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情况调查报告15篇

来源:范文网 1.7W

在当下社会,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就业情况调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就业情况调查报告15篇

就业情况调查报告1

据农民工年度监测调查资料显示,20**年我市700个农村居民调查户中,全部家庭人口2313人,其中农民工[1]920人,占家庭人口的比重为39.8%,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平均每户拥有农民工1.31人。我市农民工呈现出男性多于女性、已婚多于未婚、31-50岁年龄者多、初中文化程度者多、未参加过技能培训者多等基本群体特征;本地就业者多、制造业从业者多、生产或运输设备操作者多等分布特征;从业时间增加、收入显著提高、男女收入差距缩小等就业特征。

一、我市农民工基本情况

1、男多女少

从性别看,男性占68.3%,女性占31.7%。男女比例为2.15:1,比XX年的2.23:1有所降低,男多女少的趋势没有改变,但近年来呈现出男性务工比重逐年上升趋势。

2、八成以上已婚

从婚姻状况看,已婚人员占85.7%,其中男性和女性的已婚率分别为85.0%和87.0%;未婚人员占12.9%,其中男性和女性的未婚率分别为13.1%和12.7%;离异或丧偶的人员占1.4%,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3、近六成农民工年龄在31-50岁

调查结果显示,XX年我市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41.3岁,其中男性为42.3岁,女性为39.0岁。

从年龄构成看,30周岁及以下的占20.6%,比上年降低1.8个百分点;31-40周岁的占23.7%,比上年降低1.4个百分点;41-50周岁的占34.2%,比上年增加2.3个百分点;50周岁以上的占21.5%,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31-50周岁的接近六成,是农村居民家庭中非农就业的主体。

4、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

从文化程度看,小学及以下占13.8%、初中占67.6%、高中及以上占18.6%。我市农民工文化程度仍以初中为主。

从年龄看,年轻人群文化程度相对更高,30周岁及以下年龄组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1.8%,比30周岁以上年龄组高16.6个百分点。

从性别看,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女性占21.5%,男性占17.2%,女性比男性高4.3个百分点。农村女性劳动力要付出更多努力,拥有更高学历才能胜过男性,在竞争中获得从业机会。

5、参加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不足两成

调查结果显示,XX年我市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17.9%。其中只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的占24.2%;只接受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占62.4%;同时接受过农业技术和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占13.4%。

从性别看,男性接受过培训的比例为19.4%,明显高于女性的14.7%。

从文化程度看,文化程度越高,接受过培训的比重越高。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及以上接受过培训的农民工分别占14.2%、17.5%和22.2%。尤其是参加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及以上接受过的比重分别占9.4%、13.0%和18.7%,显著高于参加过农业技术培训的比重5.5%、7.7%和4.1%。

二、我市农民工就业分布状况

1、近九成以本地就业为主

由于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为劳动力就业提供了大量岗位,一直以来都是外地农民工务工的流入地。对我市农村劳动力来说,基本上无需外出就可实现充分就业。调查显示,在乡内从业的占88.9%,是我市农民工最主要的从业地区;在乡外县内、县外市内及国内其他省市从业的农民工分别占5.8%、3.8%和1.5%。

从年龄和婚姻状况看,30岁以上农民工更倾向于在乡内从业,比重比30岁及以下的农民工高19.4个百分点;已婚人员选择在乡内从业的比例比未婚人员高23.0个百分点。

2、五成农民工从事制造业

从产业结构看,从事第一产业的占0.1%;从事第二产业的占60.0%,比上年增加1.6个百分点;从事第三产业的占39.9%,比上年减少1.6个百分点。

从行业分布看,超过五成农民工从事制造业,占51.3%,是吸纳农民工就业最多的行业;其次是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占17.8%;再次是批发零售业和建筑业各占8.0%;随后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7.4%。五个行业一共吸纳了92.5%的农民工,比上年增加2.8个百分点。

3、近四成农民工从事生产、运输设备操作等工作

从职业分布看,经营类、管理类、技术类的从事人员比重较低。从事生产、运输设备操作等工作的人员比重最高,占39.8%;服务业人员占13.5%;个体经营人员占8.3%;专业技术人员占7.3%;办事人员及有关人员占4.3%;商业人员占2.0%;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占1.2%;私营企业主占0.6%;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占0.1%;从事其他工作种类的人员占22.9%。

三、我市农民工的就业时间和收入状况

1、平均从业时间略增

XX年我市农民工人均从业时间为10.9个月,比上年增加0.1个月,其中本地务工、本地非农自营、本地非农务工和外出从业时间分别为0.5个月、1.4个月、7.9个月和1.1个月。调查显示,有26.1%的农民在从事非农活动的同时兼顾自家的农业生产,务工务农两不误。

2、非农收入显著提高

调查结果显示,XX年我市农民工月均非农收入为2535元,比上年增长18.0%,其中月均收入在600元及以下的占1.8%;601-800元的占2.6%;801-1200元的占9.5%;1201-1600元的'占14.5%;1601-2400元的占30.4%,2400元以上的占41.2%。月均收入在1600元以上的农民工占到了71.6%,比上年增加了14.4个百分点,呈现出收入大幅增长,低收入者比重减少的趋势。

3、男女农民工收入差距略有缩小

从性别看,XX年我市男性农民工月均收入2774元,女性农民工月均收入1993元。男女收入比是1.39:1,比上年的1.55:1有所降低。

4、不同年龄组的农民工,收入愈高增速越低

从年龄组看,41-50周岁年龄组农民工月均收入最高,为2823元;其次是31-40周岁年龄组,为2662元;排在第三位的是50周岁以上年龄组,为2224元;最低的是30周岁及以下年龄组,为2205元。70后、80后是月均收入最高的人群,他们从业多年,拥有较多的工作经验,且年富力强,收入水平最高。

从收入涨幅看,涨幅最快的是30周岁及以下年龄组,增长25.6%;其次是50周岁以上年龄组,增长17.2%;第三是31-40周岁年龄组,增长16.4%;第四是31-40周岁年龄组,增长14.9%。增长幅度的高低正好与绝对收入的高低相反,收入越高增幅越小,呈现出差距缩小的趋势。

5、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月均收入最高

从文化程度看,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月均收入分别为2215元、2616元和2472元,比上年分别增长了26.2%、15.5%和20.4%,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收入最高,增速最小。

6、本地非农务工收入最低

从就业方式看,本地非农务工、本地非农自营和外出从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分别为2155元、4667元和2600元,比上年分别增长了18.1%、14.9%和16.9%,本地非农务工农民工收入最低,自营农民工收入增幅最小。

7、交通运输业收入最高,批发零售业增速最快

从农民工从事的五大行业看,收入水平由高到低分别是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建筑业、制造业和居民服务业,月均收入水平分别为3313元、3241元、2798元、2434元和20xx元。收入增速由高到低分别是批发零售业、居民服务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分别为29.7%、21.7%、16.7%、7.1%和6.5%。

就业情况调查报告2

工作难“求”——应届大学毕业生必要的人生历练

对于20xx年的计算机专业应届大学生来讲,在经历了20xx年10-12月的招聘高峰期和20xx年2-4月的小高峰期后,现在已经进入尾声,基本尘埃落定,终于可以对就业状况来一个盘点了。

距正式离校只有不到两个月了,计算机专业的应届大学生就业已经进入了尾声,可以对就业状况来一个盘点了。为此,记者选取了北京、广州、武汉、西安、成都、山东等地的50所高校,通过本报调研中心对187名计算机专业应届大学生进行了问卷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调查。我们发现,今年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从找工作的难易程度、薪资水平、考研的人数和动机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分层现象:好的好,坏的坏。

另外,我们从中也发现,在整个就业过程中,毕业生们大都表现出了高度的理性,如在其择业标准的选择,对求职现状的认知,以及对就业难原因的分析等,都蕴涵着较高的合理性成分。

并不都是香饽饽

同样的专业,同样是在今年找工作,计算机专业并不是在所有的高校都是香饽饽。

已经保送本校研究生的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四学生严斌和尹玉冰告诉记者,在清华,真正找工作的只有30人左右,占到毕业生总数的1/6。清华计算机专业大四学生有180人左右,30个国防生,保送研究生的有70-80人,还有10来个到香港读研,20来个出国的,剩下的才是找工作的。“找工作的大部分是成绩不太好的同学。”两位清华的高材生异口同声告诉记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情况也差不多,计算机专业的就业状况也相当好。显然,像清华、北航等名校的计算机专业是全国顶尖的,其毕业生多数选择继续深造,少数去找工作是正常的。

而像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大学等重点理工科高校,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在当地的就业形势也是一片大好,就业率在95%以上。西北大学计算机技术与工程专业大四学生边广志就表示:“我们班上70多人,基本都找到工作了。”

在那些学校名气不差,但计算机专业却一般的院校中,还有少数人找不到工作,就业率在70%左右。像中南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四学生马金红就告诉记者,他们班有26人,目前还没有找到工作的有4人。而另一个班也是26人,没找到工作的还有8人。

