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的散文

来源:范文网 2.97W
舞蹈的散文1

舞出健康

舞蹈的散文

走进老干部大学交谊舞学习班,教练走进老干部大学交谊舞学习班,教练成老师对我们说:交谊舞是一种颐养心身的健康活动。年青人获得青春美感的欢乐,中老年人可从中得到适当运动和充分的愉悦。是一项既能使身体得到锻炼,又能使精神放松,心理得到调整的“轻体育”。

人们在音乐舞蹈的熏陶下,男士培养了绅士的风度,女士跳出圆润、高雅的气质。

身处霓虹闪烁,熙来攘往的都市。中老年朋友们,退休前,每日匆匆的脚步,记录的是我们一生的辛苦劳作,难得跳舞娱乐。生命的轨迹、情感、随着前尘影事的回忆悄然逝去。退休后的今天,闲情逸趣。剪一段时光轻轻流淌,流进心田微微荡漾。用一曲舞的时间,来温润桑榆晚年,在阳光明媚的日子,让心灵之花,摇曳在梦的舞场。

交谊舞是文明高雅的艺术,它与音乐是孪生兄弟。音乐是听得见的舞蹈,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人们在优美的旋律里翩翩起舞。如一百八十度转体,下腰、屈膝、抬腿、掂脚……如醉入迷,焕发青春,忘记了疲惫与困忧。

舞蹈能丰富文化生活,又健身娱乐。它融于“俏、跳、放、笑、唠”健身五字诀于一体。是治病康复的良药,防止早衰,延年益寿。

难怪日常生活里,在公园、在广场、在沿河风光带,男女老少聚在一起跳交谊舞,已成为都市社区的一道靓丽风景。

人们在节奏欢愉、明快的乐曲中锻炼身体,不仅动作优美,舒展,赋予韵律感。通过手握手的运动,促进友谊和交往,使人们在生理和心理得到全面放松。

你看:舞会上,舞者们的脸上都绽放出桃花般的笑容。轻快的舞步,让人们忘记了年龄。人们在花花绿绿、红红青青的装扮下,显得更加精神。他们被时而沉静,时而激?n,时而欢快的音乐所陶醉,心情跟着音乐跳动、旋转、飞翔。都暂时忘却了烦恼和忧伤。他们优雅而快乐。绅士般的礼服衬托出男士挺拔的身姿,飘摆的裙子辉映着女士艳阳般笑容。那艳丽的像盛开的喇叭花一样的裙摆,紧紧跟随和围绕绅士的礼服,如同变换的五颜六色的花朵在舞池中旋转、流动。人们把愉悦写在脸上,把靓丽缀在身上,把烦恼忘却,将无奈抛开。

在这个生机勃勃,美仑美奂的氛围里。我想,不管是年轻还是年老,不管是丑陋还是美丽,不管是逆境还是顺境,舞者们都有一颗永远年轻的心。在这里苍老的容颜也会纯静盛开。在音乐的节拍中感受生命的热情,用健美的双足踩在音乐的节拍上,抒写生命的诗行。

岁月蹉跎,时光荏苒。尽管我们双目染苍茫,华发霜染秋寒,也不要将日子过得和自己的年龄一样变得苍老寡淡。在沉静淡然的岁月里,让心灵弹拨着叮咚的琵琶,把一曲“夕阳红”反复咏唱。用生命的余热填充琐碎发亮的时光,开开心心健身,快快乐乐跳舞。跳出高雅,舞出健康。

成老师对我们说:交谊舞是一种颐养心身的健康活动。

舞蹈的散文2

文字,灵魂之舞

文字,是人的灵魂在跳舞,是反映一个人的思想之精髓。当我们穿梭在文字中,就是人的灵魂在欢畅,在跳跃。有思想的人,就有灵魂;有灵魂.就得用文字展现出来。

文字中,有的人呈现悲哀,有的人呈现欢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境,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也会有不同的心境。人生的长河中,患得患失,有时心潮起伏,有时平静如水。我们用文字演绎我们的角色,我们用文字舞蹈我们的情怀。

喜欢在文字里跳跃的人,说明他的思想在颤动。多少名人作家写下了不少的巨著,说明他们的思想一直在飞舞。他们紧跟形势,随时代的脉博跳跃。他们不知疲倦,为世人著下了认可的名卷。他们的文字,就是灵魂的表现;他们的巨著,就是思想的反映。我们仰慕这些作家,我们也喜欢这些文字。可我们也是有血有肉的躯体,也是有思想有灵魂的载体,为何不也去舞蹈一下,阐述我们的灵魂呢?

在大千世界里,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释放一下自己的灵魂。在文字中展现,在文字中舞蹈,跳出我们的心情,唱出我们的梦想。

文字,灵魂之舞。就是要用文字彰显我们的思想,用文字唱出心中的最爱,用文字书写最新最美的画面。一旦被文字所倾,我们的灵魂就暴露于天下,我们的思想也就欢畅淋漓。请用文字舞出自己的精彩,请用文字唱响自己的梦想。文字,是我们生活中的一座桥梁。没有文字,舞不出我们的精神面貌;没有文字,舞不出精彩的世界。只有文字的飞扬,才能实现其自身的价值。只有文字的飞扬,才能使我们的国家呈现明媚的色彩。

文字,灵魂之舞。就是要用文字描绘我们的深邃,用文字唱出天下的喜事,用文字书写最新最美的前途。一旦被文字所迷,我们的灵魂就大白于天下,我们的思想也就无所讳忌。请用文字,舞出我们国家的新貌,请用文字唱响祖国的未来。文字,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文字,舞不出大国的非凡;没有文字,舞不出我们智慧的潜力。只有文字飞扬,才能实现个人的梦想。只有文字飞扬,才能实现我国的强盛。

正因有文字,我们抒发自己的感情;正因有文字,我们畅谈国家大事;正因有文字,我们才有希望实现自己的梦想。所以,我们心甘情愿做一个文字的舞者,在这大舞台上,释放人生的精彩。文字,是灵魂之舞。我们愿在文字中飞舞,愿在文字中徜徉,用文字跳出我们一生的精华,用文字舞出我们辉煌的世界。

舞蹈的散文3

可能出于女孩的天性,女儿最喜欢的游戏是跳舞。

没有老师教,没有榜样模仿,只要一听到节奏明快的乐曲,便会放下手里的玩具,和着音乐的节拍,扭起了身子。有时,自己高兴,就唱着唯一会唱的广告歌”宝宝金水少不了”模仿小孩子在澡盆子击水的动作并对这一动作,作了艺术的夸张化,产生了艺术的美感。当然更多的时候,是在唱一首无字的歌,配合着这些歌,扭动着腰身,变幻着表情与手势,那眼神,转盼多情;那表情,如痴如醉;那舞台动作与表情协调统一,完美融合整个舞蹈过程,就像一个完全入戏的舞蹈演员在阐释作品的艺术魅力。不管有没有人,决不害羞。我发现,女儿的舞蹈,不管配合着什么曲子,都显得那么节奏和谐,情感表达得得体自然。艺术家们提倡的”艺术的生活化””生活的艺术化”等艺术准则,在女儿身上,却毫不费力地实现了,真是不可思议。

