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主题征文(通用15篇)

来源:范文网 2.16W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征文,肯定对各类征文都很熟悉吧,征文的主要目的是宣传与教育,内容选择主要是颂扬和体会。那么,怎么去写征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清明节主题征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明节主题征文(通用15篇)

清明节主题征文1

昨夜春雷轰鸣,惊动了大地,惊醒了鸟虫。春雨绵绵,润滑着干涸的土地,冲刷掉杨柳的灰尘。早上起来,满眼的青翠令人目不暇接,心情也舒畅无比。

不由想起同事讲过的一位家在农村的同学,在一场春雨过后,早上起来做诗的故事,记得第一句就是:“早上起来,推开窗子,眼前一片绿麦。”很是有趣,深感人家那才是真的触景生情呢!

“清明时节雨纷纷”在南方尤其确切,几乎每年的清明前后都会下雨,这时候的雨,于庄稼是贵如油,于万物更是催化剂,你看春雨之后,路边的野草闲花儿贪婪地呼吸着春天的空气,争先恐后地拔节、开放,让你不由自己的要对它们注目。

春天的雷声好象是从地底滚滚而来,由远及近至你的脚下轰鸣着,震动着,似乎要惊醒沉睡在地下的先祖们,告诉他们清明节到了,该起来接受子孙的礼物了!

清明祭祖,上坟、烧纸,寄托哀思,怀念故去的先人,是中国的传统也是文化,自殷商时代起,崇拜祖先就是重要的宗教信仰,对祖先的崇拜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认为祖先可以和天地的主宰者对话,是与人间联系的主要媒介,还肩负着保佑子孙后代的重任。除此之外,殷人还认为人即使身体不存在,灵魂也是存在的这个观念也一直流传了下来。

清明怀故人,踏青扫墓的活动涉及到每个家庭,在祭奠祖先的时候,报恩之情也会油然而生,感激先祖的佑护,感激父母的生养之恩,表达个人对亲人们的诚敬,如同上了一堂道德课,使人性深处的道德理性重被唤醒。

这一天,即使远在海外的游子,也会遥祝自己的亲人们在天堂里生活得幸福快乐。清明怀故人,踏青扫墓的活动还加强了亲友间的联系和团结,在共同的先祖和亲人墓前,缅怀他们为家族的繁衍壮大作出的一切,继而学习他们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加强自身的修养,从而与家人亲友一起,继续发扬家族的传统美德。

清明也被称为清明节,这一天悲伤的成份并不多,相反节日的气氛倒是比较浓厚,因为扫墓是与天堂里的亲人的一次聚会,先让久违的亲人们品尝家乡的小吃,再干一杯醇厚的老酒,然后与各路后人相见言欢,互诉衷肠,向他们告知家族的各种悲喜信息,唠叨唠叨自己的心思,如此一来,对亲人的思念就变得真实了。

我祖先的墓地早已淹没在渭水河畔,不知我们从遥远的地方化去的纸钱和敬献的鲜花他们能否收到?但无论如何,在这一天,我都会遥祝自己的先祖们在地下安静长眠……

我地下的先祖和所有故去的亲人、友人们,请接受我的礼物,那是一串微带咸涩的水珠,是用我的思念和泪水穿成,它会带着我的祝福穿透地层,滋润你们的心田……

清明节主题征文2

翻开日历,哇!4月5日清明节来了,我们一家三口准备好了贡品,纸钱为祖先扫墓。

早晨,东方刚刚发出第一缕鱼肚白,我便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这是我第一次为祖先扫墓,心里有一种难以言传的感觉。

我们把准备好的供果放进车的后备箱里,我生怕把供果弄脏,特意让爸爸把车开得慢些,速度跟牛车差不多。

来到坟前,我将供果小心翼翼地放下,然后又在地上画了一个圆圈,把寄给逝去亲人的纸钱放进去,又准备了鞭炮等,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纸钱也燃尽了,爸爸我的妈妈跪在坟前,为祖先磕了三个响头,保佑我们一家人一生平安。

回到家,我的妈妈又为我们做了一顿酸菜馅的饺子,吃着香喷喷的饺子,感觉别有风味。

清明节,是一个多么有意义的节日啊!

