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吃什么【热门】

来源:范文网 1.84W
重阳节吃什么1

重阳节吃什么 重阳节的三种食俗

重阳节吃什么【热门】

重阳节要吃什么?重阳的饮食之风,有饮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此外还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下面为大家介绍重阳节特色菜谱:

“松糕”:取自“糕”与“高”谐音

原料:三只鸡蛋、白沙糖(或红糖粉)约80~100克、自发粉/牛奶约大年半夜碗、三粒红枣、食用花生油(最好用猪油)

制造方法:先把鸡蛋、糖和牛奶放在一碗上打到起大泡;然后再渐渐加进自发粉轻轻搅拌平均成糊浆便可(切勿太过搅拌,以避免起筋),以后让糊浆静止30分钟。其间可以预备一锅水,水开后,把糊浆倒进事前备好的铁盒(或糕盆等器皿)里,在上面加上红枣,放进锅中蒸上20-30分钟就好了。

重阳节菜谱推荐:

推荐食谱一:油酱毛蟹

材料:

河蟹500克,姜未5克,白糖15克,酱油15克,干面粉25克,味精1.5克,葱花2.5克,黄酒15克,猪油60克,水淀粉10克。

烹制:

1.将河蟹的泥沙洗净,斩往尖爪后,蟹肚朝上齐正中地斩成两段,挖往蟹腮。蟹肚被斩剖处,蘸上干面粉;

2.将锅烧热,用油滑锅后,放油40克,烧至油五成热时,将蟹(蘸面粉的一面朝下)放进锅中煎至呈黄色后,翻个身再煎,使蟹四面受热平均,煎至蟹壳发红时,加葱姜、黄酒、酱油、白糖、清水,烧8分钟阁下至蟹肉全部熟透后,加味精,收浓汤汁,再加水淀粉,翻几下身,淋上熟猪油,出锅即成。

推荐食谱二:花生陈皮猪脚汤

材料:

花生仁100克、陈皮1片、猪脚3只、生姜2~3片。

烹制:

花生、陈皮洗净,稍浸泡;猪脚刮净毛,洗净,斩件。

然后与生姜一路放进瓦煲内,加进清水3000毫升(约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成文火煲约3个小时,调进适当食盐与少量生油便可。

此量可供3~4人用,花生、猪脚可捞起拌进酱油(油食品)佐餐用。此汤健筋骨、益气血、润肌肤。汤中花生性平味甘,进脾、胃、肺经,有补脾益气、养血润燥的感化;陈皮补气健脾,滋而不腻;猪脚性平味甘、咸,进脾、胃、肾经,能强健腰腿、补血(补血食品)润燥、填肾益精。因此此汤既实用于登山郊游的健筋骨,又合适于初金风抽丰燥的润肌肤,还能合适于秋凉时节的温补气血。同时广东平易近间还用于妇女产后(产后食品)阴血不足之乳汁缺乏等。 >>>重阳节关爱老人 老年人秋燥便秘的四款药粥

重阳节吃什么2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重阳节吃什么3

饮菊花酒

重阳节由于是在九月初九,所以久久和“酒”谐音,因此派生出重阳节要喝菊花酒的这一说法。在古代更是把金秋九月视作为“菊月”。古时菊花酒,是头一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制的。九月九日这天,人们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之中,然后一齐用来酿酒,放至来年九月九日饮用。传说喝了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到了明清时代,人们在菊花酒中又加入多种草药,其效更佳。

重阳糕

九月,黍谷成熟,人们以黍米为应时的尝新食品,因此,首先以黍祭享先人。重阳糕的前身就是九月的尝新食品,这也就是后世民间在重阳节,以重阳糕荐神祭祖的秋祭习俗渊源。糕在汉语中谐音“高”,糕是生长、向上、进步、高升的象征。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也被俗称为“老人节”,江南地区的人们喜欢送上一砧软糯又不黏牙的重阳糕给长辈,以表孝心。因为江南重阳糕不同于北方的花糕、贺糕,它是以粳米粉为主要原料,所以吃起来更加爽口,不黏牙,更适合牙口不好的老年人食用。

吃糍粑

吃糍耙,是我国西南地区重阳佳节的又一食俗。糍耙分为软甜、硬咸两种。其做法是将洗净的糯米下到开水锅里,一沸即捞,上笼蒸熟,再放臼里捣烂,揉搓成团即可。食用时,把芝麻炒熟,捣成细末,把糍耙团搓成条,揪成小块,拌上芝麻、白糖等。其味香甜适口,称为“软糍耙”(温食最佳)。硬糍耙又称“油糍耙”,做法是糯米蒸熟后不捣烂,放在案上搓成团,擀开后放些食盐和花椒粉做成“馅芯”,再卷条切片,再入油锅中炸制,成色金黄美观,咸麻香脆,回味无穷。

羊肉面

重阳节要吃羊肉面。“羊”与“阳”谐音,应重阳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顶上的“一”,有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的寓意,以应“九九”之典。

而在古时候,有钱人家当日会举行以羊肉为主的宴会,爆、烤、涮以至全羊席。这也是一种表达对节日的纪念和对睦邻友好的表现方式。

陕北有不少以荞面羊肉为主料的着名小吃,比如羊肉臊子饸饹、羊肉荞麦面等。而陕北人过重阳节更是要在晚上享用荞面羊肉。荞麦性甘味凉,有开胃宽肠,下气消积。治绞肠痧,肠胃积滞,慢性泄泻的功效。由于荞麦性凉,故脾胃虚寒、消化功能不佳及经常腹泻的人,不宜多吃荞麦。为了弥补这一点,陕北人常用羊肉与荞麦搭配。

吃螃蟹

重阳佳节吃螃蟹是一种民间习俗。这种节日吃大闸蟹一般都是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江浙一带以及两广等地区这种习俗比较盛行!据记载,特别在清代及民国年间,姑苏、扬州、杭州、芜湖、南京、北京、长沙等地,一到重阳,除了居民自家吃蟹之外,还亲朋相邀,文人雅集,吃蟹赏菊。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重阳节有吃蟹的习俗。中秋刚过,北方的蟹正是肥硕之时。说重阳蟹最美有两层含义,一是重阳节前后,蟹肉肉质鲜美,蟹黄肥厚;二是重阳节是个孝心节,天渐凉了,给年迈的父母准备一套保暖衣,送上几只鲜美的阳澄湖大闸蟹,冲上一杯暖暖的姜茶,让老人家暖暖和和过秋冬。

重阳节吃什么4

重阳节吃什么?重阳节的饮食习俗有很多,吃重阳糕、饮菊花酒、螃蟹也是应节食物重阳节的美食多多,下面为您介绍重阳节吃蟹的民间习俗!

在中国,历来到重阳节吃大闸蟹已成了一种民间习俗。毫无疑问,重阳节这天次大闸蟹已经不止是普通的食品,而且成了传统文化的载体,犹如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等一样,是重阳佳节不可或缺的风物。

农历的九月初九,称为“重九”,古人以“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是两阳相会,因此又称“重阳”。重阳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这天要登高、饮酒、食糕(糕与高谐音)、赏菊、插萸,一一都有意蕴,给生活平添了许多乐趣。

大概从唐代开始,重阳又增添了食蟹:

九月九日,(唐)中宗幸临渭亭,登高作诗……时景龙二年也。御制序云:“陶潜盈把,既浮九酝之欢;毕卓持螯,须尽一生之兴。(明《王昌会诗话》卷之四《帝王上》)

酒味已醇新过热,蟹黄先实不须霜。(宋·韩琦《九日水阁》)

爱秋来时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人生有限杯,几个重阳节?(元·马致远《双调·夜行船》)

左持蟹螯右持酒,不觉今朝又重九;一年好景最斯时,橘绿橙黄洞庭有。(明·唐寅《江南四季歌》)

佳节入重阳,持螯切嫰姜。(清·郑燮《留秋》)

重阳时以良乡酒配糟蟹等而尝之,最为甘美。(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

扬州好,重九快我曹。联袂菊桥同访绝,振衣梅岭更登高,沽酒晚持螯。(清·黄鼎铭《望江南》)

此外,浙江绍兴民谣:“九月九,湖蟹过老酒”;江南名谚:“九月重阳吃爬爬”(爬爬为大闸蟹的俗称)……都透露出重阳食蟹的信息。特别应该提到,曹雪芹《红楼梦》里的林黛玉说“对斯佳品酬佳节”,薛宝钗说“长安涎口盼重阳”,说明到了清代,重阳佳节吃大闸蟹已经普遍了,说明大闸蟹已经成了重阳佳节不可或缺的食品了。

