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介绍15篇

来源:范文网 2.83W

传统文化介绍1

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文化,有二胡、剪纸等等。不过我最感兴趣的,还要数神话故事了。

传统文化介绍15篇

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个神话故事《精卫填海》。很久很久以前,炎帝有一个善良、可爱的小女儿,名字叫精卫。她从小就有一个伟大的梦想,她希望见到无边的大海。小女孩一天天长大,也一天比一天漂亮。终于在她以为自己有能力找到大海的时候,她为大海的伟大而陶醉,正当她激动地奔向大海的时候,大海同样卷着巨浪奔向精卫。最后,大海把精卫带走了,带着她离开了这个美丽的世界。精卫死前那一刹那间才醒悟过来。精卫的灵魂因为愤怒而化作一只青鸟,为了报复大海,她决定把大海填平,于是就夜以继日地含着西山的石头去填海。

我的故事讲完了,希望大家也要多读神话故事,将这种优良的传统文化继续发扬下去。

传统文化介绍2

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之一对联又称楹联、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的起源

中国对联与根植在中华民族深层文化当中的“阴阳平衡”观念。阴阳二元论,是古代中国人世界观的基础。以阴阳二元观念去把握事物,是古代中国人思维方法。

《易经》中的卦象符号,即由阴阳两爻组成,《易传》谓:“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也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荀子则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合而变化起。”

《易传》中,分别以各种具体事物象征阴阳二爻。阴代表坤、地、女、妇、子、臣、腹、下、北、风、水、泽、花、黑白、柔顺等;与此相对应,阳则代表乾、天、男、夫、父、君、首、上、南、雷、火、山、果、赤黄、刚健等。

这种无所不在的阴阳观念,深入到了汉民族的潜意识之中,从而成为一种民族的集体无意识。

又有另外一种说法,认为对联起源于秦朝,古时称为桃符。相传古人将“桃枝”插于门上以避鬼魅的风俗而来。“桃枝”后来演变为“桃符”,即用桃木板,上写一些类似狂草书体的字迹——即“画符”。

一种普遍的观点是,对联源于中国文字语音的对称性,出现应该在周朝以前,造纸术和书法的发展,使对联成为独立文体。

对联的类型

从反映的内容和使用的场合来看,对联可以分为:

春联:以除旧迎新,言明志向,充满豪情,展望未来为主要内容,专门在元旦、春节时粘贴的对联,因时效性较强,人们就称为春联。如:春满长征路,花繁民主枝。

婚联:专门在举行结婚仪式那天选用或编写的能够表达热烈气氛的对联称春联。如:并蒂新开幸福花,同心永结富裕果。

寿联:当老人喜过生日,子女为了表达对长辈的祝福之情,常以延年益寿、福满家门为主要内容,精心书写一些吉祥的词语,或贴在门上,或挂在厅堂,这样的对联就叫寿联。如:桃李增华坐帐无鹤,琴书做伴支床有龟。

挽联:为了评价先人的生平业绩,抒发后人诚挚的怀念之情,在追悼会或纪念会上所用的对联,谓之挽联。

楹联:为了表达某种愿望或满足装饰需要,过去常在官廷、府宅、庙宇、园林的楹柱之上,或用木板刻制,或在壁石上雕琢的联语,统称为楹联。

趣巧联:是指比较突出趣味或技巧而相对不注重内容的对联。如各种谐趣联、技巧联等。这类对联的内容,要么是突显某种风格的独特性(谐趣联),要么是相对不太重要(技巧联),从而显得别具一格。

对联的要求

对联作为一种独立成文的文学体裁,它的主要要求是既要有“对”,又要有“联”。所谓“对”,就是形式上成对成双,彼此相“对”;所谓“联”,就是上下文的内容要互相照应,紧密联系。

一幅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必须机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才能很好地说明一个问题,表现一件事物,或阐清一个道理。具体要求为:

上下联字数要相等;

上下联词性要相同;

上下联句法要一致;

上下联平仄要相调;

上下联内容要相关;

趣味对联举例

上联: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

下联: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

上联:上盘下盘,盘叠盘,盘盘装好菜

下联:主料配料,料拌料,料料出佳肴。

上联:绿杨枝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

下联:青草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

上联:目旁是贵,贵眼不会识贵人

下联:门内有才,闭门岂能纳才子?

上联:独览梅花扫腊雪;

下联:细睨山势舞流溪。

这幅对联的妙处在于上联急读如音阶:‘多来米发索拉西’。下联为方言读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

上联:坐南朝北吃西瓜,皮向东扔

下联:由上向下读左传,书往右翻。

传统文化介绍3

我的外婆家在江苏,属于江淮一带,爷爷奶奶家在安徽阜阳,两地的传统习俗有些不同。

昨天周六,一大早,外公外婆就买回来大包小包许多食材,“今天什么节日?”我有点好奇,“明天冬至,就是大冬,俗话说‘大冬大似年,北方饺子南方汤圆’”,北方过年大年三十包饺子,我们江淮是包汤圆,所以我们今晚包饺子吃,明天早上吃汤圆!”“哦,耶!”我开心地欢呼起来,“我们家真好,南方北方的习俗都有呢!外婆,我来帮忙,我们早点包饺子和汤圆啊!”“呵呵,看你这个小馋猫急的!”妈妈笑道。“饺子皮我揉,这个我拿手”,爸爸自告奋勇道,“汤圆的豆沙馅儿还是我来!”外公‘得意’地自夸道,“这自制的豆沙馅儿,可是买不到的好吃哦!”“呵呵……”

下午,写完作业,我突然闻到了很香甜的味道,来到厨房一看,果然是外公把豆沙熬好了,好香啊!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一旁在和饺子馅的爸爸乐了,“饺子馅你也来一口吧!”“那是生的,我才不上当呢!我也来包!”

