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电影观后精选15篇

来源:范文网 1.26W

哈利波特电影观后1

今天老师带领我们观看了《哈利..波特之魔法石》这部电影,它讲述的是哈利波特从小在姨母姨父家长大,姨母姨父只关心他们自己的儿子,并没有关心哈利波特,魔法学校给哈利波特寄了许多封录取信,都被姨父烧毁和撕烂,最终在海格的帮助下才进入了魔法学校。他们在魔法学校里认识了两个好朋友,他们的.名字是赤敏和罗恩。哈利波特在学校里当了找球手,还去参加了比赛,他骑着魔法笤帚在球场上追着球满场飞,最终找到了球,为集体得了150分,赢得了比赛。他们还打败了想用魔法石恢复自己功力的地魔,为学校争夺了学校杯。

哈利波特电影观后精选15篇

从这部电影中我学习到了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坚持努力,就会取得成功。

哈利波特电影观后2

昨天下午14:10,我去迎接着暑假最伟大的太阳…原本是这个样子的,但是呢…哇~~郁闷啊~~出了电影院我就只有无力,无助,无奈了~~

这个开头的12分钟的3D的确是震撼人心啊~~("恩,等票价跌了,我们有空再来看一次吧~~"这是我当时的心理感受~~)看完之后,我的感受就是,"哇,我绝对被骗了"这是看到现在最让我失望的.一部了~~虽然说这部的确是很难拍,但是,电影编导,你不要那么省嘛,不该省的也省了~~请问,最后那么激烈的精彩的打斗场面到哪里去啦?这个预告片做得实在是~~

基本上预告片的全部内容就是开篇的12分钟~~我还以为,电影开始先把预告片放了一遍呢~~爱情那段,真的是非常无厘头的一段,无论是赫敏罗恩还是哈利金妮,都太无厘头了,这个怎么看也不像是爱情啊~~而且竟然花费了如此的笔墨。如果把这段省了,去着重描写战斗,该多好啊~最后的战斗,实在是…什么都没有啊~~哪里有打斗场面啦?弄碎点玻璃,放了把火就好了?

斯内普的阿瓦达索命就这样啦?整个学校的学生,老师,凤凰社的成员们,你们干嘛去啦?就最后举起魔杖,完事啦?整部片子唯一的有一点点吓人的镜头出现在邓布利多带着哈利去找魂器的时候,当哈利为喝完黑魔法水邓布利多去寻找清水时,湖里惨白而瘦弱的死灵突然出现,强行把哈利拖入水中…唔,虽说哈利波特算是童话,一定要注意此类场景,但是,这个限制的等级也太低了吧~~唔…唔…哎,要是我没有去I MAX怎么办啊?幸好我有看到那12分钟的3D,否则,真的是要后悔死了~~唔…啰嗦完了,等吧~~明年的hp。据说还会将第七部分成上下两部分,也就是说,2年才能看完~~唔,等啊等啊~又是一年的等待…就算这部再难看,还是禁不住要等…

哈利波特电影观后3

有幸抽中电影网的幸运网友,参与上海国金百丽宫影城的哈7观影活动,很开心!谢谢电影网给我的这次机会,以后一定在电影网上多多发帖,热情参与的!

回头望,当年的正太和萝莉,都变成现在的少年,当年最不被看好的纳威,却成了系列中最逆转的存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观后感-十年一觉,魔法终完结。一切,还是从9又4分之站台说起.那一年哈利波特冲入了前往霍格沃兹的列车,在车厢里吃着奇怪的菠菜味糖果,遇见了一生的朋友,罗恩和赫敏,当然也包括马尔福这个亦敌亦友的存在。哈7代表的不光光是伏地魔的终结,也是我的人生的'一次旅程。

还记得看哈1时候,和朋友约定一起等哈利完结,一起长大。可现实却往往总和我们的愿望背道而驰,那时候身边的朋友,早已变成了相见不相识的陌生人,而最初的约定并没有如电影一般的忠诚.所以哈7,我一个人看完,一个人等散场。哈利波特的十年光阴承载了太多的人生故事,它是一个开始,一段记忆,一程陪伴,如今却化作一声再见!哈利波特和我们这些85后一起入学、考试、经历青春期,见证着友情、爱情,陪伴他们度过每一次迷茫与困苦。

他不是一面镜子,他是活生生的人,如同邻居、同桌、玩伴哈利、罗恩和赫敏在友情,爱情,正义中不断成长前行,也让我们看到"爱是战胜一切的力量"!