清明节主题征文3

还下着如丝如毛的细雨,新生的叶上像抹了层油,使叶片晶莹透亮。

又是清明,又是小雨,看着那雨,从天而降。尝尝,好像还略带咸味,难道这是先人们的感动之泪?

我带着疑惑跟随着长辈们走着,不久就来到了奶奶的坟前。新生的树木围绕在她身边,那又是年轻的一代。四周静静的,只剩下细雨的沙沙。

带着思念,我们与长眠于地下的先人进行心灵对话数秒,随后伯伯说话了:“我们都来看您了,给您扫墓来了!”伯伯很激动,好像真见到了奶奶,又听到了那曾经最动听的声音——母亲的呼唤。

他慢慢地蹲下,眼角露出了一滴浊泪。他点燃了三炷香,轻轻的,缓缓地插进了泥土。无言的泪无声地划过他的脸颊,它送去了思念,祝福,折射着曾经的一幕幕普通的回影。

捡完了春天的残叶,我们汇在一起点燃了火种。爷爷,伯伯、姑姑、爸爸,我们拿着天国的钞票,捎进火里,捎去祝福与思念。

那一份份糊包上的名字,曾经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人生苦短,生死之别。那曾经岁月中的一幕幕被我们看的太过平常,不懂得体会其中的真情,待到失去才懊悔。

望望上面的树叶,再过些日子也会长大、成熟、飘落;人也经过童年、青年、壮年、老年。人一代代的延续,最后化作的只是一把泥土。走过一生,平凡一生,错过一生。但人仅此一生,似乎该为这世界留下些什么。是得,不仅是为世间留下一块墓碑,更该留下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火灭了,人散了,又只留下一块冰冷的墓碑。而墓里的灵魂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我知道,日后我也会化为一把泥土,一块墓碑。而我的灵魂,我的思想,我的品质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那么,这一生!我就不枉走过!

清明节主题征文4

“淅沥沥,淅沥沥……”

第一场春雨来了,点缀着华尔兹舞步跳来了。春天踩踏着淡淡的节奏,伴随着潺潺绵绵的雨滴悄然降临并为我们捎来了一个特殊的节日——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人们自然而然的会平添几分忧伤,特别是在细雨霏霏的时节,我们更是难解忧。

可我们一家不舍得这么美好的春光,便一家去公园,寻找春的足迹。

春天的公园显得格外清爽。天湛蓝湛蓝的,像是一枚蓝宝石,刚刚被水洗过一般。周边的山是那样青,水是那样绿,如同步入“神话”的境界。小草也是刚刚苏醒过来的,总觉得刚刚渲染的绿似乎绿得出奇,青翠剔透,宛如翡翠一般,近出的小花一朵两朵,或浓或淡,或红或粉,仿佛是春姑娘不久前才涂上去的。那样的天笼罩着那样的山,那样的山围绕着那样的水,那样的水映衬着那样的花花草草。如诗如梦的境界,难道不像步入画一样的圣地吗?这里的一切都是那样诱人,一切都令人感到十分惬意!

这天,公园里似乎来了很多人,大概都因为天气好的原因吧,还不到中午,车位都过半了。

人们都脱下了厚厚的棉袄,奔向草地间,嗅着春地气息,与春撞个满怀。我们听到的是春,看到的是春,闻到的是春,触到的是春。一个个都神采奕奕,满面红光,嘴角边也都洋溢着春的微笑。

我躺绿色的草地上,头枕着美丽的红帆,伴随着舞动的丝丝春风,惬意无比!偶然仰望天空,几只风筝在空中自由飞翔。它们在与白云嬉戏,与小鸟比赛,自在快乐得令人羡慕不已。我也按捺不住了,要爸爸买了一只“凤凰”风筝便在空地上玩了起来。

开始,我的动作还不太熟练,刚刚展翅起飞没多久,便跌跌撞撞的“摔”下去了,经过几次的魔鬼训练,我终于会放风筝了!我用手持起线拐,把线放短些,有风时边放边跑,手中的线绳也不断的拉动。那只“凤凰”便抖起双翅,翩翩起舞。我仰望那缕缕白云,注视着那只在风中盘旋飞翔的“凤凰”,在蓝天之上自由飞翔。

哦,那是写给天空的信!