重阳节吃什么5

吃蟹

最著名的重阳杂俗,当属食蟹。传说西周时即有“蟹酱”之类的食物出现,到了唐宋,更盛行清水煮蟹。“秋风响,蟹脚痒”,每年农历九、十月正是大闸蟹应市季节,故有“九月团脐十月尖,持蟹饮酒菊花天”之说。此时的螃蟹“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

吃羊肉面

“羊”与“阳”谐音,应重阳之典。在北京,重阳节时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顶上的“一”,有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的寓意,以应“九九”之典。秋季是羊儿最肥的季节,羊肉性暖,可以御寒。有钱人家当日可举行以羊肉为主的宴会,爆、烤、涮以至全羊席。

喝辣萝卜汤

山东人家于重阳节喝辣萝卜汤,有谚语道:“喝了萝卜汤,全家不遭殃”。

吃醪糟

四川一带民间旧俗,重阳前后要以糯米蒸酒,制醪糟。俗话说:"重阳蒸酒,香甜可口"。

吃重阳糕

重阳节有吃糕的习俗。据《西京杂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饵”,即汉代的糕饼,“蓬饵”,是以芳香植物蓬草和米面合制成的蒸糕。

唐武则天曾在重阳时,令宫女广采百花,和米捣碎,蒸制“花糕”,用以赐赏众臣,以笼络人心。明清时,重阳糕的制法更趋精细,种类也繁多,并且有了成人和儿童食品之分。据《帝京岁时记》载:“京师重阳花糕极胜。有油糖果炉作者,有发面垒果蒸成者,有江米黄米捣成者。小儿辈又以酸枣捣糕、火炙脆枣、糖拌果干、线穿山楂,绕街卖之。”

现在,在重阳这一天,人们有蒸制重阳糕孝敬老人的习俗,这些糕中常加入有大枣、粟子、山楂等果干等为原料,既颜色好看,香甜可口,食之易消化,同时又能健脾益气。

饮菊花酒

菊花酒由菊花与糯米、酒曲酿制而成的酒,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有枸杞菊花酒,花糕菊花酒,还有白菊花酒。重阳佳节,中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魏时曹五曾在重阳赠菊给钟蹈,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重阳节吃什么6

第一,吃羊肉面。“羊”与“阳”谐音,应重阳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顶上的“一”,有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的寓意,以应“九九”之典。京城给九十九岁老人过生日叫“白寿”。有钱人家当日可举行以羊肉为主的宴会,爆、烤、涮以至全羊席。秋天是羊儿最肥的季节,羊肉性暖,可以御寒。

第二,重阳要饮“菊花酒”。九九与“久久”谐音,与“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这一说法。金秋九月,秋菊傲霜,文人将九月称“菊月”,老百姓把菊花称“九花”,北京将菊花当成市花之一。由于菊花斗寒的独特品性,所以使得菊花成为生命力的象征。在古人那里有着不寻常的文化意义,认为它是“延寿客”、“不老草”,可使人老而弥坚。

第三,吃花糕。重阳节敬老,登高以避灾。“糕”与“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寿高九九”之含义,所以“重阳花糕”成了普受欢迎的节日食品。秋高气爽,登高辞青,品尝花糕,赏菊吟陶渊明诗句,举办各种尊老敬老活动,充满了人间亲情。我国南方普遍有重阳节插茱萸驱邪的习俗,而北京则以敬老为主要内容,所以赏菊多,而插茱萸者少。

重阳节吃什么7

一、广东重阳节吃什么?

1、江门:吃山口墟牛肉

牛肉墟本来只是水步镇山口墟的一个特定的墟日,每逢重阳节开墟。2007年开始,开墟时间延长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一至重阳节。而每年到牛肉墟买牛肉和吃牛肉的人也逐渐增多,不仅有台山本地人,还吸引了来自珠三角的大量游客。2008年牛肉墟举办第一届牛肉节后,台山水步镇牛肉墟开始名声鹊起。

台山牛肉墟,从一个地方性墟集,逐渐发展成一个民俗旅游景点,每年农历九月初一至重阳节期间都吸引来自各地10多万的游客。在水步镇山口墟村道两旁以及山坡的几百亩地上,有四五十个搭建起来的帐篷式的牛肉档、牛肉超市和饮食摊档,牛肉美食应有尽有,如美味牛骨汤、姜葱炒牛肉片、牛腩萝卜煲、炆牛仔骨等。

相传清光绪乙未年(1895年),水步横水族人在重阳节这天在山口墟宰一头牛为工匠加菜,剩下的牛肉则由众人自由购买。有一名大江镇沙浦人蔡氏买了二三斤牛肉回家,他的母亲正好患痧症,危在旦夕,出痧是忌吃牛肉的,但其母亲拼死吃了几块牛肉,吃后病症减轻,不久奇迹般痊愈,此奇事远近相传。第二年九月初九是墟日,专卖牛肉。买得牛肉者,还拿着从北帝庙院子正门入而从侧门出才回家,以求消灾避祸。后传说为九月初九重阳节赶山口墟、吃山口墟牛肉,就可祛病除痛,吉祥如意。从此之后,九月初九赶山口墟、吃山口墟牛肉成为该地最著名的民俗活动。

2、清远连州:炸油糍、蒸米粉

清远连州保安镇的重阳节抬“大神”盛会已持续千百年。每到重阳节,保安镇日家家户户贴门对,村村寨寨结彩门。盛会最引人注目的是“抬大神”、“踩八卦”、“摇高神”、“扮故事”等节目。

清晨六时许,轮值的村整理队伍,扛好彩门、彩旗,抬香案,吹八音,有四人抬着大神轿,步行上福山寺。扮大神者穿上龙袍,戴好面具和帽子,坐上大神轿。炮响三声,鞭炮齐放,前面两人打铜锣,扛彩门、彩旗,仪仗队紧跟,接着是四名大汉抬起“大神”轿,轿的后面打着黄绫伞,还有人担着两个铜锣,舞龙舞狮队紧随其后。“抬大神”庙会,数万人参与,人山人海,场面极其热闹。活动高潮在出神队伍时;高神由大人扮演,还有儿童扮演的历史故事人物和舞龙队、舞狮队、乐器队等;高神每到一处,鞭炮齐鸣,鼓乐喧天。

保安人好客,重阳节家家炸油糍、蒸米粉,用丰盛的酒菜款待宾客。

3、潮州:吃“油麻团”

潮州人过重阳节不但有放风筝的习俗,还会制作美味的“油麻团”作为祭品。在潮州地区,当地人用“油麻团”作为祭品也有一定的来历。因为“油麻团”的“团”,潮人在这里读“缘”,“团”正好与“缘”的读音相同,因而古时候的潮人,便有了在重阳节“结缘”的重要习俗,其意是结个良缘。重阳节当天,左邻右舍之间互相探访,互赠“油麻团”。这是潮人重礼仪,讲团结友爱的具体表现。又因潮人对此节日的传说,与全国各地有所不同,主要的:一说是日是太阳公公生日;另一说是“九皇诞”。相传“九皇诞”是以纪念“九皇爷”来纪念汉族封建政权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的隐语。故自古以来,潮人便有以“油麻团”和应时水果祭祀太阳公公或“九皇爷”,并有持素一天之俗。

“油麻团”是用白糖和油麻、花生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吃起来会有香甜酥脆之口感而令人垂涎,就是单纯的地豆(即花生)也很是惹人喜爱的,在民间便有“地豆香(读为蜂),嘴头热”之说法。但是,“油麻团”吃多了是易于“上火”,故平时很少见到有人做此买卖,只有到了重阳节的前几天,市面上才有出现做此买卖的摊档,饼食店也才摆出“油麻团”来。这是到了重阳节才能见到“油麻团”的缘故吧。

韶关:饮菊花酒

农历九月初九,在粤北客家地区有许多客家乡民称之为“九月节”,每逢这一天,客家人往往要

扶老携幼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尤为独特的是还有不少地区流传着中原古俗——浸泡菊花酒。可惜的是,这一民俗时至今日已渐渐消亡,原本在南雄、乐昌部分客家乡村流传的浸泡菊花酒已鲜有人制作。

晒干的嫩菊和些许菊叶与蒸好的糯米相混合后,撒上一层客家酒粬,保温发酵数日后,初步酿成菊花酒。将这些菊花酒液封坛后放置于阴凉处,直至第二年重阳,一家尽情开怀畅饮。

  二、广东人怎么过重阳节

1、清远连州:抬大神

“抬大神”是清远连州民间流传的,大型的传统傩戏、傩祭活动,在每年的重阳节举行,至今已经有过千年的历史,主要节目就是在节日当天村民们簇拥着各种鬼神像环镇,这种节目一来是为了登高助兴增添风采,二来是可以驱邪。