P.S.还记得今年《青少年选择颁奖典礼》上,不能来现场的丹尼尔和在现场领奖的鲁伯特和汤姆说:"最后格兰芬多还是赢了斯莱特林!"哈哈,看起来连他们都舍不得从剧中走出来。

哈利波特电影观后4

酷夏的晚上总是很闷,吃过饭的人们大都喜欢端着凳子在门口乘凉,很少有人能埋头继续读书的。不过,如果这本书是本经典的好书,那情况就不同了。《哈利波特》,j。k。罗琳所打造的史上最辉煌,最具有传奇的魔法学校,霍格沃茨,却总会使人陶醉于其中,哪怕头上的汗珠如雨点般下,也不会有丝毫感觉。

也许,这就是这本书的力量吧,它总能吸引每一个看过它的人,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青年人还是中年人,无不被它所独有的魅力折服。这样一个魔法世界,充满了太多的惊喜:气派的古堡,幽郁的森林,奇异的动物,形态各异的人群,又或是那个“咯吱咯吱”叫个不停的马车,都充满了神秘,充满了梦幻。而这正是世界上千千万万孩子所梦寐以求的地方,它似乎摆脱了尘世间的喧嚣,告别了困乏无味的生活,在这里,每一分每一秒都涌动着神奇,惊险于意外,于是,所有渴望或曾经渴望追求这般梦幻的人,都扎进了这飘渺若空的魔法世界里。

在我第一次享用这美妙的精神晚宴时,梦幻中竟毫无抗拒能力地一口气读完了整本书。完后,就是止不住的赞叹,向往,天真地想着有魔法的生活是多么美妙,似乎一切都无忧无虑。不过,惊讶中,我竟发现有魔法的生活并非是那样,魔法世界中的孩子也和我们一样,要学习,要面对各种大大小小的考试。里面的家长们也同样要为孩子担忧,为工作发愁,为生活窘迫,是这一切的一切,无不向我们宣告着:魔法的生活也是生活。

既是生活,那就逃避不了种。种琐碎之事,一切都可能在一秒后发生。这时,我又开始惊异于这股力量。j。k。罗琳以极贴近人心的.写法创造了这样一个奇迹,正因为书中人物的生活与我们大同小异,所以使得我们能像看自己一样融入进去,然后平面式地看清整个生活。大彻大悟地领会亲情的美好,友情的纯真和各种各样的人生哲理,又或许,这就是个传奇般的人物——j。k。罗琳的目的所在吧。那么,朋友,你看过了吗?若是没有,请看一看吧;如果有,也请再看一看吧。或许,这次你又能发现更多有价值的东西。

哈利波特电影观后5

星期天,妈妈带我去大地影院看《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电影,我十分喜欢这部电影,想向大家推荐一下。

哈利的父母在他一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他被送到了姨妈家,他的表哥达力经常欺负他,他只能吃表哥不吃的东西,穿表哥穿小的衣服。

在他11岁生日的那天,他收到了一封信,原来是霍德沃兹魔法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哈利终于可以不受表哥的欺压了,他开心极了。

巨人海格带哈利到巫师银行——古灵阁取了一些他父母留给他的钱,还取了一件神秘的物品,接着又带哈利去买了学习用品,然后把他送回姨妈家,并给了他一张明天的车票。第二天,哈利来到车站,发现没有车票上的9?站台,就在这时,他听到有人在议论9?站台,忙去问一位家长,那位家长:“你闭上眼睛,什么都不要想,直接冲过9号和10号站台中间的隔墙就可以了。”哈利于是照办,果然到了9?站台,登上了通往霍德沃兹的特快列车,来到了学校。

在学校,哈利交了几个好朋友,他们无意中发现了魔法石的秘密,并发现有坏人在打魔法石的主意。他们想阻止坏人去偷魔法石,不断地与坏人斗智斗勇,破坏他们的计划,最后只剩下哈利一个人来到地下教室,他看到奇洛教授在厄里斯魔镜前寻找魔法石,可惜他找不到,于是便命令哈利来到镜子前找。哈利把手放进裤兜里,然后把手抽出来,魔法石居然在他手上,真神奇啊!坏人想要抢走哈利手上魔法石,哈利拼死保护,坏人没有得逞,哈利被及时赶到的.校长救了。最后,校长邓布利多和磨法石的炼造者尼可?勒梅共同把魔法石毁了,因为他们觉得这样会更好一些。

通过这部电影,我深深的被哈利他们坚强、勇敢的精神感动,他们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保护好魔法石,我也要向他们学习,做一个坚强、勇敢的孩子。

哈利波特电影观后6

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武器。《哈利·波特》,一本大爱之书。——题记

一个黑发小巫师,眼镜下绿眸熠熠闪光,手持魔杖,把你带入梦幻般的魔法世界。他就是——“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系列是英国作家J·K·罗琳女士的著作。它一共分为七部,分别是《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哈利·波特与密室》、《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主要讲了一个为非作歹的黑魔头伏地魔东山再起,哈利·波特和他的两个小伙伴,还有一些正义的巫师联合起来,努力抗战伏地魔的故事。