比他们更惨的是一些在二类本科、甚至是三类本科院校就读的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机专业在学校内本就没有地位,一拉到人才市场来竞争就更没有优势了。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四学生赵志同介绍了他们就业的状况:他们专业共两个班,103人,到目前为止签约的仅占30%左右,而且其中有十几个人的工作是跟计算机无关的。“刚开始找工作的时候,我们就预期工作不好找。20xx年学校统计我们专业的就业率是30-40%,就说明了就业形式不好。我们很多同学最后找到的工作大部分是跟计算机没有什么关系的,这也是我们找工作处处碰壁后没有办法的选择。”赵志同说。

薪酬普遍在20xx-4000元/月之间

谈到找工作,所有人最关注的就是薪水问题。据我们调查,从整体来看,20xx-4000元/月代表了计算机专业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平均薪酬水平。当然工资高低还跟就业单位的实力、就业地域和学校名气等有着比较大的关系。

清华、北航等名校计算机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工资要比上述提到的水平高1000元/月左右,不过也跑不出这个区间。“我们班找工作的同学到非IT公司去的,工资只有4000元/月左右;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地IT公司的基本都有6000-7000元/月,最高的是Google给出的9000元/月。”尹玉冰说。

北航计算机专业大学毕业生很多都去了银行的IT部门,如中行、招商银行等,工资水平在3000-5500元/月之间。最高的是华为公司给出的5500元/月(4500元+生活补助1000元),最低的也有3000元/月。

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大学等第二梯队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大学毕业生薪酬也许真正代表了目前的总体水平。在西安就业的大多是20xx-3000元/月之间,男女差别不大,最高薪水是腾讯给出的年薪7万元。华南理工计算机专业大学毕业生普遍都能拿到4000元左右的月薪。而中南民族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大学毕业生留在武汉普遍拿到的工资是20xx-3000元/月,能签到深圳等发达地区的工资都在3000-4000元/月,好的能达到4000-6000元/月。

留在山东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就没那么幸运了。“整个山东省做软件的基本是1500元左右的月工资,在青岛、济南、泰安的都是。我们班一半找到工作的同学工资都在1500元/月以下。”山东科技大学徐银增跟记者透露自己的月工资水平在1000-20xx元之间,接着补充了上面一句。

总的来说,目前国内计算机专业应届大学毕业生平均月工资尚属高薪水平。同时,调查也显示,大学生们对薪资水平的分析表现出了高度的理性,去年乃至前些年理想起薪与签约工资存在较大差距的现象已经极少了。

“低于3000元/月就没有人签了。”北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四学生牛红婷告诉记者,“我们找工作的.时候大部分预期是月薪4000元,因为到单位后还要扣三险和税金,最后也就只剩下3000多元了。”

身处南方的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大学毕业生对薪水的预期要低一些。“我们找工作前参考过上一届的情况,他们的平均薪酬是3000-3500元/月;所以我预期的薪水至少是3000元/月以上才可以接受。”潘晓炜说。“我开始找工作的时候预期工资是2500元左右(在成都)。”而赵志同本身签了黑龙江武警总队,月工资水平是3000元左右,算是找得相当好的了。

考研仍是大势所趋

千军万马争读研——一方面是教育水平提升、本科教育大众化的体现,一方面也被视为许多毕业生逃避就业压力的表现。那么,应届大学毕业生是怎样看待读研的,选择这条路的有多少,成功的又有多少呢?

在清华计算机专业应届大学毕业生中,保送研究生的加上到香港读研以及出国深造的,深造率为60%以上。当然,出国深造的机遇与学校实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不是所有的高校都能提供给学生这样的机会。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一个班40人,有3个保研的,5个考上外校研究生的,继续深造率为20%左右。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的数字仅为最终实际深造的人数,对于选择考研但并没有成功的人数,我们难以统计。

当问到为什么清华那么多学生要去读研时,严斌告诉记者:“我觉得现在本科生很难找到好工作,即便找到,做的也是体力活。我的计划是在清华读完硕士——出国读博士——海归,这样要比直接研究生毕业后工作强很多。”

“我们学校研究生就业要比本科生好不少,现在像IBM、微软等大公司都指名要研究生而不要本科生。因此本科生相对来讲找工作要受到很多限制,就业面不如研究生。”牛红婷也道破了自己读研究生的“天机”:“这也是有道理的,本科生都是打基础,基本没有什么机会去跟项目,而我自从保送研究生后就到实验室跟师兄做实验、跟项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肯定会增强不少。”据了解,腾讯、Google给名校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开的薪水分别是10万元/年、15万元/年,比本科生要高出不少。

潘晓炜则认为考研后可能在知识、经验上增加更多,“同时我们学校近几年都是研究生的总体就业形式比本科生好,这也是一个原因吧”。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考研仍被大多数大学毕业生视为“改变命运”的又一次机会。

非名校学生找工作易遭遇不公

相对名校的强势,很多普通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遭遇了不少不公平对待。据调查,很多IT公司的工资等级分重点和非重点院校,重点院校毕业生月薪要比普通院校毕业生高几百至一千元不等。

马金红和其他同学就参加了深圳一家公司在武汉的招聘会,并顺利通过了笔试,没想到在面试的时候得到了一个信息:这家公司给他们的是大专生的待遇,比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的毕业生要少近千元。“不过后来还是有同学签了,现在工作不好找。”马金红无奈地说。

就业情况调查报告3

 第一.慎重选择创业项目

选择什么样的创业项目很要害。要选择有发展前景、投入少收益高、竞争不激烈的非传统行业。目前和今后的一段时间里,三个行业具有发展前景。第一,互联网将来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尤其是电子商务。第二,农村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设想一下假如农村每家每户每年多花1000块钱,能够拉动几个GDP的增长?第三,新能源的前景仍是广阔的。当前传统能源是一次性能源,对环境污染严重。新能源不仅为社会创造价值,而且还对环境不产生破坏作用。

第二.选择项目别抛弃专业

大学生创业最好不要选择开饭店、卖菜。因为开饭店卖菜之类的,普通的初中生和高中生都能干,甚至会比你做得还好,不要与他们抢饭碗。在大学里学习了三、四年,已经具备了系统的'专业知识,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项目创业,这是中学生所不具备的。脱离自己的专业做一些常人都能做的项目,那就是浪费大学三、四年所学的知识。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应充分结合专业元素,发挥特长,需要的是所谓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第三.提倡先打工后创业

给大学生们作讲座的时候,问到创业什么最重要,大多数人回答都是“钱”。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大学生创业应当具备三个条件。第一、经验和能力,第二、人脉资源,第三、资金。个人的经验和能力是第一位而且是最重要的,没有经验,刚有想法就去干容易失败,即使别人给你资助,你也会赔。大学生靠什么积累经验和提升能力?去打工。打工时,积累了经验提升了能力,同时也能熟悉一些比你强的人,增加一些人脉关系,这样就为以后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四.注重人脉关系积累

这个社会,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人在做,所以人脉关系的积累很重要。人脉是一个人通往财富、成功的入门票,人脉关系不好,你就不能募股。扩展人脉关系,多结识比你能力强比你有钱的人,寻找他人给你投资时,对你认可的有钱人就会给你投资,这就是人脉关系作用的显现。你拥有了能力经验而且选择的项目非常好,又结识了认可你的有钱人,自然有人会给你投资的。

 第五.在创业中创新

大学生最不缺的就是新的思维,新的想法。大学生创业不要做传统行业,也不要用老一套的方法去做,要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看看自己和其他人比哪些方面更有优势。假如你发现自己有一个比别人强的特点,比如说你财务比较有优势,暑假可以到会计师事务所打工,哪怕不要钱,可以补充财务知识,毕业之后找一个财务方面的工作应该不成问题。大学生怎么创新呢?要根据现有的情况,结合自己的思路,创造新的模式。

第六.积极募股别负债

大学生创业怎样“找钱”?一般的大学生会找家人和朋友借钱,是不好的。因为你负债后心理压力大,做事轻易冲动,冲动的结果是失败率很高,不适合创业。募股是最好的方法,除了能找到资金,他入了股,和你在同一条船上,会帮助你把事情做好,自己借债,别人不会关心你。怎么样去募股呢?这要靠机遇,第一,找一个比你能力强、比你水平高、也有钱的人给你投钱,他只投钱,什么都不管,然后坐等分红,你再找几个合伙人一起干。第二,找一个有钱人投资,他比你有能力,给你投资,你们一块干。

总之,现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无疑为大学生创业铺就了一条“绿色通道”。从减免部分费用,到提供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咨询服务后续扶持等“一条龙”服务,使大学生获得了全方位的帮助和支持。加上各地方也有各不相同的优惠政策供大学生创业,可以说,创业虽比就业下得决心要大很多,但这条道路却比就业明朗许多。“赚大钱还是赚小钱,取决于你的战略”。

