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初二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最新

来源:范文网 2.34W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它能使我们及时找出错误并改正,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初二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最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初二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最新

初一初二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最新1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是指从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直线上的一点作另一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

注:

①能表示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线段与这两条平行线都垂直;

②平行线的位置确定之后,它们之间的距离是定值,它不随垂线段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③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三种距离定义:

1、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

2、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3、两平行线的距离——两天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的点到另一条直线的垂线段长度。

两直线间的距离公式:

设两条直线方程为

Ax+By+C1=0

Ax+By+C2=0

则其距离公式为|C1-C2|/√(A2+B2)

推导: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就是从一条直线上任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设点P(a,b)在直线Ax+By+C1=0上,

则满足Aa+Bb+C1=0,即Ab+Bb=-C1,由点到直线距离公式,P到直线Ax+By+C2=0距离为

d=|Aa+Bb+C2|/√(A+B)=|-C1+C2|/√(A+B)

=|C1-C2|/√(A+B)

初一初二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最新2

一元一次方程:

①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

②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或乘以或除以(不为0)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去分母,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系数化为1。

二元一次方程:

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适合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各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

一元二次方程:只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项的最高系数为2的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函数的关系

大家已经学过二次函数(即抛物线)了,对他也有很深的`了解,好像解法,在图象中表示等等,其实一元二次方程也可以用二次函数来表示,其实一元二次方程也是二次函数的一个特殊情况,就是当Y的0的时候就构成了一元二次方程了。那如果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出来,一元二次方程就是二次函数中,图象与X轴的交点。也就是该方程的解了

初一初二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最新3

中心对称图形

正(2N)边形(N为大于1的正整数),线段,矩形,菱形,圆,平行四边形。

中心对称图形并不只有一个对称点,比如直线,再比如正弦曲线。

只是中心对称的图形需要满足不是轴对称图形。比如平行四边形。也有很多六边形、八边形等等只是中心对称而不是轴对称图形。

既不是轴对称图形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等腰三角形,直角梯形等。

普通四边形有的`是轴对称图形。

中心对称的性质

①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②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③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应线段平行(或者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识别一个图形是否是中心对称图形就是看是否存在一点,使图形绕着这个点旋转180°后能与原图形重合。

中心对称是指两个图形绕某一个点旋转180°后,能够完全重合,这两个图形关于该点对称,该点称为对称中心。二者相辅相成,两图形成中心对称,必有对称中点,而点只有能使两个图形旋转180°后完全重合才称为对称中点。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