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化苦旅有感(精选15篇)

来源:范文网 1.07W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文化苦旅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文化苦旅有感(精选15篇)
读文化苦旅有感1

杭有湖兮,名之西湖

西子湖畔,两三行人。

我猜想现在并不是来这儿的最好时节。正值五月,阳光微灼。初夏的粉莲尚未长开,全然无了六月的旺盛艳丽。

漫步北山街口,不难想象得出南宋的杭城是极尽怎样的富丽堂皇,实在是称得上"一步一风景,一景一传说"的美誉。

"没有了西湖,杭州也将不复存在。"

第一次接触这个名字,是在小学的文化课上。还不识字,用不标准的拼音念出苏东坡三个字,然后慢慢会一笔一划地写在纸上。

苏东坡作为诗人,文采惊世;作为朝臣,忧国忧民。或者可以说,在苏东坡后,才有了容光焕发的西湖,才有了极度奢华的南宋国都,才有了许仙白蛇的传说。

我很难忘记结局并不圆满的故事。漫无目的地走到堤边,在这里可以看见断桥,可以看到雷峰塔。总是惊艳于她的一袭素衣,惊叹于她的为爱痴迷,惋惜于她的百年孤独。

寺庙晚钟

"衰的,静的,冷的,是吴山庙;荣的,动的,热的,是学校。"

搬家前,我并不在这座校舍里。

记忆稍有些模糊了。大概是很久以前,还在老家的时候,住在一条小巷子里。

巷里的人并不多,所以邻里都互相认识。巷里有间小校舍,说是校舍其实有些夸大了,实际上也只有七八个五六岁的孩童和一个老校长。

校舍挨着座寺庙。同样也很简陋,庙没有名字,只有四五个僧人。校长和僧人是老友,得空就去看看。

说来也奇怪,校舍是没有散学铃声的。几个学生掐时间掐得极准确,一到点上,老校长正摇头晃脑讲得兴致正高,"唰唰"就闪个没影。老校长自然是信不过我们的,请了隔壁的老僧整点撞钟。不过结果还是差不太多,老校长讲得唾沫横飞,少得可怜的几根头发甩来甩去,底下的学生闹得起劲,纸飞机飞来飞去。"当当当"一阵响后,学舍又只剩了老头儿一人。

那段时间我一直期待着寺庙震耳的晚钟声响起来。整一天寂静的寺庙因为晚钟声热闹了起来,清脆的木鱼声,和尚念经的声音,寺庙因为这变得稍显活力了些。

读到余秋雨先生书里的这篇寺庙,突然想起了很多。

西出阳关

"从未见过这样完整的天,一点儿没有被吞食、被遮蔽,边沿全是挺展展的,紧扎扎地把大地罩了个严实。"

读了书中的《阳关雪》,突然叫人想去大漠看看。想去亲眼见见王维诗中心心念念着的故土,无数将士的白骨安息之地。

"身后,沙坟如潮;身前,寒峰如浪。"

长途跋涉的饥寒,进退两难的大漠,对故人的极度思念,造就了将士们心头的哀音。但却那样从容。告别是经常的,步履是放达的。犹是这种豪放,不得不使人叹服于唐人的微笑。

胡笳和羌笛的合奏,自然浑厚,夺人心魄。渐渐被朔风吞没,消逝于一个民族风尘的历史中。空留如潮的沙海、微凉的雪。

回去吧,时间已经不早,怕是还要下雪。

读文化苦旅有感2

一直很喜欢余秋雨先生,喜欢看他的《文化苦旅》、《行者无疆》、《霜冷长河》,而最让我爱不释手就是他的《文化苦旅》。读了《文化苦旅》这本书,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作为一名教师,在读完这本书后也从中找出了丝许的感觉。

作者余秋雨先生从九三年开始从上海戏剧学院辞职后,便慢慢地行走在青史曾经驻足的角角落落。用他独具的慧眼和感悟纂写着一段段亲身感悟。或许作为我们是没有这样的机会去尝试这样的一种体会,这种苦行僧般的高尚,我们只是以另一种特殊的方式在传承着这样一种精神。

读《文化苦旅》,是读行走的哲学。在游历山水之间,去感悟出一些人生的真谛。我们去到了某一个地方参观旅游,总是会不自觉地回想那里发生过的一切,曾经在我们所站的这个地方有谁走过,又发生过的什么样的历史事件呢,又是谁在这里修建的呢,修建的目的又是什么呢等等。就在这样的一瞬间里,那所有的一切都会很自然浑沌地交融在一起,历史的沧桑感与人生的沧桑感便会油然而升,历史古迹所蕴藏着的精神与文化重燃而生,使参观者都好像亲身经历过了一般。那我们的教书育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与学生们做着不同的互动,在同他们的交流中,我感觉到他们对知识的渴望,此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觉自己是无比的自豪。我们在默默耕耘的同时,看到学生们快乐成长,在知识的海洋中畅快的游历着,我感觉到无比欣慰,感觉我们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读《文化苦旅》并不是在欣赏山水风景,而是在对历史的沧桑的一种回顾,叹息和哀伤,也是对人生的一种激励。一次次的漂泊旅程,都是在增长我们的智慧,洗涤着我们的心灵。这一次又一次的跋涉又能让我们得到一种启迪,一种精神的寄托。文化的传承,历史的见证在这里留下了最真实的写照。岁月的流逝,让历史的沧桑在人们的记忆中早已经是越磨越淡,渐渐地淡出人们的生活圈子,时间磨损了最值得深藏的记忆,或许也只有当我们身临其境的那一刻才能将这些诠释出来。

