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流和混凝土运输技术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

来源:范文网 2.46W

水利工程在发电、灌溉、水产养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人民利益及国家经济密切相关,在当前越来越受重视。受诸多因素限制,加上对工程安全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使得施工更加困难。所以要做好每一项工作,尤其是施工导流和混凝土运输,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地位非常关键,直接关乎施工的安全、质量和经济性。因此,在施工中必须采取稳定可靠的技术,确保这两个环节能够顺利完成,从而提高工程质量。

导流和混凝土运输技术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

1、 水利施工中的导流技术

1. 1 简述

水利工程多依河流而建,施工时需保证现场的干燥,若在湿地或直接在河流中施工,极易引起安全事故。为提供有利条件,常用围堰来维护施工基坑,将河道水流导向预期地点。导流方法主要有全段围堰和分段围堰法,如果导流不合理,必将破坏建筑物的质量安全,延长工期、增加成本,所以必须科学设计导流方案。

1. 2 导流方案设计

导流施工包括导、截、拦、蓄、泄一系列环节,需遵循一定的流程。

施工前通常要设计导流方案,在接到工程建设通知后,先综合经济技术指标加以考虑,对比多种方案,选出最佳的一种。若是进行一次性拦截导流,需涉及明渠、涵管等施工方式。所有工作结束后,还要对基坑进行全面检查,以确保基坑没有质量问题; 若是采用分期导流的方式,需要考虑如何划分工期、如何分段,以及各段的施工顺序等问题,并制定应急方案以解决突发问题。包括导流之后的建设方法也是考虑的重点。确定大致方案后,需结合实际条件、工程要求加以优化,做更深一步地考虑。主要包括方案的可行性研究、施工所用设备、人力物力资源、建设成本、社会经济效益等。如果有必要,还需根据方案建立起相应的模型,经多次论证后给出最终方案。

1. 3 导流条件分析

导流工作对水利施工非常重要,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加以考虑。首先是地形地质,施工现场可能是平原、也可能在山区或丘陵,地形不同,导流方式也有所差异。平原地带多选择明渠或分期导流的方式,如松嫩平原等地; 山区施工则应根据地形具体考虑,如秦岭使用隧洞导流比较合适。其次是水文条件,导流主要是对河流进行拦截引导,所以水流量、水流速度、泥沙含量及混合液等都应纳入考虑范围。夏季多数地方都是雨季,降水丰富,会使得河流水量增加,在河道较狭窄处,极易出现河水淹没基坑的情况。泥沙含量较大又容易使基坑变浅,进而影响到施工进度。此时排水较为关键,多选择河床、明渠等排水方式,尽量不要选择涵管或隧洞排水; 此外还要考虑枢纽因素,不同的枢纽类型,相对应的导流方式也不同。一般而言,混凝土枢纽多选择分期导流,但在土坝施工中不太适用,土坝在水流的冲击下容易被毁,所以多选择拦截导流方式。如果是高水头水利枢纽,尽量分区分段进行导流,先采用隧洞倒流的方式,然后利用泄水孔,最终促进工程顺利完成。

2、 水利施工中的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是水利施工中不可或缺的材料,随着对水利工程要求的提升,对混凝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混凝土施工多经过搅拌配置、运输、施工几个环节,运输则是指从配置点将混凝土运至仓面。

2. 1 运输条件

混凝土在搅拌后通常需要立刻运至施工现场,若在途中发生质变、分离等情况,必将会影响到施工质量。所以要重视混凝土的运输,以保证混凝土质量。在运输中须确保容器的严密性,内壁要光滑平整,不能粘附太多的混凝土,应方便清洗; 运输要具有连续性,尽量不要中断,否则可能会错过施工的最佳时机; 运输道路要平坦,如果颠簸太过严重,极易出现离析现象。另外还需注意一些事项,搅拌后待混凝土完全凝固方可运输,到达现场卸载时,高度不得超过 2m,否则易破坏混凝土的稳定性。而且在卸载时,应保持出口通地面的垂直状。

2. 2 运输方式

混凝土搅拌好后运往施工现场多为水平运输,包括混凝土泵、汽车、皮带机、搅拌运输车等。在运至现场后还需利用缆机、塔机等将混凝土运至指定地点,多为垂直运输。运输类型和运输方式不同,在工具选择方面有所差异,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汽车运输和机车运输较为常见,前者比较灵活,为避免出现分离现象,对运输距离和坍落度都有一定的要求。运输距离不超过 1. 5Km、坍落度不超过 5cm 时。工程量较大时,要考虑经济性,可选用机车运输,无需过多的设备,作业效率较高,而且成本低、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在实际中有着广泛应用。

3、 实例分析导流和混凝土运输技术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

3. 1 工程实例

某工程为库内取水工程,坝址附近地貌属典型的河谷地貌,断面呈“U”形,河床底宽 116m,开口宽 335m,右岸有残存一级堆积阶地发育,地形总体较平坦,微向河床倾斜。本流域的洪水是由暴雨形成的,暴雨多发生 6 月 ~9 月,而 7 月中上旬到 8 月下旬一般是暴雨最为活跃的多发季节。本地区暴雨特点是面积小、强度大、历时短。由于本流域下垫面为沙土丘陵区,遇到小雨时基本不产流,遇到大暴雨时,汇流速度快,历时短,洪水陡涨陡落,一次洪水历时最多不超过 24h。

3. 2 施工导流

结合实际情况,从水库抽水下排的方式为: 将离心泵站设在坝肩一侧,从水库内抽水翻越坝顶排至下游河道; 离心泵站由两台 IS150 -125- 250 型单极单吸式离心泵组成。

