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各科目复习策略

来源:范文网 2.58W

高考生物复习方法

高考各科目复习策略

立足教材,打好基础

从历年生物高考来看,所考内容中有60%左右是考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要确保60%的基础分能高比率地拿下,就要认真地阅读课本,对课本知识融会贯通,在复习阶段,重做题轻课本,贪图一两次测验或模拟考质的飞跃,这种舍本逐末做法很危险。

应将各章节中类似的,易混淆的知识点或联系紧密的知识点作好笔记,并对其进行分类、比较和归纳.。

理解图表提高能力

高考图表题占比分较大且图表题越来越复杂,越综合,呈现一题多图(表),图表和曲线相融现象。因此,应重视课本或与课本联系紧密的图表和曲线。应做到有图必读,有图必识,有图必析,加强形象感,进一步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重视实验操作培养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

历年高考实验题得分率均低。造成低得分率的原因是未对实验进行实际操作或对实验的原理,方法末真正理解,实验后没有回亿过程,没有分析结果。

阅读目录把握整体

目录是全书的缩影和提纲,读目录有利于学生把握全书的知识体系。

精做习题,举一反三

做教材的课后练习题,以前做过的测验题等,完成习题后归纳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并举一反三,将知识升华。做习题时不能抛弃基础,去做一些难、偏、怪的题目,这一点更要冷静和清楚。

落实以上5点,并平衡,协调这5点的关系,就能够在复习中事半功倍,取得满意的成绩。

艺考文化课考试应试指导

报考艺术院校(专业)的考生,须准备接受和文化两次考试,从角度看,两次考试同等重要,因为专业考试和文化考试的成绩各按不同比例计入综合总分,从历年高考情况看,艺术类专业的考生总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作专业考试的准备,相对于其他考生来说,他们用于准备文化考试的时间就少得多。然而,艺术类专业考生的文化考试与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一起进行,使用的是同一试卷,完卷时间一样,统一阅卷,统一标准判分,对报考艺术类专业来说,文化考试难度相对大一些,要求他们文化考试得高分显然不合理也不现实。这里要首先讨论的是在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群体中,怎样尽可能地争取得到更好的文化考试成绩。

一、备考复习

根据报考艺术类院校(专业)考生的情况,在备考复习时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1.紧跟学校老师安排的复习进度,不要另起炉灶、另定计划,一般问题在课堂上解决。在第一轮复习时,老师可能将知识化整为零,有些则按单元划分条块复习,复习一个阶段考核一次,可以根据各次考核情况找出自己未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情况,重新回到教材弄通弄懂。第的复习很重要,扎扎实实,不要贪多求快,好高鹜远,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对未掌握的问题要像对待战争中敌方一样,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高考是实打实的,似懂非懂很难得分。

2.以教材为依据,没有必要看过多的辅导材料,贪多的结果势必会捡芝麻、丢西瓜,只要教材学会了,考试时拿基本分便没有问题。

3.做模拟题要适量,少而精。复习的前期结合复习进度做些单元检测题,冲刺阶段做近3年的高考,体会高考的题量、题型和难易程度。按照高考的时间和要求,每做一套(哪怕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做完)对照参考答案,看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如果基本知识有缺漏,一定要抓紧补上;对只差一步便可解决的题要好好总结,保证在以后的考试中同类题不再失分;对于无论怎样努力,自己单独无力解决的题没有必要花过多的时间去攻它,高考时碰到类似的难题可以考虑放弃。

误区警示:

1.重做题轻总结。有些考生对“做题”理解得比较片面,搞题海战术,老师布置的做完了就做材料上的,以为只有多做题才能“无往不胜”。适度的练习是好事,但凡事过犹不及。没完没了地做题,并不见得覆盖了所有知识点,可能只是无谓的重复劳动,时间长了心情也变得很焦灼。其实,真正考出好成绩的同学,诀窍不在于题海战术,而在于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做题,善于梳理思路,通过同类的题提炼规律性的解法。归纳汇总能力强的学生,可能只做3道题,就能总结出别人做30道甚至100道题也没有摸清的规律。

2.重攻难轻基础。有些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不首先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掌握好最基础的知识,而是片面追求攻难题、解偏题、做怪题。但是做难题必须以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为前提,不是凭空攻克。没有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作铺垫,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更何况基础的题型才是高考试卷中的主导内容。