一切准备就绪,外公外婆包汤圆,爸爸妈妈包饺子,我两边忙着,“外婆,其实,这南方北方的饺子和汤圆其实根本是一样的,你看,都是把馅儿包到皮儿里,只是南方用米粉,北方用面粉!”“嗯,总结的准确”,外公赞扬道,“寓意也都是希望一家人团团圆圆,把幸福和祝福随着馅儿包进去”,外婆跟着总结道。“嗨,你怎么把饺子馅儿包到汤圆里去了!”妈妈惊呼道,我低头一看,包错了,“这样也好,你们看电视上,菜汤圆的做法也很多,今天这是我为大家做的菜汤圆哦”,“哈哈哈,不错,再包几个菜的吧!”外公高兴地笑道。一家人都哈哈大笑起来。暖暖的亲情,洋溢在温暖的屋子里,洋溢在我们每个人心中。

我觉得很幸运,我常常可以感受到南北方两种传统文化。虽然南北方传统文化有些不同的地方,但是对家的爱,对家人的爱,都是一样的。传统文化让我们家更加和谐欢乐!

传统文化介绍4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群己之辩”始于孔子,是对于群体和自我关系的讨论、探究和反思,包括自我和群体(国家)、自我和他人的关系。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是指个人的立身与成德,“立人”则是指立他人和促进群体的完满和谐。从先秦儒学到程朱理学的演变,总体而言,在群己关系上一直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基本是“群体重于个人”,特别强调个人对于群体的义务责任。这利于激发当代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也利于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儒文化倡导的“修舟、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和谐的人际关系、群体和合、社会稳定有序为条件和基础,因为身与家、家与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因此,儒文化主张用“仁爱”处理自忆和他人的关系。针对学生过分强调自我的思维,进行集体主义观念教育,引导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自觉遵守过德规范履行社会义务,有其现实意义。

人的生活可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义利之辩”中义与利的关系即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道德原则和物质利益的关系。中华传统文化对待义利关系问题的主流价值取向是重义轻利。儒家向来强调精神生活优于物质生活、道德原则高于物质利益,但对于义利关系的认识也有一个从“重义轻利、以义制利”到“义利并举、以义导利”的过程。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但他看重义的道德价值的同时,也肯定利有其合理性,只是强调要“义以为上”和“见利思义”,凡是符合道义的正当的利益才可以考虑,“义”与“利”的冲突在当今更为激烈明显,一些学生过分追求现实功利,过分扩张物质欲求。因此,对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就要继承这种“以义导利”的义利观。

“天人之辩”是指对于天和人之关系的讨论、探究和反思。总体而言,从先秦儒学到程朱理学,在天人关系上一直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基本上是“天人合一”思想。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但同时他也强调“畏天命”的必要性。孟子则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思想。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可见,儒学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具有注重人文价值理性之特点的。“这种思想中高扬的人文价值理性,对遏制当代社会存在的科技理性、工具理性将会发挥积极作用。针对一些学生存在生活迷茫、精神空虚等问题,要引导他们秉承“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种。此外,要继承和弘扬这一思想中认为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顺应天时,对自然抱有一种敬畏的态度,顺应自然才能更好地使社会存在和发展。

(摘编自杜卫《用传统文化涵养核心价值观教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群己之辩”包括自我和他人、自我和群体的关系,仲尼的“己欲立”指个人的立身成德,“立人”则指立“他人和群体”。

B.儒家传统文化以和谐的人际关系、群体和合、社会稳定有序作为条件和基础,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观。

C.孔子看重义,又肯定利的合理性。他强调要“义以为上”和“见利思义”,认为凡不符合道义或不正当的利,都要自觉舍弃。

D:整体来看,从先秦儒学到程朱理学,对天人关系的价值观念基本上是秉承孟子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人在“群”与“己”两个维度上都应采取积极的态度,仁者必须既要“自立”又要“立人”,从而形成儒文化的“仁爱”。

B.儒家强调精神生活和道德原则,但也有一个从“重义轻利、以义制利”到“义利并举、以义导利”的认识变化过程。

C.在当今激烈的“义”“利”冲突中,学生要以“义”去规约筛选,当只能选择其一时,应“义以为上”或“以义为重”.

D.儒学文化“天人合一”思想中高扬的人文价值理性对遏制我们当代社会存在的工具理性、科技理性将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传统文化中,“群己之辩”所崇尚的“群体重于个人”观念可以激发学生们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观念。

B.对当代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通过“义利之辩”所彰显的“以义导利”的价值取向来培育他们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C.“天人之辩”所倡导的“天人合一”思想可以用来培育学生的人文价值理性和生态文明意识,从而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存在发展。

D.继承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形成核心价值观,可以作为解决学生存在的过分追求现实功利,过分扩张物质欲求思想的重要教育手段。

阅读答案

1.C(表述绝对。从原文“利有其合理性”与“凡是符合道义的正当的利益”中可以明确,利还有其非合理性。因此,“肯定利的合理性”错。)

2.A(逻辑错误。“……从而形成……”无必然的先后关系。)

3.D(偷换概念。“传统文化”应为“以义导利的义利观”。)

传统文化介绍5

这个博物馆是我个人创办的,博物馆整个占地面积是3000平米,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如果说我用来经商或者是出租那我生活会很富裕,之所以建这样一个博物馆,这也是一种情结、兴趣、爱好,更多的是一种历史责任感。所以整个创办过程当中尽管艰难,但是也得到了更大的乐趣。我在这个博物馆一共收藏6000多个与科举相关的匾额,所以命名为科举匾额博物馆,收藏了1000件与科举相关的文物,这样就组成了这个博物馆。