关于挡水建筑物的设计,根据地勘所进行的区域地质调查,勘察区及与其相近外围区均无符合坝体防渗要求的天然土料,因此设计采用编织袋内装粉细沙土来填筑堰体,防渗土工膜做防渗心墙的形式; 上下游边坡为 1∶ 1. 5,考虑交通及抢险,围堰顶宽取 7. 0m。经计算,考虑波浪爬高和安全超高后的围堰顶高程为 1029. 3m。

3. 3 混凝土运输

该工程所需混凝土总量为 0. 94 万立方米,主要集中在岸边泵站。运输时选择的是机车运输,确保混凝土在搅拌凝结后及时运至现场,路面平坦干燥,没有大幅的颠簸。最终混凝土在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及时运到现场,使得施工工作顺利完成。

4、 结束语

水利施工水平直接决定着整个工程的质量,作为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导流意义重大,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以及工程要求等多项因素,然后选择适应的导流方式。混凝土是导流建筑或其它建筑物所需的必要材料,运输是否及时、运输中是否存在离析现象对混凝土的质量和工程进度都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必须加强对混凝土运输的重视,采取适宜的运输方式。

参考文献:

[1]孙妙元. 浅析水利施工中的导流和混凝土运输技术问题[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4(19) : 142 -144.

[2]吕建中. 水利施工中的导流和混凝土运输技术问题探讨[J]. 河南科技,2014,22(1) : 150 -152.

[3]刘斌. 水利施工中的导流和混凝土运输技术[J]. 商品与质量,2014,22(5) : 132 - 134.

[4]张大勇,张桅,邓勇,余启俊. 关于水利施工中的导流和混凝土运输技术问题探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8(21) : 170 -172.

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技术应用

前言: 混凝土施工技术包括自密实、喷射、泵送、轻集料、纤维、钢管、型钢、高性能等多项技术,近年来随着高层、超高层、大跨度结构工程项目的增多,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效果非常突出,水利水电工程作为我国主要的发电项目,其可靠性、实用性、安全性等更是得到广泛关注,所以将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于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并不断完善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1 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的浇筑原则

为避免水利水电施工中已完成的相邻浅基坑在施工中再次受影响而破坏,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施工,其首先必须遵循深基础浇筑原则; 其次为规避建筑施工过程中自重大的建筑结构受重力影响牵动其临近自重相对轻的结构,使建筑某部分发生变形甚至受损,使基础物的沉实效果更理想,要遵循自重大结构先浇筑的原则; 再次,在建筑浇注混凝土的过程中不同高度建筑结构其受力作用、施工条件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为尽量避免施工过程相互干扰,要遵循高建筑结构先浇筑的原则; 最后,为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整体特别是关键部位的浇筑质量,将多种浇筑方法在施工过程中灵活使用,应遵循重点结构先浇筑的原则,将小结构或分散零星结构放缓[1].

2 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技术应用概述

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技术应用主要由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和混凝土养护四个环节组成,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技术问题都会直接影响施工质量,给整体工程埋下隐患,在混凝土搅拌方面,要求在混凝土施工之前依据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对混凝土中所包含的所有混合材料进行均匀的搅拌,我国传统混凝土搅拌几乎完全依靠人力,搅拌的质量和工期都并不理想,而现阶段随着机械化水平的逐渐提升,我国已经实现大范围的机械自动搅拌,不仅极大地节省了人力,而且使混凝土搅拌的质量和功效都明显提升,混凝土搅拌机已经成为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搅拌工具,极大地推动了混凝土搅拌环节的发展; 在混凝土运输方面,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位置普遍较偏远,而且混凝土搅拌和混凝土使用通常在不同地域完成,对混凝土运输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实现重量沉、体积大的混凝土在运输的过程中避免发生分层、离析问题成为困扰混凝土运输的主要问题,现阶段主要通过缩短混凝土运输距离,调整混凝土运输量和加强运输设备严密程度的方式来缓解,但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所以混凝土的运输问题仍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 在混凝土浇筑方面,浇筑顺序、浇筑方式、以及混凝土的振捣情况都会直接影响到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浇筑顺序应以自重大结构、高度大结构、关键结构为先,浇筑方式应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振捣过程应使用专业的振捣器完成,保证其振实不会出现空洞问题; 在混凝土保养方面,应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使用情况和动态的整体质量为依据,长期伴随其使用过程中,不能盲目也不可一蹴而就,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 水利水电施工中水闸施工的相关混凝土技术

水闸施工包括上游防冲槽、放坡等连接段、中游底板、闸门等闸室结构和下游消力池等连接段部分,是一个工序复杂的施工环节,水闸施工特别是水闸底板和水闸闸墩施工中混凝土技术尤为重要,在水闸底板浇筑施工前,要在施工地域软土地基的表面铺设 8 厘米至 10 厘米的素混凝土,以达到保护地基和找平地面的作用,设立模型环节要将侧模板设置于水闸周围,并利用地龙木将其固定于起支撑作用的木桩上,由于水闸底板在浇筑的过程中受重力等外力影响会发生变形,所以混凝土强度应与底板浇筑部分持平,通过表面的麻面增加两者的摩擦力,并在其冷死状态下穿插钢筋,利用铅丝绑和脚手架控制混凝土减料口面层的钢筋因受力而变形,混凝土的浇筑厚度、钢筋分布情况等应严格按照水利水电工程相关设计图纸进行操作,使混凝土的强度不会出现冷缝等问题,保证施工质量[2].