2、阳江:风筝节

“北有潍坊,南有阳江”,阳江是中国风筝之乡,放风筝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还有“中国风筝之乡”称号。而如今阳江更是成为了国际性风筝赛事、风筝节的举办地。每年重阳节阳江都会在南国风筝场举办风筝文化节,邀请各地风筝代表队来比赛,每年都会吸引上百万群众前来观赏。

3、广州番禺:登高

重阳节当然少不了登高赏菊,番禺人把登高看做是一种免灾避祸的活动。在番禺周围有莲花山、白云山、大夫山、滴水岩、十八罗汉山等登山之处,很多人在重阳节前夜就开始登山,并准备好帐篷露营,等待第二天观赏日出。

4、佛山:秋祭

佛山的秋祭有上千年历史。在古代秋祭,人们会登山扫墓,祭奠祖先,如今佛山的秋祭是每年秋色欢乐节的一部分。活动当天,秋祭作为欢乐节的开场大戏,在佛山祖庙举行,届时会有仪仗入场、上祭品、敬香、切烧猪等传统重阳节祭祖习俗。除此以外,还会有钟鸣鼓、宣读祭文、祭祀舞蹈等表演。

5、台山:牛肉墟

牛肉墟本来只是台山水步镇山口墟的一个特定的墟日,每逢重阳节开墟。后来政府决定把开墟时间提早到九月初一,于是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有大批珠三角游客前来牛肉墟买牛肉、吃牛肉。从2008年开始,牛肉墟每年都举办牛肉节,每年节日期间都会吸引超过10万的游客远道而来。

6、韶关:浸菊花酒

在粤北客家地区,客家乡民们成重阳节为“九月节”,每逢这一天,客家人都会全家老少一起出动,登高望远,其中最为独特的习俗是浸菊花酒。这是一个中原古俗,现在流传的地区已经很少。在节日当天,村民们会上山采摘野菊,掺和在酿酒的粮食中一起酝酿,直至第二年的重阳节再把酒拿出来全家一起畅饮。

7、惠州:放纸鹞

放纸鹞是惠州人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惠州民谣中唱道:九月九,是重阳;放纸鹞,线爱长。本来放风筝一般在春天,但是由于当地重阳节期间秋高气爽,风力适中,所以成为了最佳风筝时节。每年重阳节期间,大批风筝爱好者都会到市内一些大型公园里放各式各样的风筝,展示自己的技能。现在比较受欢迎的公园有市区内的宾江公园和位于江北的体育公园。

小编小评:以上就是广东重阳节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有关重阳节的资料,不妨关注站吧。

重阳节吃什么8

1、多喝粥

历代医家和养生家对老人喝粥都十分推崇。《随息居饮食》说:“粥为世间第一滋补人物。”粥易消化、吸收,能和胃、补脾、清肺、润下。清代养生家曹慈生说:“老年,有竟日食粥,不计顿,亦能体强健,享大寿。”这个季节,喝粥不但可以减轻老年人的胃肠道负担,对老年人的消化也有帮助,稀粥里可加一些养胃健脾、滋阴润燥之品,可起到养肺润燥的效果。

小米是老人的最佳补品。老人最喜欢小米,把小米当成最好的滋补佳品,体弱有病的老人常用小米滋补身体。祖国医学认为,小米益五脏,厚肠胃,充津液,壮筋骨,长肌肉。清代有位名医说:“小米最养人。熬米粥时的米油胜过人参汤。”小米粥是不错的养生粥。

对呼吸系统不太好的老年人来说,如今新上市的黄澄澄的雪梨,就是非常好的“补药”,可以用雪梨熬成雪梨粥,每天晚上喝一碗。除了雪梨,像秋季上市的京白梨、鸭梨等,都是做梨粥效果最好的好材料,价格还便宜,粥做起来也很简单,将粳米放在锅中熬至八分熟,然后把洗净的雪梨连皮一起切成块,放进粥里再熬十分钟左右就可以了。如果有条件,也可以在粥中加入同样能够滋阴润肺的百合,3~5克就可以了。

2、多喝汤

老人们多喝汤,能够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中医学认为:“人与天地相应”,意思是人体的生理机理应与四季气候的变化密切相应。汤,是人们所吃的各种食物中最富营养、最易消化的品种之一。

老年人多喝汤不但有助于营养的吸收,还能起到调理肠胃的作用。要注意多喝点骨头汤,把骨头打碎了,熬点骨头汤,以髓补髓,这是中医的理论。

养成饭前吃饭时不断进点汤水的习惯,还可以减少食道炎、胃炎等的发生。当然,饭前喝汤并不是说喝得越多越好。一般情况下,中晚餐前以半碗汤为宜,而早餐前可适当多些,这是因为一夜睡眠后,人体水分损失较多。进汤时间以饭前20分钟左右为好,吃饭时也可缓慢少量进汤,但切忌“狂饮”。

3、重阳“三宝”

重阳节将至,饮菊花酒、吃羊肉面、吃花糕是重阳节的三大饮食习俗。

重阳要饮“菊花酒”。九九与“久久”谐音,与“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这一说法。

第二是吃羊肉面。“羊”与“阳”谐音,应重阳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顶上的“一”,有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的寓意,以应“九九”之典。京城给九十九岁老人过生日叫“白寿”。有钱人家当日可举行以羊肉为主的宴会,爆、烤、涮以至全羊席。秋天是羊儿最肥的季节,羊肉性暖,可以御寒。

第三是吃花糕。重阳节敬老,登高以避灾。“糕”与“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寿高九九”之含义,所以“重阳花糕”成了普受欢迎的节日食品。

重阳节吃什么9

重阳节传统美食及做法

一:花糕

重阳节敬老,登高以避灾。“糕”与“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寿高九九”之含义,所以“重阳花糕”成了普受欢迎的节日食品。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糙干果;细花糕有3层、2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脯、乌枣之类;金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同样,但个儿较小,如同“金钱”一般,多是上层府第贵族的食品。

据说,早年不家用发面饼夹上枣,栗诸果的,或以江米、黄米面蒸成粘糕饼,似“上金”、“下银”的花糕。

花糕的推荐做法

原料:糯米粉1000克、粳米粉500克、赤豆250克、白糖1000克、红绿果脯100克、红糖50克、食用油25克和干桂花少许。

做法:

1、先将红绿果脯切成丝备用。将赤豆、白糖、食用油制成干豆沙,备用。或可直接去店里买一包豆沙;将糯米粉、粳米粉掺和均匀,取150克拌入红糖,加水50克左右,拌成糊状粉浆备用;将其余的粉拌上白糖750克,加水250克,拌透备用。

2、取糕屉,铺上清洁湿布,放入一半糕粉刮平,将豆沙均匀铺在上面,再把剩下的一半糕粉铺在豆沙上面刮平,然后用旺火沸水蒸。待汽透出面粉时,把糊状粉浆均匀地铺在上面,撒上红、绿果脯丝,再继续蒸至糕熟,即可离火。

3、将糕取出,切成方形或菱形状,撒上干桂花;用彩纸制成小旗,插在糕面上即可。

二:螃蟹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重阳节有吃蟹的习俗。中秋刚过,北方的蟹正是肥硕之时。说重阳蟹最美有两层含义,一是重阳节前后,蟹肉肉质鲜美,蟹黄肥厚;二是重阳节是个孝心节,天渐凉了,给年迈的父母准备一套保暖衣,送上几只鲜美的阳澄湖大闸蟹,冲上一杯暖暖的姜茶,让老人家暖暖和和过秋冬。

重阳前后,也就是西北风起时,蟹才是最好的时候,雌蟹只只饱满,雄蟹只只膏肥。那么如何辨认阳澄湖大闸蟹呢?还是那8字真言:青背、白肚、全爪、金毛。因为阳澄湖的水草特别肥腴兼且是石质底,所以在阳澄湖爬过的大闸蟹肚腹洁白,蟹脚上长毛带金,而且腿脚有力。那肉质即使不蘸蟹醋,也照样甘甜美味。下面教你清蒸螃蟹的做法。

清蒸螃蟹的推荐做法

原料:螃蟹1000克、黄酒15克、姜末30克、蒜末30克、酱油20克、白糖、味精各少许、麻油15克、香醋50克。

做法:

1、将螃蟹用清水流净,放在盛器里;将姜末放在小酒碗内,加熬熟的酱油、白糖、味精、黄酒、麻油搅和。另取一小碗,放醋待用。

2、将螃蟹上笼,用火蒸15~20分钟,至蟹壳呈鲜红色,蟹肉成熟时,取出。上桌时随带油调味和醋。

三:栗子糕

北京的小吃中有两样是专在重阳节时食用的,一为花糕,一个是栗子糕。栗子糕,是用栗子泥为主料制作而成的。

它的做法是生栗子去皮蒸熟烂后捣成泥,并准备好京糕切的大片和澄沙馅,将200克栗子泥分成3份,用一份摊开为底层,接着铺一层京糕片,再用一份抹平在京糕片上,再抹一层澄沙馅后,最后一份栗泥抹在最上层,上面用切成小菱角形的京糕片和细青梅丝拼成图案,就成了上、中、下为黄色,中间夹有红、褐两色五层的栗子糕了。吃时,用白糖和糖桂花熬成的糖汁浇在上面即可。

栗子糕的推荐做法

原料:栗子1000克、金糕310克、澄沙馅450克、青梅5克、白糖300克、瓜子仁25克。

做法:

1、将栗子洗净,用刀在皮上划一小口,放凉水锅里,水要漫过栗子,用旺火煮20分钟捞出,剥去皮,再上笼蒸1小时左右。当栗子肉软烂后,捣碎过罗,揉匀即成栗子泥,如泥干散,可适当加水和白糖。

2、将金糕(300克)切成四块长13厘米、宽10厘米的大片,余下的切小菱形片。青梅切成细丝;瓜子仁洗净;白糖加凉水300克熬成黏亮的糖汁。

3、案板上铺一块湿布,取200克栗子泥分成等量的三份。先将其中一份摊在湿布上,用小刀抹成13厘米长、10厘米宽的长方形片,上面放一大片金糕,再取一份栗子泥抹成同样大的片,取四分之一的澄沙馅摊在第二层栗子泥上抹平,上面再覆盖一层栗子泥片。照此法共做4块。

4、最后用青梅、瓜子仁及切成菱形的金糕片在糕面上饰成各种图案花纹,即成栗子糕。食用时,将栗子糕切成小方块,摆在盘内,浇上糖汁即成。

四:菊花酒

九九与“久久”谐音,与“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这一说法。《西京杂记》记述,汉高祖时,宫中“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南朝梁关均所撰的《续齐谐记》中也记载,“九月九日……,饮菊花酒”,这足以说明重阳饮菊花之普及。在当时,人们将菊花酒视为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古时菊花酒,是头一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制的。九月九日这天,人们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之中,然后一齐用来酿酒,放至来年九月九日饮用。传说喝了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荆楚岁时记》载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耳,饮菊花酒,令长寿。”到了明清时代,人们在菊花酒中又加入多种草药,其效更佳。制作方法为:用甘菊花煎汁,用曲、米酿酒或加地黄、当归、枸杞等中药。下面教你菊花酒的做法。

菊花酒的推荐做法

原料:甘菊花20xx克,生地黄1000克,当归500克,枸杞500克,大米3000克,酒曲适量。

做法:

1、将甘菊花、当归、生地黄、枸杞入锅中,加水煎汁,用纱布过滤待用。

2、将大米煮半熟沥干,和药汁混匀蒸熟,再拌适量酒曲,装入瓦坛中,四周用棉花或稻草保温发酵,直到味甜即成。瓦坛四周用棉花或稻草围起来,需要保温发酵。

五:羊肉面

“羊”与“阳”谐音,应重阳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顶上的“一”,有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的寓意,以应“九九”之典。京城给九十九岁老人过生日叫“白寿”。有钱人家当日可举行以羊肉为主的宴会,爆、烤、涮以至全羊席。秋天是羊儿最肥的季节,羊肉性暖,可以御寒。

和猪肉、牛肉相比,羊肉肉质细嫩,蛋白质含量高,且脂肪、胆固醇含量少,很适合老人食用。想让羊肉面口感好,羊汤的熬制很重要,一定要熬到汤白如奶,肉要烂熟更利于老人消化。注重养生的古人讲究秋季进补,而羊肉是最好的进补食材,因而重阳要吃羊。

羊肉面的推荐做法

原料:面粉、盐、鸡蛋、羊骨头、葱姜。

做法:

1、羊骨头泡在水里,高压锅添水,把羊骨头放进去,加葱段和姜片。冒气后压10分钟。骨头捞出来,汤留着下面条。把骨头上的肉剔一部分下来,切成小块。

2、取两碗面粉,加点盐,再打一个鸡蛋。活一块面,放在一旁醒十五分钟。用压面机把面团擀成长片。压成宽面。炖骨头的羊汤里加一个西红柿,再加点酱油。面条下到煮开的锅里,搅散煮熟。

重阳节美食攻略

1.西坝豆腐

西坝豆腐是四川乐山的汉族传统名菜。从乐山大佛顺岷江而下20多公里处,有一座千年古镇五通桥区西坝镇。早在明朝万历年间,镇上的人就有吃豆腐之俗。西坝豆腐先后推出了熊掌豆腐、一品豆腐、灯笼豆腐、绣球豆腐、桂花豆腐、雪花豆腐、三鲜豆腐、盖碗豆腐等上百个品种。红油型以麻、辣、烫、绵、软、嫩、香为特点,白油型则玉嫩似髓,色彩油亮,淡雅清醇。

推荐:黄瓜瓢西坝豆腐店

地址:乐山市五通桥区西坝古镇入口处

2.跷脚牛肉

跷脚牛肉是四川乐山的汉族传统名吃。百年历史,三代演变。跷脚牛肉汤锅已成为乐山源远流长的地方名食。它的散寒止咳的药膳功能,“以脏补脏”的中医原理,大大提升了这道地方名食的品味和档次。跷脚牛肉汤锅几经发展,汤味愈加讲究。在传统汤味的基础上,新添了胡椒、味精、芽菜等现代佐料,渗入了几十种中药材熬制而成的“精汤”,更趋科学营养。已形成汤色碧清、香味绵长、牛杂脆嫩、吃法多样的四大特色。

推荐:古市香翘脚牛肉

地址:乐山市市中区苏稽镇

3.青菜圆子汤

圆子入口细嫩爽滑,口感好。味道清淡适中适合中老人享用,配上青菜,颜色翠绿食欲大增。

推荐:峨眉山青菜圆子

地址:峨眉山市绥山东路

4.香辣鱼火锅

一种色香味俱全的名小吃,集麻辣鲜香于一体,可以让人吃了之后大呼过瘾。

推荐:香辣坊鱼庄自助火锅

地址:乐山市市中区海棠路1210号附近

重阳野宴三大佳品

菊花酒。菊是应时的花草,在“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并且由于菊之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白居易曾引元缜诗云:“不是花中唯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禁中九日对菊花酒忆元九》)在萧瑟秋风中,百草凋零,唯有菊花,凌霜开放。独立寒秋的菊花,在古人那里有着不寻常的文化意义。它在仙道方家眼中是“延寿客”、不老草。因此,赏菊与饮菊花酒成为重阳的主要节俗。晋朝隐士陶渊明爱菊之高洁,以菊明志。九月九日这天,他虽家贫无酒,但依然出门坐进宅旁菊花丛中,久之,满手把菊。突然,江州刺史王弘送来了重阳酒,陶渊明“即便就酌,醉而归。”陶渊明所饮之酒大概就是用去年菊花酿成的菊花酒。

茱萸佩。茱萸是秋季成熟的椒科植物,在古代民众知识中,茱萸到九月九日“气烈成熟”,因此人们习惯在这天,“折茱萸房,以插头”说是可以辟恶气,而抵御初寒(晋周处:《风土记》)。侵害身体的晚秋寒气在古代常被视为鬼魅恶气,能够驱风逐邪、消积祛寒的茱萸在民间成为驱病疗疾的巫术用品。《杂五行书》说:在屋舍旁种“白杨、茱萸三根,增年益寿,除患害也。”而悬茱萸子于室内,即有“鬼畏不入”的效果。重阳成熟的茱萸具有如此神奇的驱邪效用,人们自然会对它另眼相看,将茱萸称作“辟邪翁”。在重阳节这天,人们或佩茱萸囊,或茱萸插头,以驱邪求吉。

重阳糕。九月食糕的习俗起源很早,“糕”之名,虽然起于六朝之末,但糕类食品在汉朝时即已出现,当时称为“饵”。《说文》“饵,粉饼也。”饵的原料是米粉,米粉有稻米粉与黍米粉两种,黍米有黏性,二者和合,“合蒸曰饵”(《周礼·天官·笾人》郑玄注文)。黍为五谷之长,黍在古代是待客与祭祀的佳品。九月,黍谷成熟,人们以黍米为应时的尝新食品,因此,首先以黍祭享先人。重阳糕的前身就是九月的尝新食品。这也就是后世民间在重阳节,以重阳糕荐神祭祖的秋祭习俗渊源。六朝时期登高古俗得到光大,重阳节俗形成,糕类自然成为节令食品。在中国节俗中,节令食品往往占有特殊的位置。人们总是以岁时节日作为向神灵献祭的专门时间,新收获的食物自然是最好的祭品,用新获的黍稻作的糕类是重阳秋祭的祭品,也是民众以分享祭品的方式,分享神惠的时节佳品。唐宋时重阳食糕俗流行,唐称麻葛糕,宋人已习称“重阳糕”。

