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哲学》读书笔记4篇

来源:范文网 1.99W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书笔记吧。那么读书笔记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育哲学》读书笔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育哲学》读书笔记4篇

《教育哲学》读书笔记1

从知识观的角度分析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过程与方法 什么是知识?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见解。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影响着人们的课程观,制约着课程设计、学校的课程实施和教师的教学行为。而课程改革却能反映出人们对知识的理解,因此,从知识观的角度对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进行分析就十分必要了。

一般认为,知识观即人们对知识本质、类型、属性、价值、习得等问题的基本认识和看法。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之一就是从“教学大纲”转变为“课程标准”。这种转变的背后,体现的是知识目标从结果性目标到过程性目标的实质性的转变。知识的过程性目标是对传统知识观的全面超越,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学习不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已有的结论或结果,而是更着眼于这种结论或结果是如何得到的过程,如何去获得这种结论或结果的方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纲要》中也明确提出过程与方法是三维目标之一。这也可以看出人们现有的知识观已从静态的知识观转变为动态的知识观。动态的知识观是用发展和变化的观点把握知识的本质和性质,一方面不再把知识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永恒真理,注重把握知识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不再把知识完全抽象为某种“符号表征”,尤其注重把握知识的文化性和价值性,超越单一的“工具理性”观念,把知识与人类的境遇、命运和幸福关联起来。动态的知识观反对机械传授知识、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的教学活动,注重过程的价值与完整地实现“知识教育”的整体价值。

根据情景学习理论,知识被看作行动与成功的实践能力,学习可以看做是一种增强对共同体验的情景参与能力,学习者自新手逐渐从共同体的边缘向中心移动,会较多的接触共同体中的文化,行动也会变得比较积极,随后更为广泛地接触并进入成熟的实践舞台,扮演专家的角色。而且只有当学习被镶嵌在运用该知识的社会和自然情境中时,有意学习才有可能发生,惰性知识才能避免。显然,重视学习过程,强调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中参与是十分重要的。

《教育哲学》读书笔记2

这一章分为三小节,每小节属于递进式的。

1.心理科学的发展。

从“理论”一词开篇,主要是为了呼应前一章。“理论”在自然科学发展中,是对科学事情的“解释”,是可以经过实验与观察进行证明的。而在教育中,“理论”这个词比大部分的其他情境中使用更为频繁而且随意。所以本小节主要把教育与其他科学进行类比和分析。

很多人会同意教育本身并不是一门科学。它反倒是由一个共同的目标所联系的一系列实际活动。教育就像医学和工程学一样,是一系列实际性活动。如果理解了应用于我们必须工作的对象中的那些自然规律,我们就会更好地理解如何实施这些活动。

一个好的教师能够从平常经验中足以知晓人类本质的活动,从而有助于他有效实施教学活动。

关于人的科学的发展,就像关于自然科学的发展一样,一直是由社会条决定的。

2.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不同。

在去剖析“理论”在社会科学中的发展时,文中先是引导我们去比较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不同。而这个不同,可以让人清楚看出教育理论在实践中的范围。

它们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社会科学的发展历史很短。心理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其历史还不到100年。在成为独立科学之前,它曾经是推测哲学的一个分支。

第二,人的科学的规律与自然科学的规律不同表现在:自然科学规律可以当作世界上永久的且不可以改变的特征。而人的本质规律可以有几种变化的方式。如基因的突变,人类倾向性对社会结构的影响,社会结构也能影响遗传能力发展的方式。

第三,社会科学实验的范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主要表现在一是道德问题,其二是从技术上来说,出于明显的原因而在任何大的范围内改变社会条件是非常困难的。

第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最为重要的差别存在于它们各自的发展水平上。科学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表现为一个学科的常识知识阶段。第二阶段为自然历史阶段。第三阶段是一个充分发展的科学阶段。

3.何为“教育理论”?

这是本章最为重要的内容,用本章的结尾来回答:用于教育语境中的“理论”一词,总体上是一种礼貌性的称谓。

这一章节中最为经典的恐怕是对“教育理论”的分类。

教育理论中的第一类是存在教育著作中的一种形而上学的论断。它们是作者主观的猜想,它们既不能通过由成熟和公共认可的方法来收集、检验和评估的证据来证实,也不能通过它们来证伪。更重要的是,不管我们是否认为这些论断有意义或者可以被证明,我们至少应该辨认出它们来。

例如柏拉图的著作中的教育建议:人在本质是一个与某种物质载体有暂时联系的灵魂或精神,这种灵魂和精神先于肉体创生并且不会消散。

第二类是教育理论中的价值判断论断构成。

一个教育理论的哲学批评,其部分功用是分解出指导价值并使之变得清楚起来。教育改革者的大部分流行语和口号都是陈腐的价值判断,诸如“依天性而教育”“为民主而教育”“机会平等”“为公民资格而教”等。更重要的是,这一类指示不应该只是单纯的口号。它们应当明确地规划出来,与实践相联系并被辨出真相。一种不加诊断的价值判断是造成智识困惑的源头。

教育理论的第三种组成是经验性的。这个很好理解,属于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但文中把这种经验又分为了两类。第一类是在生活于心理学成为一门成熟的实验科学之前的那些理论家的作品中相对比较常见,它们由对教育实践的建议组成。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比起一种新的教育理论来说更具有影响力,因为它得益于“实践”。而大部分教育理论与其实践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如此紧密。不管是已经发生的理论,还是准备发生的,它们只是教育实践创新上的装饰,真正起作用的是实践本身。

