温暖的春天,懦弱、畏缩的被旧势力冰冻。通过一部好的作品可以使我们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性格决定命运,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们何尝不是这样啊!

读书的读后感 篇10

我记忆犹新,去年10月的一天,站工会建立的图书阅览室对职工免费开放了.听到这个好消息,我和几个平时喜欢看书的同事约好去“抢沙发”,面对书架上飘着油墨清香的4000册新书,我们像肚子饿得咕咕叫的人走进琳琅满目的自助餐厅,兴奋地挑选自己对味的大餐…

可惜,我读书的热情火苗渐渐地气息微弱.因为今年迎检工作要求高、任务重,回到家里,被繁杂事务劳累了一天的身心,仿佛只有对着电视里的肥皂剧或者网络上的娱乐新闻才能得到放松.

7月份,工会组织读书感言活动,购置了50本好书推荐我们阅读,我挑选了季羡林大师所著的《读书与做人》.季老是我国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精通12国语言,被奉为 “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以前,我闲散地读过几篇他的散文,知道他几部作品被收录在语文教科书中,但是一直没有机会读他的专辑,这次终于“先下手为强”,抢了本自己喜欢的书.

白天工作忙,没有时间读书,我就睡觉前躺在床上看,一个月来,季老通过他的书每天在我耳边谆谆教导,告诉我“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正如他所说:“我的工作主要是爬格子…我爬出的东西不见得都是精金粹玉,都是甘露醍醐,吃了能让人飞升成仙;但是其中绝没有毒药,绝没有假冒伪劣,读了以后,至少能让人获得点享受,能让人爱国、爱乡、爱人类、爱自然、爱儿童,爱一切美好的东西.”

读了季老的书,我像补充了营养,几方面都有很深的感悟.

对于成功,季老以一生经历告诉我们,总结他的成就,“压缩成两个字是勤奋,再多说两句就是争分夺秒、念念不忘.”二战结束后,季羡林游学德国10年回国,任职北京大学.按当时惯例,归国博士只能先当副教授,若干年才能转正,可他一周后就被聘为正教授,兼任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所创纪录,至今无人超越.归国不久,季羡林学术功底和独特魅力在胡适与陈援庵(辅仁大学—北师大前身校长)的学术论争中得以显现.两位学术界泰斗,对汉语“浮屠”与“佛”字谁先谁后这个问题争论激烈,季羡林以对吐火罗文等佛经传播的.原文语音演变研究为基础,著成《浮屠与佛》一文刊发于最高学术刊物——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平息了争论.

他的实力不仅在于通晓西域古文字上,更体现于他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对文化交流和思想方法的科学研究.最杰出的成果是他晚年的学术专著《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华蔗糖史》.该著作从探究各民族加工食用糖的工艺入手,通过对各种语言进行比较,描绘出了一部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史,在方法论和史论上都别开生面.

对于学习,季老也将经验在《学外语》一文中和盘托出,方法只有3种,第一是尽快接触,让学习在运用中深化;第二是天资与勤奋,后者占绝大比重;第三是不要妄想捷径,学习中没有“御道”(“御道”就是皇帝走的道路,是引用欧洲古代几何学家欧几里得答国王问时说的话).季羡林一生通晓十几种外语,诀窍就是19世纪一位德国语言学家的办法,“把学生带到游泳池旁,把他们推下水去.如果他们淹不死,游泳就学会了”.他在德国学习了近十种语言,没有一种是靠老师讲解语法与单词的,都是直接“到水里”阅读原文.由于勤奋与执著,季羡林没被“淹没”,反而成为了“游泳健将”!

对于做人,串联他的散文我们可以看出,季老提倡的是一种重情重义、知恩图报、乐观向上、虚怀若谷的人生.他在散文中写了很多想念母亲、思念祖国的文章,还写了很多他怀念的老师和同学、同事、朋友,如董秋芳、吴宓、朱光潜、陈寅恪等国内师友,以及被他称为“教授父亲” 的恩师瓦尔德施米特教授、与他相处了11年的女房东欧朴尔太太、与他发生了一段爱情的女孩伊姆加德等国外友人.在回忆这些亲人、师友时,他的文字饱蘸深情,充盈着自己感恩、报恩之心和思念之情.季老为人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成就,更重要的在于他的高尚操守.他拒绝虚名,力辞“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三大桂冠,这与时下张悟本之流挖空心思炮制桂冠、甚至不惜自封大师的追名逐利之徒形成了鲜明对比.