曾在一期”艺术人生”节目中,看到一位在一部电影中扮演了孩子的母亲的著名演员,在谈到自己和孩子配戏的感受时,深有感触地说了这么一番话:任何一位演员,不管多么有名气,你可千万别小看和你配戏的孩子,尽管他们可能是第一次拍电影。你的表演没法超过他们。你时时在揣摩当母亲的感觉,而他却已经”成了”你的儿子。在和你演戏的时候,你寻找进入角色的感觉,而他则就是角色,以致戏拍完后,他见到你,还依然喊着”妈妈,抱抱”,说着,就扑过来,小手抱住你的腿,不管这双手是否沾上了泥巴,因为在他的心中,自己有两个母亲,一个生身母亲,一个是你。你确实是自己的母亲,而不是角色的需要。而我们每一个演员,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说得太中肯了。我不懂表演,我不知道表演的真谛是什么,我觉得,表演的最高境界,就在于艺术地塑造具有审美价值的生活。既然如此,那么生活的艺术化,艺术的生活化,就成了演员塑造角色的基本规律。一位著名的电影化妆师,在谈到给演员化装这个话题时,爆出了影视化妆面临的尴尬:”老一代电影演员像斯琴高娃潘虹等大腕,在化妆时,完全遵循艺术规律,服从于人物的需要,从不在乎是否歪曲了自己美丽的外貌。而现在某些演员,在化妆时,却不太考虑剧情人物的需要,不管扮演什么角色,一定要展示自己年轻而美丽的外貌,哪怕扮演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面黄肌瘦的乞丐,也是面色红润,没有一条皱纹。”演员一旦表演这个角色,你就不再是你自己了,你完全变成了角色,如果还想着在任何角色中不要破坏自己美丽的形象,那又怎么能塑造好这个角色呢?

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曾经说过:”主持节目,就是要把自己当成观众的朋友,把自己融到观众中去,让自己的亲切,真诚打动观众;幻想靠一些主持技巧,而忽视这些最本质的东西,都将是一种哗众取宠。”技巧,永远服从于艺术的需要,脱离了形象塑造本身,完全靠艺术包装,那只能是一种精美的外壳,没有任何意义。

女儿的舞蹈,也许有人从专业本身来看,根本不叫舞蹈,因为它没有主题,没有舞蹈的基本功,更别说其塑造形象。但从艺术真谛来讲,我觉得女儿的表演,是有主题的,这主题就是他当时的情感,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她手舞足蹈,歌以咏志;她将自己的情感与独创的舞蹈动作完美的结合,表达自己单纯美好的内心感受,创造了一种只有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才能创造的艺术形式——少儿舞蹈。这出舞蹈没有编剧,自己就是编剧;没有导演,自己就是导演。这是集编舞导于一身的艺术作品,这一切,都出自不到两岁的女儿——一个没有受过任何专业熏陶的孩子不经意的创作。这部作品的特点就是真,自然。当别人想法进入角色时,他自己就已经主客交融了。女儿的舞蹈作品有着一定的典型性,真实再现了不足两岁的孩子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和对生活美的表现能力。令我佩服的还有一点,从女儿这种捕捉生活的能力,强烈的表现欲望中,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堕落。我们早已经把这种与生俱来的天分丢到九霄云外了,也许是长期不用,这种天分遵循”用进废退”的原则,退化了。这是多么遗憾的损失呀。这一切,都源于我们所谓的成熟以及种种合情合理的理由。

女儿是天才的艺术家;女儿的舞蹈,也是世间最美的舞蹈。不过,我隐隐的产生一种惧怕心理,这种可贵的天分是否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

舞蹈的散文4

我们总是坚信,只要我们结了婚,生了孩子,生活就会更加美好。然而,有了孩子之后,我们又因为孩子太小而觉得希望落空了,于是我们又想,等他们长大一点后,我们的生活就会好些了。然而,等到他们十多岁后,我们又因为要处理他们那些令人头痛的问题再一次觉得希望落空了。于是,我们又想当然地诊断,等他们再大一点后,我们的幸福生活就会到来。

我们总是安慰自己,等我们的爱人愿意和自己配合,等我们拥有一辆更好的汽车,等我们能去度一次愉快的假期,等我们退休以后,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完美。但是事实是,没有什么时候能比现在更好。如果不是现在,那又是什么时候呢?我们的生活每时每刻都面临着挑战。最好承认这一点,尽量使自己保持快乐的心情。

我很欣赏阿尔弗雷德·苏扎的一段名言。他说,长期以来,我总有一种感觉,以为生活——真正的生活即将开始了。但是,每一次又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障碍,那些未完成的事情,必须要打通的关节,需要付出的时间以及需要偿还的债务等。似乎只有完成了这些,生活才会真正开始。最后,我终于明白,正是那些障碍,构成了我的生活。明白了这一点后,我才知道世上根本没有什么通往幸福的光明大道。

幸福本身就是路。你生活中的每一时刻都是最宝贵的无价之宝。

记住,时间不等人,永远不要做那些无谓的等待——等上完学,等回到学校;等结婚,等离婚;等生孩子,等孩子离开家;等工作,等退休;等有了新车,等有了新房;等春天来临;等重新再活一次,然后才知道没有什么时候比现在更好,更应该开心地生活……

幸福是一段旅程,不是终点。因此:

用心去工作吧,就像你不需要钱;

大胆去爱吧,就像你从未被伤害过;

纵一情舞蹈吧,就像没有人观望。

舞蹈的散文5

舞蹈是我国最古老的艺术,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礼乐”中“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认为,“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

所谓“原生态”舞蹈,应当是古代先民们“歌之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而产生的,是较少受到“现代化”侵入的具有“文化源头”意义的民间舞蹈。

一般认为,原生态舞蹈是广场的而不是剧场的,是自娱自乐的而不是表演性质的,是参与的而不是观赏的,是随机的而不是规范的,是省力的而不是刻意的,是传承的而不是创编的。原生态舞蹈是由普通民众在民俗仪式或民俗活动中传承的民间舞蹈。

从民族学、民俗学、民族和文化心理学的角度去把握,我们会发现原生态舞蹈有以下一些精神和文化内涵:以图腾符号为神圣力量的崇拜性;以生命本体为主题的仪式性;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性;以民间生活为基调的大众性。每一个舞蹈不一定完全包含,但都与其中一个或几个内容有关。