作为新老师,由于经验的缺乏和能力的不足,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同样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教学是一种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孜孜不倦,我们看不到呐喊声,没有欢呼声,更加没有掌声。我们所做的就是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把学生教好,把自己所知道的传授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因此教书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从大处着眼。更不能因长久以来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而习惯于只看眼前,不顾将来,以剥夺学生个性为代价换取教师的师道尊严,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代价,过分苛求学生的成绩,换取暂时的高分。教学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读文化苦旅有感3

人生的伟大建立在废墟之上,历史的悠久建立在废墟之上,文明的初级建立在废墟之上,文化的开端建立在废墟之上。 ——题记

对我自己而言,我很喜欢阅读余秋雨先生的文字,这位老先生的文字,总有独特的见解,让我们,跟着他的思想理解问题。余秋雨先生的文字十分独特含义很深刻,每一次甜品它的文字都会让我深深地震撼。

在书里作者余秋雨老先生,将自己踏过每一寸中国的土地写出了他自己的喜与忧,写法真挚细腻,总让我回味无穷,余秋雨先生的独特魅力吸引着我,在我心中那是一种十分苦涩的回忆。

余秋雨先生在书中这样自序“报纸上说我书写的很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苦生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春温秋凉,是喜悦大悲愤,最后总是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

“我无法不老,但我还可能年轻,我不敢对我们对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章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急后的会心”余秋雨老先生站是以这样的精神,写下了这本书,这才是我真正的震撼,也是因为这样的精神 让他写出了如此完美的一本书,他使我震撼。

仅是小感,与大家共品。

读文化苦旅有感4

难得有了一阵子的闲情逸致,便轻轻翻开了这本《文化苦旅》,读后,感慨万千。

或许有人会说,文化为我们所展现出来的一切,皆是银装素裹、分外妖娆,但他们何曾想过,文化竟有苦涩的一面!

久远的历史之路,鲜花耀眼,可那鲜花一旁的一棵古树,却衰老沧桑,不知经历了多少次的风吹雨打。漫漫的历史长河,宛如仙境,梦幻飘渺,可那湖水之下的礁石,却伤痕累累,不知承受了多少次波涛的冲击。

现在的文化总是将她们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那漂亮的外表,那所谓的”打扮“,或许就是文化的经历与结果罢。就敦煌莫高窟而言,它是由一位名为乐樽的和尚来到此处修筑的,石壁精美,结构美观,气息古朴,夕阳之下,落辉满窟,仿佛万物都在它那柔和的眼中被看透,它如今的美丽,也就是绵绵岁月的杰作,还记得作者对它做出了这么一个评价:它的历史,就离不开工匠斧凿的叮当声。是啊!一幅极佳的艺术作品,又怎不会是在千锤万凿之下诞生的呢?

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或许现在可以看见一些企业家,坐在名贵的椅子上,抽著名贵的烟,他们都是一些成功者。难道一个人的成功天生便有?不,人们唯有在人生路上历经磨难与挫折,在艰难险阻面前逆流而上,方能获取经验,为成功之路铺上一块又一块的砖。

在少年时,我们需要经历一些必要的挫折,或许也就是如此,我们往后的成就才会更加辉煌。

古今人皆叹: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读文化苦旅有感5

《文化苦旅》是当代学者、作家余秋雨的一部散文集。在学生时代,我就已经知道这本书,我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对这本书十分推崇,但是不知为何,我一直没有机会读到这本书。今年,女儿五年级了,她的语文老师推荐孩子们读这本书,女儿读完后跟我说这本书真的很好看,强烈建议我读一读。终于,我翻开了文化苦旅这本书,也终于享受到了余秋雨先生给我们提供的这一份文化大餐。

《文化苦旅》的第一部分是中国之旅。从莫高窟到道士塔,从荒无人烟的西域到人间天堂苏杭,作者的足迹遍布了大半个中国。余先生喜欢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上,体现出一种俯仰天地古今的历史感和沧桑感,因而饱含深切的民族和文化忧患意识。作者在开篇写自己游白帝城、黄鹤楼、寒山寺的经历,由己及人,写出了当今人们骨子里对“诗”的追寻,归根溯源,便是人们的历史文化情结。

作者将旅行时的激情融入了文字中,其中又蕴含着作者对中华文化深深的、苦苦的追寻与思考。作者笔下每个地方都隐藏着千年来中华文化的印迹。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化,但又有相同的文明期望。书中写了有“天府之国”称号都江堰,夕阳西下,朔风凛凛而略显凄清的道士塔,接通着中华历史血脉的莫高窟,还有一湾不算太小的沙原隐泉和天一阁。这一切,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神秘的。它们在各自的地方安静地保持着自己的美好,但当余秋雨老师的笔触摸到它们时,它们又开始活跃起来。通过作者的笔,它们活力四射地出现在人们眼前,让人们再次感受到文化和大自然结合的动人瞬间。

正如作者在本书序言中所说:时间和文字在一个个老庭院里,厮磨,这是文化存在的极温暖方式。兴许我一辈子也做不到行万里路,但我愿意在时间的荒野里,静静阅读此书。于粗糙中提升生命的大境界,又何尝不是一场文化苦旅?

