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观后感(合集15篇)

来源:范文网 5.79K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感恩教育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感恩教育观后感(合集15篇)

感恩教育观后感1

上周一学校有幸请来了心理咨询师石凡老师给我们讲课,主题是“感恩我们要行动”,是一个“惜福感恩”励志报告会。在我们热烈的掌声中,石凡老师走进我们的视线,并开始了她精彩的演讲。

会场开始有些喧闹,渐渐地,在老师激情高昂的言语中,在老师悲痛欲绝的故事中,在老师深情实感的倾述中,所有人停止了他们的不专心,开始融入这让人感动的场景中。

当老师问我们是否经常对家长发脾气,是否对家长有诸多抱怨,是否从来没有对家长说过一句“谢谢”或“对不起”。在老师的严厉的指责下,在老师的沉重的教诲中,在自己深深的反省中,我们流下了后悔的眼泪。

当开始进入家长和孩子互动的活动时,现场一片哭声,孩子们扑在亲人的怀中放声大哭,家长们默默流着感动的泪水。在老师的引导下,我们深深的体会家长、老师的辛苦,他们心中的委屈,他们辛劳的付出,应该得到最真挚的回报。两个小时很快过去了,我哭了,妈妈哭了,高老师哭了,所有受感动的人都哭了。

短短的两个小时,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做人要有责任感与使命感,要想成功就要付诸于行动,要带着感恩的心回报所有爱我的人。

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所有爱我和我爱的人。

x年级x班xxx

  20xx年10月6日

感恩教育观后感2

于丹教授说,人的一生,不过是从光阴中借来的一段时光,岁月流淌过去,我们自己也就把生命篆刻成了一个样子,它成了我们的不朽,我们的墓志铭。

什么是生活?说的通俗点,就是生下来,活下去。在这个基础上,再去追求理想,享受情调,努力过着自己理想中的日子。若只是为生存而活的话,抛弃了理想,放弃了朋友,埋没的亲情,忘却了情怀,那自问和那些茹毛饮血的禽兽有什么区别呢?

观看于丹教授的讲座,让我领悟到的是一种智慧,是对自己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是融入生活中的一种道德,更是追求自我完善,通向自我幸福的路。

在这个物欲横流,信仰缺失的年代,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充斥着各种诱惑困扰,不是想要的太多,而是看清的太少。激烈的竞争不仅提升着每个人的能力,同时还改变着大家的心态。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家国梦——“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无数先哲们的智慧告诉我们,在人生的各个时期都要学会自省,清醒地看到自己的缺点和弱势,而后慢慢地去学习,去完善。待到机会来时,才能厚积薄发,展翅鹏飞。当理想得到放飞,价值达到升华,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真谛。

同时,我们还要学会宽容,宽容是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宽恕自己,学会放弃,坦然与淡定地面对这个大千世界,可以化解心中很多的遗憾。宽恕他人,更需要一种无畏的胸怀。这时,你会发现,身边充满了真诚、热情和信赖。

都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其实只要我们从中寻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就能终身享用。

感恩教育观后感3

今天我看了于丹老师关于中小学生感恩教育的讲座,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首先,我们要学会孝敬父母。我们不能像那个小男孩一样,又是摘果子又是砍树枝,还要砍树干,最后到老了才明白,回过头来坐在树根上,陪着老树根看太阳。尊重、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不懂得孝敬父母的人,没有人会相信他在社会交往中能关心同学,体谅他人,更不用说对他人对社会奉献了。父母不仅赋予了我们生命,更是付出了巨大的心血让我们在温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但就是在父母的关爱下越来越多的人却忘记了孝敬父母这一做人的根本,而我们要做一个体谅父母,为父母缓解压力,关心父母身体健康的人,我在生活中就是一个孝敬父母的人,经常帮父母洗碗、倒垃圾、摘菜、搬东西。

看了于丹老师的讲座我领悟到了没有信心的人与人交往时会很胆小,不敢说话,一点阳刚之气也没有,这样的人往往不敢面对困难和挫折,缺乏自立精神。我们要做一个对自己有信心,勇于面对挫折、打败困难,做一个敢怒敢言的人。这样才不会让生命之舟搁浅,才有可能托起生命的巨轮。

看了于丹老师的讲座,我感悟到了与社会上的人沟通,交朋友也是很重要的。你的朋友越多好处就越多,如果有困难和朋友一起开解,痛苦就会减少一半,如果快乐和朋友一起分享,那快乐也会增加一倍。所以我们要善于与人合作、沟通、交朋友。

通过讲座,我想,我要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不断的完善自己,做一个孝敬父母、团结同学、自强自立的好少年。

