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职业道德规范解读

来源:范文网 1.07W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三点的内容是: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小学职业道德规范解读

第一句话: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这句话强调对全体学生要“平等公正”,永远尊重每一个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以心换心,以情感情,从生活上、学习上和心理上关爱每一位学生。

生活上关爱学生。教师应以一颗体贴入微的母亲般的爱心,对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保持敏感性。当学生处于困境时,教师应及时予以伸出援助之手,一句热情中肯的评语、一次诚心的交谈、一个会心的微笑往往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习上关爱学生。教学业绩突出的教师都是善于引导学生学习的“人师”,而不是偏重于传授知识的“经师”。“亲其师,信其道”。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还是师生之间思想、情感、兴趣、爱好等心理活动双向交流的过程,优秀的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导师和楷模,并善于用自己的言行,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心理上关爱学生。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现代的大学生精神上面对着许多诱惑,心理上也处于一种动荡不定、伸缩性较大的过渡时期。这期间教师的积极影响和正确引导尤为重要。每个学生都有得到教师的爱的心理渴望,在受到教师的关怀时,就会感到情绪上的满足,这是学生生活与成长中非常重要的精神力量。这种教师对学生心理上的关爱是最高境界的爱,是至爱。同时,敢于严格要求学生,善于耐心引导学生,也是对学生一种关爱的体现。

爱的表达应该既是无微不至的、真诚的,又是不由自主的。当我们把教育当作一项事业,需要倾注自己的情感与爱心时,把学生的快乐成长当作自己的幸福时,那么我们便会把对学生的关怀当作自己快乐与幸福的源泉,就会把每一颗心灵作为自己思考、研究、倾听和欣赏的对象,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学生需要在爱的沐浴中成长,在爱的体验中体会到尊重、信任、理解、关爱、宽容、友善,得到激励与感召,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丰富的情感体验。

第二句话: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对学生严慈相济,教师对学生的.爱,要与“严”紧密结合在一起。要严得合理,要严得适当。不迁就学生,不放任学生,不溺爱学生。也就是说,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习进步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学生经过努力能达到,能接受并能切实执行的。严慈相济关键要做到:

(1)严而有理:所谓严而有理,是指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一切要求都要符合党的教育方针,都要有利于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有利于学生学业的进步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学生是方方面面都正在成长的“未熟人”,在校期间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错误:有的学生粗野,无礼,不尊重教师,不听劝告;有的学生在同学中吵闹大家,惹是生非。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常常是恨铁不成钢。有的教师能耐住性子,稳住情绪,用智慧和道理说服学生。但是,有的教师有时火气一下子上来就会对学生进行体罚。这种情况和行为表面上看是为了严格要求学生,实际上却有害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要坚决杜绝这种做法,否则便是违背教师道德的。爱因斯坦曾经指出:“如果学校把自己的工作建立在恐吓和人为制造的权威上,那是最糟糕不过的了,这样的反常制度会扼杀学生的健康情感和直率性格,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的真爱要体现为既对学生有种种严格、严厉的要求,又不损害学生的生理心理,让学生心服口服,心甘情愿地接受。

(2)严而有度:这一点是指教师爱学生,对学生提出的各种要求都符合他们的身份、年龄和特点,如果离实际情况太远,要求过高,学生无法达到,这种严格也就毫无意义。虽然年龄差不多,又同在一个教室,但由于多种因素所致,学生的思想水平、认识水平、知识水平以及理解能力都不会完全相同。因此,严格要求必须防止“一刀切”。有的要求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可能是适度的,但对于后进生来说可能是他们努力也难以达到的,而对于好的和优秀的学生来说又显得偏低。所以,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要区分对待,适度地要求学生,这样才会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3)严而有方:伊索有一则寓言:太阳和风争论谁比谁强壮。风说:“当然是我,你看下面那位穿外套的老人,我可以比你更快地让他把外套脱下来。”说着,风便用力对老人吹,希望把老人的外套吹下来。但是它越吹,老人把外套裹得越紧。风吹累了,太阳从云后走出来,暖洋洋地照在老人身上。没多久,老人开始擦汗,并且脱下了外套。于是,太阳对风说:“温和与友善永远强过激烈狂暴。” 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能否收到显著成效,关键在于方法。要求学生这样做那样做,却不管学生心理感受如何,“我讲你听,我打你通”,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学生即使表面上在听,在顺从,内心也不会服气,与教师的心理距离会越来越大,甚至会对教师产生反感。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也要采取耐心、疏导的方法,要寓教于教学之中。寓教于各种活动和师生的接触之中。只有方法得当,严格才能在教育中奏效,才能培养和训练出出色的学生。

(4)严而有恒:所谓恒,就是要坚持长久。对学生的严要求绝不能时有时无,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既然已对学生提出某种较高标准的要求,就要要求到底,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要常督促,常检查,把要求落到实处,直至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作风。教师最忌对学生一时紧一时松,说了就不再检查,再无动静,以后再怎样要求,学生都不会重视,教师的威望也会因此受损,教育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5)严中求细 :瑞士著名教育家斐斯泰洛奇曾说:“每一种好的教育都要求用母亲般的眼睛时时刻刻准确无误地从孩子眼、嘴、额的动作中来了解他们内心情绪的每一种变化。”“细”就是不放过所能了解和察觉到的任何问题。在纷繁的工作中,教师要尽力抽出时间多听,多问,多看,多想,从生活、学习、思想、劳动、工作、活动以及家庭等多个方面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善于从细节处发现潜在问题,及时引导和规范,防患于未然,避免酿成大错。“细”本身就是爱。

第三句话: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

1、关心学生的交通安全

2、关注学生的食品安全。

3、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

4、关心学生身体锻炼

5、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7、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第四句话: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在现实的学校生活中,学生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毛病,但许多教师不会顾及学生感受如何,不高兴就劈头盖脸狠狠地训斥学生,而且讽刺、打击甚至体罚,结果使许多学生畏惧教师,对教师敬而远之,有心事,有苦恼,有秘密都讲给同学和伙伴,而从不敢向教师倾诉。这种现象很普遍,它使师生关系出现障碍,为教育活动增加了难度,削弱了教育效果和质量。所以作为一位教师,要从人格上尊重学生,懂得在人格上学生与自己是平等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把学生当做一个有思想,有感情,懂得善恶的人来看待,绝不能挖苦、训斥和打骂、体罚,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给他们以充分的信任,对他们的学习成绩要客观公正地给予评价,对他们以诚相见,以朋友相知,与他们建立真正的师生感情。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