读文化苦旅有感6

相对于自然,地理,不过是细节。相对于人生,历史,不过是细节。——题记

你有没有见过,西风大漠骆铃响,疲惫的旅者,脚下的路从落日余晖的最深点延伸到地平线,远方;你有没有见过,江南小调汉家水,吴音的姑娘,脚下的路在季节里如莲花的开落,娉婷;你有没有见过,阳关匆匆塞北雪,不舍的离人,脚下的路不再盼顾这柳色的最后一眼,再见。

我跋山涉水。

你有没有听过,北极寒夜窗外呼啸的风和呼啸的荒凉;你有没有听过,西太平洋海面上拍打的滔天浪花和海鸟的戛然长鸣;你有没有听过,尼泊尔终点的熄火声,和穿越声。

我踏足远方。

你有没有想过,一个功成名就的老人缓缓垂暮,临死眼神澄澈;你有没有想过,有一个老人受尽迫害,却依然温润的活着;你有没有想过,一个老人于睡梦中死亡,留下他痴傻的儿子 。

我仰望人生。

这是中国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

我很欣赏的一本书,《文化苦旅》。

我很欣赏的一个作家,余秋雨先生。

他来自上海,一个如此繁华的城市,却有着如此干净的文字。

二十多年前,他毅然辞去一切高位任命和行政职务,孤身一人寻访被埋没的重要遗址。二十世纪末,他冒着生命危险贴地穿越数万公里考察了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来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等一系列最重要的文化遗迹,他作为全球迄今唯一完成全部抵达现场的人文学者,对当代文明的思考和提醒,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

余秋雨先生有很多著作,《行者无疆》,《千年一叹》,《中国文脉》等,我最欣赏的却还是他的《文化苦旅》。这本书分为三部分: 中国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其中的文章在《行者无疆》,《千年一叹》,《霜冷长河》中皆可找到。然而,作者把他们编在一起,却绝非简单的拼凑,从中国到世界再到人生,不仅仅是内容上的升华,更是万般皆归一的体现。因此,我唯独钟爱这本书。

周国平说,我是一个直接面对自然和生命的人,相对于自然,地理,不过是细节。相对于生命,历史,不过是细节。

我想,细节又何尝不好呢?

是的,地理是细节,历史是细节。但不面对细节就无法面对真实。

历史是一种宏大而又美丽的悲观,文化是历史的产物,文化又是历史的灵魂。文化是永存的,因而历史变成了片段式的。我总会发呆,想想唐宋元明清,千年不枯的笑容,我却只记住了李杜,东坡,稼轩,易安,显祖,容若,只记住了惊心动魄的那一段,也是只有文化灵魂的那一段歌。

地理也与文化有着无法言说的联系,自古以来,文化傍山水,文化衬山水。行者无疆,似乎更有苦旅的味道,一如陶潜的那句“托体同山阿”。特此摘录几句:

“山河间的实际步履,使一切伟业变成了寻常风景,因此也使我们变得轻松。人类本应把一切都放下,放下在山河之间。因此我们也就找到了终点,价值的终点和生命的终点。”

我想,行走的人有权将脚下的一切,称作我的山河。

是的,这是我的山河。

秋雨先生的文章虽是讲述的是历史文化这样深重的话题,却绝不佶屈聱牙。他的文章是质朴的,亲切的,而不是空谈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通过文字我可以猜想,秋雨先生应该是很温和的,微微地笑着,不多说什么,却能以这样洗练的文字感动人心。

他的文字虽温和,但同样也是犀利的。他毫不留情的指出了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通病,让我们在惊叹于文化的伟大的同时也深深的反省自身。

文化的终途是生命,这一点倒是与周国平先生一致。文化苦旅的苦,在这个嬉闹的时代,总是显得不合时宜。然而我们必须知道,高贵的生命要创造文化,必然会经历坎坷。

文化,需要无数个高贵的生命苦苦来支撑。

我是在军训返程的时候在车的侧边栏看见这本书的,诚然,如此深刻的话题,对于没有多少阅历的我来说,谈起来一定有很多漏洞。然而我却深深的着迷了,我不知道我能有多少理解,但我希望人们也能看看,寻找自己的山河。让那些支撑着的人,多少有些慰藉。

谨以此文,纪念属于我的文化苦旅,和我的山河。

读文化苦旅有感7

“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涩,在这千年的叹息中讲诉苦旅。”这是余秋雨说走就走的苦旅,这异常艰难的文化之旅分为四个部分《如梦起点》《中国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那一处处神韵醉人又神秘的古迹背后,人性的深层蕴藏给我内心的震撼是强大的。

起始我读《牌坊》《寺庙》《信客》,并未感受它的“苦”,只是感到绵绵的文化传承,潘木公传承给善良的石匠,美丽的女教师传承给乡村纯真的孩子,老信客传承给年轻的宋达,但这就是余秋雨全部文化苦旅的起点,他在“如梦起点”这章以大多童年的眼光展望,将来以成年的目光和脚步踏上苦旅。