感恩教育观后感4

今天,非常有幸地观看了于丹老师《感恩教育》专题讲座,她那温和慈爱的笑容感染着我,那娓娓道来的教导也震撼着我的心灵。

从前,我总认为感恩是长大以后的事,其实非也,感恩应从点滴做起,从每时每刻做起。于丹老师强调:在我们中学生所要完成的必修课中,不仅仅是学习,还要懂得怎样自我控制一些不好的习惯,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师,懂得很好的处理一些人际关系、会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等。

于丹老师引用了孔子的一句“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教育我们如何做人。在我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几乎都由父母包揽,即使洗衣服、洗碗这样的小事都从未做过,从未给父母分担过任何家务。记得小学时,为了参加学校的野炊活动,我们全班每位同学都在家练习了做菜,野炊那天,别说还真是色、香、味俱全,这说明我们具备基本的劳动能力,却没有在日常的生活中劳作过。

观看于丹老师的讲座,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中学生,如何懂得感恩、学会感恩,则是最重要的:在家,我们应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父母工作辛苦时,要关心体贴父母,比如给父母倒水、拥抱、洗脚等,让父母能感受到我对他们的关爱。在学校,要尊重老师,上课要认真听讲,作业及时完成。老师站着讲课本来都很累,我们再不认真听,真的是对不起老师。我们要用自己最好的成绩来回报老师、感恩老师。将来在社会,我们才能感恩培育我们的父母、老师及祖国。

让我们伴着爱成长,让感恩从每个人做起,从每一刻做起,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

感恩教育观后感5

周六上午,我观看了于丹老师关于“感恩教育”的讲座。在这次讲座中,它结合论语和中国古代先贤的教育主张,博古论今,指出如今学校、家庭教育存在的困难。看完之后,我对家长、学校与孩子之间的教育、沟通、学习、成长问题有了很多的感触。

一、于丹老师主张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学习,是自我能力的开发。

每个家长面对中国应试教育的弊端,都应该深有体会。在学校教育中过于重视文化课的学习,一直与所有能让孩子增长见识、提高操作能力、锻炼身体强健体魄的课程和活动严重不足。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家长都只重视孩子的学习,很少、甚至从不让孩子做家务,因此孩子很难体会到自己父母劳动的辛苦。

我认为:和生活脱节的学习不仅是不快乐的,而且自我能力的开发也受到严重的阻碍。

二、于丹老师也强调孩子要学会感恩。

中国的绝大部分家庭都溺爱子女,对子女的呵护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碎了“。这样一来,子女就都认为,父母对自己的给予是本分,不给予是亏欠。还不仅这样,有许多的子女总是会对自己的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甚至以离家出走来威胁父母。用古代的孝顺历年来教育现在的孩子,无异于比登天还难。

因此,要从小教会孩子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朋友、感恩一切。

于丹老师的教育观点和理念不仅仅是这些。总之,教育是一个起点,是一种陪伴,是一种信念和鼓励,而最终的成全是孩子的人格和心灵。让孩子在生活中发现爱,在山水中明白永恒,在社会法律法规中学会勇于承担!另外,还要让孩子学会感恩!

感恩教育观后感6

今晚,我在家打开电脑,按百度打开了《最感人的感恩教育演讲》的视频。我点了播放,主持人一横老师刚开始说了一些开场语,我听得有点不耐烦了,便按快了视频。刚好一横老师正讲着一个故事。我听着听着整个人似乎走进了现场。这个故事是关于一个男孩的:小男孩他才4岁,他的母亲的了癌症,她临死前,她对儿子说:“儿子,妈妈将要去一个很远的地方,你在家要听爸爸的话,要是想我了,就数天上的星星,其中一颗星是我的眼睛。”她的妈妈去世了,有一天,小男孩的老师要他写一封信给妈妈,小男孩听了,哇哇大哭起来,他闪着泪光把信写完。在信中有一句话是这样的:妈妈,您在天堂,吃得饱吗?穿得暖吗?故事说到这,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出来。我心里十分内疚:“我有吃的,穿的,还有一个慈祥的母亲在我身边,我应该知足了,我还经常惹她生气,我想对她说声对不起。”

“在我们身边也有一个人为我们操劳,那就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可否想过老师为我们没交作业,上课不专心,去网吧……在背后默默地流泪,伤心?我们可否体会过老师嗓子沙哑,仍然给我们上课的辛苦?老师这么做,为了什么?就为了我们的前途,我们是不是更要认真去听老师讲课?”一横老师也不禁流下了泪水……我流着泪,走出了视频。我真想对老师说声:“您辛苦了。”

看完了视频,我想感谢我的父母、老师,以及关心我的人。我从视频明白了感恩,与爱同行。让世界充满爱吧!

