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师总结汇总5篇

来源:范文网 3.28W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我们需要回头归纳,写一份总结了。那么总结要注意有什么内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历史教师总结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历史教师总结汇总5篇

历史教师总结 篇1

眨眼功夫,实习已临近尾声,回想起来,很累,也很充实!想来当时选择到梅州中学,就是想给自己多些实践的机会,两个月下来,老师的悉心指导加上自己的从旁体会,我确实领悟到不少东西。尤其是终于有机会把自己已知的书本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涉猎很多书本以外的知识和技能。下面,我就从教学、班主任工作和教育调查三个方面来做一个详细的自我总结。

一、教学篇

1.听课

实习第一周,主题就是听课。我的指导老师是一个资深的老教师,持重、老练、张弛有度,在教学方面颇有心得。听来看似平淡无味的课,却总让我回味无穷,看来还真是'姜还是老的辣'!当然,我也有去听不少新老师的课,相比起来,无论是课堂气氛还是课程本身都生动得多,师生互动、影视、动画…却大多流于形式。而且新老师都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他们都想竭尽所能地把他们所知晓的东西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所以课堂内容都显得相当厚实,教师语速也相对快很多。但是遗憾的是他们毕竟高估了学生们的接纳能力,多反倒什么都理不清。另外,讲的内容如果太泛的话,久而久之,我觉得学生反倒很难培养判断重点难点的能力。当然,新老师带来的一些课堂新元素还是很值得一些老教师借鉴的,只是要注意把握那个度和效。

国庆回来,我们大多实习生就都陆陆续续地开始讲新课了。以前在学校都是听本专业的部分同学讲课,觉得也就这样吧。实习期间,听了其它专业实习生的课,方觉自己真的是井底之蛙。看来我们平时真的应该多去听其他人的课,才能及时发现差距,找出紧迫感。像是义洪的课,听完我就大感自愧不如,那个老练、激情和魄力,暂时只有艳羡的份了。另外,通过看其他实习生上课,还可以发现自己其实也存在类似这样那样的问题,比方说语速偏快,条理不够清晰,过渡不够自然等。毕竟,当局时迷,旁观时清。

2.备课

一节好的课,课程设计很重要,所以,备课的功夫很关键。现在网上的教案、教件资源相当丰富,捡现成的当然不是不可以,不过要经过精心筛选,融入自己的设计,把握自己的侧重,展现自身的风格。毕竟,别人的东西,你不一定适合。这是一种比较省时的选择了,不过这样的话,还是有可能课件做成了,你却还不是很清楚要怎么讲才更显perfect。最好就是先读透课本,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自己的思路,自己制作课件。这样,课件做完了,你也已经很清楚这节课该怎么讲了。这个方法是我从义洪那里学到的,我发现真的很受用。往往我自己东拼西凑出来了课件到讲课时还是很犯难,但有一次我用了义洪自己做的课件(听过他用这个课件讲过一节课)来上课,我几乎是拿了课件就直接用,连课都不用备了。看来,以后在备课方面,我还是要多跟义洪取取经才行。

3.上课

两个月的实习,我新课总共上了五节,另外还上了12节重复课。

第一次上课,我印象深刻。那节课是评讲月考的历史试卷,本来是件很轻松的活儿,在没上课之前我也一直很平静,很自信。可是当老师向大家介绍我是华师大某某实习生的时候,学生们不知为啥格外激动,一个劲地拍手叫好。他们的兴奋反倒让我倍感压力,可能是怕自己等会的表现会不孚众望吧。所以,在课开始的几分钟,我有点发晕,只感觉下面黑压压一片,根本不敢定睛看他们。后来有个学生很乖地说了句'老师不要紧张',我才开始慢慢抬头看下面,他们都微笑地盯着我听我讲,我自认为的紧张气氛这才开始觉得慢慢轻松愉快了起来。放松了情绪之后,我的思维也开始活跃了起来。后来的几节课,通过自己反复的实践、体会、总结和改进,我对课堂的掌控在各个方面都好了很多。看来纸上谈兵倒不如直接上阵磨枪,才能通过实践发现问题,加以改进。