以图腾符号为神圣力量的崇拜性。图腾是原始氏族和部落群体的标记和象征,图腾文化作为形成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结构的原始积淀层,具有民族文化之元、民族灵魂之源与人性之本真的元初意义。原生态舞蹈就是表现图腾崇拜或本身即以某种作为图腾符号的动物动作为舞蹈动作,使其获得群体认同的标记性,满足和实现社会性集体意识和归属心理。例如,龙舞与汉族人民对龙的图腾崇拜是分不开的。而少数民族中对铜鼓的崇拜、对竹的崇拜,许多民族的傩仪傩舞中对天地神灵的崇拜,是原生态舞蹈中一个重要的元素。图腾崇拜性舞蹈,源于人们对神灵的崇拜和祖先信仰的需要。

以生命本体为主题的仪式性。仪式是人们的行为方式,仪式舞蹈在原生态舞蹈中占有重要位置。仪式舞蹈产生于对超自然神灵的敬畏和依靠。在原始社会,原始宗教、图腾崇拜、巫术祭奠等活动都离不开舞蹈。仪式舞蹈在行为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膜拜行为,一种是模拟行为。无论是对神灵的膜拜还是以神灵依附及装神扮鬼,目的都是为了借助神灵的力量来实现驱邪纳吉,反映了他们对生命的追求和 生活的向往,寄托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愿望。

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性。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耕社会,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是“天人合一”。这种观念反映在原始文化心理中,就是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对自然秩序的服从,并在此基础上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的初始含义为“神”,人只能消极被动地顺从。人们后来认为天即自然,是指大自然及自然界的演化规律。“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表现在原生态舞蹈中,就是反映人们祈天祷地、求取风调雨顺的各种仪式舞蹈,而具有原生态性质的民族民间舞蹈,也含有大量类似内容。

以民间生活为基调的大众性。原生态舞蹈是作为人类活动的内容存在于民众之中的,是民间生活与生产活动的一个部分,是以民间生活为基调,以大众审美为旨趣的民间舞蹈艺术。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以人类体力活动形式为基本表现形式,形成反映劳动活动的原生态舞蹈,同时表现出劳动中自然流露的美好感情。我州的苗族板凳舞、彝族“阿妹戚托”等便是这种源于生产生活的舞蹈。

把握了以上要点,我们在挖掘整理原生态舞蹈时就能更好地有的放矢了。

什么是原生态舞蹈

所谓原生态舞蹈,应当是古代先民们“歌之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而产生的,是较少受到“现代化”侵入的具有“文化源头”意义的民间舞蹈。

一般认为,原生态舞蹈是广场的而不是剧场的,是自娱自乐的而不是表演性质的,是参与的而不是观赏的,是随机的而不是规范的,是省力的而不是刻意的,是传承的而不是创编的。原生态舞蹈是由普通民众在民俗仪式或民俗活动中传承的民间舞蹈。

从民族学、民俗学、民族和文化心理学的角度去把握,我们会发现原生态舞蹈有以下一些精神和文化内涵:以图腾符号为神圣力量的崇拜性;以生命本体为主题的仪式性;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性;以民间生活为基调的大众性。每一个舞蹈不一定完全包含,但都与其中一个或几个内容有关。

舞蹈的散文6

遇见一位很久没见的朋友。聊起别后话题,我兴奋地说起文学会、三清媚、采风学习交友、和儿子的快乐出游以及自己的文学创作成果,最后总结:“虽然也很辛苦也没有多赚一分钱,但我赚到了快乐。我觉得以前所有的快乐加起来,也没有这一两年里得到的多!”

朋友先从政,后经商,虽有扎实的文字功底,但一直处于休眠状态。于是,我顺带着鼓动他:“钱是赚不完的!你的文学才能已经冬眠得太久,该是做回自己的时候了!”

我认为,一个现代知性女子,大致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先为自己活一回,然后再为别人活!一种是先为别人活一回,然后再为自己活!我和身边大多数的女人一样,读书工作赚钱、结婚生子育儿,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为生活为前程为事业,先为别人活过了一回;等到事业小成、生活稳定、温饱无忧时,终于可以任着自己的性子,为自己活一回了,于是那些早已遗忘在风中的年少时的清梦,悄悄地在月明星稀的午夜时分,又来轻叩我的心门:

你忘了,你曾经对那双在键盘上弹出美妙音乐的修长灵巧的手,无比羡慕,对五线谱上那一个个游动的小蝌蚪,心生向往;你忘了,你曾经对芭蕾舞里小天鹅美丽细长的双腿恋恋不舍,扶着围墙苦练踮脚,最后终于放弃;你忘了,你曾经用铅笔钢笔圆珠笔,画过一张又一张的人头侧面像,你画得出额头、鼻子、嘴巴、下巴的轮廓,可那只侧着的眼睛怎么也安不上去;你忘了,你曾经写下一本又一本日记,录下每天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相信所有的记忆都将成为你那本书里的传奇……

从我选择走路上下班,爱上了大自然四季花开的美景,有感而发写下第一篇散文《一路花开》开始,竟然不可收拾地接连写下了近两百篇文章,看着这个数字和一个个日积月累亲手码上的方块字,连我自己都觉得吃惊。亲情、友情、爱情,工作、学习、生活,社会、单位、家庭,山水、花树、虫鸟,都走进了我的文字里,延续和放大着我的脉动和呼吸,我竟然和我的文字融为了一体!

从事文学创作的人,注定是孤独的舞者,文学创作的现场,永远没有观众,没有掌声;而文学创作本身,则是黑暗中一场又一场的心灵舞蹈,让所有迷恋她的人酣畅沉醉、欲罢还休。爱上写作,不为名利、不怕褒贬,只因为文字能够用最妥当最安全的方式,为我收藏好生命初始的纯真和欢乐,以及岁月风霜中的温暖和感动。

更何况,因为文字,我还认识了这么多爱好文学的朋友,走进了一个这么广阔的文学世界。所以我常常在和朋友探讨文学创作这个话题时,重点申明我的快乐写作三境界:第一境界,能把心里想的东西写出来,我就已经很快乐了;第二境界,写出来的文章能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我更快乐;第三境界,文章发表后能有稿费,那我就更快乐了!

曾有一位富翁善待邻人,只要来借钱的,都如数借出,且不收利息,引起他家小儿子的不满。富翁谆谆告诫儿子道:“想当年一场火灾,只留给我一件棉袄和一只瓷碗,是左邻右舍帮扶着,我才又走到了今天。我告诉你,除了这件棉袄和这只瓷碗,其他的都是利息!”

我也想说,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除了快乐写作这第一境界外,其他全都是快乐的利息!

让心灵舞蹈,快乐无比!