中国之旅是作者将中国各地相连接,记叙许多文化遗址,无论清新淡雅的南方,还是壮阔旷达的西北,这一章让我认识了王圆?和令我想不到的崭新的苏东坡,在遥远神秘的敦煌莫高窟与王圆?的关系难舍难分。我曾经目睹过莫高窟的真容,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几近一半的壁画被破坏,盗取。丰富的莫高窟文化在“流血”,美丽的敦煌在“流血”,如今我们都埋怨王圆?无知的行为,竟将文化瑰宝以三十英镑卖出,可他却只是一个无知、愚蠢、讨饭吃的平民而已,又有什么方式来阻挡他们呢?只能感叹古代的中国惨淡、柔弱,而这经过千年起礼的莫高窟怎么能不看破这一切,他害怕,多少眼睛虎视眈眈,他害怕,怀中的宝物一件件流失。“冒险家”们纷至沓来又满载而去,它只能无声哭泣……

苏东坡算得上是历史的传奇人物,是宋代时的“大明星”,但他任杭州知州时,没有陶醉于美景之中,是彻彻底底的水利工程师,他率先意识到西湖的重要性,拯救了“人间天堂”,乌台诗案后他被贬黄州,这起事件使我真正见识了舆论的力量,足以压倒一切清白的事实,而官场失意激发了苏轼千古杰作的灵感。

“时间与文学在一个个老庭院里厮磨,这是文化存在的温暖方式,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我们中华少年应像秋雨先生如此,做中华文化的守护者。

读文化苦旅有感8

有幸拜读余秋雨的作品《文化苦旅》,已被其深深地吸引。余秋雨,大陆著名文学家、美学家。这位以《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闻名的中国美学家,有评论家誉之为左手写散文,不落其浅薄,右手撰述艺术理论,也不失其艰涩难明。凭借自己丰厚的文史知识功底,优美的文辞,引领读者泛舟于千年文明长河中。

整本书都很美,在读的过程中一直抱着继续读下去的欲望,泛着一种直达灵魂的深邃。抱着追寻的心态一路尾随文字的流转。在即将入睡的午夜,点亮床头的台灯,伴着作者的文字,在安静的夜幕画下心中的幻想。或在无事的下午,抛却烦躁,在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中跳出来,透过渐渐平稳的内心重看历史。

读完“牌坊”这一章,我心里有一股隐隐的痛,又有一种无畏的敬仰。

其实牌坊是让人仰望的。是为了表彰功勋,它也是忠孝节义的代表。但是在中国封建礼教压迫的论调下,贞节是中国女性的最美,然而美的又是那么的痛,那么的伤痕累累。一块块冷峻的牌坊,无情地压住他们所有的爱恨情仇,他们为了生路,远走他乡,隐姓埋名,委曲求全的活着。

然而他们又是生活的那么优雅,那么的精致。他们象熹微的晨光,当大地还在沉睡的时候,为一个个乡村解了冻,为一道道山梁解了冻,为一批男孩子,也为自己解了冻。

在《文化苦旅》中以细腻的笔触够了一张张充满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形象,以最空灵、轻柔的嗓音轻轻吟唱令人感动的瞬间。

作者从生活中提取精华,经过淬炼,融成经典,伴随着人流传入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可以用最简单的方式了解一段段不同的生活。这是丰富自己,提升自己的最快捷的方式。

我喜欢他的真实,真实的描述了文革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面对艰苦未来时坚强的一代人;在灾难中瞬间凝固的庞贝古城、空静之境的罗马、气氛迷人的威尼斯……;生活在镜头之外,艰难生存,却古朴善良、充满智慧的边缘人……更爱他细腻敏感丰富深远的灵魂,让沉寂历史的古人以一股扑面而来的,充满生气的的姿势占据想象的空间。

这是一种令人羡慕的生活。作家,可以用自己的笔记录生活,以最真实的姿态记录感动自己的人生,表达心灵深处最真的感触,清风拂过最细微的颤动。我觉得这是其他任何职业都无法比拟的。

这位作者或这本书让我萌生了拿起笔,写下生活的冲动。但是放下书,我又回到了现实,面对本专业的数学、计算机之类的理科性东西,不禁想起某位伟人说过的一句话:是科学赶走了花丛后的精灵,让未知的世界不再充满幻想。

有可能这一辈子都无法从事作家之类的行业,但我可以通过阅读,感触这个广阔、美好的世界,并学着记录自己的想法。在以后的某一天,翻开略略泛黄的纸张,重温一次春暖花开、云寂风清、青春少年。

读文化苦旅有感9

一次漫长艰苦的文化旅程,我随余秋雨先生漂泊异乡。祖国的锦绣山河让我陶醉,这一幅幅山水画或细秀娟丽,或豪迈壮观。但更令我感慨的是,这一幅幅画的背后,都有一个漫长的历史故事。每一个地法都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在我的全身,使我感动,使我叹服。

纵观祖国大地,无处不散落着文化的步履。然而这一步步的脚印来的不容易啊!经历了多年的演化,经过了多元的碰撞,遇到了大大小小不尽的劫数,趟遍了文人墨客、武侠外客有意无意留下的水坑,流传至今,自然险境路远,却也底蕴十足。

只是至今,人们对于人文山水的评析和维护不足以让人满意。一代一代的农民,一世一传的百姓,来往于天地间的人们,都把自己的青春和岁月埋没在庄稼地里,隐没在变迁万化的城乡里。把自己对家乡的厚爱,对土地的忠诚,全都化做默默无语的汗水和泪水。没有人注意到风沙腐化了裸露的土地的同时,也裹走了世代传下的文化。在灯红酒绿的城市里,美酒的艳丽掩盖了山水的清秀,满屋金币的闪亮遮蔽了文化星火的光芒,谁来把景赏,谁来把诗吟?