在水闸闸墩施工过程中,受到水闸门槽钢筋分布密集、预埋结构复杂,闸墩厚度小、高度大、平面窄等因素的制约,混凝土技术难度较大,混凝土浇筑要严格按照其施工缝的倾斜度进行,以免因局部存在缝隙造成施工隐患,当闸墩中部存在沉陷缝时,要通过混凝土浇筑完成止水作业; 当闸墩与底板需要连接时,为避免两者分别进行沉降要利用混凝土浇筑技术将两者充分连接; 当对闸槽进行浇筑时,通常采用预留二期混凝土一次浇筑的固定模板施工方式,以达到最大程度缩减闸墩厚度和垂直度误差,考虑到对拉螺栓加套固定方式后期可能会使闸墩表面平整度受影响,现阶段将硬质橡胶垫片与其有机结合,效果明显。

4 水利水电施工中水大坝施工的相关混凝土技术

为提升大坝整体强度现阶段混凝土浇筑方式得到普遍应用,但受到施工量和混凝土浇筑特点决定其要将大坝整体施工进行分块,现阶段以坝段作为依据,舍去预埋冷却水管和纵缝的通仓分块浇筑,以高度和方向差异而产生的竖缝作为依据的错缝分块技术,和以大坝整体上的缝隙为依据的纵缝分块浇筑三种方式最为常见,通仓分块浇筑受浇筑长度的影响,为避免出现裂缝,在浇筑的过程中对温度必须严格把控,由于其符合机械化操作的条件,所以施工速度快,稳定性好; 错缝分块技术同样会受到温度裂缝的威胁,但其整体施工对温度、接缝灌浆等因素的依赖性小,易操作; 纵缝分块浇筑要在大坝完整的前提下作业,浇筑过程虽工艺简单但过程复杂[3].

大坝混凝土浇筑除要考虑分块外,还应注意接缝灌浆工艺,以达到大坝完整性的需求,在接缝灌浆管路系统常规布置方面,重复式、盒式和骑缝式灌浆现阶段都较常用,重复式对管道并不造成直接堵塞,所以满足接缝灌浆的重复多次进行,而盒式凭借其进浆和回浆对管道并不构成堵塞,而且灌浆质量较好,对纵缝灌浆作用明显,现阶段被广泛应用,但对管材的大量消耗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推广,骑缝式通过扩散使灌浆管道不宜堵塞,所以也得到广泛使用。大坝接缝压力通常以0. 2MPa 为标准,顶区接缝相对于递呈接缝更重要,而且接缝的张开度应在水泥最大颗粒的三倍以上,通常在 1 毫米至 3 毫米之间,以免混凝土接缝过程中水泥含量过大而导致干缩性增强,除特殊情况外要先对横缝进行浇筑接缝,后对纵缝进行,任何情况都应避免两种缝隙同时进行。

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混凝土技术的管理,使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程得到保证,混凝土技术的实现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经验有很强的依赖,所以在应用的过程中应注重对施工人员职业技能和素养的培训,使其遵循混凝土施工原则、全面掌握混凝土技术,并在水利水电工程具体施工过程中全面把握水闸施工和大坝施工工艺,避免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技术为整个工程埋下隐患。

5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于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质量提升具有重大意义,可是受到外界因素或混凝土技术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仍存在诸多隐患,所以全面了解混凝土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并针对性的完善是现阶段其发展的必然途径。

参考文献

[1]连新强。 浅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 中华民居( 下旬刊) ,2013,12( 12) : 356 -358.

[2]刘玉新。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1( 12) : 180 -183.

[3]任旭冉。 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 郑州:河南工业大学,2014.

全段围堰导流技术的施工概述与原则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也越来越快。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全段围堰倒流技术占据重要地位,能够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质量。

1 全段围堰导流技术的概述

所谓的全段围堰导流技术指的是在河床主体工程建设时,在上游以及下游都进行拦河围堰。保证河水能够通过临时水流路线,在主体工程完工时,再让河水从原来的河床经过,这种方式称之为全段围堰导流技术。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施工,例如: 在一些较大的湖泊出口进行建设时,一般情况只需要将湖泊上游进行围堰,把施工期间的水流拦截在湖泊中; 如果在坡度较大的地方进行施工时,出口水位低于河床水位高度时,也只需修筑上游围堰。全段围堰导流一共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1 隧洞导流法

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首先对河床修筑上下围堰,然后在河床中间挖隧道,让水流通过隧洞。在进行隧洞开挖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地形环境来挖。其技术要点是为了保证水流的速度,应该减小洞泾,同时还要注意洞口水流条件,隧洞的进出口应该同上下水流进行连接,一般来说,跟河道的主流进行衔接。隧洞一般都布置成直线,这样能够保证良好的水流。隧洞的进出口和上下围堰间要保持一个适当距离,能够有效防止隧洞进出口的水流对上下围堰的迎水面进行冲刷。通常来说,在导流隧洞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不用进行单独的衬砌。我们能够通过降低粗糙效率,要加强光面爆破,能够有效提高水流效率,还能够降低成本。如果施工的地方是山区,这样的地质环境采用隧洞导流的方式最为合适。但隧洞的排水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山区汛期时,隧洞不能满足大流量的排水需求。所以,在进行临时隧洞建设时应该将其和永久隧洞进行连接,采取统一规划设计。再导流完成以后,要及时将隧洞路口进行封闭,已保证隧洞的永久使用。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下,应该对临时隧洞进行掩埋。

1. 2 明渠导流

明渠导流指的是,在河岸上进行明渠水道的挖掘,在施工河床上下建筑围堰,让河水通过水渠进行流通。在进行明渠导流建设地址选择时,要遵循施工简洁方便,轴线短小,能够有效减少施工量; 还要保证水流过程中不会受到较大的阻力,保证施工安全,努力避免明渠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明渠的出口也应该合理对上下水流进行有效衔接,另外,明渠进出口与上下围堰之间距离应该保持在 50 -100m 之间,这样能够保证明渠出口水流不会对围堰迎水面进行冲刷。明渠导流的修筑一般在坡度相对平缓的河道上。