重阳节吃什么10

重阳节吃什么?重阳节的习俗之一是喝菊花酒,实际上,常年的饮用菊花酒、食用菊花,可以帮助您养生健体哦!所以,今年不妨全家一起去赏菊花,然来一顿养生菊花宴,清淡的菊花香飘逸而来,疏解了平日的紧张。

宋代文豪苏东坡是文坛上的美食家,对食菊情有独钟,宣称“吾以杞为粮,以菊为糗,春食苗,夏食叶,秋食花实而冬食根”,食菊之好尽在字里行间。郑所南的“道人四进花为粮,骨生灵气身吐香。闻到菊花大欢喜,拍手笑歌频癫狂”,写出了宋代食菊之盛。

菊花的食用方法很多,除可泡茶泡酒外,还可做羹做菜,如菊花鱼球、菊花羹、菊花鱼片粥、菊花露、菊花糕、菊花豆腐、菊花肉卷、菊花饼、菊花里脊、熬菊花糖、菊花火锅等,都是色、香、味俱全,而且营养丰富,别有风味。

菊花泡酒是古代最常见的食菊方式。唐朝有诗云:“九月山僧院,东篱菊花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李峤的《九日应制得欢字》诗曰:“令节三秋晚,重阳九日欢。仙杯还泛菊,宝馔且调兰。”可见,菊花酒是古人重阳节的必备佳饮。

古代文人雅士常饮菊代茶,并赋诗吟颂。陆游有诗云“何时一饱与子同,更煎士茗浮甘菊”。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爱菊成癖,曾采菊东篱,在“秋菊有佳色”的环境里,渴饮菊花露,饥食菊落英。每当菊花盛开时,诗人常邀亲朋好友一同品味,“今日送走西方客,明日又迎东方朋。”

俗话说:“常饮菊花茶,老来眼不花。”菊花茶饮在民间极为盛行。郑板桥有诗云:“南阳菊水多蓍旧,此是延年一种花。八十老人勤采啜,定教霜鬓变成鸦。”传说岳飞率军去湖北,在九宫山下停辔饮马,乡民纷纷送来菊花什锦茶慰问岳家军,鼓舞士气。

宋代有人用菊花作羹。司马光的《晚食菊羹》诗说:“采撷授厨人,烹瀹调甘酸,毋令姜桂多,失彼真味完。”看来这是一种甜菊羹,还用姜桂做作料呢。明代文学家高濂精通养生保健之道,对食用菊花颇有一番见解,他在《遵生八笺》中云:“菊花粥,用菊新长嫩头,丛生叶摘来洗净,细切,入盐同米煮粥,食之,清目宁心。”一语道破了食菊花粥的妙处。用甘菊花与粳米共煮的菊花粥,据《慈山粥谱》载,可“养肝血,悦颜色,清热解暑,除热,解渴,明目”。清代慈禧太后嗜食菊花,常以菊花入鸡汤烫了吃,她对菊花火锅更是情有独钟。每当窗外雪花飞舞时节,总要吃菊花火锅赏雪景,经常吃得热汗淋漓,阵阵菊花清香扑鼻,自有一番乐趣。

菊花并非皆可入馔。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菊类自有甘苦二种,食品须用甘菊。”食用菊多为满天星系(小菊)中的品种,有蜡黄、细黄、细迟白、广州大红等。菊花性甘、苦、凉,含蛋白质、维生素、菊甙、氨基酸、水苏碱、黄酮类、刺槐素等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等多种病菌都有抑制作用,可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因而常食菊花有健体延年之功效。

重阳节吃什么11

重阳节吃什么

重阳糕

此糕也称菊糕、花糕、五色糕,是一种非常松软类的糕点。因重阳糕的“糕”与“高”同义,所以人们就以重阳糕来代替无法登高的遗憾,这也渐渐成了重阳节的食俗之一。

菊花酒

菊花是重阳时节开得最绚烂的花,赏菊花也是重阳习俗之一,而且重阳节乃是九月初九,九九等同久久,亦与“酒”同音,所以重阳佳节有饮菊花酒的食俗。

羊肉面

不得不说,重阳节食俗很重寓意,羊肉面的“羊”就是与重阳的“阳”谐音,所以成了重阳的食俗,且面一定得是白面,因为白添一笔为百,百减一笔乃九九,既应了九九重阳,又有长命百岁之意。

螃蟹

重阳吃螃蟹是最好的`时节,这时螃蟹又大又肥美,而且肉质细腻,富含高蛋白,可以有效补充多种氨基酸。重阳吃螃蟹自是要吃母蟹,母蟹蟹黄很多,肉多味鲜,想想都要流出口水来了。

糍粑

糍粑是一种用糯米制成的糕点,软糯香甜,当做好出锅后沾上芝麻和白糖一起吃,别提是有多美味了,而且糍粑除了做成糯糯的团子,还能炸成“油糍粑”,油糍粑有着金黄色的面貌,酥脆的表层和柔软的内心,吃上一口满嘴留香,可谓重阳佳节一道必备食品。

重阳节饮食原则

饮食宜淡

菜品要清淡,口味忌重。建议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克。建议老人一日的食物组成:谷类150-250克,鱼虾类及瘦肉100克,豆类及其制品50克,新鲜蔬菜300克左右,新鲜水果250克左右,牛奶250克,烹调用油30克,食盐6克,食糖25克,少饮酒,喝足够的水分。

食物宜杂

没有一种食物能包含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因此,每天都要吃谷类、蔬果、菌藻等多种食物,还要注意荤素搭配,粗细搭配,色泽搭配,口味搭配,干稀搭配。

质量宜高

质量高不意味着价格高,如豆制品、蛋、奶等都是质量高的食品,老人应当经常食用。还要注意多吃鱼,少吃肉。糖的主要来源是主食和蔬果,尽量减少白糖、红糖、砂糖等精制糖的食用。

重阳节吃什么12

广东重阳节吃的美食

1、江门:吃山口墟牛肉

牛肉墟本来只是水步镇山口墟的一个特定的墟日,每逢重阳节开墟。20xx年开始,开墟时间延长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一至重阳节。而每年到牛肉墟买牛肉和吃牛肉的人也逐渐增多,不仅有台山本地人,还吸引了来自珠三角的大量游客。20xx年牛肉墟举办第一届牛肉节后,台山水步镇牛肉墟开始名声鹊起。

台山牛肉墟,从一个地方性墟集,逐渐发展成一个民俗旅游景点,每年农历九月初一至重阳节期间都吸引来自各地10多万的游客。在水步镇山口墟村道两旁以及山坡的几百亩地上,有四五十个搭建起来的帐篷式的牛肉档、牛肉超市和饮食摊档,牛肉美食应有尽有,如美味牛骨汤、姜葱炒牛肉片、牛腩萝卜煲、炆牛仔骨等。

2、清远连州:炸油糍、蒸米粉

清远连州保安镇的重阳节抬“大神”盛会已持续千百年。每到重阳节,保安镇日家家户户贴门对,村村寨寨结彩门。盛会最引人注目的是“抬大神”、“踩八卦”、“摇高神”、“扮故事”等节目。

清晨六时许,轮值的村整理队伍,扛好彩门、彩旗,抬香案,吹八音,有四人抬着大神轿,步行上福山寺。扮大神者穿上龙袍,戴好面具和帽子,坐上大神轿。炮响三声,鞭炮齐放,前面两人打铜锣,扛彩门、彩旗,仪仗队紧跟,接着是四名大汉抬起“大神”轿,轿的后面打着黄绫伞,还有人担着两个铜锣,舞龙舞狮队紧随其后。“抬大神”庙会,数万人参与,人山人海,场面极其热闹。活动高潮在出神队伍游行时;高神由大人扮演,还有儿童扮演的历史故事人物和舞龙队、舞狮队、乐器队等;高神每到一处,鞭炮齐鸣,鼓乐喧天。

保安人好客,重阳节家家炸油糍、蒸米粉,用丰盛的酒菜款待宾客。

3、潮州:吃“油麻团”

