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酸碱知识点总结

来源:范文网 2.24W

知识点总结是需要总结的,下面小编整理了初中酸碱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参考学习!

初中酸碱知识点总结

  篇一:初中酸碱知识点总结

一、酸、碱、盐的组成

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氢氧的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氯化钠、碳酸钠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二、酸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

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金属 + 酸 → 盐 + 氢气(3)碱性氧化物 + 酸 → 盐 + 水(4)碱 + 酸 → 盐 + 水

(5)盐 + 酸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3、三种离子的检验

三、碱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

2、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2)酸性氧化物+碱 → 盐+水(3)酸+碱 → 盐+水

(4)盐+碱 → 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注:①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如Cu(OH)2 ΔCuO +H2O2Fe(OH)3 ΔFe2O3+3H2O

②常见沉淀:AgCl↓

BaSO4↓Cu(OH)2↓F e(OH)3↓ Mg(OH)2↓ BaCO3↓ CaCO3↓③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四、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

五、中和反应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2)处理工厂的废水(3)用于医药

3、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pH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读数为整数)

(2)酸雨: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因为溶有CO2)pH<5.6的雨水为酸雨

初中化学酸碱盐的复习及重点题型解析

在各省市中考试卷的命题中,无不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的考察作为重中之重。其题型之多变化之大,对于同学们来讲确有千头万绪、力不从心之感。基于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浅谈一下有关酸碱盐的复习,以期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助益。

一、熟练记忆规律是应用的前提

酸碱盐部分虽然题型众多,如:鉴别、推断、除杂,但是这些应用离不开最基础的知识点:即:对酸碱盐化学性质的熟练记忆。

通过学习可知:酸的通性有五点、碱和盐的通性各有四点。对于这些化学性质必须加以强化记忆和灵活记忆。可采用图表记忆法以及变式记忆法等。

如: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浓缩为下图记忆较好(图表记忆法)

在此基础上,再做变式练习,增加对化学性质的多角度记忆(变式记忆法)。如:(1)生成盐和水的规律,一定是中和反应吗?(2)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中,生成盐的规律有几条等。通过如上练习,即可起到加强知识的同化和异化的作用。二、掌握“规矩”,可成“方圆”

记忆住以上规律就可以熟练应用了吗?当然不能。在大量练习中同学们发现以上规律中有很多是有 “规矩” 有条件的。因此在记住规律的前提下,还要记住规律应用的条件,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的应用。比如:可根据不同反应类型来灵活记忆有关反应的条件。归纳如下:

例如:写出下列物质中两两之间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铁、氧化铁、烧碱溶液、稀硫酸、硫酸铜溶液、氯化钡溶液、二氧化碳思路点拨:

此类题目是考察酸、碱、盐、氧化物之间反应规律和反应发生条件的较好范例。解题时,为防止产生丢落现象,可采用以铁为起点逐次向后延伸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再以氧化铁为新起点逐次顺推的方法。经判断共发生8个反应。由以上可以看出:在判断的过程中,自然强化了有关反应规律以及反应发生条件的记忆。这样的习题同学们可多找一些,做成卡片常备左右,随时加以练习,功到自然成。三、抓重点题型,学会以点带面

在复习中经常见到不少同学埋头于题海之中,耗时长收效甚微。酸碱盐部分的题型虽形式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综合之下,可以说鉴别、除杂、推断这三类题型是很具代表性的,它们的正确理解和掌握,对于提高其他相关题型的应变能力,必将起到很好的辐射作用。下面结合相关例题简要归纳一下各自特点。例一:分别选用一种试剂鉴别以下各组溶液:A NaOH、NaCl溶液、稀HCl ()B Na2CO3、AgNO3溶液、KNO3溶液 ()C K2CO3、BaCl2溶液、NaCl溶液 ( )D NaOH、Ca(OH)2溶液、稀HCl ( )E NH4NO3、(NH4)2SO4、Na2CO3、NaCl溶液 ( )思路点拨:

鉴别题的原则是:抓住不同物质的主要特征,用最简单的方法,最少的试剂,以最明显的现象,达到鉴别的目的。所谓最简单的方法是指能用物理方法鉴别的就不要用化学方法鉴别;能一次鉴别的就不用多次鉴别。所谓最少试剂,就是能用一种试剂鉴别开来的就不要用多种试剂。所谓最明显的现象,就是通过实验使各鉴别物质有明显不同的现象。如:产生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解析:A、通过物质分类,显然依次符合碱性、中性、酸性,当然加石蕊试液鉴别。

B、 通过观察发现:Na2CO3遇酸(H+)产生气体,而AgNO3遇CL-产生沉淀,而KNO3遇盐酸无现象,故加盐酸来鉴别。

C、由上可知:K2CO3遇酸(H+)产生气体,BaCl2溶液遇SO42-有沉淀,而NaCl溶液遇稀硫酸无现象,故加稀硫酸来鉴别。

D、Ca(OH)2溶液遇CO32-有沉淀,稀HCl 遇CO32-有气体,而NaOH 遇CO32-无明显现象,故加Na2CO3或K2CO3鉴别。

  篇二:初中酸碱知识点总结

一、物质的分类:

金 属:Fe、Cu、Mg、Al

单 质 稀有气体:He、Ne、Ar 固态非金属:C、S、P

非金属 气态非金属:H、O、Cl、N2222

纯净物酸性氧化物:CO2、SO2、SO3

可溶:K2O、Na2O、BaO、CaO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难溶: CuO、Fe2O3、MgO

其它氧化物:H2O、CO、Fe3O4 无氧酸:HCl、H2S 化合物 酸含氧酸:H2SO4、HNO3、H2CO3、H3PO4 物质 可溶碱:NaOH、KOH、Ba(OH)2、Ca(OH)2 碱 难溶碱:Cu(OH)2、Fe(OH)3、Mg(OH)2--+++2-盐可溶盐:K、Na、NH4、NO3、SO4(除BaSO4)、Cl (除AgCl)

难溶盐:AgCl、BaSO4、CaCO3、BaCO3、Ag2CO3

混合物:空气、水煤气、煤、石油、天然气、石灰石

二、各类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见下图。短线表示相互间能反应,箭号表示相互间能转化)

1.单质:

1)金属:氧气→氧化物

金属酸→盐+氢气(①H 0 +2 Fe → Fe 盐→盐+金属(①排在前面的金属;②可溶性盐)

2)非金属 + 氧气 → 氧化物

2.氧化物: 1)酸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水→酸

碱→盐+水(可溶性碱)

2)碱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水→碱(可溶性碱)

酸→盐+水

3)水: 酸性氧化物→酸 水+ 碱性氧化物→碱(可溶性碱) CuSO→CuSO·5HO 4423.酸:

石蕊变红;酚酞不变色

金属→盐+氢气(①H前面的金属;②不能是浓硫酸和硝酸)

酸 碱性氧化物→盐+水

碱→盐+水

盐→酸+盐(可溶反应物能生成↓、↑、H2O;难溶反应物能生成↑、H2O)

4.碱:

石蕊变蓝;酚酞变红(可溶性碱)

酸性氧化物→盐+水(可溶性碱)碱 酸→盐+水

盐→盐+碱(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

5.盐:

金属→盐+金属(①排在前面的金属;②可溶性盐)酸→盐+酸(可溶反应物能生成↓、↑、H2O;难溶反应物能生成↑、H2O) 盐碱→盐+碱(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

盐→盐+盐(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 1

三、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1)化合反应:(有单质时化合价改变)

⑴单质+单质→化合物Mg + O2 —— P + O2 ——

⑵单质+化合物→化合物 C + CO2 ——

⑶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 CaO + H2O ——CuSO4 + H2O ——

2)分解反应:(有单质时化合价改变)