感恩教育观后感7

周六早上,我观看了于丹老师的感恩教育讲座。

于丹老师首先谈到“孝”。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要对生活充满感恩的心,感谢父母,尊敬老师。于丹老师通过《大树和孩子》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是孝?孝不但是外在要求,也是内在的一种责任。父母就像那棵大树一样用全身心的爱,用自己的一生无私地给予孩子,但是故事中的孩子最后悟出了感恩。一个人常怀感恩之心,我们便能够生活在一个感恩的世界。让孩子在生活中懂得感恩,学会感恩,感恩老师!感恩父母!感恩身边每一个个帮助和关心他的人!

然后谈到“仁”。仁就是要学会怎样处理两者的关系,要充满爱心,和善待人。于丹老师讲了人格教育,它是人际关系的扭动,需要靠行动上的态度来获取。人的成长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学业、阅历、人格。其中阅历与人格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够得到。

最后谈到“自立、自强、自信”。 要有信心,有恒心与毅力,将来才会走向社会的最高峰。只要自强不息,成功就属于你。我们要记住这世上知识很重要,比知识更重要的是经验,比经验更重要的是悟性。

看了这个讲座,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我们要心存感恩、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一切爱我们的人。感恩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这一刻做起!

感恩教育观后感8

看到一本好书,遇到一位良师益友,参加一场有益人生的会,都无疑是一次净化心灵,提升人格底蕴的难得机会。很幸运能观看这场感人肺腑的报告会。

感恩是一种心态,它能让我们乐于面对人生中每个阶段面临的各种境遇;感恩是一种素养,它能让我们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能更多的影响身边的人;感恩是一种催化剂,它能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催生更多美好的回忆;感恩更是一种境界,只有真正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才能体会到生活的美好。

身为家长,身临其境,我的心也被震撼了!想想自己的所作所为,真的好惭愧。一直以来我们把自己的孩子宠爱着,娇惯着,为其遮风挡雨,为其提供最好的条件,只怕他吃苦受累,更怕他受委屈,不希望其在磕磕绊绊中生活学习,总想着能给他解决所有问题,然后让他在康庄大道上畅通无阻地疾行或奔驰。一味的付出下,孩子觉得这一切都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家长的给予是应该的,不懂得生命的给予和接受都应该是相同。

人一辈子都会遭受到不同的挫折困难,这是生活给予我们的磨难,也是财富,怎样在挫折中修复才是至关重要的,修复的越快就越能赢得更好的时光。

让孩子学会感恩社会,感恩老师,感恩父母,感恩每一个关心自己,为自己付出艰辛努力的人们,也让我自己更加明白在教子路上,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如何心存感恩的心,感恩给予我帮助的每一个人,感恩上苍给予我温暖的家,健康的宝贝,感恩儿子能在一所好的学校接受好的老师给予好的教育。就让我们用善良的心怀感知这个世界,用感恩的心来回报这个世界。在人生这个社会大舞台的煎熬历练下舒展自己的生命,并用自己的生命去成全社会,这就是我们能期待的最好的相遇方式。

感恩教育观后感9

每个人的生命,因为有爱的包围,才会有希望,因为有爱的萦绕,才有了温暖,因为有爱的牵绊,才有活着的动力,感恩教育观后感。爱,很简单也很复杂。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爱是最简单的爱,是一种人性化的爱,但又是最深的爱,最伟大的爱,这是我看过“李强的感恩教育”后的感悟。回想,每当我成绩不好时,父母总是鼓励着我,让我不要气馁;回想,当父母亲为了让我添上一件衣服而唠叨时,无非是怕我着凉;回想,母亲为了不让我看电视而唠叨时,无非是怕影响我的学业;回想,母亲唠叨的一切事情,无不是那颗爱女之心的体现,而我却辜负了那颗爱女之心。

我不仅不能理解、体会母亲的心而且更不能体会父亲的心,我总是怨父亲太小气,不舍得给我买好衣服,每当父亲听到这些话时,眼睛里总会含着泪水,而我却觉得没什么了不起,这几天总会听见父亲深深的叹息声,我真想去认错,并且向父亲表示安慰,可我没勇气,在此,我告诉父亲,您已经做到了一个父亲应该做的一切,你别再自责了。虽然我没有吃过大餐,没有穿过昂贵的衣服,但你给我的已经够了。我有一个好父亲。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人生最大的悲哀。孝敬父母吧!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一个家,是父母让我体会到了人间有情.