就业情况调查报告4

就业观是人们对与就业有关的重要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科学就业观是指求职者以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关系为前提,在客观评价自我,理性认识就业环境的基础上,指导求职者职业发展,并最终实现自身需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就业观念,树立科学的就业观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重要因素。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通过在大学校园里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积累,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就业观念。及时掌握和了解大学生的就业观状况,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就业观教育,帮助他们解决大学毕业时诸多就业问题,非常重要。

本报告主要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来大学生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方面文献的分析和解读,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嬗变,以及调查现代大学生对目前就业状况的看法。

一.改革开放30年以来大学生就业方式的善变

1.从择业方式来看,呈现从“统包统分”到“自主择业”,并开始出现“自主创业”的嬗变特点

我国大学生就业经历了一个由国家“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嬗变过程。1950年代初到1980年代末,大学生择业实行的基本上是国家“统包统分”的模式,对于大学生来说,毕业分配无须自己多操心。这种体制使大学生对自身的价值实现充满自信,如做一名受人尊敬的工程师、科学家、作家、记者或干部等。九成以上的大学生愿意选择大城市全民所有制单位,因为这是“铁饭碗”,没有“风险”。

1980年代末,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动和社会利益群体的重新分化,大学生那种安稳守成的择业观正在被挑战的、自我创新的风险择业观所取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人们开始在市场大潮中追求自我价值,社会观念逐渐商品化和个体化,大学生择业开始结合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兴趣,原有的“统包统分”观念逐渐淡化。调查表明70%以上的大学生愿意选择“收入高,但有失业危险的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育、完善,到了1990年代,大学生自主选择职业的意识已逐步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

进入21世纪,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明显加大,部分学生的就业观念出现了新的变化:(1)由一次就业转变为多次就业,自主择业转变为自主创业。调查显示,大学生选择“先就业再择业”的比例为63.15%,选择“继承父业”的比例几乎为0%,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为26.32%。(2)关于“自主创业”,认为“可以尝试”的比例达到了58.1%,认为“可行”的占28.2%。(3)大学生创业观念得到加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21世纪出现的就业高峰导致大学生择业越来越困难,许多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创业来解决工作问题,这种转变与其说是一种就业观的转变,还不如说是被“逼上梁山”后的无奈之举。当然,社会环境的转变和个体的这种行动趋向极大相关,这种“权宜之计”逐渐使社会大环境提高了对创业的认同度,促进了创业的升温。

二.改革开放30年以来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嬗变

1. 从职业的选择来看,呈现从首选全民所有制单位向首选“三资企业”到理性看待单位性质的嬗变特点

1980年代,大学生首选的行业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企业,这主要基于对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的考虑。因为这种单位没有风险,是大家都认可的“金饭碗”和“铁饭碗”。这时中国虽然已经启动市场化改革,但是各种体制和1980年代以前的计划体制几乎一样,平均主义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于是大家纷纷迫求稳定的职业,而不是有挑战性的职业。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定,私营经济和外资企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三资企业”开始成为一些大学生毕业后的首选工作单位。

1980年代,大学生就业首先看重的`是职业的社会地位和专业对口,对薪资没有过多的考虑。1990年代初以来,多数大学生择业的首选标准是经济待遇,薪资期望最高达到六七千,一般也在四五千左右。但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大学生对薪资期望也发生了一些改变。21世纪初,大学生择业的薪资期望一般集中在1000一20xx元/月,就业心态趋向理性化。调查显示,毕业生对自己的预期工资水平比较符合市场的实际水平,94.65%的大学毕业生所要求的月薪酬标准在3000元以下,与温州苍南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20xx元/月基本一致。这说明,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已趋向理性化,对于能发挥自己才能、适合自己个性、有发展前景的就业岗位,基本上都能接受,并且很多学生开始接受“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反映出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比较健康。对于月收人达不到期望值的岗位,为了能锻炼自己,积累工作经验,部分学生愿意把月薪酬期望值降低到1000元以下。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大学生的就业心态日渐趋向成熟。

2. 从地域选择的去向来看,呈现从“服从祖国需要”到“首选东南沿海”再到选择更趋理性的嬗变特点

20世纪五六十代,大学生择业观的典型表现为:“我是一块砖,东西南北任党搬”、“一颗红心、两种准备”。

20世纪70年代一80年代初,大学生就业时充满了“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想主义激情。1990年代,大学生就业时首选地域一般都是东南沿海发达城市。1997年上海市4.5万名大学毕业生,其中有2.1万名学生在上海就业,有2500名学生在江苏就业,有1700多名学生在山东就业,有1600多名学生在广东就业,有近700名学生在福建就业,有近1000名学生在北京就业,在这些地区就业的学生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66.67%。对杭州大学生的调查也显示,关于“您期望选择的工作地域”,“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分别以91%、87.6%及62.7%居于前三位。因为在此时,东南沿海城市经济发展因为有了更多的政策支持,经济的竞争力和活力不断加强,与此相随的就业机会和职业收入也水涨船高。另外,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人才自由流动的空间开始增加,于是,大学生就业“孔雀东南飞”的现象在改革开放10年后达到了高峰。

但是进人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大学生择业的首选区域不再集中于东南沿海,开始呈现出多元性的特点。调查显示,在就业地域的选择上,78.95%的大学生希望在沿海开放地区工作,10.53%的大学生希望在中西部地区大中城市工作。这说明,虽然沿海发达地区生活、工作各方面条件都比较优越,但随着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中西部也逐渐成为大学生就业的理想地区。一些大学生偏向于去中小城市工作,机会多,生活成本低,且压力也不大,大学生就业呈现出更加理性化的趋势。随着这一趋势的增强,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到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和基层就业。

三.大学生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的基本情况

1.大学生对就业形势估计比较悲观。在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调查中,56% 的学生对就业形势估计悲观(主要是受目前全球遭遇金融危机、企业经营面临困难的影响),反映出大学生对未来的迷茫和缺乏信心,需要学校给予及时正确的引导,以帮助他们渡过茫然困惑的时期,顺利实现由学生到社会成员的角色转变。调查还发现,对就业形势悲观的学生中有47.34% 的人认为是由个人心理压力过大引起的。而面对越来越大的压力,36.72% 的学生选择向朋友倾诉,高达56.30%的学生却选择了默默承受,这明显不利于压力的缓解和身心的健康。一方面说明大学生缺乏自我调节的能力,没有找到正确的缓释压力的方法,另一方面则说明学校的教育做得不够,心理咨询和职业指导还没有真正走进毕业生,没有发挥出应该起到的作用。

2. 大学生择业方式多种多样。调查中发现,人才中介、熟人推荐、毛遂自荐、上网、被分配、招聘会等多种找工作的方式都是毕业生选择就业的方式。结果显示,学生均把参加招聘会、人才中介、上网作为自己喜爱的找工作方式,被分配的选项无人问津。可以说明分配这种方式不再具有吸引力,坐等分配的思想已被双向选择、竞争观念所代替。从另一项关于就业方式的调查可以看出,自主择业越来越被毕业生们青睐,70.95% 的毕业生都认为应当自主择业,16.02%的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仅有13.00% 的学生选择靠学校老师推荐及父母包办这种择业方式。这说明当代大学生更加独立自主,积极开创自己的人生。同时,也需要社会、学校给予学生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指导,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学校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就业指导措施和多方位的就业服务工作,帮助毕业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3.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差异显著。调查显示,大一学生对工资的期望最高,但却对就业形势的估计最为悲观,占总数的17%,绝大多数的学生有培养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意愿,但却不知从何做起,努力方向不清晰。大二学生热衷于寻求提高职业技能的途径,不仅仅通过传统的打工兼职,参加学生社团的方式,还有其他如专业实习等途径提高职业技能。大三学生认为专业知识无用的比例偏高,创业意愿较强。大四学生对就业的认识和其他年级明显不同:47.24% 的学

生认为就业难并不是不可解决的,解决的关键在于调整期望值;36% 的学生认为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最为重要,但仍有超过54% 的学生认为没有具备职场的核心竞争优势;还有32.60% 的人认为毕业学校名气更具求职优势,对名校的推崇是大一学生的8 倍多。由此可见,大学生就业观念年级差异显著。

就业情况调查报告5

就业,一直是大学生和社会所关注的焦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20xx年全国将有699万名高校毕业生,是建国以来大学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699万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的消息,给20xx年打上了“史上最难就业年”的标签。而作为一名刚入大学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由于“艺考”分数线比普通高考划线低100多分,因此成了很多学生考大学的“捷径”。在高考的残酷竞争面前,虽然有不少的爱好者但是也有不少孩子投身艺考更多的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专业水平的良莠不齐。近十年来,各地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每年都在增加,尤其是05年,全国各高校艺术类招考更显火爆。北京电影学院1.6万人争抢300个艺术类专业本科名额,北京印刷学院1.3万人争抢280个艺术类专业本科名额,中央戏剧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高校的报考处也同样人满为患。近年来,艺术类专业考生人数连续四年保持在2万以上,20xx年,广东高考报考美术科统考的学生比20xx年增长6000多人,艺术设计类专业在高考报考专业中早已异军突起,成为学生报考选择的重点根据《20xx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对本科就业率低的专业发出红牌警告,动画专业赫然在列,而其他艺术专业如平面设计、视觉艺术、雕塑设计的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针对艺术院校学生低就业率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应届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岗位。

