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的竞争壁垒分析

来源:范文网 2.7W

Q:豆瓣的进入壁垒是什么?

豆瓣的竞争壁垒分析

首先解释一下进入壁垒这个概念,简单来说,进入壁垒就是:对特定资源的占有。

国外一个经典的应用就是“百万像素”,百万像素主页在推出之后后很多网页竞相模仿,但罕有成效,因为只有Alex Tew的像素值1美元,BBC等主流媒体只会报道他的网页,大众也只会到这个网页一游,包括我现在的介绍,所以这里的像素获得了真实的价值,这就是最被容易忽略的进入壁垒。

另一个经典案例是iphone,iphone虽然采用的新一代的智能操作系统,包括多点触摸等一系列创新,但这些都是可以被效仿乃至超越的。真正的iphone竞争壁垒是他的app store,通过建立对开发者有利的平台,不断激发开发人员的创新意识,并不断完善SDK,当一个完整且完善的应用开发生态圈建立完成后,用户粘度大幅提高,iphone变形成了自己的竞争壁垒。

回到这个问题,豆瓣的进入壁垒是什么?我们分析一下豆瓣目前的主流应用

豆瓣社区,豆瓣读书,豆瓣电影,豆瓣音乐,豆瓣小组

可以看到,豆瓣的几大应用这件有着非常微妙却很紧密的联系。

豆瓣社区与传统的`社交网站区别不大,无明显进入壁垒,但豆瓣小组的应用却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种情况。豆瓣小组实际上更趋近去传统的BBS形式,以BBS中的某一个板块为中心,用户进行注册,加入小组,通过发帖与回帖进行交流。但区别于传统BBS的时,每个小组都是独立的个体,用户有着相同的爱好,可以有共同的交流空间。同时,小组中渗透了其他元素,如本小组其他成员的收藏(关联到豆瓣读书,电影等等),这个小组常关注的活动和友情小组。因为豆瓣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成的生态链,通过信息的不断扩大,有助于提高用户的活跃度,所以也不断提高了用户的使用粘性,一旦用户将部分真实世界中的信息影射到虚拟网络时,他就很难离开了。

这里我又想到了另外一个相似的应用:百度贴吧。百度贴吧的实现形式与豆瓣小组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同主题,通过推荐可扩展访问,集成相册,分享等等,但感官上来说,双方的受众人群有部分区别,百度贴吧更倾向于快餐类应用,这里的用户粘性较小,只是依托于百度这个平台,可以带来更多的流量,使用者也以获取信息为主。而豆瓣更专注于个人用户的虚拟社会化,倾向于情感的网络建设,以交流为主,所以,用户黏性度相对要大一些。不过,目前感觉,两者的目标人群虽然有冲突,但还只是一个很小的重叠,并不存在很严重的正面交锋问题。

豆瓣读书,豆瓣电影,豆瓣音乐:这两者属于同一类型,都是针对产品评价推出的BLOG类应用。基于豆瓣的庞大用户群,用户对于书籍和电影和评价通常会有较高的质量,并且加入了用户评价系统,通过大规模普通用户的评价过滤,使得更多有意义的文章可以被检索和分享,这无形中提升了网站的含金量,权威就意味着更多的流量,更多的流量就意味着更多更高质量的评价和文章,所以豆瓣现在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发展模式。

类似于全球范围内的IMDB,IMDB对电影的评分系统具有非常高的权威性,很多影评人的参与和专业人士的评价为IMDB增色不少,而口碑的建立又吸引了更多的专业人士参与其中。豆瓣作为一个国产化的web应用,并没有抄袭IMDB在这方面的经验,反而,鼓励大众用户对产品进行评价,情感上更加贴近普通用户,同时一些高质量的文章也提高了评价的权威性,形成了良好的口碑,进而吸引更多用户进行高质量的评价。可以看到,豆瓣在可持续性发展上与IMDB是一致的。而这,也就是豆瓣电影等应用的进入壁垒一个良好的口碑效应和生态圈。很多国内用户目前在寻找一部电影,一部书籍或是一张音乐的时候,第一个反应就是去豆瓣,这样一种口碑效应就是非常强大的进入壁垒。

豆瓣电台:豆瓣电台属于个人非常喜欢的一个应用,向用户随机推送歌曲,用户可选择跳过,收藏或不再收听。根据对歌曲的不同操作,通过后台的算法,将歌曲风格进行分类,之后推送给用户的歌曲具有自学习功能,不断向用户喜好的歌曲类型发展。同时可以引入豆瓣好友的推荐,好友推荐或关注的人的歌曲类型也会影响自学习的效果。应该说,网络电台的应用是非常之多的,暂不说林林总总的在线音乐试听网站,单是几大门户就都推出了自己的在线音乐网站,例如QQ音乐,网页首页的mini播放器等等,但豆瓣的这一模式创新,却打开了市场的这个缺口,很多用户并不知道自己想听什么,他们只是想听到一些音乐,而这种独特的自学习模式,又可以最大程度上满足用户随便听听的愿望。算法的建立依托于庞大的音乐库,和用户已有的实践效果,这并非短时间内可以形成。所以,对于有这部分需求的用户,豆瓣电台的进入壁垒就是庞大的音乐库系统和高效的自学习算法。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