1. 3 涵管导流发

涵管导流法是利用混凝土在固定的地方进行施工,一般都是在沙滩上进行涵管导流法,在位置选好以后有,然后在进行围堰的建设,在围堰建好以后,水就会从涵管流出。涵管材质的选择是根据地形条件来选择的,例如: 在岩石地方,一般就采取在岩石上开挖沟槽,进行封盖,这样就形成了涵管。同时也能够减少施工量,提高工作效率。在进行涵管的使用时,最重要的就是防止水流外渗,这样会对施工造成影响。对于这一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在涵管外围对渗水进行拦截,能够有效减少渗水对施工的影响,能够有效提高工程效率以及质量。随着科技的发展,要达到良好防渗效果可以采取对防渗材料进行压紧,能够起到了良好的防渗效果。在实际的水利工程中,由于施工环境、条件、形式等不同,在进行防渗时要灵活多变,才能把影响减到最低。

除了这三种水利工程施工方式,还有一些其他的施工方式,本文就不一一列举了。此外,以上三种施工方式是最为常见的,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它们进行交替使用,才能发挥出巨大的效果。

2 全段围堰导流技术的施工原则

全段围堰导流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2. 1 严格执行当代水利工程改造技术的标准

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能够有效改善工程质量。在实际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及时更新相关设备以及相应的施工技术能够调高工程建设效率,保证工程质量。传统的施工技术根深蒂固,不是说改就能改的,要按部就班的进行改变。在具体的施工技术变更时要做好以下几点:

( 1) 在技术和设备进行变更之前,应该先对施工方案进行相关调整,只有满足了施工方案的要求,才能进一步对新技术以及设备进行引进;( 2) 对于设计好的方案要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能够促进施工顺利进行,这样才能发挥出新技术以及新设备的作用。

2. 2 把水利工程的整体结构进行优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也在不断进步,水利工程的建设要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只有不断吸收先进的设计理念,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才能更好的对新技术新设备进行利用。对于水利工程整体结构的优化不单单是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它所要求的是在对于施工现场以及施工方案了解的情况下,依据施工单位的经济基础进行相应的调整。保证了在进行新方案设计时能够采用最新科技以设备,还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监督,保证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效率。

2. 3 以全局观念制定总的施工计划

对于工程建设来说,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水利工程建设也不例外。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不但要引进新技术以及新设备、施工整体结构优化,而且还要制定总体的施工计划,才能有效对整个工程建设进行全局掌控,有效保证施工质量。在进行规划时,不仅仅是通过简单的测量,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也不是通过相关资料的查找来实现的,除了以上所说,还要对施工环境进行勘察,包括水质环境、水流速度、地形特征以及其他因素等,才能够做好对于全局的规划。另外,在进行勘察结束以后,还多分析国内外一些优秀的水利工程建设,对它们成功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吸收长处,然后在进行融合,这样才能够设计出完美的水利工程方案。只有做到了以上所说,才能够保证水利工程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

3 总结

综上所述,全段围堰导流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科学合理的利用全段围堰技术对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具有很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全段围堰导流技术中几种常用的方法,在实际的施工中,还有很多种方式可以利用。随着科技的发展,要与时俱进,不断的采用新技术以及新设备,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高效、高质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文杰。 水利施工中全段围堰导流技术的应用[J]. 江西建材,2014( 24) : 139.

[2]阴福军。 水利施工中全段围堰法导流技术[J]. 吉林农业,2013( 09) : 92.

[3]何丽荣。 全段围堰导流技术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J]. 吉林农业,2014( 03) : 41.

[4]刘龙彬。 全段围堰导流技术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 03) : 131.

水利施工中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引言

1设的时候,规定坝体应该有较高的强度,而且能够很好的防水。作为建设过程中常用的两种技术,混凝土施工技术和土石坝施工技术的工艺非常复杂,而且它们对于技术规定非常严格。在水利工程建设中采用的大坝碾压混凝土技术,指的是采用干硬性混凝土进行铺设,进而结合振动碾开展碾压活动。通过使用此类工艺能够明显的提升混凝土稳定性,而且对于坝体中存在的问题有着较高的抵抗水平。

1 水利施工中对各项材料的质量检测

1.1 原材料

(1)对于技术应用到的所有的原料,必须出具品质证明材料,而且在使用之前要测试性能,具体的测试工作由实验室进行。(2)碾压混凝土的原材料现场检测项目和检测频率,按规范执行。(3)掌控好骨料的水分比例。砂子细度模数允许偏差为 0.2,超过时应调整碾压混凝土的配合比。(4)严格控制各级骨料含量。(5)严格按照种类以及生产时间放置添加剂,而且要保证放置区域的通风性良好,湿度正常。

1.2 拌和

(1)拌合好以后要称量,如果称量的时候出现了误差,误差大于偶然的波动区间的话,此时工作者要自行添加或是去除。(2)碾压混凝土拌和质量检测,在拌和楼出机口进行取样。(3)混凝土强度检测。a.混凝土质量检验以抗压强度为主,同一强度等级 28d 龄期试件数,每 300-500m3成型试件一组,设计龄期试件数每 1000m3成型试件一组。b.混凝土质量检查龄期,取用混凝土抗压强度的龄期与设计龄期相一致。(4)混凝土抗拉、抗渗、抗冻及其他性能检测频率按规范及技术要求取样检验。

1.3 外加剂

外加剂的添加需要根据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配比,其主要作用是使混凝土机构施工条件特殊情况下调节混凝土性质,在混凝土里面烧放置一些添加剂的话,可以确保结构的强度能够有所增加。在工作中我们必须认真控制外加剂,如果外在环境不一样的话,我们就要结合环境特点合理的添加,而且要确保计量精准。