二、企业招不到合适人才。

据统计,有些高校的20xx—20xx年的就业率有的甚至在50%左右,从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来看,仅有19.81%的大学生有详细的职业生涯规划,虽然有超过半数的学生知道自己未来要做什么,但仍有54.21%的学生并没有详细的职业规划,甚至有25.98%的学生表示自己“没有规划,走一步算一步”。 42.40%表示非常需要得到职业规划方面的指导或参考,另外有47.74%的学生表示需要这方面的指导,仅6.06%表示自己不需要,3.8%表示有或者没有都无所谓。获取信息的方式: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高速发展,企业越来越重视线上招聘。调研数据显示,互联网已经超过校园招聘会、人际关系、现场招聘会等渠道成为20xx应届生获取招聘信息使用最多的渠道。57.48%的应届毕业生认为综合类招聘网站是获取招聘信息最有效的渠道,10.93%的.应届毕业生通过分类信息网站获取招聘信息。使用互联网获取招聘信息渠道的学生远远超过线下渠道。应届生毕业注重哪些:调查数据显示,选择工作时,最看重培训及自我提升的机会的学生最多,占总数的32.07%,而排名第二第三第四的因素得票都比较接近,分别是占11.76%的行业发展前景,占11.16%的良好的晋升机制,占10.33%的工作于兴趣的结合。得票最低的是占0.48%的是否有社会关系。关于毕业后的去向:数据显示,在20xx届应届毕业生中,愿意选择回到家乡工作的比例达到34.20%,位居第一,选择在沿海一线城市工作的比例为24.35%,位居第二,而选择北上广深等发达城市的则有20.43%。选择沿海一线城市的学生比例超过了选择北上广深等发达城市的比例。

艺术类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高校扩招影响。虽然国家已经停止了扩招,但是这几年扩招的影响依然存在。20xx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20xx年145万,20xx年212万,20xx年280万,20xx年380万,而20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13万人,比去年增加22%,而20xx年则达到699万,因此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同时,就业市场上各种职位的空缺越来越少,劳动力供大于求,大学生也就成了廉价劳动力。

(二)、高校专业设置错位,教育质量下降。随着高校的扩招,而且艺术专业学费高,越来越多的高校争上艺术专业,但高校办学是需要一定条件支持的,这些条件包括师资队伍的条件,设施设备的条件,学校地理位置的条件,甚至学校校友等人际关系的条件,而有些学校的师资设备并未达到开设艺术专业的要求,也竞相开设艺术类专业,还有些学校片面的追求大而全的专业设置,而忽视了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完善,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

(三)、当代社会就业体制造成学生就业渠道不畅

(四)、用人单位的挑剔。现在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要求越来越高。

(五)、大学生仍然期望过高,大学生就业理念也存在一些误区。如据20xx年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六成大学生月薪期望值低于20xx元。但近八成的用人单位却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以上这几点都是影响当今大学生尤其是艺术类本科生就业难的因素。高等学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我国在新的世纪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力量。建议各地方、各部门和高等学校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这一人才资源的重要作用,突破传统观念,采取有效措施,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业的氛围,真正把高校毕业生社会的资源优势变成推动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力量。

就业情况调查报告6

伴随着因特网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有了很大的变化,大家不再是局限于市场上的交易了,通过网上的交易已经很频繁了。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电子商务专业不断的涌现和发展,电子商务对社会的发展取着重要的作用,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的需求量很大。教育部从XX年开始批准在全国部分高校试开电子商务专业,首批高校包括:北方交大、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大等13所,于XX年开始招生。XX年8月起,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也面向社会开设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子商务专业(专科、本科),并设立电子商务高、中级专业证书。XX年初,教育部又批准了中山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83所高等院校试办电子商务专业。另外,还有很多学校在不同专业的教学中都增加了电子商务课程并准备设置电子商务专业。截止至XX年,教育部已经批准181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开设电子商务专业,在读的电子商务专业方向的学生达数十万人。从去年开始,已经陆续有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走向市场,然而,根据最近《电子商务世界》一篇名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忧思录”的文章,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不容乐观,作者根据调查,发现去年“截止到XX年6月15日,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为20%,”但在XX年6月中旬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已达47%,可见,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远远低于全国大学生就业平均水平。就业前景是很不乐观的,要早日改变这种就业现状,提高电子商务专业的就业率,我们一定要找到问题的关键,为此我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校的有关设施进行了调查。

本次调查活动是通过调查问卷、查阅资料及对学校有关人士的访谈完成的。

通过从XX年年10月9日至XX年年11月10日为期20天的问卷调查及访谈,问卷调查对象是07电子商务班及历届电子商务的毕业生,发出问卷共162份收回150份有效问卷。通过调查,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调查的结果总结如下:

一、电子商务专业的就业现状

在访谈中,学校的有关领导透露,连续几届电子商务专业的就业情况都不是很理想,就业率非常地低,每年的毕业生中只有10%的毕业生是从事有关电子商务方面的工作,剩下的都很难顺利地找到对口的工作,曾经有有关人士统计,我国登记在册的电子商务企业已达到1000多万家,其中大中型企业就有10万多家,初步估计,未来我国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每年约20万人,而我国目前包括高校和各类培训机构每年输出的人才数量不到10万人。人才总量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这些毕业生在进入人才市场时本应抢手,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在北京XX年的人才需求调查中,电子商务人才需求是排在第一位的。但近年来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仅为20%,而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已达47%,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郑斯林在京表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力争XX年全国应届毕业生在9月1日前平均就业率达到70%以上,很明显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远远低于全国大学生就业平均水平,更令人担忧的是,42.9%的电子商务专业非应届毕业生表示:虽然没有毕业,但是他们已经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电子商务毕业生很难就业。电子商务专业的就业形势为非应届毕业生蒙上沉重的就业压力与心理负担,他们已经考虑辅修其它专业。如果不能扭转这种局面,未来中国电子商务人才将会出现短缺的局面。因此,整体上全国的电子商务专业的就业现状都不是理想的。

二、电子商务专业就业率低的原因

社会对电子商务的需求量那么大,为什么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却那么低?通过分析收回的150份有效调查问卷及从有关人士的访谈中,可以总结出以下两方面是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

1、学生的专业知识不扎实,基本技能薄弱。

从问卷中,可以统计出100%的学生都上过网,知道如何上网,但是在网上买过东西的却只有大约4%,可见很多的学生对网上购物不了解;上网经常浏览电子商务网站的只有5%,50%的学生上网偶尔会浏览专业网站,55%的学生根本就没有浏览过专业网站;从问卷中统计只有30%的学生在填报电子商务专业时对它有一定的了解,对这个专业感兴趣,70%的学生都不是自己填报的。因此大部分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是很感兴趣的。上专业课看课外书的45%,睡觉的有10%,做其他的5%,真正认真听讲的只有40%。由此可见,学生的专业知识是学得很不扎实,另外上机课会按老师的要求认真练习的只有35%,绝大多数的学生是上网聊天;打字速度一分钟达到120个字的都没有,70%的学生打字还要看着键盘。这都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基本要求,很多的学生都不能达到。由此可见学生的基本技能是很薄弱的,另外,在跟学生的访谈中,发现了85%的学生对电子商务的就业方向和就业岗位不清楚,社会上需要的电子商务人才要符合什么条件就更不知道了。调查中,绝大部分应届毕业生谈到之所以不能顺利找到工作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不知道应聘何种企业、何种职务,未能顺利就业的应届毕业生中有76%是因为就业方向模糊。

2、学校的硬件设施不完善及培养方向的偏差

(1)课程开设的不合理。78.6%的学校这个专业开设的课程太杂了,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没有构建起专业的核心竞争力。现阶段在我国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大多是经济与计算机专业方向的,没有有机的把电子商务的'课程组织好,也没有注重培养学生与社会接轨的意识。

(2)学生的实习89%的时间是在虚拟的环境中操作,根本不能切实感受现实中电子商务的应用。

(3)学校的硬件设施不完善,网络还不是很畅通,学校的机房很多时候是网络不通的,这对教学方面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另外,由于资金的问题,学校的计算机也很有限,不能保证学生每人一台机子。学生与学校所配电脑的比率仅为3:1,这也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三、提高电子商务就业率的措施

1、学生方面。学生要有自我提高的意识,要从“要我学”转到“我要学”,增强对电子商务的兴趣,平时多关注专业的发展方向,了解要掌握的专业技能,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

2、学校方面。学校要和社会接轨,开设的课程要合理,及时的了解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要求,及时的调整好教学的方向,尽量提供给学生好的学习环境,学校要多与企业单位联系,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获得经验,满足社会的需求,从而提高就业率。