3.重时间轻效率。从某种意义来讲,在学习上花费的时间与掌握的知识应该成正比,但不是所有情况都如此。有些考生过分重视时间,分秒必争,每天挑灯夜战到凌晨两三点,搞得人疲惫不堪。这样的做法是不足取的,考生要努力做到既抓紧时间又强调效率,将来才能考得好。

二、考场技巧

1.对自己要有信心。虽然你使用的试卷与报考其他学校(专业)的试卷相同,复习时间比他们少,深度也不如他们,但你文化考试的真正竞争对手是报考艺术类院校(专业)的考生群体,而不是他们。在同一群体中,大家彼此彼此,用不着自卑。心态平和了,才能在考试中正常发挥,考出自己真实的水平来。

2.拿到试卷,动笔答题之前一定要浏览全卷,自己要在哪些地方拿分,时间怎样分配做到心中有数。

3 学习方法指导.答题时仔细审题,先易后难,确保会做的题不失分,有难度的题尽可能多拿分,对于是分步计分的题能多做一步就多做一步,每分必争。

4.对确实拿不准的选择题,不留空,凭直觉选一个,至少有50%答对的希望,若不答则绝对失分。

5.学会放弃,对感觉特难的题,思考几分钟后仍无法找到突破口时,主动放弃,将时间用在别的可争取得分的题上。

6.无论全卷所有题是否做完,在最后20分钟用来做检查。检查不是重做,重点是查有无遗漏未做的题,查解答题的最后结论,查计算题单位是否合理,总之检查前面提及的内容和方法。

高考考纲(新课标)备考策略:化学

1.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部分

(1)阿伏加德罗常数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相关判断,在高考中具有极高的稳定性,且有“升温”的趋势,2014年山东、广东、江苏等地高考题中均有体现。可以预测,它仍将是2014年的必考题目,主要以气体摩尔体积、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原子结构中电子数与质子数、电离与水解、混合物之间的反应性质为落脚点。

(2)离子共存

离子共存一直是高考中较为稳定的题型之一,2014年安徽、江苏、全国Ⅰ等高考卷中有所涉及。此类题往往带有限定条件,如溶液颜色、酸碱性、与某物质反应是否产生气体等。

(3)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向来是高考考查的重点题型,普遍出现在2014年广东、江苏、宁夏、上海等省市高考题中,选择题为主,实验题为辅。设错方式主要为反应物“量”的关系、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式的拆分和电荷守恒等。

(4)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必考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内容之一,2014年山东、广东、福建等地高考题均已出现,主要为选择题和填空题,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实质及电子守恒法渗透到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离子检验、方程式配平和实验中。

(5)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这部分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年年必考,出现在2014年山东、广东、江苏、海南等高考卷中。解题过程一般是先推断元素,然后再根据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相关性质强弱、粒子半径、化合物稳定性等。

(6)化学反应与能量

2014年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天津等省市高考题均考到这部分内容,主要以热化学方程式和能量变化图象为载体考查燃烧热、中和热等反应热的概念及物质的`稳定性,另外,盖斯定律的应用是化学考试大纲的新增内容,2014年高考中将继续出现。

(7)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2014年绝大多数省份高考题中都有对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方面的考查,主要考查角度为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移动问题往往结合图象考查学生读图识表、得出结论的能力;化学平衡常数是高考新增热点,常以平衡常数表达式的计算和影响因素角度考查。

(8)电化学

电化学分为原电池和电解池,高考对原电池的考查,重点是在原电池工作原理的理解上(如电极反应、正负极确定、电流或电子流向、溶液pH的变化等),电解池重点是在电解规律及应用上(如电子守恒计算、电极反应书写、溶液pH变化及如何恢复等)。2014年广东、北京等多个省市高考题中已出现相关题目,同时要重视电解原理的应用,如氯碱工业、粗铜的精炼、电镀等,它们是电解规律中最常见的题材。

(9)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盐类水解平衡

(10)沉淀溶解平衡

2.元素化合物部分

(1)无机化合物

2014年北京、全国卷Ⅰ侧重考查硫、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全国卷Ⅱ侧重考查钠盐、碳酸盐;福建、江苏侧重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涉及硫、氮、硅、铜、铝、铁;山东则重点考查了硫酸、二氧化硫及铁离子的检验。另外,福建、山东分别以氧化铝和硫酸铜晶体的制备为载体,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化学理论、实验技能及探究能力等;广东高考则以探究性实验题考查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2)有机化合物