春天,我们已到公园。你呢?

清明节主题征文5

四月,草长莺飞,风和日丽,清明节带着新绿的颜色穿越了两千多年的时光向我们走来。

清明,渊源于五霸崛起,群雄争锋的春秋时期。传说,跟随晋文公重耳风雨飘摇19年,忠肝义胆,同舟共济的一代名臣介子推,于功成身退后,背负老母潜入深山。晋文公寻找不见,下令放火烧山,想把介于推母子逼出来,不料介子推却和母亲抱着一株大树,宁愿烧死,也不出山。恪守孝道,怀揣孝心,是介子推的精神遗产,也是清明创设的初衷和缘由。

清明,是一个在亲人眼中寄托沉甸甸思念的日子,在这个特定的日子里,无论咫尺天涯,人们都要重返故里,将一份纯真的思念,培植在亲人青草萋萋的坟茔上,长成温馨的慰藉。而那些羁留异乡的人们,也会用自己的独特方式遥遥祭告,或是瞻仰亲人的遗像,或是抚摸故人的遗物,或是朝着青冢的方向默默遥望。

清明,是一个在文人笔下诗情画意的日子。“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等家喻户晓的佳句传诵至今。清明前后,雨是细软的,风是和煦的,正所谓“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清明,也是一个后人心中仰视和追思的日子。清明时节,我们更加缅怀新中国诞生六十年来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进步而献身的英雄志士。同学们,我们一起点击一下由团中央、中宣部联合创办的民族魂网站吧,那里有我们的先烈们。让我们在网络空间里,送束花,点首歌,点支蜡烛,网上祭英雄,共铸中华魂。

清明,更是春耕春种的日子。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人生也一样,只有在“春天”里播下心愿,才能在“秋天”里收获人生。播种,是一个新的开始、新的希望、新的创造、新的起点。让我们像辛勤的农民那样,一生播种,播种一生;努力人生,收获人生。

清明节主题征文6

屈原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他的爱国之心是无人能比的。

我们怎能忘了屈原,在怀王客死于秦之时来到江边,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举世皆醉,而我独醒。”渔夫劝他说:“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哺其糟而啜起醴?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长叹一声说:“世人又有谁能够理解我呢?楚国日削月割,怀王客死于秦,只剩下无能的襄王与子兰。楚命不久矣,我又有何颜面苟活于世?唯有一死,乃了我心头之恨!”乃作《怀沙》之赋,接着怀石投汨罗江一死。后人对此不平,以为楚王那样的昏君,不值得屈原去尽忠和报效,我认为这忽视了他作为“政治家”的一面。焉知政治也是一种“理想”。政治家与政客不同,前者是别无选择的献身,后者却是投机。身为“楚臣”,他不能够承受楚国亡国的事实。

仅作为一个“诗人”,即使“国破山河在”,亦不必去死,诗人可以以“诗”爱国和救国。他可以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奉献,但是作为三闾大夫必须沉江。屈原的这种“相始终”的精神,是他作为一个政治家面对失败的唯一选择,他将作为“政治家”的责任放到“诗人”之上,这才是屈原对自己的定位。

屈原是不会等到敌国军侵入受辱而死的。羞辱他就是羞辱楚国。他要选择死,一种自由的、高尚的、独立的死。“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他悲吟着,高歌着,在汨罗江饱览他所挚爱的山河大地,从容如归地赴死。