通过对于匾额文化的探索,我发觉我们传统文化的弘扬和继承上存在着一个问题。3月28日我到中宣部参加一个座谈会时,我说我们为什么弘扬传统文化、弘扬国学说了这么长时间,效果并不显著?谁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这在学界或者是在政界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这就实际影响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提出了关于匾额学的概念。大家所看到的这些匾额,直接走出博物馆面向社会展示,确实是有困难:运输难,保护难,展陈难。我们用传统的拓片工艺开创了把木质匾额制成精美的拓片,首先在人大、北师大等这样的高校进行巡展,还有在全国一些其他地方。我认为这是对弘扬传统文化开辟的一条新途径。

无论是国学的研究,还是传统文化的研究,我觉着不能依然是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必须要抓住一个题目,抓住这个龙头所在。我觉得匾额就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载体。希望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能够引起大家的关注,而且希望大家能有更多的机会到我们这儿来,给我们指导,让我们这个博物馆办得更好,谢谢大家。

传统文化介绍6

“国有史,地有志,家有谱”

“谱牒,就是家族档案,进而成为民族的记忆,是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历史文献,是人类对自身繁衍谱系的理性认知,是人类进步文明的基本体现。”

——栾成显

《腴川程氏宗谱》 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藏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栾成显研究员在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作了题为“谱牒:记录中华历史文化的又一宝藏”的演讲。

“国有史,地有志,家有谱。”

栾成显认为:“谱牒,就是家族档案,进而成为民族的记忆,是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历史文献。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曾言:‘物之大者,莫过于人;人之重者,莫过于族。’谱牒是人类对自身繁衍谱系的.理性认知,是人类进步文明的基本体现。”

“今天,如果研究古代婚姻家庭,诸如出生率与死亡率、平均寿命等许多专题,除了族谱所载,很难找到其他系统性资料。如台湾学者刘翠溶教授利用族谱所载资料,进行人口史研究,卓有成就,在中外学界影响很大。此外,日本学者田仲一成写的《中国戏曲史》、《明清的戏曲》,主要的资料来源也是中国的谱牒。”

谱牒,从夏商周三代延续至今,修撰范围广泛,从皇室贵族到普通百姓都修有谱牒。据栾成显介绍,现在皖南和江西以及云贵少数民族地区仍有相当遗存,保存在许多家庭之中,私人手中也有不少,总数在数万种以上。在全国范围内,遗存的家谱总数估计达十万种以上。这是一笔巨大的文化遗存,价值不可估量。他以徽州《茗洲吴氏家记》和《茗洲吴氏家典》为例,对族谱所载内容作了具体介绍。

茗洲,位于安徽休宁县的西部,处于万山之中,交通极其不便,但环境极佳,到处是翠竹绿茶。茗洲被水环绕,是新安江的源头,现今只有百余户人家,吴姓居多,但如今的人们对过去吴姓之事知之甚少,甚至找不到一座像样的古建筑。明清文化遗存很少,栾成显先生对此十分感慨,赋小诗一首:

青山绵延万顷林,

绿水环绕一乡村。

茗洲名族今何在,

家记家典有遗存。

《茗洲吴氏家记》,明代吴子玉撰,是吴子玉父子花了两代人数十年修撰的,共十二卷,其中谱系记载仅为六分之一,谱系是谱牒的核心,但不是全部。其他六分之五为各种家族历史文献,其中《社会记》内容尤为丰富,从气候灾情到时政大事,乃至即时物价,都有翔实记载,实为一部家族历史的全面记录。

《茗洲吴氏家典》,共八卷,作者吴翟,字青羽,号介石,清徽州府休宁县虞芮乡趋化里茗洲村人。《茗洲吴氏家典》是根据《家礼》,结合本宗族的情况,规定了冠婚丧祭的礼节,作为子孙后代遵行的法典。

谱牒修纂亦存在欠缺和流弊。他说:“谱牒的最大缺欠是女性资料很少登载。有的家谱在谱系中登录男性的配偶,载有相关女性资料;而有的家谱谱系则是清一色的男性,连配偶女性的资料也没有。至于未成年女性,在一般家谱的谱系中是很少看到的。谱牒修纂最常见的流弊是,在追溯远祖世系时多攀附名贵。比如刘邦从泗水亭长到帝尧后裔、李世民从陇西狄道到老子皋陶,凡刘姓者皆长沙定王之后,张氏者皆曲江丞相之裔,没有一个家族没有来头的。”

然而,并非所有修纂的谱牒都是如此。比如,宋代苏洵和欧阳修创立了新的修谱体例——欧苏谱例。欧阳修说:“断自可见之世”,苏洵曾言:高祖以上不清楚就不写。更重要的是修谱的态度,不援古,不攀附,重考证,重事实,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宗旨。栾成显认为:“这是中国古代谱牒史上的主要流派,代表了谱牒修纂的优良传统。”

现代人续编的家谱,已多注意汲取历史上编撰家谱的精华,将每人的世系、生卒年月、学历、专业、经历、婚姻、成就、照片、地址等都记载下来,还配上反映重要人物及事件的短文。尤其是网络时代“数字家谱”、“姓氏网站”的出现,家谱在网上的动态更新和在网上浏览家谱已成为新时尚。

今天,炎黄子孙遍布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大批华人不辞艰辛,来到国内祭拜祖先。中国人的这种寻根追祖情结,不能不说与延续数千年的谱牒有关。

谱牒所维系的,不仅是一个家族,更是一个民族。

传统文化介绍7

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

正月十五日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

东汉时道教定下三会五腊日,其中七月七日为道德腊,又是中会即固定的道民到治所接受考校的日子。七月的这一祭祖日期后来随着道教将中元地官的生日和相应祭祀日期定于七月十五日,而固定于这一天。