在从学文化的课堂里,我们都在不断的出现对文化的争驳,为了新的一代更好的传承,为了那星星之火可以辽原,文化的脚步不能停止,没有文化的民族,只会衰败;没有文化熏陶的人,只是傀儡。为了这艰难的旅程不再艰难,我们只有先走过这艰难的路。我们需要站在历史的背后,清醒的审视文化的变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接过传承的重任,大步向前,我们义无反顾。不管此时的你是手执毛笔挥洒的老翁,还是拿起钢笔簌簌而落的笔者,亦或是抓着铅笔一笔一划写字的孩子,哪怕你只是一个尚不识字的人,都和我们一起长途旅行吧!

读文化苦旅有感10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当如是。”这是大宋的山水,宋人用音和韵雅的句子,为山水贴上或悲或喜,或婉约雄壮的情感标签。

如今,千年韶华渐渐没落,尊华与屈辱一并雪藏,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便是将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一一展现:

不必说水气淋漓的都江堰,清荣竣茂的三峡;也不必说园圃葱翠的青云谱,藤葛垂垂的白发苏州;单是那流光溢色,神秘安祥的大漠戈壁,便让人发出无限喟叹。

“他回头看一眼睛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大漠荒芜的黄河文明的衰败,深邃的苍凉的文明,步履艰难。文明的衰落注定了国家的没落,国家的兴亡自然决定了文明的发展。也是,当年的清王朝,连皇家园林也守不住,又岂能留住那千里之外的莫高窟?其实,相比于圆明园,莫高窟也算是幸运的,起码还有相当一部分文物留存于世间,而不是灰飞烟灭。其实,这样的事实终究是不会存在太久,或被他国夺走,或被本国破坏,总之,留不住。

因此,阿房宫烧了,圆明园毁了,岳阳楼不断重修……比之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山奇大塔,古罗马的斗兽场遗迹,这些兴盛于一时的纯粹的遗迹,从古至今,代代瞻仰。中国则不同,中国的遗迹都有属于本国的历史沧桑感,中国的存在史太长,战乱太多,苦难太深,太多的遗迹根本保留不住。就像被列为七大奇迹的空中花园,阿尔忒弥斯神庙,只能引人遐想。因此,凡在至今仍存有的历史遗迹,总有生生不息的独特秉赋,都江堰如此,长城如此,莫高窟,也是如此。

“虽山深而无法登高之苦,虽奇丽而无法柒米之匮”,这便是天柱山,空寂无人的山岙,留下了历史的强蛮。天柱山曾是多少文化终老之计的山水,深深的感和归宿感,引得文人前仆后继,但是它的主旋律注定是苍凉荒芜的战歌,兵荒马乱,一次次血与火的洗涤,天柱山,已不堪重负,说白了,还是战争,还是乱世,使文化一再没落。

“梨花村里叩重门,握手相看泪满痕。这是对江南的乡愁。”一提到江南,就会想到小桥流水,拂堤杨柳,江南雨如梦,春草如洗,眺望青山,似乎望穿前世轮回。江南的和风细雨,雨雾缭绕孕育出多少才子佳人,无论是文人,还是商人,都是饱读诗书,满腹经纶。

几年前,我去了周庄和乌镇。古建筑保存还算不错,屋舍一间挨着一间,倚河建成,真正的小桥流水人家,尤其到了夜晚,灯火与星光交相辉映,当真是如临仙境。

也不知是因为沈万三,还是因为中国近年强调经济,周庄和乌镇美是美,可我总觉得商业气息太浓,家家在门口摆上了铺子,我一路走,一路买,眼花缭乱。说白了,就是缺了点文化气息。曾经的江南,是文人墨客的聚居地,留下多少墨宝足迹,而如今,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他们去了大都市的人海中领受真正的自然意义上的“倾轧”。江南小镇因着时代的发展,具有了商业性与时代性,这一点无可厚非,但却也少了书斋,少了能延续江南文化,超越时空的艺术灵魂。

文化衰落的背后,是战争与乱世,所以,和平与发展才成为了世界当今的两大主题,中国才会维和,中国的人民、古城、文化承受不了再次的灾难性的战争;文化衰落的背后,是历史的遗留,所以,当年才会兴起新文化运动,解放被儒家束缚的思想;文化衰落的背后,是时代的发展,时代的迅速发展,迫使人民加快自己的步伐,躁动了心灵,忽视了文化……最终,文化不可遏制的衰落。但是,中国千年沉淀下的文明连续性,百年传承儒家思想的统一性,不曾遭受灾难性的破坏使中华文化历经千年不曾逝去,我坚信,未来,也必定再次辉煌!

每一处景致都有一个名字,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专属于它的意韵。历史给他们贴上时代的标签,每一个标签的背后,同样有一段羁旅故事……那么,就让我们与时间逆行,回到那段过往,阅读《文化苦旅》,与书、与作者一起,去感受文化的奔泻与悲歌,感悟文化的喟叹,传承文化的精髓!