⑴氧化物分解H2O —— HgO ——

⑵酸分解 H2CO3 ——

⑶盐分解 KMnO4 —— KClO3 ——

CaCO3 —— CuSO4·5H2O ——

Cu2(OH)2CO3 ——

3)置换反应:(化合价一定改变)

⑴金属+酸→盐+氢气(①H前面的金属;②不能是浓硫酸和硝酸)

Fe + HCl —Al + H2SO4 —

⑵金属+盐→盐+金属(①排在前面的金属;②可溶性盐)

Fe + CuSO4 — Cu + AgNO3 —

⑶金属氧化物+H2(或C)→金属+水(或CO2)

CuO + H2 —C + Fe2O3 ——

4)复分解反应:(化合价一定不变)

⑴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Fe2O3 + HCl — CuO + H2SO4 —

⑵酸+碱→盐+水

NaOH + H2SO4 — Fe(OH)3 + HCl —

⑶酸+盐→盐+酸(可溶反应物能生成↓、↑、H2O;难溶反应物能生成↑、H2O)H2SO4 + BaCl2 — HCl + CaCO3 —

⑷碱+盐→碱+盐(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

Ca(OH)2 + Na2CO3 — NaOH + FeCl3 —

⑸盐+盐→盐+盐(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

CaCl2 + K2CO3 —Ba(NO3)2 + Na2SO4 —

※不属于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

⑴金属氧化物+CO→金属+CO2Fe2O3 + CO ——

⑵碱+酸性氧化

物→盐+水(可溶性碱) NaOH + CO2 —

⑶有机物+O2→H2O+CO2C2H5OH + O2 ——

☆氧化还原反应:

得到氧的物质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

失去氧的物质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

如:在2Mg+CO2 2MgO+C中,被氧化,

被还原。

☆常见的原子团及其化合价:

+1 -1 -2 -2 -1

NHClNaOHH SOH COHNO 24 23 3 4

铵根氢氧根 硫酸根 碳酸根 硝酸根 2 C为+4价;硝酸根中N为+5价。 铵根中N为-3价;硫酸根中S为+6价;碳酸根中

四、金属活动性顺序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1.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⑴判断金属与酸反应时:金属必须排在(H)前面;酸不可用硝酸。

⑵判断金属与盐反应时:必须同时满足①排在前面的金属;②可溶性盐。

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⑴可溶的反应物,能生成↓、或H2O、或↑(CO2或NH3)

⑵难溶的反应物,能生成↑、或H2O

☆复分解反应生成的沉淀:

(白色)AgCl 难溶于酸 BaSO4 (白色)

难溶性盐 CaCO3 (白色) BaCO3 (白色)Ag2CO3 可溶于酸 (白色)Mg(OH)2

难溶性碱 Cu(OH)2 (蓝色)

Fe(OH)3 (红褐色)

五、物质的鉴别、鉴定(检验)、提纯(除杂)、分离:

☆检验物质的试剂:

写出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需的试剂或方法:

①鉴别Na2CO3和CaCO3:②鉴别Na2SO4和NaCl:③鉴别H2和CH4: 、④鉴别Na2CO3和NaCl:⑵鉴定(检验):检验是用一定的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将某种物质确定出来的过程。 写出检验下列各物质所需的试剂或方法:

①盐酸: 、 ②Fe2(SO4)3: 、 ⑶除杂:除杂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的过程。

①所加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主要物质反应;②使杂质转化为易与主要物质分离(即状态不同)的物质; ③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写出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杂质所需的试剂或方法:

①除去MnO2中的KCl: ②除去NaOH中的Na2CO3:⑷提纯:提纯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并得到某纯净物的过程。 写出提纯下列各物质的实验步骤及所需的试剂或方法:

①从KCl与MnO2的混合物中提纯KCl: 、 、

②从MgCl2与CaCl2的混合物中提纯MgCl2: 、、 、 ⑸分离:分离将混合物中的各成分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分开从而得到各纯净物的过程。 3

写出分离下列各物质的实验步骤及所需的试剂或方法:

①分离KCl与MnO2的混合物;②分离BaCl2与NaCl的混合物。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