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系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除、清、九)等三节,都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道藏》载:"中元之日,地官勾搜选众人,分别善恶……于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灵篇。囚徒饿鬼,当时解脱"。民间则多是在此节日怀念亲人,并对未来寄予美好的祝愿。

中元节的来历

道教节日能与传统民书相应,主要基于同一宇宙观:即天、地、水三界,被神格化为天官、地官、水官所统辖的三界府署,民间通称的"三界公",便是以三官泛指三界众神。中国东汉末年,天师道便已综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观,首过即需上"三官手书",分别投于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忏悔罪过,以祈求平安。经历六朝时期的发展后,三会日与三元思想结合,唐代官方的提倡,上元、中元、下元、等三元日定型化,成为祈求玄元皇帝((太上老君、老子)的三元节日,皇帝率百官参与节日仪式。唐、宋以后,已成为民俗节日。

汉族的人于中元节放河灯,道士建醮祈祷,乃是汉族传统民俗,佛教与道教对这个节日的意义各有不同的解释,道教强调孝道;佛教则着重于为那些从阴间放出来的无主孤魂做“普渡”。

道家全年的盛会分三次(合称为"三元"),认为"三元"就是天官、地官及水官"三官"的别称,正月十五、七月十五以及十月十五各为三官大帝的诞辰。根据五杂俎的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正月十五日称为"上元",主要是举行赐福的仪式;七月十五日称为"中元",用以赦免亡魂的罪(中元法事是为亡魂赦罪,但是绝对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减轻了一些,希望他们早日安息);十月十五日称为"下元",则是为有过失的人解除厄运。道教《太上三官经》云:"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官统摄"。中元节时,道教宫观如地安门火神庙、西便门外白云观为了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照例举办"祈福吉祥道场"。因为惧厉的心理,民众于日常生活中复合儒、佛、道三教,成为农历7月15日的中元节,民间则称农历7月为"鬼月"。

中元节祭祀活动

中元普渡

中元是相当重要的民俗节日,不少人会在旧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间,择日以酒肉、糖饼、水果等祭品举办祭祀活动,以慰在人世间游玩的众家鬼魂,并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顺利。较为隆重者,甚至请来僧、道诵经作法超度亡魂。也有人会在这段时间,请出地藏菩萨、目连尊者等佛像放置高台、或请艺师扮演驱魔大神钟馗(有的是请艺师操控钟馗之傀儡),以消弭死者亡魂的戾气。

祭祖

中元节祭祖祭祖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日,所以简称为“七月半”祭祖。此时盛夏已经过去,秋凉刚刚开始。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平常日子要对先人祭拜,一般都不动先人的牌位。到“七月半”祭祖时,则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位一位请出来,恭恭敬敬地放到专门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饭,直到七月卅日送回为止。有先人画像的,也要请出挂起来。祭拜时,依照辈分和长幼次序,给每位先人磕头,默默祷告,向先人汇报并请先人审视自己这一年的言行,保佑自己平安幸福。送回时,烧纸钱衣物,称烧包衣,或佛门或道教的超度法事。

祭祀土地

七月十五,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定襄县民俗将麻、谷悬挂门首。

放河灯

中元节 放河灯人们认为,中元节是鬼节,也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不过人鬼有别,所以中元张灯和上元张灯不一样。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魂就在那里沉沦。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里。 今天的放河灯,已经成为欢乐的活动项目了。照佛门的盂兰盆会仪规来看,放河灯只是其中的一个小节目,并不显得多么要紧。而在民间的中元节俗活动中,放灯则是比较重要的。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现代女作家肖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大概从阴间到阳间的这一条路,非常黑,若没有灯是看不见路的。所以放灯这件事是件善事。可见活着的正人君子们,对着那已死的冤魂怨鬼还没有忘记。

从有关中元节的传说中,可深切体认到中元节的祭祀具有双重的意义在,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一是发扬推已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这全是从慈悲的角度出发,很有人情味。所以,在庆赞中元的同时,应该跳脱鬼的角度,期勉互爱。

传统文化介绍8

中国有很多传统的节日,比如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清明节。但我最喜爱的是春节了。每到春节,家家户户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欢乐的笑容。但你知道吗,这年为什么会有这些喜庆的活动吗?这里面还有一个传说呢,现在我就给大家讲讲吧!

相传,中国古时侯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无比。“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那天,村村寨寨的人们都要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避“年”兽的伤害。

有一年除夕,“年”兽又闯紧村子。发现村里的气氛和往常的气氛都不同了,只见村北头老婆婆的家里,门贴大红春联,屋里烛火通明,“年”兽全身一抖,大叫一声,便向老婆婆扑去。快到门口时,院里忽然传来“劈哩啪啦”的炸响声。“年”兽吓坏了,拔腿就跑。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老婆婆的家门打开了,走出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在门前哈哈大笑着。“年”兽大惊失色,狼狈的逃走了。

从此以后,每到除夕,家家贴春联,放爆竹,户户烛光通明。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后来这风俗越传越广,逐渐成了中华族的传统节-------春节

传统文化介绍9

正月初三习俗

农历正月初三,又称为猪日。 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汉族民间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习俗

大年初三,肥猪拱门。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妇回娘家,礼物带双数。

正月初三称为「小年朝」,也称为「赤狗日」。汉族民间亦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灯睡觉,以免骚乱了鼠辈(也有人说入夜提早熄灯是为了让老鼠看不见,无法娶亲,以减少其繁殖的速度),并在屋角洒落一些米粒、糕饼,供老鼠食用,称为「老鼠分钱」,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丰收。汉族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民间传说

正月初三称为「小年朝」,也称为「赤狗日」。传说中「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他的人一定会不吉利,故初三为「凶日」,不宜外出。据说在初三跟谁拜年,就会跟谁吵架,因而不拜年;另外「赤」字有「赤贫」的意思,所以汉族民间也不在这天宴客,会冲犯「赤狗」,带来贫穷。