读文化苦旅有感11

在几千年以前,在这个地球上形成了,很多文明,他们都十分古老,而到现在,仅存的也只有中华文明了。

在很多文明的发祥地,风景都十分优美,草原,雪山,朝霞一切都显得那么调和优雅,可是就在那些发祥地,文明却被一些人糟蹋了。极端组织恐怖组织,肆无忌惮的发展了起来。难道他们不珍惜发展了几千年的文明吗?在这些文明之间,互相讨伐互相,占据,互相剥夺,却没有互相交流。剩下的,也只有,残酷的,冰冷的尸体,与满地狼藉的战场。而一旁的优美风景,却矗立在那里。在搜查了大量资料的时候,发现剩下的文明也只有中华文明了。为什么呢?想想大概有5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赖仗于地理环境的阻隔,避开了古文明之间的互争互毁,二,赖仗于文明的体量,避免了小体量文明的互相吞噬,也避免了自身的枯窘。三,是赖账于同一又普及的文字系统避免了解读的分割封闭和中断。四,是赖账于实用理性和中庸之道里面了宗教极端主义,五,是赖账与科举制度既避免了社会失序,有避免了文化失记。

想想中华文明孔子庄子老子为什么微笑不语,他们似乎早就预见一切,最后终于开口,把文明和自然一起放在面前,我们只选自然,世人都在熙熙攘攘的比赛什么,要讲文明之道,唯一的道就是自然。如果愿意给文明以新的.点位我们踏进好想自然里边,人性,也易把自己的目光投向以前的对手,自然。

最后我想说的是,文明之间,需要相互交流相互融合,求同存异,而并不是互相征讨,打仗,却让文明的遗迹只剩下那些优美而又冰冷的风景罢了。

读文化苦旅有感12

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

——题记

余秋雨先生认为《文化苦旅》是一位外出的游子,他出门在外,饱受委屈和非议,归来时已是疲惫不堪,浑身黑腻,当它再一次回家,回到先生身边时,先生要做的就是为它“烧水为沐,煮米为食,裁布为衣,整榻为憩”,由此,《新文化苦旅》问世了。

《新文化苦旅》穿着新装,器宇轩昂,带着强大的气场走来。书页间细细品味,方得以理解“一路伤痕斑斑,而身心犹健”。

作者在行走着,感受着,思考着,被山山水水间浓厚的历史气息压住,不断感动,不断谓叹。这种感动谓叹被化作一个个字符,让读者也身处浓重的人文气息,历史氛围中,随着感动,谓叹。

《莫高窟》中有一句话这样写到: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任何一件伟大的艺术作品,它的背后都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兴衰,它的艺术价值中,很大一部分是源于历史价值。正如莫高窟,里面的壁画最早出自十六国时期,它有着粗犷的线条,氛围有些血腥恐怖,折射出当时社会的苦难;盛唐时期的轻松欢乐更是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莫高窟的壁画里,世间万物皆是风情万种,人间天堂相连,美好圣洁;政权纷争中,带着些许疲惫的宋代留下来的是壁上的贫乏和荒凉。莫高窟记录了我们祖先的信仰和悲欢,这一生中,一定要去探望探望它。

《道士塔》一文,让人感到沉重了些。一百多年前的王道士,无意间将一个藏经洞打开,将西北沙漠中一颗沉默的瑰宝擦亮,它耀眼的光芒甚至照到了西方的土地上,于是结果,当然是掠夺,当时西方学者斯坦丁来到中国甘肃的敦煌,与守着这颗瑰宝的王道士进行了一场极不正当的交易,王道士可不认为这是掠夺,反而因此而暗暗欣喜。

自此,中国文物被拨离了原生土地,与孕育它的家园隔着茫茫的大海相望,像母亲和孩子被剥离,双方身处异处,各自伤感失落。这是文化的极大损失,如繁星的陨落,让历史吐出长长的叹息。

读《新文化苦旅》,让人感到这不同于其他游记,作者没有花太多语言去描绘景色,而记下的,是人文;追忆的,是历史。“一落笔却比以往写的任何文章都苍老”正是源于作者思考着历史的沧桑,从而显现出人生的沧桑。

合上书页,体味到了作者文字中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走的多了,想的便也多了。以后的以后,有机会走过这些山山水水,站在古人的站过的位置以同样目光打量这个世界,定能感受到历史沉淀中积累的浓厚韵味。

读文化苦旅有感13

《文化苦旅》,反反复复、断断续续、间间歇歇读了几遍,今日,我从书架上取下这本略带有灰尘的爱书,又重新咀嚼了一番,别有味道。

跟着《文化苦旅》我领略了西北地区淳朴的民情,浏览了江南的柔情,心就那样随着作者手中那只不朽的笔一下一下的远行,眼睛一行一行的盯着略微泛黄的纸张,手就那样一页又一页地翻阅着……

我崇拜余秋雨的文字,甚至是迷恋,专情于他对于每一件细小的事情由小及大的拓展、联系,循序渐进的解说,对于他书中提及那个浩瀚古老的世界的感悟就像雨露悄悄地滋润进内心,跃然纸上写出自己内心的情绪却又总是写写停停、停停写写。