舞蹈的散文7

在节目开始之前,节目组来往各地、从1000多份视频中挑选出了200名选手提前进入了训练营。作为《舞林争霸》评委兼节目发起人的方俊,参与了前期的整个过程,最终,200名选手进入集训营进行节目录制前的集训。在后台化妆室接受采访的时候,方俊明显很high,嘴里不时爆出一些选手的名字:“我们有一个天才的11岁小孩,还有一个单腿跳Breaking的选手,都非常厉害。”

实际上,国标出身的方俊不算是从正统院校出来的舞者。在他的时代,国标舞刚进入中国,所有的学习都需要自费,而方俊成为了中国第一批国标舞者,和舞伴陈昭一起收获了不少国际奖项。即便这样,他仍认为中国大多数好的舞蹈人才,都是各院校或者部队培养的,而这一次,由于中国舞蹈协会的支持,不少大舞团的顶梁柱都成了集训营中的一员。“他们最常说的话就是‘他来了,我必须来’。你会看到他们这种拼和互相较劲的状态。”方俊说,在整个的集训过程中,那些顶级的舞者一天都只睡一两个小时,一直在改变自己的舞蹈,“你跳得好,我必须跟着改,要比你更好。他们都憋着一股劲。”

在方俊看来,引进《舞林争霸》现在正是时候。“中国的文化体制在改革。我们为什么可以去做这个?就是(舞蹈事业的)改革其实5年了,这些舞蹈演员已经有出乎本能去舞蹈的意识了。如果在5年以前,你去做这个节目,是没有意思的。”

东方早报:在这个节目里,你不仅是评委,同时也是发起人。听说在《舞林大会》的时候,你已经在关注美国版《舞林争霸》了?

方俊:当时我在英国,买了第一季的美国版《You Think You Can Dance》的带子,当时我就已经感觉不可思议,它开辟了一种新的跳舞的方法,更接近人群。它是跳人的本性。但当时还是觉得离我们比较远。

现在,其实是天时地利人和。经过了5年的中国舞蹈改革,现在没有专业舞蹈演员了,演员都是签约的,没有终身制了。很多的舞蹈演员,他们有一种失落感,就是奋斗了一辈子,可能你分不到房子,什么都没有保障。

CCTV舞蹈大赛我也做过评委,荷花奖我也做过评委,当年我自己也比过,两边我都比过,这种比赛跟《舞林争霸》有什么不同?不是简单的体制内或者体制外,而是CCTV有它的包容性,可以调动全中国的舞蹈团体,但也有局限性,来比赛的人未必是心甘情愿的。

东方早报:为什么这么讲呢?

方俊:因为他们是代表团体出来比赛,赢了也是团体的,输了,也是团体,那么对他们本人其实不是影响很大。过去,如果去荷花奖赢了,可能还会分房子,升级。CCTV赢了,你也分房子。后来就慢慢没有了。那么,我们迫切需要一个比赛。一个什么样的比赛?一个可以让这些舞者真正的走到前台来,把他们身上这层皮,我们说那层剧目、团队的皮拉掉,看看舞者到底多好的比赛。

东方早报:就像你说的,因为以前都是跳的剧目,那现在来《舞林争霸》,他们会不会不适应?

方俊:其实他们来的时候,都是跳的剧目。我们做集训营的目的,是让他们调整成跳自己。有些剧目我们改到是很本性的。我们不需要他们跳剧目。因为跳剧目,我们别的电视台也看得到。但跳自己就不一样了。跳自己有几种方法,首先,你可以跳技术,你这个人,一看你的技术,就知道你练得已经疯掉了。你也可以直接跳你的一种感觉,你的本性,或者跳给你爸看,跳给你妈看,跳给你自己。或者你就是热爱,你就是张扬。在民间舞的选手里你会看到,有一个跳蝎子舞的选手,那个人,你感觉他骨子里就是只蝎子。他是部队里的,他说就是要张扬。

东方早报:他在部队里面也跳蝎子舞吗?

方俊:跳。所以我首先要让你们知道,现在的民族舞和现在的舞蹈团队,中国的文化体制在改革,我们为什么可以去做这个?就是(舞蹈事业的)改革其实5年了,他们已经有本能的东西了。如果5年以前,你去做,是没有意思的。

最初我是最反对做舞蹈节目的,我当时提出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我妈不去看电视剧,要去看一个舞蹈节目”?但如果他的舞蹈是跳自己的话,那是可以看的。初赛我们称为“炫舞”阶段,给观众看的是就是舞者的本性。可能我们在大浪淘沙阶段,是看的一种协调能力和人的一种斗志。第三阶段看的是一种经典和合作能力。但是整个概念不是在比舞蹈,是在比人,这是最重要的。

东方早报:录制的时候,我们听到了很多选手的悲情故事。

方俊:是的。你跟杨丽萍老师接触、和金星老师接触,已经感觉他们非常不容易了。但是你再跟底层接触,你会再次被震惊。我这样说比较容易理解,我们小时候在少年宫,一定是好的那块材料先被挑去跳舞了,中等材料去唱歌,但是过后那个唱歌人的收入、社会地位,一定比那个跳舞的高。这些底层的舞者,他们依靠的一种力量是你不可想象的。

在做《舞林大会》的时候,我跟阿东(导演)一直在讲,为什么明星这个舞蹈比赛不好看?因为它就是一场舞蹈比赛。但真人秀的本质是什么?是人,是情怀,这一点《好声音》给我启发很大。

舞蹈的散文8

舞蹈,是以身体躯干为形体,以思想灵魂为主旨的.一项人体运动。不但要有过硬的技术技巧,也就是身体语言的表达力。还要有神韵,要能体现出舞蹈的境界来。

一直认为,腰是身体运动力量的源泉,是一切运动轨迹的枢纽和核心。腿是一切动作平衡性的支点,只有下盘稳定,再配合上肢动作,附加情感。身体跳舞,心灵跳舞,就可以是一部好的舞蹈作品。

热爱运动的人,会对身体产生很大兴趣。挑战极限,会产生强大的自信力。乐观向上,会更加热爱自己的身体,对生命有更深层次的认识,继而热爱生命,富有生活情趣。另外,在运动时,肌肉紧张了,精神就能得到很好放松。从而起到舒缓内心紧张和压力作用。所以,有人说,打开腋窝,就能够抵抗一切忧郁。

一直以来很喜欢看鱼,在水里游来游去,从容不迫,怡然自得。很舒展,很自然,而且也很有美感。我就想到,假如跳舞,

可以做到自然舒展,美观大方,是不是就好看多了呢?紧接着,就联想到,这种美丽的游动姿态,它的发力原点,运动规律在哪呢?于是,我静下心来仔细观察,鱼的运动是以腰部为轴心,用尾巴发力的。 向前运动的时候,身体后移,往后走的时候,身体前移。左移的时候右倾,右移的时候左倾。运动轨迹是不同的线,身体各部位运动也是线。由静止的点,运动中的线,构成运动的轨迹和图形。点线面构成三位一体,这样做,很符合运动学的美学特性。

我个人认为,跳舞的时候,也注重身体的平衡性,动力和非动力因素。如果把鱼的游动特征用于解决舞蹈的平衡性,以腰部为轴心,双腿作为支点,力从地起。力量由脚上到腿,腿输送到腰,充分利用腰,把力量传导到身体各部位。李小龙先生的武学截拳道,也讲求力从地起,腰部发力,最短距离,最大力量,去进行有效攻击对手。由此可见,这样做,既解决了舞蹈的原发力,还解决了舞蹈的动态平衡,以及动力因素和非动力因素相互转换的问题。