民间故事

汉族民间亦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灯睡觉,以免骚乱了鼠辈(也有人说入夜提早熄灯是为了让老鼠看不见,无法娶亲,以减少其繁殖的速度),并在屋角洒落一些米粒、糕饼,供老鼠食用,称为「老鼠分钱」,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丰收;至于。「老鼠娶亲」故事的来源,可能是因为初三是赤狗日,诸事不宜,为了避凶,所以为提早就寝所找的借口;再者,从过年到初一、初二也忙了一阵了,若不早些休息,恐会体力不继,无法办完其它的行事;至于过年谣中说:「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甲饱」,就是说初三不但是赤狗日,而且一连几天的忙碌,到了初三,总算告一段落,可以晚起些,补补前两天的睡眠,长保健康。

烧门神纸

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谷子生日

汉族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小年朝

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传统文化介绍10

又是一年粽叶飘香时。“端午节您准备怎么过?”对于许多市民来说,无外乎就是吃粽子,或利用这个小长假与家人外出郊游,放松一下心情,而对端午立节的本意及伴随而来的屈原精神,恐怕没有多少人去细细品味。

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端午节由来的传说有很多,而源于纪念屈原则是一说。屈原,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因为力主联齐抗秦,受到贵族的强烈反对,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后,屈原眼看着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又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在报国无望的情况下,于农历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罗江身死,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的壮丽乐章。

屈原死后,百姓纷纷来到汨罗江,奋力打捞其尸体。传说投粽子于江中,可以粘住鱼嘴;把雄黄酒倒进江中,可以晕蛟龙水兽;划龙舟来驱散江中之鱼,以免吃掉屈原的身体。这些美丽的传说,表达了古人对屈原这位爱国志士的崇敬与思念,并作为端午习俗流传了下来。而作为后人来说,倘若我们至今尚不知晓端午节的由来,不知晓“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的悲愤,不明了“竟渡深悲千载冤”的沉重,不掌握“忠魂一去讵能还”那段悲壮历史,依笔者之见,纵然粽子再香,恐怕也味同嚼蜡。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位哲人曾说:构成民族界限的,不是河流,也不是山脉,而只能是跨越河流和山脉的传统文化,它是区别于这一民族与另一民族的永恒标志,是支撑这个民族脊梁的精神。唐代诗人殷尧藩感慨道: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因为屈原,人们记住了端午;因为端午,人们记住了屈原。后人纪念屈原,不是因为他的遭遇,也不是因为他的性格,而是因为他心系黎民、体恤苍生的民众情怀,刚正不阿、廉洁无私的为官品格,奋发向上、坚定不移的创新精神。

两千年的端午节,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是一座巨大的精神文化宝库。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当从这座宝库中寻求力量,激发自己朝着理想不断求索与奋斗!

传统文化介绍11

甲:采撷一缕阳光,编织成七彩的花环。

乙:留住一阵清风,播撒出希望的明天。

丙:付出一份真诚,打造出温馨的世界。

丁:带走一丝烦恼,让快乐与我们同行。

合: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红领巾广播又和大家见面啦!

甲:我是播音员

乙:我是播音员

丙:我是播音员

丁:我是播音员

甲:今天我们与大家聊点什么呢?

乙: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今天就聊聊中国传统文化吧!

丙:好呀!那你知道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都有那些吗?

丁:我们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蕴含深厚。主要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版画、雕塑、木刻、染织、虎头鞋、麦草画、烙画、唐三彩、面人等;有古老的民间艺术,如:戏剧、评书、皮影、国画、刺绣、风筝、园林建筑、服装饰品等;还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如:春节贴春联、元宵闹花灯、端午赛龙舟、中秋吃月饼、土家族的“走婚”、傣族的“泼水节”等。

甲:另外,在我国还有好多传统的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其中最为隆重的是春节和中秋节了,最有纪念意义的是端午节。

乙:那我们今天就与大家一起说说传统节日吧!

齐:奥!好的!

丙:我先给大家说说春节吧!我知道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世界上有华人的地方,就都过春节,不管离开家多远,不管走到那里,春节这一天都要赶回妈妈身边。为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早早地打扫家、贴窗花、买年货、贴对联、放鞭炮、穿新衣、吃饺子、辞旧迎新、为新的一年健健康康,一帆风顺做准备。

丁:喔!我还知道中秋节是个团圆节。人们经过春种、夏播后,到了秋收。这个季节,秋高气爽、五谷丰登、瓜果飘香、人们劳作了一年,丰收在望。所以家家户户做月饼、吃月饼、赏月饼、象征着一年团团圆圆。

甲:我比较喜欢端午节,我听说端午节是为纪念一位爱国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的。诗人屈原不满当时政府被贬到楚江一带,诗人感到前途暗淡,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江而死。当地人民为纪念他,在每年的这一天,包粽字、吃粽子,还有的地方举行赛龙舟的活动。

甲:你们三人说的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热闹又风趣的节日,例如:农历正月十五日的元宵节,这一天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大闹元宵,街头上舞狮玩灯,夜晚家家元宵飘香,元宵节也叫做灯节,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之一。

乙:你说的很对,接着春节和元宵节之后就是清明节:一般在四月四、五号,是人们为逝去的亲人扫墓,祭祀的日子,近几年为了重视清明节,让人们缅怀亲人朋友,如今清明节已成了法定的节日,它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节日。

甲:陆游有一首《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描写的就是清明时节的情景。

乙:大家知道吗?在端午节之后,迎来的是七夕节。相传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天上织女与牛郎要在鹊桥上相会。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丙:你们知道吗?每年的七月十五,也就是一年的中间,这一天人们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甲:一听到鬼,我就好怕的,所以那天好多像我这么胆小的女生都不敢晚上出门了。

乙:其实不用怕的,鬼神只是古代神话传说留给人们想象的东西,并不真正存在的。

甲:中国古代的节日真的是太多了,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只为同学们介绍这几个。

丙:除了传统节日,在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中国丰富多采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的东西是祖国的瑰宝,是需要我们代代相传,一直传承下去。

齐: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弘扬祖国优良传统文化吧!