对人生活感悟,季老留给我们的更是字字珠玑.

“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对待坏人,则另当别论.忍者,相互容忍也.”

“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得过了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

“自己生存,也让别的动物生存,这就是善.只考虑自己生存不考虑别人生存,这就是恶.”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

“时间是一个常数,对谁都一样,谁每天也不会多出一秒半秒.时间尤其珍贵,要争分夺秒,但个人处境不同,对一些人来说就有一个怎样利用时间的‘边角废料’问题.”

季老的书看完了,我想我以后再也不会用“没有时间”或“太累了”,来为自己荒废读书时间而进行辩解了.“时间就像是海绵里的水”,我要学习传承季羡林先生珍惜时间的“边角废料”以及勤勉学习工作的优良作风,告慰季老著书育人的在天之灵.

读书的读后感 篇11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作者樊登:是樊登读书会的创始人,西安交通大学本硕毕业,北京师范大学博士,曾任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北京交通大学教师,荣获国际大专辩论赛冠军。樊登因为爱读书、善讲书缔造了一个靠读书也能收入过亿的事业---樊登读书会。

读书最难的不是读的过程,而是翻开书开始读的那一刻,这本书封皮上有一句话“好奇心不死,读书不止”,正是这句话坚定了翻开书的决心。

这本书里介绍了很多书,在这些书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幸福,在沙哈尔的《幸福的方法》一书中介绍了幸福与状态无关,幸福是一种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的能力在增长,但幸福的能力在减弱,对快乐的感知力也在变弱,所以幸福的反面并不是不幸,而是麻木。这让我想到了之前朋友说的现在人的幸福感很低,幸福感高的人多数在北欧,他们不追求豪车,也不求豪华游艇,反而多数人都会买一部二手车,一艘手动的小船周末去郊游,也没有人觉得拥有豪华游艇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情,他们每天都过的特别开心,确实,更幸福不来自我们挣了更多的钱,也不来自我们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更高的提升,甚至不来自我们的身体变得更健康。这都未必能够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幸福来源于在追求这些东西的同时,我们还能随时感受到快乐。

既然幸福是一种能力,我们就可以通过锻炼来提高这种能力,当我们锻炼出自己的能力时,我们才会更加幸福。书中提到,读书是锻炼幸福能力的一条捷径,读书能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见识,使我们的心性更为豁达。作者尤其的推荐了《论语》,因为孔子就是一个具备超强幸福能力的人,正因为孔子具备了超强的对幸福的感知力,才能做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才能在任何情况下依然保持幸福的状态。这也让我想起之前看到台湾著名学者哲学家朱高正先生曾这样评论《论语》,还没读《论语》的时候是这么一个人,读了《论语》之后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如果说你读了《论语》之后还是原来那个人,表示你还没有把《论语》读到脑子里头。这让我对《论语》充满期待。

关于幸福,沙哈尔教授还给了我们一个幸福的四象限,一是“我现在幸福,未来不幸”的及时行乐型,如瘾君子和沉迷于网络游戏的人;二是“我现在不幸,未来可能也不幸”的无助型,如严重抑郁的人和习得性无助的人;三是“我现在不幸,未来幸福”的忍辱负重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而我们应该拥有的是第四种价值观“我现在幸福,未来也幸福”,快乐有不同的样子,要能体会到此刻的快乐。有人怀念过去,有人憧憬未来,其实我们唯一能待的地方就是此刻、现在。我们可以有欲望,想住大房子,想出国旅游,只是不要被这些欲望折磨。要为未来努力,但也要开心的享受努力的过程,这才是幸福的方法。如果一个人具备幸福的能力,就会发现,只要自己静静地坐着,不说话,慢慢地感受自己,就能够感受到幸福,岁月静好,闲来无事,读上一两本书,人生是多么幸福和满足。