2 水利施工中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

2.1 模板施工技术

要想确保混凝土一直提升的话,就要控制好模板的品质。一般来说,碾压模板都是采用普定拱坝上下交替悬臂钢模板进行制作的,这两个面板能够分隔,也可交替升高,此时就使得建设速率变快。当我们开展水利项目建设工作的时候,必须要不断的优化施工工艺,在确保混凝土连续升高的时候,确保模板连续上升,确保溢流台阶能够一次成型。当我们建设索营项目的时候,使用的是分块持续升高工艺,它的设计符合连续浇筑特征,能够确保模板上升持续,利用分块平层连续上升的方式对大坝碾压混凝土进行相关的浇筑,实现了主体大坝连续上升 31m 的记录。如果坝体的形态比较复杂,曲率变动较为明显的话,我们可以通过收缝措施来调节模板,确保施工速率提升的同时,还能够保证项目的品质优良。

2.2 碾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抗渗处理

(1)通常在碾压混凝土坝体与坝基之间浇筑一层常态混凝土垫层,在坝体上下游面设 1.5-3.5m 厚的常态混凝土作为防渗体,上下游防渗体常态混凝土与坝体碾压混凝土同步搭接浇筑上升。(2)混合物质的.渗透指数不大,而且会伴随水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它的缝隙能够自行愈合,能够很好的应对变形问题。不过目前仍旧面对一个不利现象,即材料严重老化。该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合理的处理。(3)预制混凝土块座浆勾深缝防渗,用水泥砂浆进行横缝座浆,纵缝填浆勾缝,它的好处是能够替代模板,活动速率较快,而且工艺不复杂。

2.3 碾压工艺

具体包括:(1)每个铺筑层摊平后,按 2+8+2 及时碾压,从混凝土拌和到碾压完毕的最长允许历时小于等于 1.5h.(2)大坝上下游二级配碾压混凝土防渗区碾压方向应垂直水流方向,其余部位也宜垂直水流方向。(3)平仓后由一台振动碾及时跟进无振碾压 2 遍,其后数台振动碾按要求的有振碾压 6-8 遍平行错距碾压,碾压条带间的搭接宽度应大于等于 20cm,接头部位重叠碾压 2m,最后由一台振动碾无振碾压 1-2 遍。(4)振动碾的行走速度控制在 1-1.5km/h.

(5)碾压混凝土允许层间间隔时间应小于 4h,碾压混凝土和变态混凝土接头处,待变态混凝土振捣完毕后,应使用小震动碾进行复碾12-16 遍。

2.4 掌控初凝用时

对于实验工作来讲,我们必须结合当时的状态来合理的测试材料的初凝用时。在具体的测试的时候我们会面对很多的干扰要素,此时就要依靠工作者结合本身的工作实践以及当时的具体状态合理判别。当气温较高的时候,我们要尽快进行摊铺以及碾压之类的工作,而且要对其表层喷洒水雾,目的是为了保证湿度。此时初凝用时要相对长一些,通常会增加大约两个小时。

2.5 垫层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之前的时候,我们在开展混凝土坝垫层碾压工作的时候,使用的是普通的混凝土,而且搭配对应的输送装置。通过分析我们得知,目前浇筑工作大多数是在基岩面上直接进行的,使用的是碾压混凝土,此举不但能够使得建设的速度加快,而且还能够更好的掌控坝体的温度。

3 提高我国水利施工质量的措施

在我们国家,碾压混凝土坝的应用非常广。在开始建设的时候,它们的体积受限,这种问题的形成主要和技术本身的局限性有关。

最近几年,该项技术不断发展,此时很多高坝得以完工,这不但能够体现出时代发展的特色,还能够从中得知拱坝的比例不断提升。自从使用了这种技术之后,我们国家的拱坝在总坝体中占据的比例高达六分之一,其中还有一些双曲薄拱坝、100m 级高拱坝。

3.1 掌控好原料的品质

通常来讲,碾压混凝土由水泥、水、粉煤灰以及添加剂组成。要想确保它的品质良好,首先就要保证这些原料的品质较高,必须保证它们符合相关的规定。在具体的开展工作的时候,相关机构要认真测试原料的品质,做好取样活动,如果发现了品质较差的原料,必须坚决弃用,而且要追究相关方的责任。

3.2 其他细节

在工作中我们必须注意以下问题:在碾压之前,确定其稠度是不是符合规定;材料的出机气温以及浇筑气温是不是合乎规定,假如不超过 4℃或大于 32℃的话,就要制定应对策略;借助压实设备提升其密度,假如密度还是不达标的话,就要多次碾压一直到达标为止,而且还要明确问题出现的原因。

4 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得知,由于科技不断发展,此时碾压混凝土工艺获取了显着的发展,正被大范围的应用到水利项目之中。当我们开展水利建设工作的时候,通过使用该项施工工艺,能够获知场地的具体状态,进而明确施工要素,最终获取利润。

参考文献:

[1]韩可林。碾压混凝土大坝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

[2]宫凌杰。碾压混凝土施工综述[J].东北水利水电,2009(1):17-19.

[3]艾伟,付飞熊。水利水电工程中碾压混凝土大坝的施工技术[J].北京农业,2013(21):117-118.