而关于正式上的新课,我记得当时我的心理压力是挺大的,因为同样的科目,义洪讲得相当好,听完后,老师只是点出了他三个细节上的不足:语速可以再慢一点,条理可以再清晰一点,过渡可以再自然一点。我自认为我讲课的老练、激情和魄力是不敢和义洪相提并论的,所以我尽量在细节上加以完善,尤其是义洪讲课中出现的问题,后来老师的评价也很不错。看来讲课也该是各有各的风格,扬长避短,学不来义洪的激情魄力,我可以用连贯的情节结构吸引学生。

另外,我发现,上课对着不同气氛的群体讲课,效果真的很不一样。而怎样实现课堂的最优化呢?这个问题在实习一开始一直困扰着我,后来还是老师的一句话点醒了我:根本问题就出在气氛,也就是学生的回应,而学生是可变因素。后来,我就根据老师的建议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多注意和不同的学生互动,发现有一些人上课没什么反应只是因为跟你不熟。而一旦发现老师其实还是有关注自己的,他就会很积极,而我,作为教师,面对活跃的课堂和学生百变的思维,自己的思路也自然会开阔很多。而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主动学习,他对课堂知识的接纳能力也大了很多,我上一节课的实际收效也明显提高了。

还想措之微词的是,这么多课上下来,嗓子真的受不了啊,差点没失声。看来以后要真的做了老师,怎样更好地保护好嗓子也是个学问呐。

历史教师总结 篇2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古国,这就使我们的历史这一科目的学习内容非常庞大和繁杂。很多同学学了几年历史,却连十二生肖都说不出来,更别说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大事件了。

其实,我知道,不是同学们不够努力,而是历史真的是很繁杂,老师讲的内容也不能够在所有方面都顾及到周全、有序,难免时不时的插入进一些知识,这就让同学们更加混乱了。

可见,历史的知识网络真的就像是蜘蛛网一样,让人困惑、烦恼。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我将中国历史重要的知识点做了总结,同学们说这份资料对他们的学习非常有帮助,让他们更清晰地掌握了很多复杂、凌乱的知识!

现在,我把这份资料分享出来,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

历史教师总结 篇3

一年一度的期中考试又结束了,在本次考试中我所任教的4个班级的成绩很不理想,原因很多,为了今后的教学能取得更大的成绩,需要总结经验教训,为此就期中考试的情况作以简单分析:

 一、学生方面:

1.史实不清,是致命的弱点。

2.部分学生态度不端正。或不重视,或认为历史很好学,不过背背而已,就是落下也能很快赶得上。

3.解题技巧的欠缺。表现在如何从四个选项中找出最佳项,提高正确率;如何审好题,做到紧密结合题目要求作答;如何合理安排卷面,尽量多得分等等。

4.看书不细。未能听进老师的忠言相告,一相情愿地以为这儿不考,那儿不考,存在侥幸心理,结果遭受沉重一击。

5.不会读书。学生习惯了把一节教材从头念到尾,而较少注意抓住历史发展的脉搏,体味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领略历史的博大与精深。

6.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奴隶性强,不肯下工夫,主动去背去记极性差,这是成绩不理想的最主要原因,八年级是中学生两极分化最严重的时期。

 二、教的方面:

1.课时和内容所限,导致学生对于整节内容不能形成系统的认

识,影响了他们对教材内容的掌握。

2.督促检查的力度不够。

3.历史故事虽能调动学生兴趣,但有时占用时间太长,课堂上应适度调整。

4. 教师挖掘教材不到位,导致考试时有个别题型学生没有接触过,结果学生无从回答。

 三、其他方面:

1. 本次考试试题出的偏难,题量大涉及范围较广。

2. 期中考试前时间紧,内容多,期中复习时间少,这也是考试成绩不好的一个原因。

针对上述原因,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应努力做到:

1.课堂上老师的授课对社会知识的讲解要透彻,观点要明确,点评要到位。不能出现是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情况。

2.单元测试和课堂练习要围绕教材,难易得当,切不可脱离学生的实际。

3.学生的课堂讨论或合作学习,课前要作深入调研,要充分把握好这个“度”。

4.根据教学进度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尽可能多安排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社会实践活动。

5.对学生课堂听课、讨论、回答问题等的评价要客观公正,不可盲目表扬和一味的说好。

另外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和复习方法也很重要:

1.采用了领着学生复习,每一节课布置给学生具体的内容,然后小组抽背,课代表抽背,之后教师串联知识体系,使学生有个完整的历史概念。

2.老师统一思想,强化基础训练;多接触了解学生,摆事实,讲道理,使其明了历史学习的重要性。让一些在历史学科成绩有突飞猛进的同学介绍学习经验,让学生明白历史成绩的提高并不是高不可攀。

3.教给学生读书和思考问题的方法;习题讲评不只是知识的再现,更关键的是技巧的提升;合理安排课堂,体现主体知识,重视结构体系;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

4.多搜集材料。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课上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其对本科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5.课下多和学生进行沟通,倾听学生的心声,接近学生之间的距离,这样有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总之,通过本次考试,我认识到在教学工作中自己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新课程、新教材、新理念,给我们老师和学生的教育、教学的实际体验是全新的,而我们的教学实践经验还相当有限,还有待于我们全体老师长期不断的探索和努力,从而在教改中求发展。

本次考试虽已结束,但更艰巨的任务还在后面,我将加倍努力争取期末考试再创佳绩。

历史教师总结 篇4

一、认真教学:

本人担任高一五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我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为人师表,举止文明礼貌,以身作则,注重言传身教。本人坚持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得到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为了上好课,我做好课前准备:备好课。我认真做好教学中的每一步工作,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备课深入细致,教案书写工整详细,真正做到了有备而上。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

二、愉快教学:

课堂上,我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想方设法创设教学情景,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五个班各有它的特点,有的班纪律好但欠缺课堂的气氛或互动,有的班气氛好但欠缺良好的纪律,有的班不但纪律差些而且课堂反应也不如人意。所以我在备好正规课堂外还会根据不同的班设计适合每个班的教学方案。力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好每一节课。

对高中生来说,课堂的内容既讲究愉快也要讲究内涵,对历史教材的知识进行丰富的思想表达,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但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在教学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内容反复阅读,以悟出教材丰富的内涵。同时我还注重对学生的表达能力的培养,鼓励他们大声回答问题,无论对错,主要是大声我就进行表扬,同时也进行一分钟朗诵。在课堂我时刻注意去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课外教学:

另外,我还补充适量的贴合学生实际、贴合高考的时事引导阅读,帮助学生掌握丰富的材料,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面。

历史教学不能单靠课堂教学,我们不能把课本当作教材的全部,要以课本只是例子,在日常教学中,我在完成教学任务之余,也腾出一些时间加进些课外的材料,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关心社会,学以致用,然后做相关的练习。

在当前的课改形式下,死守课本是跟不上潮流的,而且现在知识更新快如果不注意对社会发展的把握是很容易造成思维僵化。所以我平时也多留心社会的动态、注意国家的的发展,也常阅读报纸杂志。同时也向学生介绍一些见解,也鼓励学生增加阅读,积极思考。

教学是无止境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注重教育科研,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争取将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层次。

历史教师总结 篇5

正如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何成刚博士所指出的,20xx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更加突出了历史课程的"四性",即"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何博士进一步对课标"四性"进行更具体的解读阐释:历史学科的.思想性决定了其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树立积极的历史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基础性则是要教学生"学会判断、学会思考,不人云亦云";人文性就是要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积极参与社会和国家建设的思想意识";历史课程的综合性特征则应该有利于学生"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

真正体现历史课程的这些特性,达到预期的课程教育目的,这就对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个人理解,这其中尤其凸显出思想的重要性。应该说,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是近几年喊得很响的一个口号。何以要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何以要做一个有思想的历史教师?

