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施和尚的人生哲学观散文

来源:范文网 3.02W

石室禅院,每一二星期都会去光顾。石室禅院,给了我一个缘。禅院地处偏远城郊,没有城市的喧哗嘈杂,这占地数万平方米的寺刹,真有些世外桃源之洞天福地。

净施和尚的人生哲学观散文

我认识了很多和尚、义工。每次来到庙里,都备有茗茶,请他(她)们品尝。这茶室占地也有七八十平米,摆设有出售的各分门别类菩萨数尊,桌上摆放着很多的经书,这些经书供游客翻阅,你认为某一本书想要带走,你只要放一点钱去布施箱,就可以把书带回家去,进一步研读。

一进门,就看到茶桌。这茶桌是古树根雕做而成,根雕做成的独凳五六张。我们就围桌而坐喝茶。这些和尚都是“净”字辈,比如:净宣,浙江人,主持宗明大法师同乡;惠明可能不是在该寺院出家,她是吉林辽阳人,外寺院调进的,这寺院没有惠字辈,也有四十多岁,老一辈出家人;净雁是个法师,他不肯说他是何方之人,这个人比较文静,静下心来一味喝茶,不多言语;净月是江西人,是女的,年龄不大;净导是个义工,三十多龄了,来自黑龙江齐齐哈尔,还没有婚配,她的性格,为人,一看就知道是东北人,嘴巴善侃,嘴很甜,讨人喜欢的女人。

净施五十岁,上海松江人,保养很好,气色两面腮红润,五短身材,为人善侃。我们初次接触,他与众师兄不一样,手上带了硕大色拉钻石,项上带着一条金项链,这种超常规的男士装饰就像上海一个阔佬。我几次在石室禅院都想去造访他,因为他太忙,刚开始交谈几句,他因事又走了,只好又拖到下个星期去,每个星期都谈一点,凑成现在的文笔。但我还是不尽意,他为什么要出家?这焦点没有说出来,在暮鼓晨钟,一盏孤灯,日早课夜课,颂扬着地藏王菩萨经咒。

我几次有到寺庙食堂吃饭,白菜、白菜汤、槟榔芋、水豆腐很难吃到,菜色单调,味道倒还适中,千篇一律的伙食。一个人要出家到寺庙,把自己的有生之年交给寺庙是要有大智慧,才有大作为。

净施在没有出家前,姓王,我们都叫他王先生。他有一个很幸福的家庭,有父亲,七十八岁。王先生出家半年多,还没有告诉父亲、妻子。妻子不见了丈夫,顺藤摸瓜,找到丈夫在福建石室禅院出家。妻子感到愕然,提出离婚,王先生有两个儿子,现在是公司负责人。

王先生有二个磨床公司,员工一百多人。黄金股也有他的股份,也是富商。一个殷实的'家庭,王先生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王先生的出家,我百思不得其解。我说:对不起,不好意思,你能看破红尘,背后除妻子外,是否还有一个或二女人促进你离家?他笑一笑不作正面回答,他没有否定“有”或“没有”。我不便作正面追问,他已经笑到点子上去了。

我问他在当老板时间,可能朋友很多,一提到朋友,他眼睛发光。每日中午到晚上,每日生活,纸醉金迷,灯红酒绿,他总有一天觉醒。酒肉佳肴,都是兄弟,但朋友的借得多,还得少。造成经济赤字,亏的回不来,他的出家都是朋友亏待了他。我认为这种说法很牵强,现在这两摊公司,交给了他两个儿子去支撑着。

上星期六,我到石室禅院,他已经皈依,他的法号是净施和尚。净施和尚还是很豁达,说起话来,为人很随和。他敢在商海的海浪上,搏击海涛,真有一种上海滩的性格,他敢摸着石头过河。人来到人世间,穷人、富人都在人生道路上迈出一条路出来。为了生存,经过人生的风风雨雨,每个人都在苦难中走过来。

净施和尚,你今天走进这寺庙,寺庙的清规戒律。日起晨钟,夜睡一宿,粗茶淡饭,这是和尚去修这清苦。修行,要修心,要修身。修着自己的人生法规,修来生,修极乐,修成正果,路很长,一路走好。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