屈原的死是伟大的,他为了祖国,为了社稷,殚思极虑,至死不渝,流芳百世,名垂青史。

祖宗给了我们一个清明节。清明时的中国,生人走到死的边界,冥冥之中的灵魂也来与生人相逢。中国人,不只是活在自己的生命里,还活在那些杰出的生里,活在那些杰出的死里,活在历史里,活在未来中。五千年积淀的,绝非只是出土的竹简,而是这中国式的生命,这使得中国人“精神上的人生”比肉体上的人生更为漫长浩渺。

清明节主题征文7

上星期六,我们一家很早就起床了,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全家人便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我们今天要去扫墓,由于距离清明节还有两天,所以高速公路上的车子并不多,我们很快的下了高速公路,接着开上蜿蜒的山路,好不容易才到达了目的地。走进墓园,一片寂静,我们走到奶奶的坟前,清扫之后,妈妈叫我们帮忙把一些彩色的纸压在石头下,我问妈妈为什么要把纸条压在石头下呢?妈妈说这叫做挂纸,坟上压了挂纸,就代表祖先的坟已扫过。接着我们把要祭拜奶奶的贡品放在坟前准备祭拜。我们每个人手拿一柱香,虔心的向奶奶祭拜。祭拜完之后,也差不多是中午了,这时的我们,肚子已经饿得咕噜咕噜叫,于是我们就收拾收拾后下山,准备去饱餐一顿了!

下了山,我们来到碧瑶山庄。点好菜没多久,菜就上桌了,饭菜香扑鼻而来,让饥肠辘辘的我食指大动,好想立刻大快朵颐一番!佳肴一道道的上桌,每道菜我都很喜欢吃。吃完中餐,旁边的空地上能够打陀螺,让我们体验过去的童玩。一开始我们还不会玩,但慢慢的,熟能生巧,我们打得越来越好了。玩了许久,直到夕阳西沉,我们才拖着疲累的身躯,准备回家了。

这次扫墓行不但让我吃到了美食,玩到了童玩,更让我了解了扫墓的意义。清明扫墓是中国人慎终追远的传统习俗,我们要把这习俗传承下来,让我们的后代子孙能继续保存这个习俗,慎终追远、不忘本。

清明节主题征文8

清明节那天,我们回到爸爸的老家。我们先去山上烧了纸钱祭了祖,然后就在山上玩。

爸爸在山上看风景, 大姐拿着相机在拍一只美丽的蝴蝶,我拖着铁锹乱挖坑。妈妈说:”别乱挖了,铁锹给我,看我给您挖个“鸡腿”吃吧。“这鸡腿是指根长在土里像鸡腿的一种脆甜植物。我和妈妈开始寻找鸡腿,找了半天没找到,却发现好多蒲公英,绿色的蒲公英开着小黄花,有的花都结果了。我喊大姐快来吹降落伞。大姐跑过来,摘了一个蒲公英的降落伞边吹边说:”我来帮蒲公英妈妈的孩子走遍天涯!“我也摘了一朵蒲公英吹起来。我和大姐玩得正开心,忽然听见妈妈喊:”您们快过来看,这里有迎春花!“我和大姐跑过去,看见两棵迎春花正开着。这迎春花和新蕾公园不同,它的花瓣是黄的,花蕊却是红的,很漂亮!看完花,妈妈说:”我带您们去摘芽芽碰,抽水毛葱!“田野里,山上,芽芽碰很多,妈妈挑最肥的摘给我们,去掉上面的叶子,再剥掉芽芽碰的皮,放进嘴里吃起来,又脆又甜,清香满口。我和姐不停地吃起来。妈妈看我们吃得差不多了,说:”我们去抽毛葱吧。“毛葱是茅草的花苞,可以吃,但是,如果它盛开了就不能吃了。我们在田野里找了半天,只有妈妈找到了几根毛葱。剥开毛葱或绿或红的叶子,露出里面白白的毛葱,放进嘴里嚼,感觉软软的,嫩嫩的,很清甜。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我们要回家了。我好想再玩一会。我觉得清明节踏青玩的真开心呀!