《正念的奇迹》这本书中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奇迹。当你能够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一呼一吸之间,当你分明觉知到自己身体的状况时,这个状态叫作正念,这是人生最重要的奇迹。这本书认为我们在一切的处境下,都该保持正念。比如洗碗,洗碗时要感受手摸过碗边的时候,碗正在变得越来越光滑,而不是想着洗碗占用了我的时间,沾了我一手的油,这能让我们的洗碗也变得有成就感起来,这就告诉我们,我们应该专注当下,专注工作,当下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洗碗也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前段时间朋友圈有一篇转发率比较高的文章,大意是每个带娃的妈妈都会在孩子睡着后熬夜,名曰“我们熬的不是夜,是自由”,其实这就是没有专注当下,带娃也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不要觉得带娃禁锢了我们。

正念能帮助我们摆脱社会惯性,人们总是追求的东西太多,被社会的惯性所操作,不知不觉中,别人就成了我们自己。别人住大房子,别人赚很多钱,别人买好车,我们也得这样。当一切物质都有了的时候,我们又在向往绝对化的自由,其实,真正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一个人为所欲为的时候,恰恰是他最不自由的状态,因为他被情绪控制着,他是自己情绪的奴隶。要想摆脱社会的`惯性,就需要我们把正念调动出来,专注我们的当下。

《少即是多》告诉我们从物质中获得幸福的时代已经结束,幸福不是物质上的加法,而是精神上的充盈。我们要找到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然后尝试断舍离,把没必要的东西抛掉。当下能给我们带来幸福感的,是一些减法,你减少了一些事,会觉得一下子轻松了很多。生活中,我们要小心“消费传染病”对自己的控制,事实上,有很多别人所拥有的东西,你根本就没必要拥有。

这本书在18个改变生活的建议中提出,我们要追求生活中的小确幸,小确幸就是小小的确定的幸福,跟那些大的幸福比起来,经常发生的小确幸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会更大。比如,我们买了大房子,高兴不过半年,而小确幸却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小确幸是回家看到父母身体健康,是孩子往我们口中塞的一块糖,是同事间的相视一笑,是学生认真听讲的眼神,是久不写作业的学生认真完成了一次作业,是学生课后送给自己的一片树叶,是路遇学生的一声问候……

让我们调整好自己的价值观,调动出我们的正念,提升自己幸福的能力,不断的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幸福的扮演好我们人生的每一个角色,幸福的为人子女,幸福的为人父母,幸福的做老师,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张艳艳)

读书的读后感 篇12

合上书,夜已深,但我中依然百感交集。

这是我读过的第二本名人传记——《名人传》。《名人传》是由三本名人传记组成的书《贝多芬传》、《米豁郎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雕塑家,一个是小说家。虽然各自的领域不同,但是,他们为了寻求真理和正义,为了创造一部真实、善良、美丽的不朽杰作,献出了一生的精力。他们坚信,只要他们的灵魂能够坚勇气,不因为悲伤和灾难而盲目沉沦,他们就能突破身体的束缚,奔向生活崇高境界。

《名人传》讲述了贝多芬艰难而辉煌的一生。

贝多芬出生在一个音乐家庭,他的父亲强迫他在打骂中学习音乐,以使他脱颖而出。贝多芬8岁加入剧院乐队,13岁成为管风琴手。17岁时,她失去了母亲。大革命爆发后,他毅然告别父亲,在首都维也纳定居。创作了一首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交响乐。但在风华正茂的有耳病,晚年完全失聪。从此,他再也听不到美妙的音乐,更不用说观众的掌声了。他挣不到一文钱,因为他不能从事音乐创作。他经常挨饿。临终前,贝多芬创作的《第九交响曲》震惊了世界。

贝多芬的一生经历了许多痛苦:悲惨的童年,家庭的变化,痛苦的折磨,露宿街头的落魄……但也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成绩。他传奇的人生回应了一句话:苦难是人生的老师。苦难,从不与辉煌悖论。古语云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没有花花公少伟男,苦难成就伟大,苦难成就辉煌。想象一下,没有这种独特的坎坷经历,贝多芬怎么能写出这么多垂史册的歌曲呢?成功与苦难是一对双胞胎姐妹。

我想,我应该像贝多芬一样跌倒,站起来;遇到挫折,坚强生存;悲伤,试着微笑。贝多芬说:优秀的`人的一个主要优势是:在不利和困难的经历中不屈不挠。是的,滴水可以穿石头,只要不放弃,只要要保持那份执着,就能敲开成功之门。