水利工程混凝土的施工与浇筑养护技术

1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意义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是应用极为广泛的材料。混凝土的造价低廉、性能稳定、质量良好,满足了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需要,在工程施工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实际上,施工实践表明,做好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严格遵循施工技术,重视浇筑和养护施工,不仅能够促进水利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还能够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对降低水利工程成本,提高水利工程建设效益和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2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严格遵循施工技术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必须重视的内容,在施工中只有严格遵循施工技术,才能确保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在拌和、运输、振捣过程中都应该遵循规范要求,从而确保水利工程质量。

2.1 水利工程混凝土拌合技术

首先根据施工规范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做好水泥、砂石、外加剂的选择工作,确保材料质量合格。当合理确定混凝土各种材料后,对材料进行取样试验,交给由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配合比设计,以确保试验的准确性,方式混凝土配合比出现错误,确保水利工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在混凝土适配试验完成后,检测混凝土性能,从而保证混凝土满足水利工程施工要求,接下来进行大规模的混凝土拌合施工。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该根据施工的具体需要,经常检验其骨料的含水量,并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确保含水量满足规范要求。投料时应该根据搅拌机的需求量合理控制投料数量,注意不能超过搅拌机的额定容量,避免出现堵塞现象。混凝土搅拌过程中还需要随时监测拌料的坍落度,保证坍落度满足要求,防止出现离析现象,提高拌和质量,为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做好准备。

2.2 水利工程混凝土运输技术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运输也是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内容,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忽视该项工作。一般应该根据水利工程施工的具体需要,采取不同的运输方式和运输设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采用的是垂直运输方式,一般选用提升架、起重机等设备。而如果采用的是现场搅拌的混凝土,一般运用手推车、小型翻斗车运输。另外,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要求,在整个运输过程中应该确保混凝土的匀质性,要防止出现离析现象的发生,避免降低混凝土的流动性,从而更好适应水利工程施工的需要。还需要重视的是,为了减少混凝土运输时间,提高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效率,使得混凝土能够在施工之前就浇筑完成,应该尽可能减少混凝土运输的周转次数,节约时间,促进施工任务顺利完成。

2.3 水利工程混凝土振捣技术

振捣是不可忽视的内容,对保证整个水利工程混凝土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为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浇筑后要及时进行混凝土振捣,使混凝土充满模板的每个角落,提高混凝土均匀性和密实性,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在施工中,混凝土振捣有机械振捣和人工振捣两种方式,一般采用机械振捣方式,如果工程量小或使用塑性混凝土时,往往运用人工振捣方式。振捣过程中要注意快插慢拨,均匀选择插点位置,避免出现漏振现象。

插入振捣棒时应该使其进入下层混凝土当中,防止混凝土中间出现缝隙现象。对于每个插点应该持续振捣 20-30s,确保振捣效果。表面无下沉、无气泡、无泛浆,出现水平面的时候,可以停止振捣。

3 水利工程混凝土浇筑养护

浇筑和养护是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重要内容,施工中为了提高质量,必须做好这两项工作,按照以下流程进行施工。

3.1 水利工程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前要检查钢筋和模板,确保满足混凝土浇筑要求,同时还要根据施工的具体需要,采取适当的浇筑方法。在合理确定浇筑方法之后,确保混凝土下落高度小于 3m.假如分层分块浇筑混凝土,确定每层浇筑厚度的时候应该考虑钢筋的密集程度和结构特点等情况。通常每层浇筑厚度不大于 200mm,为保证施工质量,混凝土浇筑要连续进行,即使要间隔施工也应该尽可能缩小间隔的时间。水利工程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对钢筋、模块等出现的变动,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和应对。

如果浇筑面积较大,混凝土可以进行单独浇筑。如果是无法连续浇筑的地方,应该预留施工缝,为浇筑创造有利条件,保证整个水利工程混凝土浇筑效果。

3.2 水利工程混凝土养护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完成后,要及时进行养护,一般在表面进行洒水养护,从而保证表面的湿润,还要覆盖草帘,确保养护效果。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 14d,避免出现裂缝的情况,提高整个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具有质量稳定、价格低廉等多方面的优势,满足水利工程施工的需要。今后在施工中应该严格遵循施工工艺流程,做好拌和、运输、振捣施工,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浇筑,加强混凝土养护,从而确保整个水利工程施工质量。

水电水利工程中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1 前言

水电水利工程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很大的影响,同时水电水利工程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有很高的地位,近年来,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我国水电水利工程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在进行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时,施工单位经常会用到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这种技术能极大的提高水电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下面就水电水利工程中预应力混凝土施工进行分析。

2 预应力混凝土的特点

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是指将预应力施加在普通的混凝土上面,这样就能有效地防止普通混凝土出现裂缝的现象,就能充分发挥出钢筋的作用,达到夯实基础,提高水电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目的。预应力混凝土施工的基本原理是:在混凝土结构的受拉区域,或者在构件的受拉区域,张拉钢筋,然后将钢筋张拉的回弹力施加到混凝土上面,这样混凝土会在预压应力的作用下,产生一定的压缩变形,当受拉结构的受拉区混凝土发生拉伸变形时,其拉伸变形会与之前受到的压缩变形相互抵消,混凝土结构只有受到持续不断的外界作用力,才可能发生拉伸现象,这样就能有效地防止混凝土裂缝的发生。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能有效地提高钢筋混凝土的使用寿命,提高钢筋混凝土的抗裂性和强度,因此,在水电水利工程中有十分广泛的应用。

3 水电水利工程中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

3.1 先张法施工技术

3.1.1 先张法施工

先张法施工技术是在混凝土浇筑前,先张拉预应力筋,然后将张拉好的预应力筋临时固定好,进行混凝土浇筑,当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5%后,即混凝土和预应力筋的黏结力满足相关要求,将预应力筋端部放松,这样就能对混凝土产生一个预压应力。一般情况下,先张法施工主要以机组流水法、台座法为主,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采用机组流水法时,会在钢模中生产构件,由钢模承受预应力筋拉力,构件会以流水的方式连接钢模,然后通过固定机组完成张拉、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等施工环节。采用机组流水方式施工时,需要利用大量的钢模,同时施工过程对机械化程度要求比较高,施工结束后,还需要进行蒸汽养护,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是否采用该施工方式。