潮州人过重阳节不但有放风筝的习俗,还会制作美味的“油麻团”作为祭品。在潮州地区,当地人用“油麻团”作为祭品也有一定的来历。因为“油麻团”的“团”,潮人在这里读“缘”,“团”正好与“缘”的读音相同,因而古时候的潮人,便有了在重阳节“结缘”的重要习俗,其意是结个良缘。重阳节当天,左邻右舍之间互相探访,互赠“油麻团”。这是潮人重礼仪,讲团结友爱的具体表现。又因潮人对此节日的传说,与全国各地有所不同,主要的:一说是日是太阳公公生日;另一说是“九皇诞”。相传“九皇诞”是以纪念“九皇爷”来纪念汉族封建政权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的隐语。故自古以来,潮人便有以“油麻团”和应时水果祭祀太阳公公或“九皇爷”,并有持素一天之俗。

“油麻团”是用白糖和油麻、花生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吃起来会有香甜酥脆之口感而令人垂涎,就是单纯的地豆(即花生)也很是惹人喜爱的,在民间便有“地豆香(读为蜂),嘴头热”之说法。但是,“油麻团”吃多了是易于“上火”,故平时很少见到有人做此买卖,只有到了重阳节的前几天,市面上才有出现做此买卖的摊档,饼食店也才摆出“油麻团”来。这是到了重阳节才能见到“油麻团”的缘故吧。

广东重阳节习俗

1、清远连州:抬大神

“抬大神”是清远连州民间流传的,大型的传统傩戏、傩祭活动,在每年的重阳节举行,至今已经有过千年的历史,主要节目就是在节日当天村民们簇拥着各种鬼神像环镇游行,这种节目一来是为了登高助兴增添风采,二来是可以驱邪。

2、阳江:风筝节

“北有潍坊,南有阳江”,阳江是中国风筝之乡,放风筝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还有“中国风筝之乡”称号。而如今阳江更是成为了国际性风筝赛事、风筝节的举办地。每年重阳节阳江都会在南国风筝场举办风筝文化节,邀请各地风筝代表队来比赛,每年都会吸引上百万群众前来观赏。

3、广州番禺:登高

重阳节当然少不了登高赏菊,番禺人把登高看做是一种免灾避祸的活动。在番禺周围有莲花山、白云山、大夫山、滴水岩、十八罗汉山等登山之处,很多人在重阳节前夜就开始登山,并准备好帐篷露营,等待第二天观赏日出。

4、佛山:秋祭

佛山的秋祭有上千年历史。在古代秋祭,人们会登山扫墓,祭奠祖先,如今佛山的秋祭是每年秋色欢乐节的一部分。活动当天,秋祭作为欢乐节的开场大戏,在佛山祖庙举行,届时会有仪仗入场、上祭品、敬香、切烧猪等传统重阳节祭祖习俗。除此以外,还会有钟鸣鼓、宣读祭文、祭祀舞蹈等表演。

重阳节吃的食物

重阳糕

在中国重阳节时吃花糕的风俗早在汉代就有,据当时的《西京杂记》中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食人长寿。”其中“食蓬饵”,就是吃蓬糕的意思。“糕”与“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寿高九九”之含义,所以“重阳花糕”成了普受欢迎的节日食品。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

糕上插五色小彩旗,夹馅并印双羊,取“重阳”的意思。蒸重阳糕方法与蒸年糕相同,不过蒸糕要小一点,糕要薄一点。为了美观中吃,人们把重阳糕制成五颜六色,还要在糕面上洒上一些木犀花(故重阳糕又叫桂花糕),这样制成的重阳糕,香甜可口,人人爱吃。

其后重阳糕更衍生出众多品种,名目繁多,如配以梨、橙和玉榴等不同果料的“春兰秋菊”;以栗黄、银杏和松子肉为佐料并捏成狮子面目的“狮蛮糕”;也有于糕上置小鹿子数枚,与“福禄寿”中的“禄”谐音的“食禄糕”。

菊花酒

菊花盛放于秋季,经霜耐寒,有却风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因古时有饮菊花酒成仙的传说,菊花向被视为寓意长寿的吉祥物。根据古籍的记载,重阳节饮菊花酒的风俗最迟于西汉已成定俗,并且多与重阳登高、赏菊等习俗紧密相连。菊花酒一般是在前一年的重阳节酿制,第二年重阳始熟而饮用。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到了明清时代,菊花酒中又加入多种草药,其效更佳。制作方法为:用甘菊花煎汁,用曲、米酿酒或加地黄、当归、枸杞诸药。由于菊花酒能疏风除热、养肝明目、消炎解毒,故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指出,菊花具有“治头风、明耳目、去瘘瘅、治百病”的功效。

菊花酒由菊花与糯米、酒曲酿制而成的酒,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菊花酒有枸杞菊花酒,花糕菊花酒,还有白菊花酒。

羊肉面

“羊”与“阳”同音,要吃白面。羊肉性温,特别是冬季天冷时吃了防寒。秋天是羊儿最肥的季节,羊肉性暖,可以御寒。

重阳节吃什么13

九月九重阳节吃什么食物

【柿子】

吃柿子食俗,在我国民间有一种传说,据《奇园奇所奇》中介绍:有一年,明太祖朱元璋微服出城私访,这一天正值重阳节,他已经一天未食,感到饥饿口渴。

当行至剩柴村时,只见家家墙倒树凋,均为兵火所烧,朱元璋暗自悲叹,举目环视,唯有东北隅有一树柿子正熟,遂采摘食之,约食了10枚便饱腹,又惆怅久之而去。

乙未夏,太祖攻采石,取太平,道经于此,柿树犹存,便将以前微服私访在此食柿的事告于侍臣,并下旨:“封柿为凌霜侯,令天下人在重阳节均食柿子,以示纪念。

【菊花酒】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九九与“久久” 谐音,与“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这一说法。

古时菊花酒,是头一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制的,九月九日这天,人们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之中。

然后一齐用来酿酒,放至来年九月九日饮用,传说喝了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到了明清时代,人们在菊花酒中又加入多种草药,其效更佳。

【花糕】

重阳节敬老,登高以避灾。“糕”与“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寿高九九”之含义,所以“重阳花糕”成了普受欢迎的节日食品。

重阳节吃花糕的起因缘于重阳登高习俗,有山的地方可爬山登高,而无山可爬的地方,就想法找弥补和替代的办法,因“糕”与“高”谐音,就出现了吃花糕的习俗。

【螃蟹】

重阳节的吃食,还有螃蟹,秋风起,蟹黄肥,此时正是湖蟹上市、江南食蟹的好季节,螃蟹富含蛋白质,被称之为优质蛋白质食物。

蟹肉较为细腻,肌肉纤维中含有10余种游离氨基酸,其中谷氨酸、脯氨酸、精氨酸含量较多,对需要补充营养的人大有益处。

【羊肉面】

重阳节还有吃羊肉面的习俗,“羊”与“阳”谐音,应重阳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顶上的“一”,有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的寓意,以应“九九”之典,加之秋天是羊儿最肥的季节,羊肉性暖,羊肉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

重阳节登高的传说

相传的东汉时期,汝南县有个叫桓景的人,一家老小守着几亩薄田,勤奋耕作,日子虽不算好,半菜半粮也可勉强度日。谁知,这年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的人们都病倒了。轻的不能起床,重的丢了性命,尸骨遍野,赤地千里,桓景的父母也在这年病死了。

桓景听老人们讲,汝河里住着一个瘟魔,每年都要上岸祸害人们,它走到哪儿就把瘟疫带到哪儿。桓景病好后,决心访仙求道学习法术,斩却瘟魔为民除害。

费长房拿来一把降妖青龙剑,教桓景练开了剑法。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过来对他说:“今年九月九日,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普渡众生。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师父说完,用手一招,古柏上的仙鹤展翅飞来,落在桓景面前。桓景跨上仙鹤向汝南飞去。

桓景回到家乡,召集众乡亲把大仙的话给大伙说了。到了九月九日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附近的一座山,分给每人一片茱萸叶子,说随身带上,瘟魔不敢近身;又让每人喝了一口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乡亲们在山上安排好,就带着降妖青龙剑只身下山,回到村中,等待降妖。

不一会儿,汝河里狂风怒吼,瘟魔出水走上岸来。他走千家串百户不见一人,忽然看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他窜到山下,只闻得酒气扑鼻,茱萸浓香钻入肺腑,他不敢近前,又回身转向村庄。桓景见瘟魔扑了过来,急忙从藏身处出来,持剑迎了上去。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不过他,拔腿就逃。桓景“嗖”地一声,把降妖青龙剑对准瘟魔抛了出去,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刺过,瘟魔扑到在地死去了。

自此以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

人们为了感激桓景为民除害,仍在每年九月九日佩带茱萸,制作菊花酒,登高,作为一种习俗活动保留下去,时代相传。有的地方无山可登,就用“糕”来代替登高,称为重阳糕。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另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后来重阳节被立为才老人节。