3、社会方面。社会上的人士要支持电子商务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学生为老师提供更好的待遇。

结语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电子商务的总体发展水平还是处于初级阶段,就业情况不是很乐观,就业率不是很高,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的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学校培养方向有偏差。对于学习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来说,一定要了解本专业的就业方向及其就业前景以及要掌握的专业技能,这样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迅速发展的时代立于不败之地。学校教育也要尽量与社会接轨,不仅要教给学生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另外也要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比如计算机方面,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机操作,只要在这两方面都有改进的,相信电子商务专业的就业率会有很大的提高,因为它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就业情况调查报告7

 一、大学生为什么要创业 很多大学生认为“创业”本身就是一种职业,在就业高峰期,给自己一片更广阔的天地。很多人还认为在今后的社会中,自主创业的人会越来越多,甚至成为就业的主流,成为大学生毕业后就业的首选。自己认为实现自我价值是证明自己的最好途径。为此,选择创业,具体有以下几点:

1、处于“经济”的社会——经济原因也是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环境中,工作待遇是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自主创业可以给自己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2、一些自我意识很强的学生,不愿意庸庸碌碌,选择自主创业是为了通过这一途径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在一些单位由于制度的约束,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事,创业可以有一个空间来发挥,来实现自我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

3、给别人打工不如为自己打工,大部分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都是这种心态,认为自己的事业,做起来会更有工作激情、更投入,从而更容易成功。这种成功是属于自己的。就算失败,也是自己造成的,不会去怪别人,不会感到遗憾。还是自己做老板好。特别是当金融危机到来之时,大量的毕业生涌向市场,一些人找不到工作,或是短时间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选择创业也是一种无奈之举。有的学生,他们的中学同学或是朋友早就中专毕业或是下海,事业已小有成就,而大学生的清高和嫉妒心理促使其产生创业的想法,为的是“我要过得比你好”。虽然这并不是坏事,但不能否认,在一些想创业的人中,确实有这种心态。

4、成功人士的触动。比尔.盖茨等人的名字在大学生中并不陌生,他们的创业经历也为同学们津津乐道,希望自己有那么一天也能像他们一样成就一番事业,出人头地。

5、对于一些大学生来说,时间上的自由可以说是他们最大的动力,觉得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的。如果自己创业,时间的掌握上就比较自由。基于这个原因选择创业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没有事还要守在单位里浪费时间,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果自己创了业,就算不睡觉也无怨无悔。

二、大学生创业的优劣势分析

大学生创业有以下优势:

第一,现代大学生有创新精神。他们有对传统观念和传统行业挑战的信心和欲望,而这种创新精神也往往造就了大学生创业的动力源泉,成为成功创业的精神基础。

第二,大学生创业的最大好处在于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长经验,以及学以致用;最大的诱人之处是通过成功创业,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证明自己的价值。

第三,大学生往往对未来充满希望。他们有着年轻的血液、蓬勃的朝气,以及“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而这些都是一个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第四,大学生在学校里学到了很多理论性的知识,他们有着较高层次的技术优势,而目前最有前途的事业就是开办高科技企业。技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大学生创业从一开始就必定会走向高科技的领域,“用智力换资本”是大学生创业的特色和必然之路。一些风险投

资家往往就因为看中了大学生所掌握的先进技术,而愿意对其创业计划进行资助。 大学生创业也存在劣势

第一,急于求成、缺乏市场意识及商业管理经验,是影响大学生成功创业的重要因素。大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书本知识,但终究缺乏必要的实践能力和经营管理经验。更由于大学生对市场、营销等缺乏足够的认识,很难一下子胜任企业经理人的角色。

第二,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常常盲目乐观,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对于创业中的'挫折和失败,许多创业者感到十分痛苦茫然,甚至沮丧消沉。大家以前创业,看到的都是成功的例子,心态自然都是理想主义的。其实,成功的背后曾有过更多的失败。看到成功,也看到失败,这才是真正的市场,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年轻的创业者们变得更加理智

第三,大学生的市场观念较为淡薄。不少大学生很乐于向投资人大谈自己的专业如何如何,却很少涉及这些技术或产品究竟会有多大的市场空间。就算谈到市场的话题,他们大多也只是计划花钱做做广告而已,而对于像目标市场定位与营销手段组合这些重要方面,则全部没有概念。其实,真正能引起投资人兴趣的并不一定是那些先进的东西,相反,对那些技术含量一般,却能切进入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常常会得到投资人的青睐。同时,创业者应该有非常明确的市场营销计划,能强有力地证明赢利的可能性。

第四,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还停留在一个美妙想法与概念上。在大学生提交的相当一部分创业计划书中,许多人还试图用一个自认为很新奇的创意来吸引投资。这样的事以前在国外确实有过,但在今天已经是几乎不可能的了。现在的投资人看重的是你的创业计划有多高的技术含量,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复制的,以及市场赢利的潜力有多大。而对于这些,你必须有一整套细致周密的可行性论证与实施计划,决不是仅凭三言两语就能让人家掏钱的。

 三、大学生创业的政策 国家对大学生创业实施全方位扶持政策,而且有充分的组织保证。20xx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文,要求各地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为到基层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咨询服务等“一条龙”服务,并配合有关部门对从事个体经营的高校毕业生实施免征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政策,同时积极促成小额贷款担保或贴息补贴政策的落实。大学生创业还有“中国大学生西部创业基金”的启动。凡是有志向到西部创业的大学本科及以上的应届毕业生,凭创业计划书,或到西部边远地区从事科、教、文、卫工作,都可向中国大学生西部创业基金会申请资助。此外,还有大学生创业教育试点项目的启动。据悉,该项目是由中央国际联络部、国际劳工组织等为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而专门开发的,以在校大学生为主要对象、以选修课形式在大学开展,学生可获得相应学分。

就业情况调查报告8

财经金融行业是一个热门专业,但是如今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财经金融行业中的会计专业也是日新月异的在变化,新的会计制度日趋完善,会计岗位对会计人员的要也是越来越高求,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环境下,我们作为会计专业的大学生有必要对明天的会计就业形势进行一些调查,从而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让自己从容、自信地挑战自己未来的职业,做一个掌舵的船手。财务与会计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工作,要工作人员既掌握现代会计、财务、税法、金融、财政、计算机理论和技术,又要具有一定的实践工作经验。

作为会计专业的大学生,关注自己的未来就业形势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我们就目前财经金融行业的开展了一定的调查。财经金融行业是一个热门专业,但是如今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财经金融行业中的会计专业也是日新月异的在变化,新的会计制度日趋完善,会计岗位对会计人员的要也是越来越高求,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环境下,我们作为会计专业的大学生有必要对明天的会计就业形势进行一些调查,从而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让自己从容、自信地挑战自己未来的职业,做一个掌舵的船手。

一、会计经济环境的分析

1、国际经济形势对我国会计的影响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日益全球化,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经济政策、经济的开放程度等对会计理论的形成、会计法规的制定以及实务的发展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使社会生产总过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全球化,客观上会将一国之内的经济运行机制与财政经济形态扩展到全球范围内。

在新的形势下,企业应以什么为计量依据,对外报告其资产、负债等财务数据;以什么为依据确定因物价变动对净收益的影响,从而正确确认本期的实际净收益,就成了会计理论和实践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在全球资源整合的过程中,会计国际惯例将发挥基础性的作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本身不仅要求高质量,还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较为成熟的执行机制。在会计改革和会计标准建设过程中,要进一步参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工作,我国会计的国际协调对于改善我国投资环境、提高信息透明度、吸引外商投资、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国内经济形势对我国会计的影响

我国的经济是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指导下的开放型经济,它要求与之相适应的一套开放的、又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会计工作因其与经济的密不可分性,决定了它也会随着经济开放的不断深入而得以完善和发展。我国因自身的特殊情况,会计制度与国外会计制度间存在较大差异,而这些差异将直接影响以后对外经济贸易的健康、有效地进行。

我国的经济环境对会计的影响,具体体现在我国的经济制度、经济模式、经济发展水平三个方面。我国的经济体制是生产资料以公有制为基本特征或公有制占较主要地位的所有制形式,其经济制度的本质是维护公有财产,保护社会的根本利益。在这种经济体制下,会计服务的宗旨,更多地是强调社会的宏观效益,推动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其会计法规、会计政策、会计方法的建立,都体现较明显的统一性、强制性。

3、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会计发展的影响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将成为未来会计环境中占主导地位的影响因素,而且这种趋势下的国际间会计大融合,对于我国今后的会计改革及会计事业的发展将起关键性的影响作用。企业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经营成败很难确定;各种新的经济业务将不断涌现,使用效果很难确定;由于企业经营的国际化、集约化,企业经营受非自身影响的程度也很难确定,这些都对我国的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会计工作者的任务能否实现或如何实现是很重要的社会问题,因此,人们必须考虑周围经济环境及其对会计工作的影响,并做出反应,努力协调好会计与经济环境的关系,促进我国会计的进一步发展。