施工单位采用台座法进行施工时,先在固定的台座上,将构件生产好,然后向台座施加预应力筋的张拉力,在施工过程中,预应力筋的张拉、锚固、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预应力筋放张等都是在台座上完成的。采用台座法进行施工时,施工单位不需要采用过多的施工机械设备,在进行混凝土养护时,可以自然养护,也可以湿热养护,因此,台座法在预应力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有比较广泛的应用。

3.1.2 混凝土浇筑及养护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必须要对混凝土的坍落度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一次性完成浇筑,不能在浇筑过程中发生中断,也不能留下施工缝,一般情况下,施工单位要保证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低于 C30,在施工过程中,为有效地降低混凝土收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施工单位要在配置混凝土混合物之前,通过试验确定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并最大限度的降低水灰比,从而为混凝土浇筑质量提供保障。在制作混凝土构件时,施工人员要将其振捣密实,确保混凝土的黏结力和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浇筑、振捣结束后,施工人员要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混凝土的养护时间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养护时间不能低于 7d.

3.2 后张法施工技术

3.2.1 孔道留设

采用后张法进行施工时,不需要利用台座,施工人员可以直接构件上张拉预应力钢筋,后张法的灵活性很高,在预应力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在后张法施工过程中,孔道留设是十分重要的一道施工环节,常用的孔道留设方法有抽芯法和预埋管法,其中抽芯法的使用时间比较长,技术相对比较成熟,同时造价也比较低,但这种施工方法的局限性比较强,例如在大型结构、多跨连续结构、特种结构中抽芯法无法实现密集的孔。

一般情况下,抽芯法可以分为钢管抽芯法和胶管抽芯法两种情况,其中钢管抽芯法的应用比较广泛,在施工过程中,首先将钢管埋设在模板孔道位置,并保持钢管表面光滑、平顺,钢管的长度要控制在 15cm,如果构件的过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两根钢管,两根钢管用套管连接在一起。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施工人员要注意转动钢管,同时要在混凝土终凝前,将钢管抽出来。胶管抽芯法可以应用在曲线孔道留设,也可以应用在直线孔道留设,胶管的弹性比较好,在拉力作用下,能有效地缩短断面,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在混凝土初凝后,将胶管抽出来。

3.2.2 预应力钢筋张拉

对于后张法预应力张拉,其控制应力值要小于先张法,采用后张法进行钢筋张拉时,由于混凝土在此之前已经受到弹性压缩,张拉力能得到一定的弥补。后张法预应力张拉有一端张拉和两端张拉两种情况,对于比较短的直线预应力钢筋,要尽量选择一端张拉法,在张拉过程中,要保证孔道中心线与钢筋张拉力作用下重合;对于曲线预应力钢筋,要尽量选择两端张拉法,在张拉过程中,要保证孔道中心线末端与钢筋张拉力作用线重合。

4 预应力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4.1 加强施工材料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为确保预应力混凝土施工质量,施工单位要加强施工材料管理,在正式施工前,施工单位要对配制混凝土拌合物的水泥、集料等进行认真的检查,保证水泥没有出现受潮、变质等现象,保证集料的粒径符合相关规定。在配制混凝土拌合物时,施工人员要对水泥的用量进行严格的管控,确保混凝土拌合物的综合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4.2 加强施工过程管理

在水电水利工程施工中,施工任务比较重,施工质量要求比较高,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加强施工过程管理,注重机械化施工管理,合理的划分施工区域,科学的组织施工,并协调好预应力混凝土施工与其他工序的关系,从而为预应力混凝土施工质量提供保障,确保水电水利工程的顺利进行。

5 结语

水电水利工程建设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水电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不断提高水电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提高水电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加强水电水利工程中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庆东 . 水电水利工程中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施工的探讨 [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32):284.

水闸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工艺与质量管理

混凝土防渗墙是水利工程中比较常用的防渗漏工程,近年来国家对于水利工程的重点发展,比如三峡大坝等大型水利工程等有效地调配了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工程,相应的防渗漏问题也成为了国家水利部门比较关注的课题之一。目前在水利工程的施工,如水库、水闸和堤坝的修建等项目中都能得到运用且发挥出了显著的防渗作用。

1 工程概况

1.1 水闸的具体情况该水闸工程为4孔*4m的排水闸,其最大的排水量为104m3/s,闸室总长为18.5m,净宽为16.4m.其底板厚1.0m,闸底槛高程为-2.3m,边墩和中墩厚度分别为1.2m、1.4m,顶高程为12.0m,胸墙底高程为2.4m.1.2 防渗墙施工的特点经过该工程现场的情况以及地层的特点等进行分析,总结出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特点:(1)若与闸基振冲碎石桩等同时施工,那么会互相出现干扰情况;(2)汛期施工时,其河床的水位变化较大,防渗墙的槽孔稳定性受到威胁;(3)该地区的地质条件相对复杂,即地层结构的变化非常大,还存在架空块和松散石层,造孔漏浆的问题十分严重;(4)在水下地基中淤泥非常厚,在一期施工阶段和二期施工阶段会受到接头处的水渗漏的影响等。

2 施工工艺流程

本工程的防渗墙的槽孔的施工分为两个阶段,在进行对槽孔的施工时一般采用“钻劈法”进行,即先使用冲击钻机将主孔钻好,然后再使用“劈”的方法进行副孔的施工,槽孔施工完成之后再使用泥浆将防渗墙壁进行固定,然后使用抽砂桶将槽孔中的渣子进行清理。其具体的施工程序详见图2所示:【1】

3 混凝土施工技术和其质量控制

3.1 地层条件比较特殊的条件下造孔技术的措施

3.1.1 孔斜的预防和处理措施。本次研究的水闸所处的地层环境十分复杂,一些地层中含有处于松散状态的块石,这就导致在钻孔的过程中会出现孔斜的情况发生,如果遇到这种情况,钻孔时则要选用勤提钻,使用轻打的方式进行成孔处理;若该种成孔方法不好需要对该地区回填高强度的碎石,然后再行冲击孔段,将原有的碎石和回填的碎石均在冲击的作用下钻碎,取得好的效果。