①高考对必修部分有机化学的考查,重点在基础知识,如烃的结构与性质、同分异构现象、化学反应类型、有机物的分离与提纯等,以选择题为主。

②高考对选修5的考查,主要命题点有:重要官能团的名称与性质,有机反应类型,有机物的鉴别与除杂,同分异构体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3.化学计算部分

近几年由于高考理综试题受到题量的限制,加上化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化学计算往往融合在实验或填空题中,目的是检验学生学科思想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主要有守恒法、差量法、极值法、讨论法等。

4.化学实验部分

分析发现,2014年全国各地的实验题主要有四种题型,命题方式有所不同:

(1)考查实验仪器与实验基本操作的基础题,该类题目的综合性强,覆盖面广,多以教材实验为基础,进行问题的综合设置。预测2014年选择题中会出现实验相关的正误辨析,在复习实验时要注意易错细节。

(2)以无机物制备为载体的探究性实验题,大有愈演愈烈之势。题目中往往涉及很多知识点:离子检验、物质的除杂与分离等,还可能涉及水解和氧化还原反应 课前预习。

(3)推断物质化学式的实验题是一种比较传统的题型,主要考查对象为实验的基本操作、准确测量应注意的事项、仪器的连接、数据的处理及得出结论的能力。

(4)探究产物组成的实验题,多是在诸如“铜和硝酸反应”这类经典题材基础之上进行了适度改编,实验设计思路为:气体发生装置→气体检验装置→除杂装置→确定杂质除尽装置→计量装置→尾气处理装置,可以先分析检验气体的试剂和方法,再确定气体之间的相互干扰,最后确定检验气体的先后顺序。

高考数学复习的六大注意事项

第一、精做题

数学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做题,但当处理的题目达到一定量后,决定复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就不再是题目的数量,而在于题目的质量和处理水平。解数学题要着重研究解题的思维过程,弄清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数学思想在解题中的意义和作用,研究运用不同的思维方法解决同一数学问题的多条途径,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构建知识的横向联系又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一节课与其抓紧时间大汗淋淋地做三十道考查思路重复的题,不如深入透彻地掌握一道典型题。

第二、学会节省做题时间

要重视和加强选择题的训练和研究。不能仅仅满足于答案正确,还要学会优化解题过程,追求解题质量,少费时,多办事,以赢得足够的时间思考解答高档题。要不断积累解选择题的经验,尽可能小题小做,除直接法外,还要灵活运用特殊值法、排除法、检验法、数形结合法、估计法来解题。解法的差异,速度的差异,正体现了学生不同层次的思维水平。

第三、做好改错反思,建立改错本

在复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大大小小的失误,也会遇到一些拦路虎,这时候,可能要么束手无策,要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解决,要么是问题虽然解决了,但自我感觉不好———或是思路不清,东拼西凑才找到答案;或是解法繁琐,不尽如人意。碰到这种情况不要紧张,这正是拓展思维、提高能力的契机,不要轻易放过。

“错误是最好的老师”,但更重要的是寻找错因,及时进行总结,三五个字,一两句话都行,言简意赅,切中要害,以利于吸取教训,力求相同的错误不犯第二次;轻描淡写,文过饰非的查错因是没有实质性意义的。只有认真地追根溯源查找错因,教训才会深刻。

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多学习,多更新,不要固守自己熟悉但落后的方法习惯,要向老师学,向其他同学学,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要做好解题后的反思,清理解题思路,寻求最佳解答方法,以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

第四、养成好习惯

好的习惯终生受益,不好的习惯终生后悔,吃亏。一慢一快,稳中求快,立足一次成功。

解题时审题要慢,要看清楚,步骤要到位,动作要快,步步为营,稳中求快,立足于一次成功,不要养成惟恐做不完,匆匆忙忙抢着做,寄希望于检查的坏习惯。这样做的后果一则容易先入为主,致使有时错误难以发现;二则一旦发现错误,尤其是起步就错,又要重复做一遍,既浪费时间,又造成心理负担。