凡是热爱舞蹈的人都知道,金星擅长跳现代舞,现代舞的特征就是瞬间的爆发力,动作明快,线条清晰。抑扬顿挫,轻重缓急,都有鲜明的节奏感。所以现代舞给人的感觉就是有活力,充满生机和力量。之所以好看,就是发力和延伸处理得很好。金星是一个很严谨的舞蹈艺术家,很重视音乐和身体的协调统一,身体语言的表达。

中国古典舞,是由原先的戏剧舞蹈、武术动作套路演化和发展而来的。注重神韵,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注重圆润通达,自然和谐。就如同中医一样,讲求舞台剧作的整体性。还和中国画一样,注重空间的留白。即使没有了动作,但是会有一个造型,就站在台上,而且很美。在舞台空间处理上,也注重留白,留白可以很好地给人以无穷无尽的想象和联想。只有神韵处理好了,动作技巧掌握了,感觉自然舒展了,在舞台上行如流水,就像鱼在水里怡然自得游来游去一样。戏曲名家梅兰芳,十几年,看鸽子飞行的线路和身法。不是训练别的,就是练眼神,练在舞台上的神韵感。中国古典舞,步法和身法上也是逢拧必倾,欲前先后,欲后先前,欲左先右,欲右先左。当然是注重古典美学的含蓄美,但也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是注重动态平衡,以及解决了步法和身法的动力因素和非动力因素。从这一点上看,和鱼的运动规律是一样的。

凡是喜欢民族民间舞蹈的人,都知道孔雀公主杨丽萍。她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集大成者,可以说是坐上了中国舞蹈界的第一把交椅。把云南的地方性、区域性舞蹈,还有其它民族舞蹈,揉入了中国古典文化特色和成分。让中国民族民间舞焕然一新,大放光彩。她的舞蹈,动静自如,很注重身体动作、表情,舞台造型的表现力。哪怕一个休止符,也表现的淋漓尽致。看她的孔雀舞,那手指的孔雀造型,那体态的婀娜多姿。使人联想到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就好像是仙女下凡一样。塑造的意境,优美,庄严而又典雅,就好像是从神坛上走下来的仙子一样。她的舞蹈,动作的动静处理,舞蹈意象的表现都很完美,形象而又自然。

以上,就是我个人,在鱼的游动中而联想到舞蹈动作以及表现力的。本来,是想更加全面,更加形象生动的写好这篇文字的。只是我对于舞蹈,就只是看看热闹。充其量就是有点了解,门外汉而已。当然,也就不能写好了,但是我个人在写作这篇研究性文字的时候,确实很尽力。

舞蹈的散文9

行走在稚嫩的边缘,我们无法像昔日般无忧无虑。毕竟青春最后的一次放纵将在这里落下帷幕,我们无法在渐渐逼近的压力下无动于衷。

人生就是这样的不知所措,当我们还在因为初入大学而高烧不退之时,一转眼我们却即将站在毕业的边缘,面临着告别青春的最后一场舞蹈。

想想大学四年的我们,曾经彷徨,迷失,不知道什么才是自己应该追求的,更不知道什么才是自己能够追求的。只是一直怀着天真的幻想,把未来想得那么的美好。可惜毕竟现实是残酷的,尽管我们不想去承认,但是我们却在冰冷的环境里无能为力。

因为不管我们承认不承认。

我们都再也回不去那种,虽然忙碌但是天真,可爱的时光。我们也不会再像高中那样,清晨穿梭于校园里,在几百平米的操场上尽情的读着英语单词,心无杂念的背诵唐诗宋词。

我们都再也回不去那样,一起敞开心扉的笑,一起高谈论阔的讲述着自己将来的理想。尽管那些理想看是很天真,但是我们依旧坚信,依旧一起欢笑,一起努力。

我们都再也回不去那样,晚自习以后飞快的跑回寝室,然后在甜美的梦乡里想着今天的数学题,思考着明天的作文。

……

匆匆而过的青春,宛如永远奔腾的江水,东逝一去从不回。

樱花虽美,然却是一春之荣而已。青春虽美,也只是一眼而过。

所以在短暂而珍贵的时光,我们应该选择性的去做,选择性的去追求。毕竟一个人的精力很少,不可能面面俱到,十面全能。

站在青春的散场处,我不想因为过去的美好而依依不舍,我也不想因为过去的哀伤而懊悔不已。因为我知道我没有理由留恋过去,也没有借口去遗憾曾经。

人生应该如烟花,当奋力燃烧释放出最美的光彩。那怕最后烟消云散。

青春应该如山兰,当不顾艰难困苦绽放自己的芳香,那怕无人欣赏。

我不止一次的问过自己,自己追求的是什么?

结果无数次我都无法真正的了解自己,我好像什么都喜欢,什么都是想要追求。但是又好像什么都不喜欢,什么都可以不用追求。

或许就这样了吧……

但是纵然青春的消逝我可以无动于衷,那么面对下一秒就要来临的责任,我还能不闻不问吗。答案当然是我不能,因为不管我愿不愿意,我的肩上都必须抗起属于我自己的那份责任。无论是为了亲人还是爱人。甚至于我的孩子。我都逃不掉……

青春马上就要散场了,下一步该怎么选择,无须再说。因为残酷的现实已经替我交上了答案,而很遗憾的是这份答案我却无法抗拒,只能接受……

舞蹈的散文10

异乡的风雨,越山越海呼啸而来。

风拍门雨敲窗的夜,忽然感觉这简陋的居所竟也是一方温馨的港湾。非芝兰之室,却是寂寞所归。

我不喜欢敲打键盘,看着别人十指翻飞电脑屏幕上出现一行行方块字的时候,从不曾羡慕过。文字,美的不仅是内容,不仅是融入了让人哭让人笑的情感。文字本身就是艺术,字如画,字如人,多少人用日记的形式倾诉了对文字的感情,今天的我,只是重复了众多文字爱好者的心声。

只喜欢在雨夜,燃一灯红烛,泡一盏淡茶,点一根香烟,握一支湿笔,铺一纸素笺,记录忧乐的心情。而只有笔,也只有笔,才能带着我在文字里飞翔。

浊世的男子,洗净油污的双手,虔诚地提起笔,灵魂在文字间起舞,心灵小憩于诗情画意的凉亭。无论云舒云卷花谢花开,无论荣辱得失生死悲欢,只在自己的心灵净土舞蹈,千年万年、天上人间。

闭上眼睛,灵魂完成瞬间的穿越,危楼凝望“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谁又在吟哦着“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沉浮在“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的绮丽中,遥听如泣如诉的哀唱,原来是“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却又演化成“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悲愁。

不忍回眸,不忍深思,不忍沉沦。忽而柔笔化剑,“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仿佛驰骋于千里沙场,一骑纵横万夫莫敌。又忽儿峰回路转,大笔如椽“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粪土当年万户侯!”