二、企业组织对会计职业影响

1、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管理会计的职业道德规范及管理会计中企业内部责任会计的激励方式

企业文化环境影响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效率。管理会计的职业道德规范是从事管理会计工作的人员提供管理会计信息以保证管理会计目标实现的行为准则,也是管理会计职业化的必要保证。美国全国会计师协会于1982年颁布的《管理会计师道德行为规范》中规定了管理会计师不得违背的行为准则,包括能力、保密、正直、客观、道德行为的冲突的解决等。我国目前尚未对管理会计的职业道德做出规范,但随着管理会计方法在企业以及各中介服务机构应用的范围日益广泛,管理会计的职业道德规范也必将建立。

2、社会文化环境也影响管理会计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利于管理会计发展的观念主要有:轻商重义的观念会导致人们对管理会计的偏见;谨慎保守的观念使得管理者害怕风险造成企业报酬偏低;和为贵的中庸思想会导致责任考核中奖惩不明;过分注重社会责任则会抑制人的创造性;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意识则忽略包括管理会计在内的现代管理方法在企业中的应用;计划经济管理的观念助长了不思进取不愿积极面向市场开拓的行为。这些不利因素是我们在推广管理会计过程中亟待要解决的问题。

3、企业文化不同会导致管理会计应用效率的不同

在行政利益诱导的企业,企业运行的目标是完成上级规定的各项指标,管理上长官意志代替一切,管理会计的应用效率就低,同时,这样的企业目标决定了企业只注重眼前利益,必然要采取一些短期行为而忽视企业的长远市场价值,不可能运用管理会计去规划企业未来的发展,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的企业,企业的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利用包括管理会计在内的现代管理方法,对企业进行规划,将企业纳入战略发展的轨道上来。在将人看作是权利的工具的专制企业,责任会计就难以推行,也很难将员工的工作目标与企业的目标结合起来;相反,在较为民主及尊重人的个性的企业,则能够将员工的工作目标与企业的长远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企业的目标被自觉纳入到员工的日常工作中,为责任会计的实施创造一个良好氛围。我国的当务之急是建立市场机制相符合的企业运行机制,进而建立企业先进的文化。

就业情况调查报告9

景观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从艺术设计的大方向之中细分化的具体方向,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现代设计理论基础,掌握使用各种计算机设计应用软件与独特的设计理念的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主要从事外部场景设置,园林景观设计,各种场所的功能分区的设计工作。本专业是为适应目前我国国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而培养具有现代设计理念人才的专业。

本专业面向人们的生活,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整体把握的能力、对环境有独到的见解,收集时代信息、整理、存储、应用的设计人才。毕业生要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与职业道德,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精神。毕业生应较全面地、系统地掌握设计原理、创新设计的基本内容、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基础设计能力和设计应用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

20xx年青岛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89.27%。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94.42%,本科生就业率为90.97%,高职高专生就业率为86.59%。

社会转型时期,功利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虚无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开始侵袭大学生的思想。面对社会上一些诚信缺失、自私自利的现象,他们茫然无奈。凡此种种,直接导致极个别大学生以追求个人享乐作为人生目的。自五四以来大学生曾一直保持着的那种不平则鸣、甘作社会栋梁、不屈不挠的精神,已难得一见。更由于一些学生缺乏辨别善恶、好坏、美丑的道德能力,一旦遇到挫折,便会失去自信,出现孤独、压抑、精神麻木等现象。尽管这是大学校园中的极个别现象,但也折射出学校教育的缺失和社会环境的严重问题。

观念偏激

大学生求职时,通常会认为自己最缺乏的素质是管理能力、外语或计算机水平,但广东省教育厅的一项毕业生选聘现状调查显示,这些在用人单位看来并非占择才、用才的主导地位,甚至是比较次要的地位,而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才是最令用人单位担心和不满的。另外,大学生的诚信也是比较令用人单位头疼的问题。参加调查的用人单位中,每次批量招聘应届毕业生的到岗率不足70%的占了将近一半,有两成多的用人单位到岗率不足50%,学生毁约现象比较严重。

差距大

高技能人才比重不到5%。尽管规模比起20xx年大有长足,但相对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看,我省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质量和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差距还较大。

就业情况调查报告10

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式近3年来连遭打击,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我们小组做了一次网上问卷调查,共有548位大学生参与了回答。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和主观题三种方式来回答问题。问题涉及大学生就业期望、就业素质的自我评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择业与就业的影响因素等方面,旨在对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为高校就业指导和人才培养提供资料与对策研究依据。

调查结果呈现出几个问题:

一、多数学生对于“务实”有新的认识,就业期望趋向现实,主要表现在工作单位、工作区域等方面。

(1)就业方向: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

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继续深造”,它们分别为41.76%、28.57%、27.84%。调查显示,在面得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

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继续深造”,这选项占27.84%,有过四分之一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越演越烈。究其原因: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等因素。这一现象值得认真分析研究,其利与弊何在?其利在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改善我国人才结构,增强我国高级人才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忧虑的是它反映出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欠缺,社会压力的承受力不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选择了回避的方式,职业期望趋于“非风险化”。这种现象还可以从学生对就业前景的评价中看出,22.92%的同学对就业前景持有“不容乐观”的评价,这里除了客观实在的因素影响外,更多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因素问题。由此可见,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是必要的。

(2)就业取向: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占66.54%。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更便捷,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再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密切相关。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这是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业情况调查报告11

(一)调查目的

为了更加深入、有针对性地了解电力市场营销专业在电力系统内的就业情况,专门进行了此次的调查。

(二)调查内容

我希望通过此次的调查,可以从电力市场营销主要用人单位的角度了解用人单位对于本专业的多方面的要求和需要,然后针对用人单位的要求提高自身素养,成为一个更符合社会需求的大学生。

(三)调查方法

我在张家港杨舍供电所实习了一个月以进行此次的社会调查,主要针对用人单位对本专业人才的要求和单位基本的日常事务,采用询问相关工作人员、查阅相关资料等方法。从相关工作人员那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处理日常事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相关资料的查阅又可以让我更加清楚单位的日常运营。

随着国外电力市场改革如火如荼的进行,我国也慢慢学习国外电力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逐渐开展电力市场的开放和改革。在这样的大环境和趋势下,有关电力方面尤其是电力市场营销方面的专业人才就变得更为必要,由于电力产品本身的特殊性,即电能的生产、供应和使用几乎是瞬间同时完成的;电能不易储存,没有中间环节;电能使用总量总是随时在变化的;发电厂、电力用户通过电力线路和变电站互相连接成电网进行生产和使用,电网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电能的质量管理是非常严格的。交流电网的电压和频率的质量,不仅直接影响电力用户和终端产品的质量,而且直接关系电网本身的安全和电力用户的用电可靠性。这就需要对电力生产进行严密的组织指挥,科学的统一调度和管理,才能保证电网协调一致、安全稳定地运行。这种管理严密、技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专业的专门人才执行科学的、权威的法律规范和行为准则,以保证电网统一调度的实施。

为了充分认识用人单位对于电力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是否需要和要求,我在江苏省张家港市杨舍进供电所营业班行了此次的社会调查。张家港杨舍供电所下设运行维护班、电费班、营业班等生产班组,其中需要电力市场营销专业人员的班组主要有电费班和营业班等。由此可见,本专业涉及的知识面很广,要求学生不仅要具有经济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力专业知识,从而提供专业的、优质的服务。

面对访谈资料和查阅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我们发现:

⑴电力营销工作涉及的岗位众多,不同岗位对人才知识、能力的要求有不同的侧重。例如,计量表计效验对各种电能表计的相关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较高,而客户服务岗位则对电力营销业务流程、电力客户服务、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较为重视。

⑵虽然不同岗位对知识、能力的要求有所不同,但是对一些普遍性、共性的知识和能力,有着基本相同的要求。如对电力运行的基本知识、电力法律和法规、企业管理与客户服务理念等。

⑶现场工作人员一致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思想道德素质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市场营销工作涉及面很广,适应性很强。营销人员通常应具备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快速学习能力等,而从事电力营销工作,还应具备电力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和相应的操作能力。所以,我们认为,电力市场营销人才应是一种复合型人才,这种“复合型”主要表现在:

⑴从知识层面看,是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的复合,是经营管理学科和电力工程学科的复合;

⑵从能力层面看,既要具有营销、管理的分析操作能力,又要具有基本的从事供电技术工作的能力;

⑶从基本素质层面看,应能够讲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解决存在的社会性和技术性的实际问题,并符合国家有关政策的要求。所以说,从事电力市场营销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应是了解一般的文科知识,掌握营销管理和电力工程的基本理论,具有从事管理、营销工作的基本能力和供用电技术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面向生产第一线,能够承担和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人才。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还采访了一起工作的工作人员和一些管理人员,从整理出的采访的结果我发现从事电力市场营销工作的本科层次复合型应用人才,应当具备三个基本特征:

⑴知识面要广,知识结构是复合型的,营销管理知识与电力工程知识搭配要合理,相得益彰;

⑵应具备承担电力营销实际工作的能力和素质,既要会电力营销管理实务,又懂得电力工程有关技术,还能够理解和掌握国家电力相关法律和政策,处理好客户关系,做好客户服务工作;

⑶具备必要的理论基础,适应性强。能承担不同电力营销岗位的工作,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市场营销(电力方向)专业是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比较扎实的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理论基础,熟悉电力工程基本理论,比较熟练地掌握组织管理、营销分析与策划、电力计量、电力客户服务等相关电力营销技能,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工作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知识面较宽,能在电力企业电力营销部门、发电企业、电力设备制造企业,从事市场分析、策划、客户服务、产品销售及管理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由此可见,电力市场营销专业是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而建立和发展的,是一个介于经济管理和电力过程之间的学科,它不同于以普通产品销售为内容的一般意义上的市场营销,也不同于技术性很强电力过程,它是培养我们具备一定的电力工程知识和相关能力,以此为背景,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电力产业的运行情况,从而做好电力营销的.本职工作。

这次在学校的领导下,我进行了主题为“追寻红色足迹,肩负青春使命”的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实践服务活动。在这个为期一个月实践过程中,我通过自己的工作了解了电网公司的基本运行和日常事务,结合自己已经学到的知识与电网公司的实际运行情况,学习并掌握了如何处理日常工作。但是我也深刻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在学校里学习的有关于电力工程、继电保护和电力设备运行的知识,完全不能满足工作中的要求,我们学习到的知识都太理论化和概括化,而实际工作中要求你牢记每个设备的参数和性能以及报价,这对我们来说很多都是没有接触过的,我们应该再加强自己对于电力工程和电力设备的学习,平时多多了解关于常见电力设备的情况,了解厂家信息,我们需要做的是厂家和电网公司的双向沟通,只有对于利益双方都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才能更好地建立厂家和电网公司的合作关系。

由于国家近几年来正逐步加大对电网运行的监管,作为直接与顾客和厂家接触的销售人员,我们应该具备一定法律基础,熟知各种电网运行法律和法规,以保证电网的健康运行和合法运行。由于普通电力用户对于电网运行的法律法规还不是很了解,我们作为电网公司中直接和电力用户打交道的人员,应该运用我们的专业知识,加强对民众的法律法规教育,支持和鼓励民众参与到电网的健康运行和维护中来。

电网公司近几年来建设了95598热线,方便了电力用户的咨询、报修和投诉,各级电网公司也都对电力营业厅加大了监管力度,以提高服务质量。作为服务人员,我们要以专业的知识、良好的素养,提高服务质量,并争取运用经济管理和企业运行和服务营销的知识,建立服务品牌化,打造品牌营业厅,提高电力用户的服务满意度,提升企业形象,打造企业的核心价值。

通过此次的调查,我认为作为电力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我们要掌握的不仅是单一的电力工程或市场营销的知识,企业需要的是复合型的人才,我们就要成为拥有电力技术知识背景的市场营销者,并具备足够的法律知识基础和企业管理知识,使企业能合法运行,并更为现代化,帮助企业打造核心价值。

就业情况调查报告12

截至20xx年x月xx日,xx学院20xx届毕业生签约就业率已经超过百分之九十,这是xx学院针对20xx届毕业生开展“精准就业帮扶”的成果。

首先,从xx学院学生进入大四以来,xx学院便开始逐渐引导学生开始寻找自己的就业方向和目标,学生从入校到毕业,早已经充分接受了充分的就业指导,例如往届商务英语的毕业生,就业择业目标非常明确,可以充分发挥专业对口的优势。

但是今年是疫情期间,就业资源并不如往年,所以xx学院为了乐观为积极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我们改善了传统的就业咨询和访谈服务模式,根据学生的反馈与需求,进行“精准指导”,本着“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的原则,我们的就业指导更加具体化,不仅根据学生从大一入校时候的性格特点去分析就业方向,也要根据毕业生的'各方面实际条件,提供相适合的就业指导与岗位信息,这样就可以精准发力,提高了实效。

并且与需要招聘的单位进行紧密联系,通过不同的途径积极为帮扶对象寻求优质岗位,尤其充分发挥推荐作用和资源优势,从而给重点帮扶对象推荐就业岗位,达成全面帮扶的良好就业服务。学院对有求职意向暂未就业毕业生实行分类管理,从学业、心理、求职技巧等全面给予指导;建立了“奖,贷,助,补,减”等多种手段相结合,“二级学院,辅导员,就业指导中心”多主体相支撑的综合性资助体系,充分使用各项帮扶政策,切实帮助困难毕业生解决实际问题。

截至目前,辅导员积极配合相关政策,发放就业求职补贴,缓解了困难毕业生求职择业的资金压力。该校积极开展就业指导讲座、校友报告会、职业能力与素质拓展和求职心理辅导等活动;二级学院通过开展就业指导主题班会、就业指导专题报告会等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对帮扶对象的分类就业指导。利用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一体化系统、校园就业创业信息网、就业QQ群、微信群等创建现代信息交流服务平台,多渠道、多形式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帮助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实现供需有效匹配,为毕业生精准推送就业岗位。

为了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学院在往年收集就业单位信息,主动对接招聘单位的人才需求,深入挖掘适合学生的就业岗位。不断补充校园招聘会的遗漏,按专业、岗位需求、分层次的、多次的举办小型化、就业招聘会,争取做到预先发布就业单位信息,及早联系有就业意向的毕业生,千方百计为帮扶对象提供就业岗位。

学院即将在1月份为20xx届毕业生举办专业对口型就业双选会1场、小型校园洽谈会4场,不断提供就业岗位信息近,其中,结合毕业生就业意向准推送就业岗位xxxx个,达成签约意向xxx人,推动该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不断提升。

就业情况调查报告13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进行改革,高等教育加快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步伐,高校大学生数量迅速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现。如今现在的岗位越来越多,但是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的大学生少之又少,那么新时代的大学生如何在毕业时候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是每个大学生都要做充足的准备,通过本次实践调查,分析大学生就业状况以及大学生为就业所需要提高的素质能力和就业工作指导,寻求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途径。

引言:

如今中国的就业形势将异常严峻,企业用人需求下降的趋势难有根本性转变;回流的农民工以及新增的需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将面临难以转移就业的问题,导致农村失业问题加重;城镇低学历青年以及规模不断增大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将更加困难。随着我国现阶段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社会可提供的就业岗位增长缓慢,因而造成就业矛盾十分严峻。同时,毕业生就业市场化与毕业生滞后的就业观之间的冲突显得十分突出,毕业生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就业的态势尚未形成,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这些都影响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时下又将是毕业生就业的高峰期,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和对目前就业形势的认识,我们组织了此项调查,由此进一步分析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以便为学校提供未来就业指导工作的.资料与对策依据,也使在校大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期间进行以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就业准备,培养大学生追求最优选择和最佳就业的精神与品质。

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问题分析:

(1) 就业市场供需失衡

大学生的就业源于市场的需求。一方面,毕业生人数每年呈上升趋势,给劳动力市场的消化造成难度。另一方面,在金融危机冲击之下,劳动力需求不足与新增劳动力需求萎缩;再者,企业用于培养与培训的费用大幅减少,企业在招聘时首先考虑专业对口、综合职业能力强的毕业生。

(2)大学生存在观念误区且缺少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做事眼高手低,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还存在就业后稳定性差、离职率高的问题。只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工作,不愿意去偏远地区工作,虽然他们对社会生活显示出较强的热情与好奇,但缺少理性思考与合理规划,表现在工资的高低、待遇的好坏成为择业的首要准则。而对职业规划,更多的人忽视其在就业过程中的重要指导作用,多数学生都没有详细、科学的规划。因此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将直接影响大学生未来的前程,避免大学毕业生在盲目求职过程中造成人力资源不必要的浪费。

(3)实践能力弱

很多学校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忽视了他们的实际动手与操作能力,有知识储备而不会灵活运用已成为大学生的普遍现象。虽然有些学校开办社会实践课,试图让学生所学到的课本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但是安排的时间太少,实践效果并没有达到,导致了大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只能纸上谈兵。

(4)对就业形势和政策及就业过程不了解,存在信息不对称

调查显示,70。63%的学生对20xx年的就业形势和政策及就业过程不了解,信息不对称严重影响毕业生的择业与就业。他们只顾埋头苦读、热衷考证或忙于各类社团活动,却忽略了解就业形势和政策及就业过程的重要性,而在实际就业供需矛盾面前束手无策,另外用人单位招聘信息的发布缺乏时效性。

关于高校问题:

(1)毕业生就业情况已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成效的重要标志。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职业能力之缝谁来填?目前情况下高校得担此大任。高校应该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应转变观念,把握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加强世界高教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全面提高办学水平。高校教学改革与社会发展、国家建设需要紧密结合。不断进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要满足市场所需;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反馈”、“高校生源报考录取比预警”等系统,根据不同专业科学地制定扩招规模;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控制长线专业的发展规模,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专业要减少招生数量甚至停止招生。

(2)发展职业培训机构,大胆尝试校企联姻。刚从学校里出来的学生除了动手能力弱外,表达沟通能力也普遍存在问题。学校应增设职业培训机构或增加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包括商务礼仪、心理健康、与人沟通、融入团队等内容。将职业素质培训与实习结合起来,真正使毕业实习起到缩小、弥合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之缝的作用。

关于大学生自身的应对与改变:

自强自立,努力增强综合素质,树立科学就业观 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选人标准要合理。用人单位要根据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岗位实际,制定相关岗位说明书,细化岗位职责,按照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选人标准,确定招聘人员质与量。第三,确定科学招聘程序。要确定招聘考核的程序,制定考核内容,在按程序进行考核后,择优录用。 总 结 本次调查仅局限于徐州地区的高校,时间仓促,收集的数据虽不能全部体现中国当今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但是这些数据基本反映了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金融危机使得我国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这种情况下调查分析大学生就业状况,从中探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方法。缓解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不仅需要依赖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解决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社会、学校、学生自身和企业单位等各个方面,需要政府管理部门、高校、社会、企业,包括毕业生本人的共同努力。政府应重视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社会分工。继续推进就业体制改革,明确国家、高校和劳动人事等政府部门的职责和管理权限。确立学校在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地位及应承担的权利义务。加快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摆脱目前困境,走上正轨。

结言:总之,就业难既有客观的因素,也有主观的多种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政府部门就必须加大对就业扶持的投入,制定一些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企业要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做到不轻易裁员,在招聘过程中,不要过分强调经验,给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一个机会;学校要做好全方位的就业服务工作。除此之外,就业问题的解决还是要靠大学生自己,这也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所在。

就业情况调查报告14

一、原因分析

科技企业招不到人,而很多理科生却找不到对口的工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双重矛盾的现象呢?笔者分析,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许多理科应届毕业生缺乏项目经验。

科技企业对大学生的职业要求远远超乎各大院校的想象,尤其是对项目经验的要求,许多企业认为要聘用应届大学生,就等于聘了一个“门外汉”,还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去培训新的职员,最后往往事半功倍。如此一来,企业根本不愿接受应届毕业生,特别是没有相关项目经验的学生,企业对IT人才的项目经验最为重视。

其次,相当多一部分的理科应届毕业生缺乏专业技能

大学教育虽然也开设了专业课,可是,大学阶段的学习因太理论化,缺少实践而让高校毕业生没有一技之长。任何一个企业要聘请这样的人员,至少需要花3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去培养,那么这个培养阶段是很难帮企业创造价值的,还增加了企业的人力成本。像嵌入式专业,学生在学校学的嵌入式和企业需要的嵌入式技术人员可以说是天壤之别,教材远远滞后嵌入式行业的发展,培养模式传统,又缺乏相应的企业项目实战经验,无法适应岗位需求,造成企业急需嵌入式人才,而高校该专业的学生又很难马上适应企业的要求。

最后,就是缺少职业规划

企业所需要的技术型人才,不仅仅要具备专业技能,更需要的是丰富的经验。很多理工科类的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以及毕业后都没有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一个好的规划,在相关技术领域没有及时积累经验、锻炼实力,在技术道路上更没有明确的方向,从而增加他们在IT行业的难度,很多理科毕业生就因此放弃了他们的技术之路,弃理从文,这也导致了整个市场会出现技术人才难求的局面。

二、建议方法

正因为理科应届毕业生存在以上三个方面的欠缺,许多科技公司对应届毕业生拒之千里。就此问题笔者采访了华南地区最大最专业的嵌入式研发基地及嵌入式培训机构——粤嵌的就业指导中心谢老师,他强调:只去一些培训机构学点东西是远远不够的,大学生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获得以上三个方面的能力、经验和素养,必须做到:

第一、理科生必须积累自己的项目经验。

科技公司需要的是职员入职即能马上上岗工作。而绝大多数学生在校所学的大多是理论基础知识而没有相关经验,因此大家可参加一些培训机构,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通过系统的、规范的企业项目实战来增加自己的经验份量感。粤嵌根据公司自身真实案例设计项目,全部采用企业标准化管理,全力塑造真实的企业场景,让学员全程参与不同类型项目运作,切身感受企业氛围,经培训学员一毕业就拥有实际的嵌入式项目经验。

第二、理科生必须要把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的天壤之别是许多理科应届毕业生的致命伤,因此理科生在校期间就要有意识的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技能,切勿理论脱离实践。粤嵌针对目前这种状况,结合市场实际需求,将理论知识更多的深入到实践操作中,增强学员的动手能力,更好地把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全方位锻炼学员的专业技能,让学员真真正正领会到技术的核心内容。

第三、理科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就必须做好职业规划,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

一年之计在于春,理科生应该趁早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打造自己理想的职业生涯,规划自己理想的职业前景,找到属于自己的`理想职业方向,并且要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为在日后的技术生涯可以从容的面对及处理各种困难做好充分的准备。粤嵌李老师建议,理科生应未雨绸缪,在大一大二时就要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理清未来的发展方向,寻找合适的培训机构训练自己。粤嵌在为学员技能培训的同时也会帮助学员规划他们的职业生涯,注重培养学员的职场礼仪、职场人际关系处理、良好工作习惯和心态等,以实现学员100%高薪就业。

三、总结

中国教育在线的这份《xx理科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确实给所有的理科生敲响了警钟,尤其是仍在校学习的同学们。我们应该意识到:在学校学的理论知识不是没用处,但必须要与实际相结合,与现阶段企业发展相衔接,与此同时要适时的积累自己的项目经验、锻炼自我技能实力、培养职业素养,三箭齐发,为自己的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就业情况调查报告15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按专业培养目标对本科学生进行培养的蓝本,学生只有按照其要求,在规定期限内修读完成规定的学习环节,并取得相应学分,才能顺利完成学业。为使学生正确使用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制定修读计划,顺利完成修业任务,特制定本说明书。

一、使用范围

20xx级及其以后入学的本科学生均应按本说明书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使用。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结构

人才培养方案由业务培养目标、业务培养要求、学制与学位规定、学时学分总体安排、教学进程、毕业标准与要求六部分组成。本《说明书》只对教学进程部分的使用进行说明。

教学进程包括通识教育课、科类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特色课、个性发展课、实践教学环节六部分内容。其中通识教育课、科类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为必修课程;专业特色课、个性发展课为选修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为实践类教学过程。

通识教育课是我校全体学生必须修读的思想政治类、公共体育类、语言类、计算机应用类课程;科类基础课是按专业学科类别设计的基础类、专业基础类课程,是学生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专业核心课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的一组课程,是业务培养的核心内容;专业特色课是各专业根据专业研究优势和特色开设的一组课程,由学生根据个人专业兴趣和业务培养需要,依据自身特点从中选修部分课程;个性发展课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一部分课程,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考研需求等因素,从中选修部分课程。

三、各部分课程的修读指导

(一)必修课程

通识教育课、科类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为必修课程,课程号为“BB”开头。这部分课程在每学期选课前由学校预置到学生个人课表中,学生不需要自己进行选择,在选课时请注意不要删除这部分课程,否则将会导致成绩无法提交。

(二)专业特色课

该部分课程为限选课程,课程号为“BF”开头。学生应按所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从这类课程中选择部分课程进行修读,各专业对应修读的学分要求各不相同,学生应按该专业要求提前设计修读计划,避免学习任务各学期轻重不均,修读计划不科学不系统。毕业时,学校将根据“专业特色课教学进程表”的课程和学分要求审核毕业资格。选课时,学校根据教学进程表开设课程,该部分课程对相应年级、相应专业学生而言享有优先选择权。

(三)个性发展课

该部分课程为半限选课程,课程号为“RRX”或“ZRX”开头,“RRX”开头的课程是人文社科类个性发展课,“ZRX”开头的为自然科学类个性发展课。为强化学生个性培养,加强计划指导、避免盲目选修,由专业主任根据本专业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和需要,在全校公共选修课范围内挑选适合本专业学生发展需要、学有基础的课程组成该课程群。该部分课程由学生根据相应专业“个性发展课教学进程表”中规定的课程和要求的学分进行选择修读,毕业时学校亦会据此审核学生毕业资格。学有余力的学生在修完应修学分后,可选择“个性发展课教学进程表”以外的课程进行修读。

(四)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为必修的教学环节,由学校预置到学生个人课表中,学生不需要自己进行选择。选课时,请注意不要删除这部分课程,否则将会导致成绩无法提交。各专业学生在专业主任指导下落实修读任务。

四、各学院教学秘书、专业主任负责组织学生学习本说明书,并加强指导,保证学生按要求顺利完成学业修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