看了短片后,我感受颇深,我狠自己不能用华丽的语言来描述我当时的心情。我深清的闭上双眼回想以前那不懂事的我,流下了悔恨的泪水……我不想要成为原来不懂事的我了!

感恩教育观后感10

她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有一个小孩,4、5岁时,去一棵大树下摘树叶,拔树枝玩,有时他不高兴了,就会在树上刻字。到了小学时期,孩子来到树下一脸不快乐,大树就问:“孩子啊,你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吗?”

孩子说:“你看别的孩子有足够的学费,有钱去买玩具玩,而我却没有。”

大树说:“那这样吧!你摘下我的果子去卖钱,就有交学费和买玩具的钱了。”孩子高兴极了,每年秋天都来摘果,然后就不来了。到了成年阶段,孩子又回到树下开心不起来,再也结不出果子的老树问:“孩子,你把书都念完了,还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啊?”

孩子说:“你看我的同龄人都有家了,可我没房来迎接我的新娘。”

老树说:“你看,我有很多又大又壮的树枝,你能够把它们砍了然后去盖房。”孩子听了立刻砍了老树所有的树枝走了。孩子到了中年时,又一次不开心的回到老树下,树干问他:“你又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啊?”

孩子说:“我总要看看远方吧!我的朋友都飘过大海去了远方,而我却不能。”

树干想了一会儿说:“你能够砍了我的树干,做一个木筏去远方。”孩子听了兴冲冲地把树干砍下拿走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孩子头上长出了白发。一天,他来到树前,树根说:“我没了果子,没了树枝,没了树干,你就不会再陪我了吧?”

孩子说:“该去的地方我都去了,此刻,我就想陪着您晒太阳。”

其实,我们的父母一向像这样满足着我们,我们要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父母,让他们也体会到真正的幸福!

感恩教育观后感11

这天我看了于丹老师的讲座,告诉了大家怎样去感恩父母。

她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一个小孩,4、5岁时,去一棵大树下摘树叶,拔树枝玩,有时他不高兴了,就会在树上刻字。到了小学时期,孩子来到树下一脸不快乐,大树就问:“孩子啊,你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吗?”孩子说:“你看别的孩子有足够的学费,有钱去买玩具玩,而我却没有。”大树说:“那这样吧!你摘下我的果子去卖钱,就有交学费和买玩具的钱了。”孩子高兴极了,每年秋天都来摘果,然后就不来了。到了成年阶段,孩子又回到树下开心不起来,再也结不出果子的老树问:“孩子,你把书都念完了,还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啊?”孩子说:“你看我的同龄人都有家了,可我没房来迎接我的新娘。”老树说:“你看,我有很多又大又壮的树枝,你能够把它们砍了然后去盖房。”孩子听了立刻砍了老树所有的树枝走了。孩子到了中年时,又一次不开心的回到老树下,树干问他:“你又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啊?”孩子说:“我总要看看远方吧!我的朋友都飘过大海去了远方,而我却不能。”树干想了一会儿说:“你能够砍了我的树干,做一个木筏去远方。”孩子听了兴冲冲地把树干砍下拿走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孩子头上长出了白发。一天,他来到树前,树根说:“我没了果子,没了树枝,没了树干,你就不会再陪我了吧?”孩子说:“

该去的地方我都去了,此刻,我就想陪着您晒太阳。”

其实,我们的父母一向像这样满足着我们,我们要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父母,让他们也体会到真正的幸福!

感恩教育观后感12

周六早晨,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收看了于丹老师的《中小学生感恩教育》,看完后让我明白了作为孩子,一定要心存感恩之心,要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所有爱我们和我们爱的人。

只有懂得感恩才能孝敬父母。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之本,立世之道。是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赋予了我们的生命;是父母培育我们成长,使我们长大成人,这种恩比天高,比海深,需要我们一生一世来回报。

只有懂得感恩才能尊敬师长。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他们传授了我们知识,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世,是他们引导我们走上了人生之路,把我们培养成人,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用好的成绩来回报老师。

只有懂得感恩才能回报社会。社会给了我们施展个人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孩子要把感恩之心化作学习之动力,学有所长,学有所成;要把感恩之心凝聚成回报之源泉,努力学好本领,争做有用之人,回报社会。

只有懂得感恩才能立世做人。懂得感恩是做人必备的优秀品质之一,是其它优秀品质形成的基础,也是生活中最大的智慧。常怀感恩之心,就会对他人、对社会少一分挑剔,而多一份欣赏。常怀感恩之心,就能使我们心胸广阔,宽容豁达,对生活充满爱和向往。

常怀感恩之心,我们便能够生活在一个感恩的世界。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世界将变得更和谐,更友善!