作者的文字带我观赏了中华千古文化的兴衰存亡,目睹了大千世界的秀丽壮观,诗情画意的叙述。笔下那如痴如醉的苏轼李白,美妙绝伦的西湖,千年的文化在凝聚、在融合,南方千年柔和的阳光造就了江南的柔美,历代官人辛勤维护的天一阁。文化是美的,文化却又总是缺乏的,又是最容易流失的,令我感触至深的是道士塔中那位受尽世人诋毁的道士,我们无情的批判他的过失,他的盲目,他的鄙陋,他的无知,可是我们却总是忽略了那个坎坎坷坷的岁月时光,那里的风土人情,一个战火纷飞的时代,一个饥不果腹的时代,一个新文明大量涌入的时代,一片令人绝望的戈壁荒漠,一片遥远迷茫的戈壁荒漠,一片封闭禁锢的戈壁荒漠,一片不见绿洲的戈壁荒漠。生命的延续在他的眼中也许是无上重要的,生活的继续是他的燃眉急事。我们总说“仓廪实而知礼节,一失足而知荣辱”。可是岁月总会带给人不同的误解,隔着近一个世纪的模糊时光,我们做的也只有换一个角度看这一个变幻的世界。

“一字一字,是旅行的脚印,深浅不一;一句一句是几百年踉跄的路程,弯曲绵长;一页一页,如一舀甘甜的泉水,似一碗浓厚的热茶,而我便是极干渴的旅人。”这也许是我所最喜欢的对于《文化苦旅》的书评了,那深浅不一的脚印,踉踉跄跄的路程引领我站立在“充满诗意的原野,历史悠久的苍山”。

文字的魅力总是无穷无尽的,它使我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总留下一片净土,去感受文化带给我的慰藉。我感受他写下的文字的重量,他对于汉语、对母语、对于家乡方言的纯真的热爱与追求,对古时生活的迷恋,远离与喧哗的城市,躲避了车水马龙,不被现实那铺天盖地的科技生活所征服,而是选择继续追求文人雅客的生活,用毛笔书写下他心中的激情,让文化万世传承。

读文化苦旅有感14

曾记得在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就推荐我们去看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一直没有好好去实践过,今年暑假趁着学院的读书月的动力就把余秋雨教授写的《文化苦旅》大致看了一遍。这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静静体味的书,他从风景秀丽的江南到大漠孤烟的大西北,从冰天雪地的北国到充满民族风情西南边陲,他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也是他在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里的苦苦求索,莫高窟的色彩、线条令他着迷:北魏色彩的浑厚沉着,隋朝的畅快柔美,唐代的喷射和舒展,五代的精细、温煦…这是一条色彩的河流,也是文化的河流,一直汹涌地向我们奔泻而来。天一阁的藏书曾令他迷惑,而终于有一天显现了藏书的社会意义。而西湖终究是文人们心中的一个飘渺的梦境,只能意会,无法用文字解读。

中国文化如奔腾不息的黄河、长江,流经祖国大地,流向浩瀚的太平洋,历久弥新,生生不息。文化是内化于心的一种精神财富,在有华人的世界里,就有中国文化的延传,漂泊海外的华人们可以把原始的巨树当成神庙,供奉着“大公伯”,然后进化成“拿督大公伯”,希望庇佑着他们。这是典型的宗族文化,一辈子也无法挥去。

悠悠五千年,浩浩文明史。若问古今同,莫忘语言一。博大厚浑,诞于孔子庄子,精妙含芳,李杜灿烂纤诗。黄沙漫卷丝绸路,难吞华语细细。驼铃缓摇响中外,并随华语袭袭。记否,塞北沙场,母语唱为泪。记否,江湖草泽,母语吟为词。若留于异国,勿忘故乡家族缕丝。纵漂泊流浪,岂离始祖民族咫尺。曾是跌跌撞撞,穿时空越历史。众湮没,惟华语传今日。国人口齿噙香,轻吐,托起广博文艺。

960万及其海域的神州大地,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化,尤如一朵朵奇葩绽放着,包容和开放的海派文化,清新婉约的江南文化,浓郁思乡情结的华人文化……我无法用语言表达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深刻解读,我只能用心去细细体味其中蕴含的韵味。

深刻地刻画了一个又一个文化的侧面,令人为之汗颜。让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对于“天一阁”的描写。一个家族背负着艰守一座藏书楼的命运。范钦一个拥有强大毅力和强烈的爱国精神的藏书家让中国留下了一座具有文化代表意义的藏书楼,直到到现在都有它的痕迹,但是岁月的沧桑,历史的风尘还是将它掩埋了。范氏天一阁之所以留下来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正式余教授所说的“超越意气,嗜好,才情,甚至是时间的意志力”而这种毅力有是什么呢?