贝多芬用痛苦谱写了与命运抗争的音乐。音乐家最重要的是他的耳朵。然而,贝多芬是一个特例。双耳失聪的他每天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了令人震惊的精神食粮。在别人眼里,他总是那么叛逆不驯服,很难接近,但认识他的人知道,在付出和要求中,他的选择总是付出:付出一些女人真正爱,但总是有各种原因让她们不能在一起;爱他的侄子卡尔,但侄子总是让他的叔叔失望,因为卡尔麻木,这位伟大的音乐家提前离开了世界。贝多芬以顽强的精神和美妙的音乐赢得了世界的掌声。

罗曼罗兰说:打开窗户!让自由空气重新进来!让我们呼吸英雄的气息。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哲学。也许这就是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

读完这部作品后,我知道贝多芬的坎坷生活:作为一名音乐家,听觉障碍是多么悲惨啊!这种对音乐家来说非常致命的疾病给他带来的痛苦是普通人无法理解的。然而,这样的他,创作了无数巨作!

贝多芬的勇敢,尽力让他成功。他打败了许多我们无法想象和勉强忍受的痛苦和恶病。另一点是,作为一名音乐家,舞台上的变奏者没有观众的支持、肯定和青睐,这无疑是一种痛苦的压力力量,给心魄带来沉重的艰辛。然而,他仍然打败了他们,他的努力让世界各地的人都很高兴,他的力量得到了证实,贝多芬最终爬上了人生的巅峰。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生活是严酷的。对于那些满足于普通人的人来说,生活是一场无尽的斗争,往往是一场没有荣誉和福祉的悲伤斗争。作者写的三个名人,他们都是他们普通的人,但他们都经历过比普通人更难想象的痛苦和绊脚石。然而,他们都是从困难中锻炼出来的人和名人,他们仍然不屈不挠于命运对他们的挑战和考验。他们都有同样的英雄品格:一是百折不回的努力前神灵;二是永恒维护人格尊严,严格遵守人格独立,既不勉强服从强权政治,也不随波逐流;第三,关爱人、关爱人的博爱神魂,愿意为人的福祉奉献自己。

原来,名人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美丽。也许正是因为各种障碍和困难,他们才成为伟人。我们需要学习的是他们不怕困难和障碍的伟大精神!

在我看来,米开朗基罗既懦弱又固执。灾难来临时,他的第一个想法就是逃避。但对于自己的梦想,他一定会坚持完成,即使年过古稀,也还是要完成勒二世的陵墓,即使是成品也不如刚开始计划的好那么好,但这样可以实现他的愿望。父亲、兄弟和侄子的过度依赖和诬陷使他痛苦不已,但他仍然顽强地为梦想而奋斗,完成了一件精美的作品。

托尔斯泰,一位永远追求生命真谛的文学巨匠,创作了《战争与和平》、《安娜》等许多不朽的杰作·卡列尼娜、自传体小说《童年》等。

罗曼·罗兰用他的笔告诉世界: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列夫·托尔斯泰,这三个不同领域的大师,不为人知的故事,共同的品质。这些品质值得学习。

央视开学第一课,一首优美的钢琴曲赢得了观众持久的掌声。然而,赢得掌声的不是优美的旋律,而是刘伟弹出这首歌的脚:还有龙蛇书法,受到大家的追捧。然而,人们不仅称赞它这个词是残疾书法家半丁,受人钦佩。

刘伟、半丁,他们的故事和贝多芬的故事一样感人。在人生的道路上,会遇到一些不幸、挫折、荆棘、挫折、不公正、失败,走路会受伤,甚至流血。然而,只要你坚持下去,你就能打败坏运气,刘暗花明。我们不欢迎痛苦,但当痛苦来临时,我们必须面对困难,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勇者。