传统文化介绍12

古籍研究所成立于1981年,是由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的全国第一个古籍整理研究机构。该所以整理研究中国古代(尤其是元代)文献为主要发展方向。1988年,该所的《国内所藏元人文集版本目录》被批准列入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七五”资助项目。1990年,该所的《全元文》被批准列入古委会“八五”重点资助项目,两年后,该项目又被列入国家《中国古籍整理出版十年规划》和国家“八五”重点项目。目前,《全元文》编纂工作已经基本完成。该所是全国培养古籍整理研究人材的基地之一。目前,具有中国古典文献学和中国历史文献学两个博士点。

自1985年到20xx年,古籍所共培养了中国古典文献学、历史文献学硕士生148人。自20xx年到20xx年共培养了博士生22人。培养访问学者、单科进修教师、助教进修班学员等共226人;同时还举办了中医药古籍整理研修班、短期中国传统文化讲习班等,共培养学员百余人。 建所以来,共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23项。该所研究人员发表论文一百余篇,专著及教材20余种。该所编撰的《文史英华》共十五册获北京市科研二等奖。该所还出版了《元史全译》、《元曲辞典》、《元杂剧史》、《元散曲选译》等著作,并出版《元代文史论考》专刊三期。其它著作还有:《中国文献学史》、《古籍整理与传统文化》、《古本戏曲提要》等。目前,该所已逐步形成元代文献与文化研究的基地,并于20xx年11月成立了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现任院长为韩格平教授。

传统文化介绍13

最近一友人就“国术”问题发表了一些见解,视角独特,看法新颖。笔者阅后不禁敬佩且浮想联翩,于此凑凑热闹,和着友人的国术观也来聊聊。

一、国术是个系统国术,中国武术,武术,意思相同,然笔者以为称为“国术”更为贴切。武术作为国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说它源远流长,是指国术与中华文明一同起步,延续至今。说它博大,是从横向来看,国术种类繁多,五光十色:说它精深,是从纵向来说,国术的诸多流派各自有着由浅入深、由粗至精的练功方式和方法,精不可说,深不可测。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构成了国术庞大的系统。这个系统中包括名闻遐迩的少林、武当、峨眉、太极、形意、八卦、南拳以及查、花、炮、洪等诸多流派,可谓琳琅满目、秀色可餐。国术的系统性构成中国传统文化重要表象之一。国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其肢体语言背后表达的是深邃广袤的文化信息。许多外国友人将学习国术当作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密码,并由此深切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鲜活和生动。

二、传统文化国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一点毋庸置疑。什么是文化?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国传统文化是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三、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是指传统文化背后的连接链,即衍承传统文化中一切有价值的文化。并不是所有的文化现象都能够连接成传统,有的文化现象只不过是一时的时尚,不可能传承久远,更不可能成为传统。因此,文化传统存在于传统社会的文化现象之中。文化传统有大小之分。大传统,指占据社会主流位置的文化形态及其传衍;小传统,指民间文化和民间信仰的代代相传。两者互动互补,没有大传统,小传统就得不到礼仪习俗的思想资源;没有小传统,大传统就失去了辐射全社会的功能,主流文化的根基就不牢固。

大文化传统往往由时代知识精英发起、检讨、反思、添加、融合。小文化传统则表现为地区或族群的风俗和习惯,一般靠无意识的约定俗成来维系,稳定性超强。传统文化的密码在小传统里埋藏得更深邃。国术,显然是小传统,它隐藏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许多密码。虽然从秦汉到清朝,历代统治者大都对其进行压抑,但国术在传统社会由兴到盛是不争的事实,并密布于传统社会的各个角落,形成了小文化传统。

著名作家龙应台说得好:“传统不是怀旧的情绪,传统是生存的必要。”笔者认为国术不是传统之点缀,国术是传统的重要表征之一,国术不是体育运动。体育运动,是指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为主要目的的运动,如田径、体操、游泳、篮球、排球、足球等。国术不是体育运动,或者说不完全是体育运动。国术与一般的体育运动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华武术》杂志创办人之一、第一任主编昌沧说“体育不能完全概括武术。竞技、健身都是武术的功能之一,但不是它的全部。应该给武术的发展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把它限制在体育项目里会限制它的发展。”

国术是以技击搏斗为目的的,以踢、打、摔、拿等技击方法为主要内容的攻防搏击技术。国术是一项技术,一项以肢体(包含器械)制服人的技术。攻防搏斗才是国术的本质和核心,虽然它也有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功能和作用,但那只是国术的衍生品。管理和指导国术发展,不能用管理和指导一般体育运动的思维和模式。然而可悲的是,主管部门恰恰在以体育运动的思维来管理着国术,从而产生了国术的舞蹈化、体操化、杂技化、技巧化。国术发展到今天,已经走到历史的拐点。国术爱好者以及主管部门应解放思想,打破旧有思维,紧紧围绕国术的核心,遵循国术发展的规律,把国术当作文化传统,而不是当作一般的体育运动来看待。如此,国术才能真正成为国术。

传统文化介绍14

最近,我们学校举行了“陶花节——茶文化专场”的活动,在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比如:有关茶的歌、有关茶的传说、怎样泡茶才好喝……