在文字间舞蹈,忘了所有,文字是云,我就是盘旋云端的苍龙;文字是水,我就是游戏水中的金鲤;文字是天空,我就是扶摇直上的鲲鹏……

挥笔,用我的情感写就我的文字。点横竖撇捺,行草篆隶楷,孤芳自赏这勉强算得上是书法的东西,泼墨水流花放,我自畅酣潇洒。

文字,舞蹈成灵魂的诗词句章。嬉笑怒骂,忧欢哀乐,串成秦汉的音符,奏出唐宋的乐谱,迷醉流失的心路……

远眺窗外,公路上开着大灯响着喇叭的车辆穿梭疾驰,不知从哪里来,亦不知到哪里去。是这文字,也只有这文字,让我暂时逃避举步唯艰的红尘,漫游于古迹,追逐着古人: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舞蹈的散文11

现代都市的快节奏,像一双无形的大手,拽着人们旋转如陀螺。按说,这种感觉应该很充实,可每晚夜幕降临时,她却倍觉伤感和凄凉——因为还有好多事情没有做,连枕边书也倍受冷落,她们用娇嗔的眼神盯着她,使她无法入睡,却又无法清醒,浑浑噩噩地过了一天又一天。

想想,都是身体里这条懒虫害的。

自从孩子出去上学后,那条懒虫就在她的身体里安营扎寨了。晚上不想睡,早上不想起,中午又睡不醒,大部分时间都流失于她的半梦半醒间。把掐头去尾的时间去掉,就形成了工作时间不饱满,生活时间短缺,处处紧张的状态。往往到日落黄昏了,才发现很多事没干,懊恼之感随之而来。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她开始告诫自己。

早睡才能早起。先改掉晚睡的习惯,不管有多少事情没落实,十一点强迫自己准时关灯,进入睡眠状态。手机是个挺害人的东西,尤其晚上有人陪着在手机上聊天的时候,其他什么事都拖后了,浪费了大量时间。不行,得管好自己,尽量不与人聊天,即使聊也用语音聊,比打字省时间,坚持几天,效果不错,十点钟基本就能把私事打理完毕。

清晨五点半,铃声一响就起床,简单的洗漱后,六点准时出门。跑步强度太大,不喜欢,散步耗时,也不容易出汗,想了又想,还是跳舞吧!于是,约了姐妹们,晨起去小树林里跳舞,跳了没几天,人越来越少,最后就只剩下她一个人了。

一个人的舞蹈,刚开始,心里有些紧张,怕别人笑话,怕遇到熟人,跳着跳着老跑神,总是跳错。她停下来,告诫自己,不必在意别人的眼光,你就是你,然后迅速调整好心态,继续跳舞。半个小时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她越跳越放得开,越跳越舒服,不一会儿就大汗淋淋,真是舒爽极了!

每日,她开始提早出门。一天的工作量,大半天就完成了,留着空余时间干点自己喜欢的事情,晚上上完舞蹈课回来,还余有空闲,可以收拾家务,宠幸她的枕边书,忙碌而充实的感觉,让她感到很幸福。

生活是个大圆圈,工作只是大圆圈里的一个小圆圈,也就是说生活是个母概念,工作是众多子概念中的一个。也许得不到认可的工作或者不喜欢的工作,会让你觉得自己毫无价值,但你不能因此而懈怠,更不要为了工作而丢了幸福的生活,工作再不起色,生活也一样可以闪光,就看你怎么去经营。

一个人的舞蹈,也挺好……

舞蹈的散文12

【村庄在村庄的更远处】

每当我远离村庄的时候,我把村庄这个攥在手心有些发潮的词语在城市的角落端详一番:翠绿的玉米,丰盈的麦穗,高粱在大地像一盏盏灯笼照亮庄稼向麦场走去,我的左邻右舍惬意地光着膀子,麦场上轻歌曼舞。村庄在村庄的更远处看着我,也在端详我,端详我的卑微、虚荣、懦弱。

清晨的光线把城市从黑暗中剥出来,朝霞被来来去去的人们践踏,像一张发霉的蛇皮,一点点的殆尽。光线的力量把城市的建筑举起来,城市逐渐有了双重个性,在水泥和钢筋之间的缝隙,有了阴暗面。一些拢聚在大地的暖流被城市的漠然碾压、腐烂,原本宁静的作物在吆喝里狰狞,黯然失色。

我盲目地穿行于城市间,熟悉的面孔往往不熟悉我,城市带来的汁液冷却我的存在,我在人流的表层下窥视自己,我日渐充盈的乡土气息远远令他们作呕,我把陌生的文字带进城市这个新版的词典,于我,于城市都极为格格不入。我感觉村庄在我的内心扬起一把把鼓动的庄稼,刻意让我在城市骄傲,躲避不伦不类,以至于填补自惭形秽的虚荣。

我远离村庄,我的手臂还在果园的围墙上抚摸一些青果,七颗核桃一夜间被风吹落,它把我十年的希望顷刻间覆灭,象微细的火焰被黑暗吞噬,没有任何遗物让我遗念。核桃树上除了硕大的叶片散发着浓郁的果实气息,一场噩梦突然叫我感到什么是对村庄的失望。于是我躺在树下的草地上,从树的整个枝节一一顺刷一边,贪婪的吸吮来自树体的气味,我觉得我就是树的一条根,有可能被地下的虫物咀嚼,只是暂时脱离了树体的给予。我还有温暖的阳光,还有潮湿的土壤,或许,仅仅憧憬在十年的等待和七颗核桃的消失。十年树木,或许我树了一片阴凉。

我一团懵懂,城市的暗影越来越靠近我的身体,我越是躲避,越感觉每块遗弃在角落里的瓦砾都有无数只复眼透视着我,它们僵直的棱角似乎快要碰及我的花朵,我的麦芒、我的炊烟,似乎我一侧身,我的村庄就会隐匿消逝。

城市在用宽阔的马路载运我狭窄的思想,我敷衍自己的言行,对熟悉的面孔总是显出很富有的表情,我是豁达的,矜持的,但我也喜欢微笑,庄稼就是对村庄微笑的,村庄在村庄的更远处相互渲染着这份喜悦。

我在城市度过一时的美好,我拥有别致的友谊,西装革履不再有尘土,我的心情是锃亮的,我会记起某个地方的女子,十多年前用怎样的心情给我写下哪些能让我沉吟的文字,那时我在栽一棵核桃树么?再拆一封骨头发软的信件?她老了么?她还有一对酒窝吗?……

我拐过步行街的时候,我的兄弟突然拍着我的肩膀,他递给我纸巾的时候,我看见太阳整个从塌陷的云层里挣脱出来,像泼在地上烤漆,城市绚丽起来,而我拘谨的汗水望城市的时候有些模糊。