感恩教育观后感13

看到一本好书,遇到一位良师益友,参加一场有益人生的报告会,都无疑是一次净化心灵,提升人格底蕴的难得机会。很幸运能观看这场感人肺腑的报告会。

感恩是一种心态,它能让我们乐于面对人生中每个阶段面临的各种境遇;感恩是一种素养,它能让我们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能更多的影响身边的人;感恩是一种催化剂,它能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催生更多美好的回忆;感恩更是一种境界,只有真正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才能体会到生活的美好。

身为家长,身临其境,我的心也被震撼了!想想自己的所作所为,真的好惭愧。一直以来我们把自己的孩子宠爱着,娇惯着,为其遮风挡雨,为其提供最好的条件,只怕他吃苦受累,更怕他受委屈,不希望其在磕磕绊绊中生活学习,总想着能给他解决所有问题,然后让他在康庄大道上畅通无阻地疾行或奔驰。一味的付出下,孩子觉得这一切都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家长的'给予是应该的,不懂得生命的给予和接受都应该是相同。

人一辈子都会遭受到不同的挫折困难,这是

生活给予我们的磨难,也是财富,怎样在挫折中修复才是至关重要的,修复的越快就越能赢得更好的时光。

让孩子学会感恩社会,感恩老师,感恩父母,感恩每一个关心自己,为自己付出艰辛努力的人们,也让我自己更加明白在教子路上,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如何心存感恩的心,感恩给予我帮助的每一个人,感恩上苍给予我温暖的家,健康的宝贝,感恩儿子能在一所好的学校接受好的老师给予好的教育就让我们用善良的心怀感知这个世界,用感恩的心来回报这个世界。在人生这个社会大舞台的煎熬历练下舒展自己的生命,并用自己的生命去成全社会,这就是我们能期待的最好的相遇方式。

感恩教育观后感14

今天早晨,我收看了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讲的中小学生《感恩教育》。它令我受益匪浅,使我完美了自己的品质,提升了自己的修养,完美了自己的人生。

于丹老师首先谈到“孝”。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对生活充满感恩的心,感谢父母,尊敬老师。孝不但是外在要求,也是内在的一种责任。

然后谈到“仁”。人在刚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变化,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教育孩子要与人和睦相处,懂得一个人的痛苦,由两个人分担,痛苦就减少一半,相反。一个人的快乐,两个人分享,快乐就增加了一半,与人交往,多关心他人,使自己健康,快乐。

最后谈到“自立,自强,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会直接决定人生的轨迹,人的成长不是填鸭式的灌输,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的经验和悟性。不要墨守成规,按部就班,而是要在这个处处混沌喧嚣的社会中,发现其中的有效信息。

教育是一个起点,是一种陪伴,是一种信念和鼓励,而最终的成全是每个孩子自我的人格和心灵。在人群中学会爱,在山水中发现永恒,在社会的规则中勇于承担,在这一切之中。这样的一个孩子,站在一个起点上,我们才有理由去祝福他们所有的未来。于丹《中小学生感恩教育》观后感500字于丹《感恩教育》观后感400字《中小学生感恩教育》观后感

感恩教育观后感15

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还是成年人,人格健康总是人生的基石。人格包含:坚强的意志,敢于拼搏的勇气,宽容、谦虚、善良、自信心、交往能力,独立生活能力,自制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高尚的品质等等。一个人人格健康,犹如拥有一片沃土,它会使每一粒知识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如一个人人格不健康,它的内心犹如一片荒漠,即是给它栽上艳丽的花朵,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也会凋谢。所以,一个人只有拥有健康的人格,才能拥有健康的思想,才会清楚地认识自己,找准自己的人生位置,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

一碗米的价值因人而异,一个孩子的空间大小也因人不同,除了老师和父母能够帮助他发现最大的价值空间,更重要的是他自己来认知自己的生命。

于丹教授说得对,人的一生,不过是从光阴中借来的一段时光,岁月流淌过去,我们自己也就把生命篆刻成了一个样子,它成了我们的不朽,我们的墓志铭。观看于丹教授的讲座,让我领悟到的是一种智慧,是对自己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是融入生活中的一种道德,更是追求自我完善,通向自我幸福的路。

同时,我们还要学会宽容,宽容是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宽恕自己,学会放弃,坦然与淡定地面对这个大千世界,可以化解心中很多的遗憾。宽恕他人,更需要一种无畏的胸怀。这时,你会发现,身边充满了真诚、热情和信赖。

都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其实只要我们从中寻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就能终身享用。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