重阳节吃什么14

重阳糕

重阳节有吃重阳糕的传统食俗,重阳糕多用米粉、果料等作原料,一些重阳糕,还要加入枣子、栗子为馅料。因为重阳节有登高以避灾的说法,而“糕”与“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寿高九九”之含义,所以“重阳糕”是非常受大家欢迎的节日食品。

栗子糕

在北京地区,重阳节吃的重阳糕有两种,一种是花糕,另一种是栗子糕。栗子糕,是用栗子泥为主料制作而成的。糕呈菱形,色酱黄,质糯、栗香、味甜。据《梦粱录》记载,在宋朝时期就已经有这个栗子糕了。

菊花糕

菊花糕是潮汕名糕点之一,重阳节吃菊花糕在潮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潮汕特产菊花糕以其新鲜、清甜溢香,软脆无异味而驰名。菊花糕比一般糕点多了菊花的冷香和淡定,而且外形美观,此糕甜软酥松,入口即化,齿颊生香。

菊花酒

重阳还要饮“菊花酒”,九九与“久久”谐音,与“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这一说法。古时菊花酒,是头一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制的。传说喝了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荆楚岁时记》载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耳,饮菊花酒,令长寿。”

羊肉面

重阳节还有吃羊肉面的习俗。“羊”与“阳”谐音,应重阳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顶上的“一”,有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的寓意,以应“九九”之典。加之秋天是羊儿最肥的季节,羊肉性暖,羊肉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

吃螃蟹

俗话说:“九月团脐十月尖,持螯饮酒菊花天”,重阳节还有吃螃蟹的习俗。郑板桥诗:“佳节入重阳,持螯切嫩姜。”就是重阳吃蟹传统的佐证。重阳佳节正值九月,秋菊飘香,螃蟹膏黄味美,肉肥细嫩,正是食蟹的大好季节。重阳时节阳澄湖和太湖的大闸蟹最为上品,长得十分矫健,脂满膏肥,名扬天下。

重阳节的辟邪习俗

登高望远

为了镇压凶气、战胜凶气,重阳节的的主要仪式活动就是登高,其他的都属于附加活动。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

登高所到之处,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也就是到野外去登山,这就是躲避,离开平日生活的环境,躲避凶气的捕捉。相传这一天里会有瘟气降临,人们要离开自己的家,尽可能到高处去,才能平安。费长房与弟子桓景的传奇故事,形象地说明了九月初九之毒之凶,必须登高才能破除。

插茱萸

重阳节的另一个仪式是在头上插茱萸。茱萸是一种中草药,和艾草一样具有消毒的作用,也不乏伪装的意义。它强调的是全家躲避,要数一数是不是丢下了一个人,丢下者就会被瘟神捉走。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戴,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

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畅饮菊花酒

菊是应时的花草,在“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并且由于菊之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独立寒秋的菊花,在古人眼里有着不寻常的文化意义。它在仙道方家眼中是“延寿客”、不老草。因此,赏菊与饮菊花酒也成为重阳的节俗之一。

综上所述,重阳节在古代是一个大凶的日子,诸事不宜,民间通过“登高望远”等一系列活动来破除凶灾,辟邪避祸,不过,其中的一些习俗保留到今天,封建迷信的色彩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慢慢地淡了。

重阳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崇尚科学的当今社会,人们看待重阳节,应该摈弃其文化内涵中的糟粕,吸收其文化内涵中的精华,在保护和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弘扬.

重阳节三大传统习俗

菊花酒

菊是应时的花草,在“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并且由于菊之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独立寒秋的菊花,在古人眼里有着不寻常的文化意义。它在仙道方家眼中是“延寿客”、不老草。因此,赏菊与饮菊花酒成为重阳的主要节俗。晋朝隐士陶渊明爱菊之高洁,以菊明志。九月九日这天,他虽家贫无酒,但依然出门坐进宅旁菊花丛中,久之,满手把菊。突然,江州刺史王弘送来了重阳酒,陶渊明“即便就酌,醉而归”。陶渊明所饮之酒大概就是用去年菊花酿成的菊花酒。

菊花洒用菊花杂和黍米酿成,“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九日所酿的菊花酒在古代被视为延年益寿的长命酒,《太清记》称:“九月九日探菊花与茯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菊花酒虽然达不到“令人不老”的奇效,但它的确有清热解毒、明日祛风、平肝疏肺、益阴滋肾的药用价值。九月九日是传统的赏酒节,唐人王勃诗咏其事;“九日重阳节,门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直到宋时,重九时节的民俗活动依然是“饮新酒,泛英替菊”,宋人以菊花、茱萸泡酒,名茱萸为“辟邪翁”,菊花为“延寿客”,认为借此二物,“以消阳九之厄”。重阳酿酒、赏酒之俗在民间持续传承,山东滕县、临沂、日照等地,在近现代仍多于重阳造菊花酒,当地谣谚有:“九月九,九重阳,菊花做酒满缸香。”

茱萸佩

茱萸是秋季成熟的椒科植物,在古代人们习惯在这天,“折茱萸房,以插头”说是可以辟恶气,抵御初寒。侵害身体的晚秋寒气在古代常被视为鬼魅恶气,能够驱风逐邪、稍积祛寒的茱萸在民间成为驱病疗疾的巫术用品。《杂五行书》说:在屋舍旁种“白杨、茱萸三根,增年益寿,除患害也。”而悬茱萸子于室内,即有“鬼畏不入”的效果。重阳成熟的茱萸具有如此神奇的驱邪效用,人们自然会对它另眼相看,将茱萸称作“辟邪翁”。

在重阳节这天,人们或佩茱萸囊,或茱萸插头,以驱邪求吉。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记述了这一情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由此可见,唐时重阳节登高茱萸插头习俗的流行。茱萸是重阳节特有的辟邪物品,佩茱萸成为重阳节俗的主要标志,因此登高会也称“茱萸会”,重阳节被称为“茱萸节”。庸人张说《湘州九日城北亭子》诗云:“西楚茱萸节,南淮戏马台。”从节俗的原始意义看,茱萸与登高的结合应该是最早的。但在宋元以后,插茱萸的习俗逐渐稀见了。随着人们生活状态的改善,人们不仅关注目前的现实生活,而且对未来生活给予了更多的期盼,祈求长生与延寿。所以“延寿客”(菊花酒)的地位最终盖过厂“辟邪翁”(茱萸)。

重阳糕

九月食糕的习俗起源很早,“糕”之名,虽然起于六朝之末,但糕类食品在汉朝时即已出现,当时称为“饵”。饵的原料是米粉,米粉有稻米粉与黍米粉两种,黍米有粘性,二者和合,“合蒸曰饵”。黍为五谷之长,黍在古代是待客与祭祀的佳品。九月,黍谷成熟,人们以黍米为应时的尝新食品,因此,首先以黍祭享先人。重阳糕的前身就是九月的尝新食品。这也就是后世民间在重阳节,以重阳糕荐神祭祖的秋祭习俗渊源。

六朝时期登高古俗得到光大,重阳节俗形成,糕类自然成为节令食品。如童谣所谓:“七月刘禾伤早,九月吃糕正好。”(《隋书·五行志上》)唐宋时重阳食糕俗流行,唐称麻葛糕,宋人已习称“重阳糕”。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记述九月九日,“此日都人店肆,以糖面蒸糕,上以猪羊肉鸭子为丝簇订,插小彩旗簇之,名曰‘重阳糕”’。由于糕面有多种装饰,重阳糕在明清以后又多称为“花糕”。重阳花糕成为都市、乡村的应节食品。1936年《山阴县志》记重阳节俗有:重阳登高,蒸米为五色糕,剪彩旗供小儿娱戏。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糙花糕”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糙干果;细花糕有3层、2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脯、乌枣之类;金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同样,但个儿较小,如同“金钱”一般,多是上层府第贵族的食品。

糕在汉语中谐音“高”,糕是生长、向上、进步、高升的象征。宋代民俗,在九月九日天亮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更祝曰:愿儿百事俱高。作三声”(吕原明《岁时杂记》)。糕不仅谐音“高”,而且重阳糕上的诸种饰物也都有着各自的寓意。如糕上置小鹿,称为食禄糕。糕上的枣、栗、狮子之类饰品,都是中国传统的祈子象征物,它们明白地表示着人们在秋收时节祈求子嗣的愿望。重阳还是出嫁的女儿回家的日子,接出嫁女儿回家吃重阳糕,是重阳的另一节俗,俗谚有“九月九,搬回闺女息息手。”所以重阳如端午一样,被称为“女儿节”。

重阳节吃什么15

重阳节当天吃什么,你知道吗?重阳节的美食主要有四种:花糕、菊花酒、羊肉面,当然也少不了螃蟹。今天为您盘点重阳节的四大美食,重阳节当天可要适当吃点!