不远处有卖水果和蔬菜的摊子,但我找不到我熟悉的水果和蔬菜,我彻底感到城市有巨大洪流淹没了我,我身上太多的尘土形成坚硬的外壳,一圈圈的弧度释放我无望的半径,我不知道与村庄相比,我用半径丈量的面积那一块更适合我内心的作物生长,令我风雨无阻,劳逸结合。

我是土地稚嫩的种子,我在城市一瞬间的回落没有什么划痕,城市不会记起我,我不是水、煤气,常摆在话题里。我是白花花的面粉,抑或是青涩的玉米,不会引起纷争,暗处慢慢喜欢煎熬,喜欢茶余饭后对白,村庄是什么形状,我就怎么存在着,不爱虚饰。

城市渐渐被我的想象缩小,最后成为两个字,一个词,一个来来去去的符号,从城市的四周看,都有走向村庄的道路,这些路直通粮食的根部,它们伏在村庄的四周,看着我哪儿能去,会从哪儿回来,夜晚的霓虹灯一定是烧红的火棍,不仅会烫伤我的肌肤,会使我内心的作物受旱,欠收几成。

村庄在村庄的更远处,更远处是我城市看不到的心。

【土豆·洋芋·马铃薯】

记得前些年在一家报纸上看过一篇有关土豆的文章,其中这样描述它的身份:在乡下的牛肉面碗里称“土豆”,在城里的餐桌上叫做“洋芋”。而在我的教科书里,土豆不但有了“名”——铃薯,而且有了响当当的“姓”——马。或许一直居住乡下,我摈弃了“洋芋”的叫法,别扭于“马铃薯”文邹邹的称谓,每次看着父亲可香地吃着蒸熟的土豆,我总是用藐视的目光偷偷抵触土豆对父亲的吸引力。觉的它真的很土,连名字里都带“土”。

土豆,如同我的父辈一样土得掉渣的名字,外表没有一丝令人仰视的姿态,粗糙的肌肤裹着泥土,一生灰不溜秋。它们埋在土地里,如果不是隆起的田畦,与石头又有什么两样。与泥沙一样寡目地看着黑暗的地脉,接受潮湿的浸渍和冰冷的桎梏,即便最早的秋风吹归来也轮不到它们吸上一口,除了在黑暗中拼命滚圆自己,外面洁净的世界与它们肮脏的出生无关,最终在铁锹冰冷的驱赶里蹦出地面,短暂的停留后,又被拥挤在黑暗的地窖里,任凭它们怎样碰撞,发出的总是沉闷的声响和它们相互挫伤的肌肤。

土豆的创伤一直待在身上,它们像久病在床的瘫痪老人,容不得自己翻身,有的胯骨溃烂,有的鼻青面肿,腐烂后发出剧烈的恶腥味,整个冬天土豆们使劲拥挤着,相互用体温取暖。

这样的生存一直延续到立春,阳光照耀着外面骄傲的麦苗,就连墙角的蒺藜也竖起耳朵聆听春天的好消息,此时的土豆在地窖盖面打开的一瞬,剧烈的阳光使它们感到无比的惬意和自满,全然忘记了压抑、沮丧、低沉之类的囹圄时光。粉头垢面,农家人拿立夏的言辞作弄它们,把它们和瓜果一类的蔬菜划在一个户口本上,身份从秋天的庄稼转换为蔬菜,给了它们足够的荣耀。

土豆乐此不疲,争先亮出自己的体质,显示出健康繁衍后代的魄力,在农家人锐利的菜刀下痛快分支。它们没有纷争,深邃的穴窝汇集了一生的生育力量。它们散发出的体液吸引着耕牛,随着农家人一声吆喝,一个个被切成形状各异。切好的土豆睁着眼睛迫不及待地跳下姑娘媳妇的竹篮,钻进犁沟,仰面向上,像一个临盆的女人,等待一层薄薄的遮羞布,分娩的疼痛和幸福只有自己知道。

我琢磨土豆的生长过程,在我的潜意识里它们一直是猥琐而又愚昧的。任何一种庄稼或许都比它们更加不用豁亮的刀去宰割,也没有哪一类庄稼在大地拥有如此漫长的孕期。整个初夏土豆们都在土地深处的产床上用劲。土豆的韧性接应着三月的细雨,当蓬松的土地有了活力的时候,土豆“叭”的一声,满是腥味的暗绿色小脑袋钻出地缝,尖啄吸吮着阳光里鲜嫩的奶汁,有些贪婪。

土豆的花分为两种。早些年我们一直沿袭把上年秋天挑拣下来土豆作种苗,土豆是清一色的白,来年的土豆,地上花也是白的。近年从外地调运过来的脱毒土豆据说是用红薯繁殖的,皮红肉黄,味道有红薯的甜美,而且抗逆性很好,不易得病。渐渐地,土豆地上的白花被农家人描成了紫色的,风一吹,像极了家乡的村姑,一脸的西北红。

父亲独恭土豆源于上个世纪,我们兄妹多,母亲常年病恙不断,除了靠生产队周济外,外公家的自留地每年都是一地土豆。每到秋天,外公就用毛驴驮来一些,尽管个头很小,但土豆的味道很正。母亲拣出一些大个的,煮熟了,每人一碗,剥了皮,撒上盐末,有时候还会淋几点胡麻油,拌上油泼辣子,算是一顿大餐。

有一年春天,下午放学,表弟叫我去他们家,说是他们家吃洋芋。一进门,外婆家的上房里一股沁香的熟土豆味直钻鼻孔。三大碗土豆我和表弟一刻工夫就一扫而光,下了肚。晚上睡下,感觉心里特别恶心,头还眩晕。外婆摸摸我的头,说没发烧,我可能遇上不干净的东西了。外婆在我的头底下端出一碗清水,然后在碗里立三根筷子,嘴里嘟喃一些我过世的几个祖父,最终筷子站在谁的称谓里,外婆就一刀把筷子砍倒,那一次我记得外婆说是我嘴馋的二爷爷问询了我,说我吃得太快,还摸了我的头,云云。外婆常说,在阴间的亡魂越是问询阳间的人好话,阳间的人越受不住。

结果没到半夜,我上吐下冒,吓得外公把舅舅从睡梦里喊起来背着我就往大队医疗站跑。经过诊断,医生说我吃长芽的土豆中毒了。外婆不信,就问医生,我的表弟为啥没中毒。医生又说我吃的可能比表弟多的缘故,或是表弟时常吃,已经有了抗体。

一场虚惊总算没把外婆吓瘫。

从此,我对土豆产生极大的厌烦。外婆给我的那顿洋芋隐隐约约时不时从我的胃液里渗出来,令我发呕、眩晕。直到父亲临终前那几年。因为父亲总爱吃土豆,现在每家每户因为都是订单经济农业,土豆种植已经几乎绝迹了。妻子每次都从菜铺里称一些土豆回来,特意和馒头一起给父亲蒸上。父亲的吃法依然很传统,盐沫、熟胡麻油,父亲即便胃一贯不好,油泼辣子总是少不了。