3.1.2 块石密集层和架空层的处理。该地层中有一部分分布有大量的孤石和大块石,对于大块石采用钻孔预爆措施进行分解,对于难以处理的部位则可以采用水下钻孔技术进行处理。

3.1.3 漏失地层的处理。在一期的防渗墙施工过程中会经常遇到漏浆的事故出现,出现漏浆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的地层比较松散、空隙比较大且为架空层等。

为了避免更多的泥浆发生流失,要在施工之前准备足量的黏土、锯末或者水泥等,一旦出现漏浆现象立即进行处理。在防渗墙施工过程中漏浆的处理方法非常多,如:(1)如果在造孔的地层出现漏浆现象则立即向孔内投入黏土,通过这种方式提升泥浆的黏稠度,另外还要时刻注意浆面的变化情况,适时地进行泥浆的补充;(2)堵漏必须尽早和及时,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突然发现槽孔内的浆面飞速下降,那么就表明是漏浆情况发生,此时应该立即停止钻孔,并及时地进行处理,避免造成更多的浆液渗漏;(3)舍弃不符合泥浆指标的泥浆,严格控制泥浆的质量,务必要确保槽孔内泥浆质量符合工艺要求;(4)若需要在槽孔的上部再行开孔,施工技术人员一定要控制钻孔的速度,尽量使钻头的速度缓慢地进入且不会对下方的槽孔壁产生挤压。

3.1.4 塌孔的处理。由于本次研究的水闸其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如果坚持使用冲击钻孔技术一定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在成孔施工中塌孔现象发生频率非常高,部分槽孔在成孔完成之后也会出现塌孔的情况,直接影响设计孔深和测量孔深之间的数据差异。鉴于此,如果在成孔施工的过程中发生塌孔则可以通过回填黏土的方式再重新钻进施工,在成槽之后的第一时间浇筑混凝土处理,从而确保成孔质量避免塌孔现象的发生。另外在造孔时和成孔后都要观察其孔槽内泥浆液面情况,如果有气泡生成那么表明很有可能出现塌孔现象,则立即停止或进行回填黏料重新钻孔,有效地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

3.2 清孔和空地淤积控制

槽孔在钻进完毕之后,其在钻进过程中产生的渣子等都会沉淀在槽底,如果不予以清理那么将会直接影响到其解除部位的防渗效果;若在高水头的作用下很有可能产生集中渗流的情况。孔槽底部的沉渣沉积较多也会导致整个防渗墙发生沉陷甚至是变形,沉渣在泥浆中将会不断地沉积在混凝土表面,也有可能直接包裹在混凝土中,从而成为整个防渗墙中最不稳定的结构,另外沉积的沉渣也会阻碍混凝土的流动使得底部混凝土的厚度达不到要求。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清渣的操作主要采用的是抽筒抽砂的方法,该种抽砂的方法操作相对比较简单,其缺点是施工效率低,对于泥浆的损耗非常大,在施工操作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上下提动抽筒,不断地搅动孔槽底部的沉渣直至所有的沉沙完全抽干。由于该种抽砂的方式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所以我们一般使用的是反循环清孔法。在清孔完成之后可以在距离槽底不远的位置进行取样检查,来判断抽砂的效果。

3.3 接头孔的处理

单元墙段之间都是利用一个个接头将其连接成一个整体,所以其最为薄弱的部位就是接头位置,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接头位置的施工严格要求,这样才能够避免后期使用过程中渗漏的发生。该水闸在施工时其接头位置采用钻槽法进行连接,该种工艺的优点是操作比较简单,施工过程中不需要专业性非常强的设备,接头的接缝非常稳定和牢固,但是在施工过程中比较耗费人工,同时还会占用较多的墙体(一般占用墙体材料≥10%)。

钻槽法的施工质量是受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一是接头孔在成孔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在接头孔的钻进前一定要精确其位置;其二是在二期施工过程中,清孔泥浆对于一期槽孔端面的刷洗质量,倘若泥浆的含沙量较大,相应的其黏度也会降低,而沉积的泥沙会挤到端头接缝部位,所以在施工中采用质量优良的泥浆,同时保证足够的刷洗次数才能形成连续状态的墙体壁。

3.4 浇筑混凝土及其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浇筑开始前需要了解槽段长度、各个槽孔的孔深以及渣子沉积情况,在混凝土浇筑开始时向浇筑槽内先注入少量的砂浆,其目的是将沉积在槽底部的渣子冲散等;浇筑时必须对各个导管中混凝土入孔的速度进行控制,在浇筑时一定要间隔30min或者更短的时间内检测混凝土面的深度,每隔1h对各个导管内的混凝土面的深度进行检测,将每一个浇筑导管内的混凝土面高差保持在小于50cm,这样能有效地防止墙体夹泥的情况发生。

4 结语

在现如今的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防渗墙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在世界范围的水利工程发展过程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混凝土防渗墙技术还具有工程造价低、施工速度快、防渗漏效果显著等特点,从而显著地缓解了河坝或者水库等渗漏问题,相信在以后水利工程的发展中,防渗墙的应用会更加广泛,造福更多的人民。

参考文献

[1] 武海峰,朱传云。西南水闸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J].广东水利水电,2013,(30)。

[2] 高安仕,钟恒昌,秦峰。浅析水闸防渗与排水体系设计[J].治淮,2013,(6)。

[3] 王华南。青草沙水库下游水闸围堰工程中旋喷桩防渗墙的优化及应用[J].江西建材,2014,(30)。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