掩卷遐想,命运之门慢慢打开,激情的《命运交响曲》在我心中久久回响……

读书的读后感 篇13

本书是陈兴良教授撰写的西方人物志,以在西方刑法学历史上曾经做出重大贡献的十位刑法思想家为单元,勾画出近代西方刑法思想和刑法理论历史演变的基本线索。在这十位刑法思想家中,既有康德、黑格尔、边沁这样以哲学思想著称的学者,他们对刑法的独特论述值得关注;又有孟德斯鸠、贝卡利亚、费尔巴哈这样对刑法学科的形成具有创始贡献的学者,他们对刑法基本理念之形成功不可没;同时还有龙勃罗梭、菲利、加罗法洛、李斯特这样对于刑法学派的形成具有开拓功勋的学者,他们对拓展刑法学术视野居功至伟。最后,笔者将下文叙述中选取几位印象较为深刻的刑法学家进行解读。

孟德斯鸠的标签是“探寻法意”。他从政体形式出发,分析了相应的法律制度、包括刑法制度。而他最大的贡献就在于他明确将自由作为刑法的根基,使得刑法第一次从血腥中解放出来,成为保障自由的工具。此外,他把危害社会的行为作为犯罪的载体并提出“罪与刑之间的适当比例”的命题对于排除主观归罪和建立罪行相当原则具有重要意义。

贝卡里亚的标签是“建构公理”。他总结了一些有益的普遍真理,这些真理中包含着我们称之为刑法基本原则的内容,也即罪刑法定主义、罪行均衡原则和刑罚人道主义,而现代民主国家包括我国的刑法中无不体现着这些原则。在犯罪层面,他认为犯罪的本质特征在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除此之外,犯罪还应具备违法性,这就从形式和实质层面点明了犯罪的特征。在刑罚层面,他的突出贡献在于首倡刑罚目的的功利观,提出双面预防的理论以及主张刑罚宽和化和废除死刑,毫无疑问,这些前瞻性的主张对于当今司法改革大有裨益。

康德的标签是“弘扬道义”。顾名思义,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道义报应论和等量报应论上。首先,他提出的报应不同于原始社会的血亲复仇 和同态复仇,而是把赎罪和赔偿等交换意义上的等价作为复仇的标准,从而实现由量到质的转变。其次,他提出的道义报应主义刑罚哲学否定了神意报应主义,认为人是现实上创造的最终目的,以尊重人作为目的价值,并由此提出经典论述“人是目的而非手段”,也即只有在一个人犯了罪的情况下才能加刑于他。这些论述剔除了报应论中的神学内容,使之世俗化,并以此论证刑罚的依据,使报应刑主义完成了从蒙昧到理性的转换。但这种以牙还牙式的绝对报应主义忽略了功利主义预防,因此也存在问题。

龙勃罗梭的标签是“遭遇基因”。他的思想精华概括下来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他对刑事古典学派的方法论研究进行了革命,将实证方法引入犯罪学研究,他以观察作为研究犯罪的重要方法,将结论建立在严格的科学数据上,从而结束了对犯罪的抽象臆想,但唯一缺陷就是他没有进一步揭示犯罪产生的内在根据。第二,他提出了“犯罪天生论”。也即早期认为犯罪可以通过基因遗传给下一代,因此存在天生犯罪人;到了晚期他开始强调堕落对犯罪产生的原因力,实现了从侧重生理因素发展到兼顾心理及其他社会因素。第三,在刑罚层面,他一反古典学派的道义责任,提出了“社会责任论”,也即对犯罪人适用刑罚不是基于报应而是基于人身危险性,这就为后来的保安处分等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

李斯特的标签是“关切目的”。他的思想精髓同样可以概括为三部分。第一,复兴刑事政策。李斯特使刑事政策真正成为一门学科,他认为刑事政策的目的是价值判断,其主要是为了解决法律事实的“当为”而非仅局限于犯罪刑罚等事实学的范围。反观我国,可以说是在近些年来将刑事政策应运到了极致,但是大而概括式的概念演绎与笼统适用的确值得反思,如何精准化的运用刑事政策才是值得重视的地方。第二,犯罪征表说的提出。他把犯罪行为看作是行为人反社会性格的'征表,统称为“人身危险性”,也即因受惩罚的不是行为而是行为人。第三,他提出目的刑主义,重视犯罪的预防作用,特别是特殊预防,并且把改善教育为内容的刑罚视为目的刑的根本要求。预防刑的倡导相对于单纯的惩罚而言的确更能从内心破除犯罪分子的犯罪心理,使其更好的改造和回归社会。