清明节主题征文9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个节日: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介绍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的正确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

在墓前祭祖扫墓,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齐人篇》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

而在仍有些寒冷的春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妇孺耐不住寒冷,也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于是就定了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活动,让大家出来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增加抵抗力。因此,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野外健身活动,使这个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情怀,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到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真是一个极富特色,非常特别的节日。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的节俗。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得到官方的认可,墓祭之风必然大盛。

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四月四或五、六日,民俗于此期间扫墓。

由于中国广大地区有在清明之日进行祭祖、扫墓、踏青的习俗,逐渐演变为华人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一般为冬至之后106天,寒食节的后一天。扫墓活动在节前后可延续十天左右。

清明节主题征文10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年到了清明节这个节气,我们都会在心里默默地吟诵这首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来表达我们对先人的思念之情。

这一天,我们会来到墓前,放置一束鲜花,烧上一些纸钱,借以表达我们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并在心里默默地为他们祈祷,祝福他们在天堂的那一边也能够和我们一样,幸福和快乐地生活着。此时,我们不禁会想起他们曾经和我们共同度过的那些岁月,那些画面仿佛还历历在目,想到这些,我不禁潸然泪下。

远处春的景色映入了我的眼帘,鸟儿唱着春天的奏鸣曲,漫山的桃红柳绿,遍地金黄的油菜花,“嫩芽吹叶落”,绿油油的嫩芽长了出来,到处是一片春意盎然、万物复苏的景象,这是一个充满期望和祝福的季节。

清明时节,让我们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在缅怀过去的同时,也要对未来充满希望,珍惜生命,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不要虚度了我们一个美好的人生。还要对生命有一个重新的认识,让自己的每一天都充充实实的,这样才会不让自己遗憾,并且对得起他人。

清明节主题征文11

再过两天,就是清明了,我远在异乡的伯父回来了。因为工作繁忙,他已有几年没有回来过,今年是爷爷去世十周年,他特地告了假回乡来给爷爷扫墓。正赶上学校放假,我便陪同伯父一起去爷爷的墓地。

伯父是个大学教授,他高高瘦瘦的,戴着眼镜,温文尔雅,很有学识的样子。我提着东西跟在伯父身边,听他讲述他小时候和爷爷之间的故事。他深情的讲述将我又带回到爷爷身边。到了爷爷的坟前,他将准备好的鲜花放在爷爷坟前。伯父在坟前几度落泪,我们大家也都沉浸在悲伤中。

回家的路上,我们慢慢从悲伤的氛围中解脱出来。伯父给我讲了很多关于清明的知识。他说:“清明是我国节日体系中,唯一把节日和节气相结合的日子,如果追本溯源,就会发现,清明其实既是个悲伤的日子,又是个欢乐的日子。

“清明时节万物复苏,进入耕种时节。在宋代,清明把比它早几天的'寒食节里的祭奠内容收纳进来,人们开始祭奠先祖。同时,清明还将农历三月的春嬉等习俗收纳进来,发展了郊游踏青、户外体育娱乐等活动,成为一个综合性节日。”

“大伯,后天才是清明,我们天前两天上坟唉,为什么不在清明这一天呢?”我忽然想起这个问题,问道。

“祭奠先人是清明节的主题之一,扫墓则是人们缅怀先人的重要形式。不过,清明节扫墓本来就不该在清明当天进行。扫墓的时间,最好是在节前10天或节后10天农历的单日进行。中国文化以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单日扫墓寄托了亲人的吉祥祝愿。而清明当天,则是僧人扫墓的时间,僧人在这一天表达自己不能够为祖先传宗接代的歉意。”还有这一说,我可是闻所未闻。

“很多人在清明节扫墓时习惯烧纸,其实这种做法既不安全也不文明,而且,也并非传统的祭奠形式。”伯父接着说:“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最原始的祭扫办法是‘挂压洒’。就如话剧《茶馆》最后一幕那样,将纸钱向空中扬去,或者在先人墓前用砖头压住一张纸钱,表示后继有人。现在较好的办法是买一束鲜花祭奠先人,祭拜过后将花瓣撒在墓前。”

伯父滔滔不绝的讲述,让我受益匪浅。我不知道一个节日还有这么精深的知识,以前只知道清明节扫墓,我们可以放假罢了。今天我体验了一个不一样的清明节,我不禁对祖国的文化产生了崇敬之情,。祖国还有那么多高深的传统文化,我们真应该继承和发扬呀!