重阳节的美食

我们都知道,重阳节的饮食风俗,不仅有茱萸、菊花食品,还有重阳糕等特色菜肴。下面为您介绍重阳节的四大美食!

1、花糕

重阳节敬老,登高以避灾。“糕”与“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寿高九九”之含义,所以“重阳花糕”成了普受欢迎的节日食品。

重阳吃花糕始于西汉,当时称为“蓬饵”,亦即黍糕。到宋代,重阳节吃花糕之风大盛,一直流传至今。重阳节吃花糕的起因缘于重阳登高习俗。有山的地方可爬山登高,而无山可爬的地方,就想法找弥补和替代的办法,因“糕”与“高”谐音,就出现了吃花糕的习俗。

现今重阳节售卖的重阳糕,依然会用五彩缤纷的彩纸剪成三角形,用根竹签固定,插在重阳糕上,小巧的模样煞是可爱,也有代替了体型巨大的茱萸的意思。

重阳糕多用米粉、果料等作原料,一些重阳糕,还要加入枣子、栗子为馅料,这也是南京特色,在南京重阳糕又叫早立糕,蕴含着老人对子女“早点自立”的祝福。

花糕的制法是用江米面加水蒸熟,用屉布沾水包起蒸熟的江米面揉均匀至光滑,分成四块,再分别拍成2厘米厚的片放在案板上,抹一层豆馅,再铺一层江米面,依次类推连铺三、四层后,在最上面密密实实的码上煮熟的栗子、桃仁、瓜仁,最后撒上京糕丝、青梅果脯等就算制成。无论看着还是吃着都类似于多层的酥皮儿。

有专家指出,重阳糕作为高碳水化合物及高脂食物,大量空腹食用易造成胃液过多分泌,引起不适。花糕由糯米制成,老年人不易消化,不宜多食。胃肠功能不佳者可食经过发酵的重阳糕。为增加甜腻感,一些花糕在制作过程中会掺入猪油以及各色坚果。患有高血脂、冠心病的老人应选择不含猪油的重阳糕,以清淡为宜。

某些病人要知道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花糕。比如,高脂血症、冠心病患者可以选择不含猪油的重阳糕;胃肠功能不好的人可以自己制作一些经过发酵的重阳糕;胰腺炎患者可以选择清淡的、脂肪含量少的重阳糕;糖尿病患者可以制作一些不加糖的重阳糕等等。

民间还使用红枣、茱萸等作为重阳糕的点缀,药食两用的一些中药材放入糕中,可以达到食疗的效果。只要掌握好自己的饮食选择,对重阳糕的品种进行“改良”,选择或制作适合自己的品种,同样可以增添过节的气氛。

2、螃蟹

重阳节的吃食,还有螃蟹。郑板桥诗:“佳节入重阳,持螯切嫩姜。”就是重阳吃蟹传统的佐证。

螃蟹富含蛋白质,被称之为优质蛋白质食物。蟹肉较为细腻,肌肉纤维中含有10余种游离氨基酸,其中谷氨酸、脯氨酸、精氨酸含量较多,对需要补充营养的人大有益处。

且螃蟹脂肪含量很低,但脂溶性维生素A、E和B族维生素较高,特别是蟹黄中富含维生素A,有益于视力及皮肤健康。

尽管都是螃蟹,但不同的螃蟹却在营养素的含量上有显着的区别。按照中国食物成分表的数据显示:100克河蟹中含有193.5毫克钠,181毫克钾;100克海蟹中则含有260毫克钠,232毫克钾。100克河蟹中含有胆固醇267毫克,而100克海蟹中则仅含有胆固醇125毫克。

也就是说,对于不同的人群来说,选择食用的螃蟹品种和烹饪方式都应当有所不同。对于血压偏高的人群来说,海蟹不是最佳选择,因为它完全可能导致人的钠摄入过量,导致血压的进一步升高,此时最好选择河蟹。

如果伴有血脂异常,则最好选择只吃河蟹的蟹肉。在而对于只有血脂异常的人群以及因腹泻、中暑等导致矿物质大量流失的人群则最好选择海蟹,不但能够控制胆固醇的摄入,而且能够良好补充流失的矿物质。

在烹饪时,河蟹也最好选择蒸食的方式进食,以减少多余油脂的摄入,而海蟹则最好减少食盐的添加,更不要添加味精损伤其原有的鲜味。

吃蟹方法有讲究,如何做到健康吃蟹呢?吃蟹不能没有新鲜姜末和食醋。因为螃蟹气味咸、寒,而生姜性温,具有温中散寒解毒之功效;醋除了调味外,还可以杀菌,破坏蟹中的组胺。而且生姜和食醋是调味品,吃蟹时蘸上姜末醋汁,才能使蟹味更鲜美。

吃蟹要适量,搭配有讲究。吃蟹时和吃蟹后1小时内不要喝茶。因为开水会冲淡胃酸,茶会使蟹的某些成分凝固,不利于消化吸收,还可能引起腹痛、腹泻。

同时,螃蟹不要和柿子一起吃,因为柿子中的鞣酸等成分会使蟹肉蛋白凝固,凝固物质长时间留在肠道内会发酵腐烂,引起呕吐、腹痛、腹泻等反应,还可能引起结石症等。

3、菊花酒

重阳要饮“菊花酒”。九九与“久久”谐音,与“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这一说法。金秋九月,秋菊傲霜,文人将九月称“菊月”,老百姓把菊花称“九花”,北京将菊花当成市花之一。由于菊花斗寒的独特品性,所以使得菊花成为生命力的象征。在古人那里有着不寻常的文化意义,认为它是“延寿客”、“不老草”,可使人老而弥坚。

古时菊花酒,是头一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制的。九月九日这天,人们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之中,然后一齐用来酿酒,放至来年九月九日饮用。传说喝了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荆楚岁时记》载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耳,饮菊花酒,令长寿。”

到了明清时代,人们在菊花酒中又加入多种草药,其效更佳。制作方法为:用甘菊花煎汁,用曲、米酿酒或加地黄、当归、枸杞等中药。高濂所着的《遵生八笺》中对此有着明确的记载,称菊花酒是十分盛行的“健身饮料”。

这里为您介绍枸杞菊花酒的做法。取枸杞子500克,甘菊花20克,麦冬100克,曲250克,糯米7.5公斤。将上药煮烂,连汁和曲、米如常法酿酒。酒熟压去糟,收贮备用。

4、羊肉面

重阳节要吃羊肉面。“羊”与“阳”谐音,应重阳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顶上的“一”,有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的寓意,以应“九九”之典。

京城给九十九岁老人过生日叫“白寿”。有钱人家当日可举行以羊肉为主的宴会,爆、烤、涮以至全羊席。秋天是羊儿最肥的季节,羊肉性暖,可以御寒。

陕北有不少以荞面羊肉为主料的著名小吃,比如羊肉臊子饸饹、羊肉荞麦面等。而陕北人过重阳节更是要在晚上享用荞面羊肉。

中医认为,荞麦性凉,能健胃、消积、止汗。据《本草纲目》记载:甜荞性味甘、平、寒、无毒,苦荞性味苦、平、寒;荞麦能“实肠胃、益气力、续精神,能炼五脏滓秽”。

而现代研究证明,荞麦营养丰富,含有19种氨基酸,可以与主要的谷物(如小麦、玉米、大米)互补;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其含量是一般精制大米的10倍;荞麦含有的铁、锰、锌等微量元素也比一般谷物丰富。

由于荞麦性凉,故脾胃虚寒、消化功能不佳及经常腹泻的人,不宜多吃荞麦。为了弥补这一点,陕北人常用羊肉与荞麦搭配。

羊肉性温,益气补虚、温中暖下,治虚劳羸瘦,腰膝酸软,五劳七伤。在《本草纲目》中,羊肉被称为补元阳益血气的温热补品。中医认为,羊肉还有补肾壮阳的作用,男士适合经常食用。冬季食用,可收到进补和防寒的双重效果。人们适时地多吃羊肉可以去湿气,避寒冷,暖心胃。

教你羊肉面的做法。取羊骨,面粉,鸡蛋,番茄,葱段,姜片,盐,酱油。羊骨头泡在水里,高压锅添水,把羊骨头放进去,加葱段和姜片。冒气后压10分钟;骨头捞出来,汤留着下面条;把骨头上的肉剔一部分下来,切成小块。取两碗面粉,加点盐,再打一个鸡蛋;活面,放在一旁醒十五分钟;用压面机把面团擀成长片;压成宽面。炖骨头的羊汤里加一个西红柿,再加点酱油,面条下到煮开的锅里,搅散煮熟。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