  这首先是教师这一职业的特点决定的,是教师的职责所在。

《义务教育法》规定,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试想,如果一个教师自己都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没有自己的思想,怎样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思想也是创新的先导,是实践的先导。"思想走在行动的前面就像闪电走在雷鸣的前面一样",没有敏锐的思想引领,就谈不上创新;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导,也不会有正确的实践。大家都熟悉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的这句话:"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什么是灵魂?灵魂就是一个教师的思想,你自己都没有思想,没有灵魂,怎样去唤醒学生的灵魂啊?省教育厅张志勇副厅长有一篇文章,题目就是《思想是名师之魂》。何止是名师,每一个老师,每一个从事教书育人的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灵魂,有自己的思想。法国思想家帕斯卡说过,"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老师们可以想一下,我们自己受教育这么多年,印象最深的老师是什么样的老师?绝对是那些有思想,有观点的老师。说句实话,我们教给学生的很多具体的历史知识,年代啊,事件啊,学生走上社会以后根本就用不到了,甚至升上高中、考上大学就忘了,但学生通过我们获得的思想观点,学到的思维方式,他有可能一辈子都忘不了。

  第二,正如本文开头所说,做有思想的教师,也是历史这一课程的特点决定的。

我们经常爱说的一句话就是"读诗使人明智",读史能让人获得智慧。但是老师们如果静心地想一想,一节课,一学期的课甚至三年的课下来,我们教给了学生什么智慧?答案恐怕不乐观。我们能一二三四的列举学生获得了那些知识,但学生获得了什么智慧?不好说!历史的智慧在哪里?知识不等于智慧。智慧在知识的背后或者深层。从历史本身来说,历史记述的是前人的活动,是曾经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的活动。正是从这个角度而言,英国历史学家科林伍德有这样一段话,"历史的过程不是单纯事件的过程而是行动的过程,它有一个由思想的过程所构成的内在方面;而历史学家所寻求的正是这些思想过程。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就历史学习来说,最终的目的之一就是探究历史表象背后的思想。"史学大家陈寅恪说"从史实求史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史实背后有史识,也就是说,历史知识的背后有人的认识,有观点,有思想。这才正是历史能给与我们的智慧。正如齐鲁师范学院历史教授齐健老师所说:"从历史学科的角度来讲,在历史教学时,最必须的是要教给学生有生命的、有思想的历史;那么,作为一名合格的或者说优秀的历史教师,也就必须首先是一名有思想的教师。换言之,我认为,没有思想的教师就不是好的历史教师"。

  第三,做有思想的教师,也是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现状所急需的。

综上所述,历史教学需要思想,需要有思想的历史教师。但是中学历史课堂实际状况又是怎样的呢?不容乐观!只有知识没有思想或者大量存在"伪思想"的课堂在在皆是,更甚者,在错误的思想指导下传授错误的知识。有一个说法,新课改以来老师们不缺理念,缺行动,缺落实。这看我们怎样理解理念。新课改以来,广泛传播的是什么理念呢?是关于教育教学教法的,比如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课程观啊,如何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啊,怎样创设历史情境啊。但是,关于历史内容本身,则相对不够重视。仍有一些陈旧的、教条的思想观点在指导着我们讲授、分析历史。

事实上,新课改倡导教学方法的改进,更强调教学内容的转变。"教什么"同"怎样教"一样重要,甚至说更重要。因为说到底,方法是为内容服务的。片面关注方法而忽视内容,不"学"有"术",尽管有效,但终究有限。如果不幸方法精良而内容有误,南辕北辙,那反而会有害。

总之,教育的职责,课程的特点以及目前的教学实际都要求我们要努力做一个有思想的历史教师。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