在活动的几天内,我们跟着陆华老师学了有关茶的歌。

在班队课上,陆老师在广播里将我们唱歌。赵老师在班里说着这件事,同学们听了哇哇大笑,顿时,教室里像炸开了锅。陆老师先把歌词跟老师们说,让老师把歌词写在黑板上,然后陆老师唱一句,同学们跟一句,唱得像只老虎,不过我们已经很努力的在唱了。“叮铃铃”下课了,同学们也跟着广播唱了起来。

有关茶的传说很多,有龙井茶的传说、黄山毛峰的传说、铁观音的传说、君上银针的传说……其中我最熟悉的是铁观音的传说。故事是这样的:二百多年前,当地有一位老茶农姓魏名荫,精于茶事,又笃信佛教,每日早晚必在佛前敬献清茶。一夜,在梦中荷锄出门,至溪涧石旁,见石缝中有一茶树,枝繁叶茂,芳香似兰,深感诧异,正欲探身摘叶,忽被犬吠声惊醒。翌晨,他循梦中途径,行至观音岩打石坑石壁处,果然看到梦中所见茶树,汁淳厚细润,边缘作锯齿状,红芽绿叶,异于它种。遂将茶树移植家中一破铁鼎中,悉心培育繁殖,精工炒出从未有过的好茶,亲朋好友品尝之后,无不称道。由于此树是梦赐之物,又栽在铁鼎中,并且茶色重如铁,故取名铁观音。

我还知道了怎样泡茶才好喝。在活动的那天,家里来了客人,爸爸叫我给客人们泡茶,我根本就不会泡茶:一会儿茶叶放得太多,一会儿茶叶放得太少,一会儿水太热,一会儿水太冷……我不情愿地倒起了茶,爸爸看见我烦躁的样子,走过来对我说:“女儿,你这就不懂了,泡铁观音可不是这样泡的,要这样泡:首先也是要把握好水温,泡乌龙茶的水温要在100度左右,水温太凉,铁观音就会泡不开,香气也不能发挥。其次在冲泡的过程中,要控制好冲泡的时间。时间和水温都把握的好,那冲泡出来的茶就要不存在多大的问题。”我听了爸爸的话,茅塞顿开,马就去泡茶了。在这次活动中,我学到了好多的知识。

传统文化介绍15

一、《大圣归来》对传统文化的解构和再创造

(一)人物形象

在传统西游题材中,孙悟空被塑造成一个集人性、动物性和神性三者合一的忠心徒弟形象,《大圣归来》中的孙悟空从个性上摆脱了以往的形象,从《西游记》中的猴子变成了一个更具有时代气息的动画形象。动画孙悟空并不是专属于低幼群体的形象,作品中的美猴王孙悟空是完全从成人角度面向全年龄段塑造的融人性、佛性、魔性为一体,桀骜、悲情却永不服输的东方英雄形象。大圣归来中塑造的东方侠义英雄与西方的超级英雄又略有不同,钢铁侠、蜘蛛侠等超级英雄坚定地承担起了维护世界、打击罪恶的责任,大圣则在拯救世界之前,首先完成了自我的拯救和自身的救赎。这与中国文化中修身、齐家、平天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思想相契合。它还会说很多当下流行的语言,很不屑地喊小唐僧为小屁孩,还会讲一些诸如有一天,你要是够坚强、勇敢,你就能驾驭它们一类的意味深长的哲理话,《大圣归来》的孙悟空既有传统的精髓,又超越了传统的局限;既有无所畏惧、一往无前的精神,又有普通人的懊恼、焦虑。因此,更容易与新一代电影观众形成共鸣。可以说,《大圣归来》是对文学经典当代价值实现途径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通过大圣归来中孙悟空这一形象的塑造,让美猴王孙悟空这个形象再次焕发了票房号召力和形象大魅力,也再次印证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不是将一种文化的形态转变为另一种文化形态,而是应当将固有的文化形态进行延伸性的开发和利用,从而使其焕发持久的魅力。

我们再来看作品中的第二主角唐僧,传统西游中,唐僧是唐太宗义弟,俗家姓陈,乳名江流儿,法名玄奘,为人举止文雅、性情和善,佛学造诣极高,与孙悟空是师徒关系。《大话西游》虽然保留了唐僧与孙悟空的师徒关系,但是却把唐僧塑造成了一个提倡真善美、遵守三纲五常的传统道德的卫道夫形象。《大圣归来》中唐僧与它们都不同,原著中写到唐僧经过十世轮回才走上取经之路,影片选取了唐僧十世轮回中的第一世,塑造了一个七岁时的小唐僧形象,小唐僧江流儿在一次误打误撞的五行山之行中,无意间解开了孙悟空的封印,从而展开了一段熊孩子江流儿与酷大叔孙悟空之间曲折离奇的故事,也构建了童年唐僧与孙悟空、猪八戒、小白龙之间纯洁的友谊。

(二)故事情节

影片从孙悟空大闹天宫后四百多年说起,讲述了一个传统文化人物孙悟空成为落难英雄之后开启的寻找自我和拯救良善的故事。《大圣归来》将故事情节设置在了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时间维度上,那就是孙悟空大闹天宫后被压在五指山下四百多年,五百年时即将遇到他的救命恩人和师傅唐僧。可以说,这个时间点的选择具有独特的使命感,大闹天宫既是孙悟空人生的转折,又是他英雄史诗式人格的奠基。影片以大闹天宫意象式的回忆作为起势和开篇,在传统西游潜在叙事模式的导引下,使得影片的剧情呈现出如离弦之箭的态势,朝着既定的人物和主旨迈进,从而呈现出单线条层层递进的故事情节。