注意书写规范,重要步骤不能丢,丢步骤=丢分。

考试中应统筹安排时间,先易后难,不要在一道题上花费太多时间,有时放弃可能是最佳选择。

第五、正确处理传统内容与新增内容

无论是陈题新题,传统内容还是新增内容,要点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理解,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要盲目拔高。

第六、提高运算能力

坚持长期训练培养,注重算理,注意近似计算,考试技巧,估算,心算,以想代算。

对高三毕业生寒假复习的几点建议

寒假将至,复习方法,个别学校要补一点课,多数学校把时间留给了考生,对于高三学生来讲,寒假是高考前最为宝贵的“自主时间”,如何充分利用好这一“自主时间”对于提升高三复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历年的毕业生在寒假的“自主时间”利用上有很大差异,实践证明凡是“自主时间”利用好的,第二学期的冲刺复习后劲就足,信心也就越来越足,如何利用好寒假“自主时间”给同学们几点建议。

一、抓弱科、弱项,变弱为强

历年在和考生、考生家长接触过程中有一种现象值得引起考生关注,相当一部分考生在高考六科知识、能力水平上有强有弱,一些考生跟我说数学差,但外语强,“我外语多得点分就可以把数学的分补回来了”,还说是以强补弱的复习策略。更有些考生跟我说:“我地理学科差一些,但我所选的是外语,外语成绩一定要好,地理差一点没关系。”更让我着急的是已经到了这般时候了,还有极个别考生说:“将来我学生物,我不喜欢物理,物理差一点没关系。”

对于后两类同学我要强调的是六科都是高考科目,分值都占一定比例,都是你考入理想大学、理想专业的敲门砖,即使将来你不学这个学科,但高考需要这个学科的分数,更不能用喜欢不喜欢这种低级错误来为你的弱科找理由。

至于“以强补弱”的策略考虑则是完全错误的。先说“强科”,比如你外语是强科,可以考到120分到130分,外语满分是150分,按照高考试卷易中难的比例,中低档题占八成,也就是120分,剩下的30分应当说是难题和比较难的题,你的外语已经达到120分—130分这个高度,再往上提空间又小,难度又大,十分困难。

再说“弱科”,比如你数学是弱科,一般成绩保持在80分—90分之间,按照高考试卷易中难的比例,也就是说弱科数学不但提高的空间大,而且试题相对容易。优秀考生就优秀在科科都强,一般考生有强有弱也属正常,但绝对不能“以强补弱”。正确的策略是“强科更强,更上一层楼;弱科变强,也上一层楼。”只有这样你的高考总分才能大幅度提高。

提高弱科的办法有许多,时间上要多安排一点;少做、不做弱科的难题,主抓中低档试题;多看书,在基础知识落实上再下一点功夫;参加一些课外的单科补习还是十分有益的,当然要选择好学校,选择好老师。

二、查缺补漏,把基础进一步夯实

各地区各学校的第一学期复习,第复习一般把重点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上,考试、期末考试一般是六个学科六张试卷。到了第二学期一开学,各地区、学校首先要做的是文理综合练习,也就是将理化生、史地政三科内容放在一张试卷里进行综合练习,一般要练二到三次,紧接着一模就开始了,然后是二模、三模。寒假正是两个学期的衔接时间段,而且是考生最宝贵的“自主时间”。我的建议是“自主时间”多安排一些基础知识的复习,当然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要贯彻到高考复习的始终,但寒假的“自主时间”是最集中、最宝贵的时间,一定要抓住、抓牢。理由很简单,基础知识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具、依据,只有基础夯实了,能力提升才有了保障。

抓基础一要看书,许多考生不重视这个环节,教材是高考命题的依托,也是高考复习的依托,一定要老老实实、踏踏实实地把教科书认真读一读,把基础知识认真落实;抓基础二要把课本上的题认真做好,有些就是课本上的练习题的变形,而且课本上的练习题是最基本的,不但要会做而且要熟练;抓基础三要认真分析期中、期末两套试卷,跟着老师分析试卷是必须的,自我分析也是必须的,成功经验、失败教训、得分原因、失分原因、解题思路、解题切口等等一定要清清楚楚。

寒假要过年,要适当休息,但“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功课一天也不能放,英语单词要天天背,语文默写要天天练,要有一个复习计划,有张有弛地渡过一个有意义、有收获的寒假。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