父亲就这样吃着他一生认为最为上等的佳肴。20xx年初冬,新鲜的土豆刚刚下来,父亲却闭上眼睛。父亲像来年的土豆,被种进了大地。突然间我发现我因为厌恶土豆的原因,是忽视了喜爱土豆的亲人。父亲,一生不就是我饭桌上最常见的土豆,一日三餐养育着我,不弃不离,在贫瘠的土地韧性的活着,没有卑尊、没有抱怨,根扎在土地深处。

在生活的空间,我应该感谢大地,父亲在天堂或许也是幸福的:从城市和乡村之间父亲也演绎着“土豆”、“洋芋”的角色,即便父亲不识字,不知道土豆的原名叫马铃薯。

【韧性的舞蹈】

我说的舞蹈常常穿越村庄的季节而来,时而曼妙婀娜,白茫茫的一片,随风旋转。

当这样的舞步漫过来的时候,我感觉河心的水有了喜悦的表情,一向冷峻的面孔似乎多了窃喜和愉悦。我顺着高高的河堤走着,任凭田野的宽度把我的心绪逐渐缩小,相比大自然的每一种作物,包括一棵纤细的小草,它们随波逐流,茫无目的的在季节里穿梭,而我时常打量许多世间的繁琐碎事,沉迷红尘,用身体的温度检测亲情,他们带走我泪水的同时,我身体的盐层也被削薄。我不能断定个性的柔韧是不是变得怯懦了,开始吝啬自己,游离在矛盾的心境里。

河岸两旁是舞动的红柳,水草茂密的时候,这些倔强的树木与天色连接,它们没有高昂的身躯呈现出鲜明的图案。它们尽管称之为树,但从来长不大,没有了傲视,只有自卑。风顺着河流蘸满激情和冲动,除了微细的,隐藏草丛里的虫类,一只水鸟的姿势把这幅画卷从河岸缓缓打开。

我喜欢红柳,喜欢它们给了水鸟飞翔的动力和高度。红柳潜在的韧性一度洗涤我心底的纤尘,它们被河流滋润,长势里开花、繁育。向远处眺望的时候,发现我也在望它们,而且不论它们活得怎样,愉快抑或心情很糟,我都遥望一眼。时光里让我感觉它们的因我而存在,像另一个世界的亲人,或者把语言从大地的深处传递给我。

红柳底下我时常也看到纷乱的蚂蚁,它们阡陌交错的家园相互靠得很近,没有争议,用触觉,尽管我不知道它们娓娓的低语,但我知道它们在和家园说话,在和自然说话,和同类的性别说话。红柳弯曲的肢体承载水汽,炎热的气流使它们原本黯淡的肌色一次次煎受风雨的袭击,颀长的肢臂抱紧自己,雨中我也没见打开过。

我始终怀疑它们这样的存在是否有些低俗和猥琐。它们本来可以移居宽敞的田野,那里有羊群,有牧童的歌声,阳光把早晨打开,它们完全自由吸吮这些醇厚的奶汁,没有阻隔和打扰,静静地享受。田野里有农人打做的诗情画意,且行且吟,全然揉入幻境里。

但它们没有。

是它们没有勇气还是错过了选择命运的机遇。白茫茫的一片,除了红褐色的肌肤之外,星星点点散布在河堤,相互拥挤在潮湿的泥沙堆里。水势冲击过来的淤泥发出的腥味吸引嗡嗡盈盈的牛虻,这是它们唯一不觉得寂寞的时候。

或许红柳选择的河岸是为了选择了流水,顺着流水可以找到远处的红柳。太多的沉寂使它们在自然的生长中几乎销声匿迹,大自然往往会忽视不愿张扬的个性的生命,受到自然的歧视和抛弃,像人类摒弃带有生理缺陷或是肢体残疾的弱势群体,是自然想淘汰他们,还是命运活该如此。生命的价值会在艰难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优胜劣汰,红柳又将能怎样奈何自然。何况在这里依旧有蓝天、流水、鸟群。

记得小时候父亲常常砍伐一些红柳的枝条来做木杈,父亲说,只有红柳的枝条才耐用。剥了皮的红柳使我想到自己从母体里刚刚落地一样,通体湿润,浑身浸淫着羊水。父亲剥红柳的动作很娴熟,而且选择刚立夏的时节,红柳皮开始松动。父亲从红柳的一头拧几下,然后一抽一?O,红柳的皮活生生地就下来了。父亲把这些剥了皮的红柳放在烟火上炙烤、熏蒸,压在石磙下,蓄意拿走它们身体的罗锅,力争使之笔直。过几天待枝条干了,父亲熬了骨胶,开始往木杈头上插楔。每次看到父亲麻利的动作,我也试着折来杨树枝剥,父亲眯着眼,告诉我,红柳在春天是最早开始活过来的,它要汲取足够的水分,这样它才有很长的根须。红柳的家在沙漠,我们河堤上的红柳是风吹过来的,要不,我们这儿早就被西部刮来的风沙埋了。父亲还唠唠叨叨,说,红柳很倔,一旦落地扎根,你怎么也移不过来。

我抽了一口冷气,我只看到过河岸边的红柳,还没见过沙漠上有红柳。

见到沙漠上红柳直到我去酒泉的路上。一路的红柳顶着满头的粉色,许是花吧,隔着急速的车玻璃只能远远看着。一路的红柳向酒泉延伸,它们像一条通向酒泉相伴的甬道,揽着我的视线,揽着远处浮现的戈壁,填空着我的荒漠视线。

有时候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站在门前,透过昏暗的月光,远远地,依稀中红柳打着口哨,踏着慵懒的步履,径自舞蹈着,挥舞着通红的手臂,像抓住了什么,牢牢不放。屋里忽明忽暗的灯光伴随着我的呼吸,我像往常一样,坐在书桌前,夜色像羊水一样,我的每次动弹都会带来声响。屋子不再静谧,还有一些文字的懒腰伸展在浓厚的夜色里。我似乎睡着了,大片的红柳淹没了我的家园,我在红柳的包围里惊恐万分,颤栗着,那些红柳光着身子,流着血,摇摇摆摆,河流被染红了,一把镰刀丢在墙角,父亲闭着眼,打着鼾声,有他喂养的羝羊舔着脸颊,父亲在微笑着……父亲也很倔,我感觉到。

我醒了,阳光敲打窗子上玻璃,透过玻璃,窗子下是邻居借用后还来的木杈,杈齿上父亲的刀痕显赫着,歪歪扭扭,像是舞蹈的足迹,韧性随风而去如我的思绪,有些踉跄。我不知道,父亲的这把木杈在我的日子能把作物从秸秆里分离出多少,我能在河岸站立多久,红柳能保存著我的脚步多久,红柳又能珍藏多少花开花落的岁月。

岸上的红柳,父亲,我想都是我在大地重复明天韧性的舞蹈。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