另一种是单是建立在“实践”所获取的经验上的,而是在边实践,边修正的教育理论。理论和实践 变成了一种交互关系,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修正理论。今天关于感知、学习、动机、“智力”的本质及其分配和发展、教育落后的诱因以及诸如此类的其他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朝着所期望的改善结果的方向上改进教育实践。

所以作者在辩明“理论”以后,说出了“只有在我们扰成熟的心理学或社会学实验结果应用教育实践之时,它才能得到证明”,它才能称之为“教育理论”。

《教育哲学》读书笔记3

为了让我们能够得到发展,更重要的是能发现自己的可发展性,发展自己的可发展性。教于有声,育于无声,教育有声无声之间完成使命。所有这些命题应然:教育应当成为教育。教育首先是自己看到人的可发展性,然而,具体到个人,并不一定都能看到自己的可发展性,因而,教育要引导人去看,去发展自己的可发展性;并且,可发展性本身也还是个流动性概念,它本身亦能发展,故而,教育要辅佐人去发展自己的可发展性。

教育的根本是人的发展,而发展的前提是人具有可发展性。人有可发展性的原因:人有可授性、可暗示性,正是因为有心灵及五官的配合而具有了这些特性,这些特性使信息像阳光、雨露一样被吸纳。人的语言也因为人可以吸纳各种不同类型的明示或暗示而变得丰富起来,丰富起来的语言本身又大大增强人的吸纳能力。然而,这也正是人的可发展性强化了自己的生命力,语言丰富起来的人就是生命力更强旺的自己,向下延伸、向上生长了的自己。

人有无限的潜能。为了激发这无限的潜能,我们必须要进行教育。

在《教育哲学》这本书中,要求我们要进行人的全面发展:即换个角度说,全面发展是人的内在要求,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是一种外在要求;人的要求与社会的要求,这两个不同的要求,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只有建立在前者基础上才是合理的,并且,只有当后者自觉的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时,社会的要求才变成社会本身的内在要求,社会才不再是撕裂的`,不再只是站在外面、站在旁边呼喊的。

人的全面发展,在我们现在的教育中时常提到。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等的口号的提出等,但当我们真正上课,在学校学习时可并非如此。所谓的“主课”可以随时抢占“副课”的时间,每当做作业也可以忽略美术等课程的作业。在这些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眼中,成绩被排在了首位。所谓“教书育人”,在这本书中,我们能够看到“人是什么”,这是为了我们更好的了解“教育是什么”,我们该如何正确的学习。

果然,作为未来的教育者,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要充分了解自己所要做的事。加油吧!

《教育哲学》读书笔记4

在中国,最早把“教育”二字用在一起的是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词典上说,“教”的含义是“传授”,“上所施下所效也”;“育”的含义是“培植”,“养于使作善也。”可见,“教”与“育”这两个字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大概是受韩愈《师说》对教师职业定位(“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影响,很多教育工作者长期以来把教育工作单纯理解为“教”,因而导致见书不见人、教书不育人的现象。这难免与“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相悖。

细究一下“教”与“育”的区别,我想至少有以下诸点:

在行为方式上,“教”主要靠口传、身授,显声而有形;“育”的方式则丰富得多,不但可以通过口传身授,还可以通过师表作用、道德操守、人格体现等方式影响学生,收到耳濡目染,“润物细无声”之功。

在实践时效上,“教”或许可以“立竿见影”,“育”则相对需要较长时日,一时三刻难以彰显成效。这是因为由“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只要讲授得法、训练循序,学生可以靠理解和仿效完成认识过程;而“育”的内容则属于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等个性发展方面,必须经历从低到高、由浅入深、潜移默化、反复实践的过程,绝非一日之功。比如,“洗手”这两个字,几分钟就可以教会,洗手技术也不难掌握,但要学生养成每天饭前自觉洗手的卫生习惯,就不那么容易了。

在载体使用上,“教”一般必须有具体的物质凭借,如书本、音像、网络等;“育”的载体既可以有形,也可以无形,而且有时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如家庭背景、社区环境,学校的办学传统、教风学风以至校容校貌、校园文化等各式“软件”,都可以而且必须作为“育人”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这就叫“全方位育人”。

在师生关系上,“教”通常以单向的、居高临下的方式出现,就如教师的讲台,总得高出教师地面若干;而“育”则不尽然,教师与学生往往处于平等地位,双向互动,教学相长。大至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小至个性爱好、行为习惯、心理品质的养成,教师常常要通过交流、讨论、鼓励的方式,方能使学生由入耳入脑到心向往之,身体力行,从而使教育目的内化为自觉要求。

在评价模式上,“教”可以比较单一,一张试卷、一场表演,大抵可以使“教”的效果一目了然,优劣自现;而“育”的评价则比较艰难。

如政治和思想品德考试是难以准确考核学生的政治思想和品德操守的,必须综合考核其实际的思想行为表现,包括校内外表现、师生反映、社会实践考察、家庭反馈等方面的因素,兼而顾之。学校教育实效的评价至今仍是一个需要加以探索的领域。

如此看来,纠正重“教”轻“育”偏向,更新教育理念,有必要从正确认识“育”字的含义和特点开始。可以说,是否重视和善于“育人”,是一个教师师德是否高尚的根本标志,也是一所学校教育思想是否端正的试金石,一个地方是否真心实意实施素质教育的分水岭。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