范钦曾经顶撞过拥有巨大权势的皇亲国戚,而因次遭到仗打这样的重刑,还进过监狱。但他毫不畏惧,始终毫不顾惜坚持自己的信仰,相信真理。最后谁都奈何不了他,这就是一个古代藏书家,而且读书为的尽是一些私人的事情,只为那黄金屋或是颜如玉,而且做人都做的很自我,对自己要求很低对别人则很苛刻,只要自己好就万事大吉,毫不顾虑别人,更不用说是监守岗位和保护民族的历史文化了,一点都没有范钦那样的奉献精神。

对我们来说范钦的意志力乍看之下,显得不近人情,然而我们的毅力呢?可以说连他的二分之一都没有。我们读书,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该怎么办呢?学成之后又为了什么呢?等等这些尖锐的问题值得我们现代人去深思。

继续往下说,时间的流逝,光阴的短暂,80岁高龄的范钦中将走到生命的尽头,但他连生命的最后一刻都要监守岗位。他将自己的财产分成两部分,一份是他监守一生的藏书楼,另外一份是一张万两银票。他让他的两个孩子去选择自己想要拿的一份。

我想如果事情放到现在,有谁会愿意继承藏书楼,又不能卖而且不但没好处还要惹得一身的麻烦。然而有范钦这样伟大的父亲,就会有像他一样伟大的儿子。他的大儿子范天冲毅然的选择了子承父业,他继承了藏书楼。中国的古老文化就是因为有了像范氏父子这样的真正的读书人而保存到现在的,应该得好好感谢他们父子两为中华文化瑰宝所作的贡献,正是有了像他们这样有民族历史责任感才得以让华夏文明代代相传,一脉相连,经久不衰。

相比之下那些可恶致极的贪婪官员污吏,他们丝毫没有一点职业道德,为了个人的利益竟不惜牺牲整个国家民族的利益,简直像行尸走肉一样活在世界上比狗都不如。回想五千年的华夏很多文化瑰宝就是因为这些人以贱价流失于海外,现在国家每年都要花巨额资金从外国人手中买回来。哎,有时候想想真是国家的不幸,历史的悲哀。咱们民族的瑰宝岂容他人践踏呢?一直以来都蛮喜欢看《国宝档案》,每当看到这些节目就有一股愤怒感,一方面为国宝流失感到惋惜,一方面为曾经那些盗卖国宝的人感到无比的厌恶和不屑。范钦好比是天使,而这些贪婪官员,滥用职权的人就是恶魔,总有一天这些恶魔,会被天上的那些像范钦这样的天使给带去,进化那肮脏的心的。

他这样描述自己当时的行状:我就这样边走边想,走得又黑又瘦,让唐朝的烟尘宋朝的风洗去了最后一点少年英气,疲惫地伏在边地旅舍的小桌上涂涂抹抹,然后向路人打听邮筒的所在,把刚刚写下的那点东西寄出去……我想,古人读书时所崇尚的那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生境界,也定然会使他心旌神摇、羡慕不已。

“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到引发出人生沦桑感。”这是作者的感叹,也是对读者的启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历史。人生之路是弯弯曲曲;回头看一眼留下的足迹,自豪的同时难免感到一丝惆怅。因为无论你拥有多么辉煌的成功,却总会留下这样或那样的遗憾。作者在山水之间跋涉是为了录求历史的足迹,文化的灵魂;我们在生活中跋涉则是为了录求人生的真谛。

而且我们所学的文化有多少是古人用自己一身的心血换来的啊,文化的保留是艰难的,因此我们要好好珍惜这来自不意的文化,不虚度光阴,真正的领悟中华民族的优异文化,并且发扬古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坚决不做学成之后,而忘本的人,也不做半途因为搓责和困难而放弃学业的人。

一个人拥有了良知和强大的毅力才能领悟到我们祖先的精神,继承和发扬炎黄子孙数千百年来的优良传统。余教授的《文化苦旅》就如一艘导航船,她将带领我去深思更多中国文化的发展史。我也会将其细细品尝的。

读文化苦旅有感15

这是一本令人思考的书,这是一本历史厚重的书,这更是一本百读不厌的书,这就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它伴随了我已五年的时间,五年,近两千个日子里,书架上的书越来越多,但是最爱不释手的仍然是这本《文化苦旅》。

开篇的《道士塔》,就将我们带入到了大漠荒荒的黄河文明盛衰之中,历史的深邃苍凉之感见于笔端。一页一页的细翻开来,在一行行的字句段落中间,随着余秋雨的思绪,情感,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纸面上的文化苦旅。仿佛穿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隧道,中国历史的一幕幕在重现,各色的人物正在演绎着自己的人生故事。有居庙堂之高的君主,也有处江湖之远的百姓;有文人墨客,也有无名小卒。他们的故事,或令人倾佩,或令人振奋,或令人伤感,或令人悲哀,但是无一例外的全都留给了后人,也留下了思索警训和更多的怀念之情。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经过了岁月的沉淀积累,终酿成了一份难得的精神食粮。

余秋雨的文字,不仅有叙述的优美和悲悯的情怀,更重要的是在文字里加入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读书中的文字,仿佛穿越了时间空间,穿越了我们的心灵。字里行间蕴藏着最多的是对事件的剖析,正确和公正的总结。历史已远,当用另一种目光回望的时候,更多的是一种理性的思索,一份对历史文化的尊重。《文化苦旅》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作者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字,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从十年前的结缘到今天,我已经记不清多少次读这本书了。但是每当随意的翻开书中的任何一页,心情仍然会象最初时的激动,每读一遍,理解则又多了一分,思考则又沉重了一分。

从远古到现代,从异国到他乡,从大江南北到长城内外,《文化苦旅》指引着我们进行了一次别具一格的旅行。我想,未来的日子里,如果有可能,我会带着《文化苦旅》一起,按图索骥,身临其境的真实的去感受,以一种敬畏之情,沿着历史的足迹,去寻访那些曾经的沧桑往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