随后镜头转到了一家人的身上,父亲向孩子讲述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此后便是孤儿江流儿与师傅法明相遇并在四季的更迭中相依为命的场景和时光。接下来镜头转到桃花掩映下的长安城,街头艺人用皮影戏讲述大闹天宫的故事。这短暂的宁静被山妖劫持童男童女而打破,江流儿解救了其中一名女孩儿,被山妖追杀躲进了五行山。至此,所有的叙述线条全部在五行山聚拢,一切都在指向核心人物的到来。江流儿在山妖的追逐中,意外地在山洞中解除了孙悟空的封印。孙悟空从碎石堆中爬出后,无论从场面的调度还是从颜色的选择上,占据了观众全部的聚焦视野。孙悟空获得自由后一心想回花果山,但由于封印未解,只能暂时护送江流儿回长安城。途中,猪八戒和白龙马也相继出现,但是或落魄不堪或魔性大发,均已英雄不再。妖王为夺取女孩布下迷局,轻易抓走了女童。悟空深知自己不是妖王的对手不愿再去救女童,江流儿决定只身去救女童。日全食之夜,在江流儿冲进到场之际,悟空也最终战胜了自己与妖王展开了最后一战,完成了自身的救赎。

在剧情上套用了经典的好莱坞模式,好莱坞电影的叙事特点除了体现在善于讲故事之外,还善于将影片故事纳入到广阔的社会背景中,使电影具备更强的真实性和社会性。影片采用了好莱坞的经典情节演绎了东方的经典故事,把众人皆知的神话题材,拍出了温暖社会、拯救世界的侠义情怀,是对传统西游题材的再次成功解构和再创造。

二、《大圣归来》对传统文化的回归

虽然大圣归来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方面对传统西游题材进行了大胆的解构和再创造,但是,从电影对原著人文精神内涵的传承和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上,我们不难看出其对传统文化的回归。

(一)文学经典人文精神内涵的传承

在文学经典的影视化进程中,如何保持文学经典的文学审美价值和人文精神内涵是影视评价中一直以来较为关注的重要问题。影视改编创作应当在整体把握原著文本的基础上,深刻理解原著的精神内涵,从而担当起提升当代人文精神和大众的思想力与审美力的重任。《西游记》主题多样,内涵丰富,在英雄史诗般的叙事模式下,使得唐僧师徒取经受难的过程成为自我修行、自我拯救的过程,他们坚忍不拔的精神和抗拒一切困难的意志也具有了英雄史诗般的魅力。《大圣归来》对《西游记》文本进行了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继承了原著的文化基因和人文精神内涵,对故事情节进行了新的拓展和演绎,对孙悟空这一中华传统文化形象进行了再次丰富和重塑,与当代观众的审美习惯和心理诉求产生了共鸣,成功实现了对传统文化和传统资源的现代性开采,是应对好莱坞全球战略的有效策略。中国文艺评论协会会长仲呈祥说:归来的大圣是个符号,归来的是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优秀传统。

(二)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

《大圣归来》将好莱坞成熟的动画电影制作经验与众多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合在一起,打造了一部具有中国味道的动画电影。电影中设计了一系列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动画形象,如孙悟空除了具有毛脸雷公嘴、脸上刻有妖纹等富有戏剧化的五官,还披着蜿蜒夸张的红披风,与原著中的形象保持了极大的一致性,反派形象混沌的原型是《山海经》中的混沌巨兽,在电影中汲取了古典戏曲中脸谱元素,加以现代抽象化的变形,被设计成衣袂翻飞的古代书生形象,等等。电影中大量运用了闯将令、小刀会序曲、筝锋、祭天化颜歌等中国传统音乐,并将皮影戏、秦腔、中国武术等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使得电影在整体效果上呈现出东方的神韵。除此之外,影片在3D动画技术中巧妙地融入了东方美学取法大自然的浓墨铺陈,整部影片贯穿多变宏大的场景,间杂丰富细腻的具体景观,如山前江畔的帆船、暴雨将至的石拱桥、市井街头的皮影戏、长安城的建筑和市井百态以及悬空寺般的妖巢等,从大场面到一物一景,都是对中国山水画意境美的成功诠释。

(三)经典叙事结构的回归

《西游记》 寻求受难回归的叙事模式是传统中国思维的产物,具有显著的文化母体性质,能够承受多时代因素的添加,而焕发新的生机。大圣归来讲述了沉寂在五行山下五百年的孙悟空被小和尚江流儿解除封印后,在相依相伴的冒险之旅中找回了初衷,完成自我拯救和救赎的故事。在叙事结构上尝试着用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中国东方的特色语言去讲故事,是对寻求受难回归的叙事主题的再次演绎,充分展现了中国独特的古典美学和人文风格。同时,影片中留白的运用,使得作品更具张力和回味。中国式叙事讲究草灰蛇线、伏延千里,情节之间呈现出断而不断、连而不连、起伏照应的效果,譬如群妖穷追傻丫头的原因,江流儿如何能够紧随大圣的足迹,孙悟空法印的由来,法明如何找到妖王的山洞等,这些细节和支线的描述经过分镜头穿插和剪辑,在情节上留有了空缺,反倒增加了对核心人物的聚焦,体现了一种简洁有力的中国诗学之美。

三、总结

《大圣归来》在传统西游人物和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演绎了一个全新的东方英雄形象自我救赎和舍生取义的故事,是对传统神话故事的继承、改编和创新,也是对传统文化的解构和回归。文学经典在后世的传播和接受中,必然会接受不同时代观念和价值的解读。现代人对《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的认同和塑造,归根结底还是为其人性理想和道德情怀所感,体现的是中国古已有之的知己相酬的情节。如果说《大话西游》是对传统西游的极致解构,将永恒的爱情提升到了亘古不变的宿命,那么,《大圣归来》是对传统西游的再次解构和回归,解构的是人物和情节,回归的却是深藏在这之下的文化传统和文化价值观。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