清明节主题征文12

3月30日晚,老爷爷(爸爸的爷爷)去世了,按照农村风俗,三天后出殡。

4月2日—清明放假的第一天,早晨6点30分,亲戚们齐聚在老爷爷的灵堂前。大家身穿孝服,腰间系一根稻草绳,手拿竹棍。女的头戴白巾,男的头上则多了一个三角帽。出殡仪式正式开始,灵柩被抬出了屋外,我们便按辈份依次跪好。村里的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开始念悼文,讲述了老爷爷一到八十六岁的生平事迹。几分钟后,我的膝盖疼痛起来,便一屁股坐在地上。十几分钟后,大部分的人由双膝变成单膝跪地,老爷爷的儿女还在弯着腰,低着头,规规距距地跪着。爸爸跪在爷爷后面,豆大的汗珠顺着他的脸颊流下来,头上的白巾和衣服湿透了,也顾不上擦。半个小时之后,悼文念完了。我迫不及待地站起来,一条白布从队伍的前头传到后头,大家左手拿着白布,缓缓地往前走。手拿花圈的走在前面,舞龙、舞狮队在后面。在一块空地上,老爷爷的灵柩被放下来,爷爷奶奶们便又跪着。舞狮队开始表演啦!两只“狮子”一会儿跳得比树还高,一会儿又趴在地上嬉戏,行人都纷纷停下脚步观看。有些亲戚将零钱扔到空地上,“狮子”马上张开“血盆大口|”,将钱吞了进去。七爷爷手拿百元大钞在头顶摇晃,“狮子们”反应迅速,一口就“吃掉了”。舞龙队出场了,它们使劲摆头甩尾,看得我眼花瞭乱。表演结束之后,队伍继续前行。

走了大约一半的路程,我们被告知取下腰间的稻草绳,丢掉手中的竹棍。十点左右,终于来到了目的地—一座小山。灵柩停放在一个长方形的大坑旁,里面放满了稻草和纸钱。一位叔叔点燃了稻草和纸钱。我们在老爷爷的坟前烧纸钱,做揖。这时候,一位老态龙钟的老奶奶提着一小桶米饭,给每人舀了一小勺。刚开始,我还不想吃,奶奶说:“这是风俗。”我就一口把米饭吃了。我们又来到老奶奶的坟前,烧纸钱,做揖。这时,奶奶递给我一根樟树枝,再三叮嘱回去以后,要将樟树枝放在老爷爷的厨房里。我和妈妈、姑姑们往回走,爸爸和爷爷们留下来安葬老爷爷。中午一点半,老爷爷门前的空地上摆满了桌子,到处都是人。听奶奶说,有78桌呢!吃饭的时候好不热闹!

今年的清明节,让我感受到了农村那不一样的风俗!

清明节主题征文13

今天是清明节,另外兴趣班都停课了,只有早上的一节语文课。也就是说,上完语文课,我必须马上赶往老家吼山。

心不在焉地上完语文课出来,妈妈已经带着菲菲在下面等我了。汽车像离线的箭一样冲了出去,由于心急,开错了好几次。不过路上的风景美得让人惊叹,一开出城外,就看到了大片大片的油菜花。灰蒙蒙的天配上山路上的行人,不禁让我想起了杜牧的《清明》这首诗。