读完整本书,可以说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从探寻法意的孟德斯鸠到关切目的的李斯特,从古典学派到人类学派再到社会学派,原来刑法思想是这样一步步发展而来的。虽然说这些刑法思想家只涉及了其中某一点而不及其余,但是就这“一点”恰恰是以往的“全面”中所没有的,因而又是深刻的。而且在那样的时代,他们能够挣脱封建的牢笼,追求理性,进而形成自己的一套思想理论,是很值得尊敬的。可以说,正是因为这一个个片面的刑法思想家,他们突破了平庸的全面,带给我们全新的视野,给我们呈现出全面—片面—全面的否定之否定的思想发展轨迹,才使得刑法思想的不断成长,进而发展到今天的样子。可见,这片面的背后蕴藏着多大的力量,也正是这些否定性的力量,让我们处在永远进步的潮流之中。

读书的读后感 篇14

最近,利用空闲时间翻看了魏书生老师的《如何做最好的教师》,我不由地思考:我们老师和学生究竟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才最有益于学生的成长,才能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作为一名刚踏上工作岗位不久的女教师,因为年轻,因此相对来说和学生比较有共同的语言,容易和他们打成一片,成为知心朋友。很多学生也愿意把自己内心平时不好向家长、同学诉说的想法跟我说,寻求我的帮助。这时候我也放下教师的身份,更像是姐姐一样耐心地听她们诉说,为她们出谋划策。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似朋友一样的关系,也由于我自身比较文静、温柔的性格,只要不跨越我的底线,我不愿意向我的学生发火,也不会发火。然而在我踏上讲台的这三个多里,我的教师威严似乎慢慢受到威胁:课堂上总有那么几个“调皮”的学生爱说话、爱做小动作,从而引起全班同学注意力的分散。教训一番后,往往又会重演。课后练习还有个别学生抄抄应付了事。跟他们讲道理、写保证书,但似乎只能坚持几天。……

这些日子以来内心有很多的困惑,而这些困惑都源自“心态问题”——究竟应与学生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在面对学生时如何摆正自己的心态?我一直明白,只有处理好了这些问题,教学才能变得从容,教育学生时才能处事不惊。

看了魏书生老师的《如何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收获很多。整本书中很多章节都隐含着讨论了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和学生的关系这一问题,像第六章节中引用马卡连柯的观点“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说明了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心。

教师是一个很特殊的职业,它是一项良心活,许多工作很难进行准确量化评价,这就使得许多环节和工作只能凭教师自身的责任心去实施。可以说责任心是促使一名教师干好工作的动力,成为影响教师工作质量、效率和成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一名教师,一旦有了较强的责任心,就会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它能使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化为有利因素,让孩子真正感受到一种亲近老师、敞开心扉、积极向上的情感氛围,这对于孩子的发展是非常的有利的。

教师有强烈的责任心之后,就会自发地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但仅仅有责任心还不行,像书中第三章节中引用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教师,应是精神丰富的榜样”。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优秀的教育家,他创办实验学校,主张爱的教育。“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 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如果我们用成人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那么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对于那些让人头疼的孩子教师更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如班集体建设、“后进生”转化、作弊等等,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儿童”都当作研究对象,心态就平静了,教育也从容了。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日常教学中多关爱学生一点,即使是批评和处分也建立在关心热爱学生的基础上,体现出对学生的真诚与希望。当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时,他们会更“倾心”于老师,更乐于接近老师,更愿意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吧。可见育人中爱是如此地重要,经验告诉我们当面对有困难的学生时,这种现象更是明显。

为此,书中还引用了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做一个富有激情的教师”、卢梭“教师必须了解学生”、 狄德罗“教师要有丰富的情感”等人的观点。

当然,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而我现在所缺少的就是对学生跨越规则后的惩罚。往往在学生犯了一些错误后,当他们主动来承认错误,态度真诚时我就心软,而对于一些小错误惩罚能免则免。殊不知对于一些不自觉的学生,往往就是看穿了我这一弱点,错误屡次再犯,一再地试图跨越我的底线。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万事还是需要规则。尤其是对于初中学生,自我约束、自我制约力还比较差,需要一些规则来警戒他们什么行为是不允许的,什么行为是要受到严厉惩罚的。而规则的制定,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商量制定。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