汽车行得很快,一会儿就到老家。拉上了伟伟哥哥后,我们便马不停蹄地赶往墓地。由于伟伟的指点,这次总算没有开错。到了墓地,一打开车门,一股新鲜的空气夹着泥土特有的芬芳扑面而来,让大家忍不住做了几个深呼吸。走上泥土地,就看见一片片茂盛的丛林,里面不时传出几声清脆的鸟叫。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抹鲜艳的红色——映山红!鸟声开始密集,树反而越来越少了。到了,到了!妈妈把堆在坟前的荆棘和树枝扫到了一旁。这时大大姐带着一家人也来了,我们一起燃放了烟花,又在坟头插了一支松树枝,便离开了。

回去的路上,我们看到了一片竹林,里面长着不少笋,经得主人同意后,我们挑了几支刚探出头来的嫩笋挖回了家。

下午,我们还去了吼山,吼山风景还是一层不变。但是,我拍了很多张照片。

清明节的一天过得很快,一眨眼,就到了晚上。我收获的不仅仅是照片,还是愉快的心情和放松的心态。

清明节主题征文14

今天,是清明节,清明节有祭祀祖先修坟扫墓的风俗习惯,可是我却不一样,我在家里做清明饼, 清明饼是一种令人风味的小吃,有家庭主妇们早早地割来嫩绿的田青,煮熟后并用石灰混合,以便去掉田青中的苦涩尾味,到时候和米粉中搅捏做成饼.清明饼呈三角形,所以又叫三折(角)饼.清明分青稞和白锞,青锞的馅多用芝麻红塘,咬上一口又香又甜,白锞的馅多用咸菜豆腐,舔的吃腻了再吃上只咸的自然食欲大增.

开始做青明饼了,我烧了一锅水,把采来洗尽的艾草到入锅中,在滚烫的锅中,身披白绒的艾草翻滚跳跃着,没多久,它就摇身一变换上了碧绿的新装.捞出艾草,揉成小团,挤出水分,展碎后的同米粉混均,做成半干半湿的面团.面团如青花瓷器的表面,艾草就是白色背景的绿色花纹.准备馅料,甜的是红塘,咸的是咸菜笋肉末.最后一小部做青明饼了.

我看着奶奶把面团被分成一小块一小块,放在手中随意一按,即刻变成薄圆饼,中间放上馅,手再一捏一按,一个青明饼下放上一片叶子就成了.我也像奶奶做的过程一样可是做好的薄园饼四方裂的裂,破的破,好不容易做好的一个青明饼结果是饼不像饼,而且有的地方破了一个小洞洞像被老鼠啃过的一样,奶奶教给我把馅料弄下一点补到上面就行了,我照着我第一个做的,做了十几个虽然很难看但是我觉的肯定很好吃,奶奶把青明饼蒸了几十分钟,刚刚出锅,我就迫不及待地冲了上去,揭开一看,锅内一片葱翠欲滴.油光光的冒着热气,真让人口馋,吃上一口味道美极了.

今年的清明节我过的十分愉快!

清明节主题征文15

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之说。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的时候,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接着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依然盛行。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放风筝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我家乡的清明节主要以扫墓为主。今年的三月四日,我们一家四口人好像往常一样,一大早就坐车回老家——长乐祭祖扫墓。这一天,天气阴沉沉的,偶尔还伴着细细的小雨。我们有的扛着锄头,有的提着祭品,有的拿着镰刀,一路走上山来。山上的空气尤其的新鲜,放眼望去满目苍翠,真个心旷神怡啊!我们顺着弯又陡的山路,连走带爬地来到山顶,终于来到了爷爷的坟前,我们要给敬爱的爷爷扫墓了。

奶奶和妈妈忙着给爷爷上香,摆祭品,我和爸爸负责清除坟上的杂草。“正正,你割得真认真呀!”妈妈夸赞我道。可我一根草也没割断过,真是不好意思。

一眨眼的功夫,山上便多了很多上坟的人们。时近中午,我们上好了坟,收拾好东西就高高兴兴地下山了。这时又下起了牛毛般的春雨,妈妈便教我念起了唐代诗人杜牧写的《清明》一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