我最喜欢的人是哈利·波特,因为他充满正义感、不屈不挠、永不言弃、勇敢坚强。在《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中,伏地魔骗哈利,让哈利以为教父小天狼星遇到了危险。哈利信以为真,于是,就和同伴们去了教父受伤的地方——魔法部。到了那儿,哈利才明白自我受了骗。在跟伏地魔的战斗中,哈利的同伴们都受了伤,哈利又要保护同伴们,又要跟伏地魔和食死徒作斗争,甚是艰难。可是,哈利没有为此屈服,一向坚持战斗,请看:“他们在他后面跑着,把桌椅弄得满天飞却不敢朝他施魔法怕把预言弄坏。他朝着那扇唯一开着的门跑去,这是食死徒们来的时候走的门。他心里暗自祈祷纳威会和罗恩待在一齐,并找到解救罗恩的办法。他进入了一间新屋子,并感到地面消失了……他顺着陡峭的石壁跌落下去,最终仰面朝天的落在地面上。整个房间充满了食死徒的笑声;他抬起头来看见五个在大脑室的食死徒正向他靠拢,与此同时,更多的从其他走廊里出现并向他走来。尽管他的腿颤抖得很厉害,哈利还是站了起来……”最终,校长邓不利多率领凤凰社赶来了,救出了哈利。

看在第七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中,伏地魔占领了魔法部,食死徒们到处追捕哈利,哈利和他的两个伙伴被迫大逃亡。哈利和他的两个伙伴在逃亡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吃不饱,不能得到外界消息,每一天都要换地方露营。尽管这样,哈利和朋友们没有屈服,而是勇敢地寻找能杀死伏地魔的魂器和圣器。

在哈利·波特系列中,我最痛恨的人就是伏地魔了,同时也为他感到惋惜,他既相貌英俊,又法术高强,为什么比可是哈利?因为他不懂得爱,不懂得爱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武器,只明白用高超的法术去杀害别人、威逼别人,而不是用爱心去征服别人。正是爱,哈利的母亲为哈利献出了生命,使哈利得到了强大的保护,使伏地魔想尽一切办法都杀不了哈利;正是爱,哈利波特和他的朋友应对恶势力能同心同德,不离不弃,用他们有限的力量,一次又一次地逃过劫难。正是爱,使得所有正义的巫师联合起来,众志成城,战胜敌人……是啊!邪恶怎样可能战胜正义,战胜爱呢?伏地魔的失败是理所当然的。

写到这儿,我多么想手持魔杖进入巫师世界,与哈利一齐挑战伏地魔呀!

我读《哈利·波特》,不但得到了欢乐,还得到了人生哲理。

想必哈利波特大家也不陌生吧最近我也买了几本《哈利波特》,难道这是班级潮流吗?

哈利波特是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儿,从小就寄养在姨夫家,受尽了姨夫的训斥,把不是他做的事情强加到他的身上。表哥看到父母如此厌恶哈利,也歧视他,欺负他。这些都是因为他的父母是巫师。

直到他十几岁时,哈利随着海格去了巫师的魔法学校学习魔法,并认识了两个最好的朋友。当时的'巫师世界,大家都明白是哈利在出生时击退了伏地魔,所以小有名气的他靠天分当上了魁地奇比赛的球手。经过一场又一场的比赛,成了一名技艺超群的球员。

哈利在各种挫折当中不畏艰险、越挫越勇,一次又一次的挫败了伏地魔的阴谋。并从中明白了当年双亲被害惨案的真相:他爸爸的朋友小矮星就是伏地魔的帮凶,并找到了自我的教父布莱克。

在一次又一次的劫难中,朋友们不离不弃,不厌其烦的帮忙他,使他的魔法在一次次的磨练中精益求精,而他的心智也逐渐强大,不再那么脆弱了。他的心中仅有一个念头:经过不懈的努力,学到更强大的魔法,以报杀父之仇。

当哈利上七年级的时候,伏地魔大举进攻魔法学校,无奈之下,哈利随两个好朋友逃亡在外。在残酷的环境中,哈利没有放弃,以平时十倍的劲头努力修习魔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最终练成了高深的魔法,经过艰苦的斗争,最终打败了伏地魔,报了杀父之仇。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仅有辛勤的付出才有丰硕的收获,成功是百分之一的聪明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哈利小时候小有名气,但他没有所以而骄傲,而是更加的努力,以十年磨一剑的毅力,最终取得了成功。我们在学习中也应当如此,不能因为一点点的成功而骄傲自满,沉醉在虚无的名望中不能自拔,相反,我们应当在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努力,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哈利波特电影观后7

昨天才看到哈6电影首映的新闻,一时间还反应不过来。作为那么多年的hp死忠fan,到现在才发现这个消息,确实有些不太称职~(呵)。快放暑假的时候曾经查过哈6的放映时间,似乎还有些日子,而且电影也曾经推迟过上映,就忽略了。没像到这么快就播,宅在家里看书也没出过门,差点就错过了…汗。急赶慢赶跑到电影院还是终于看完了,先感动下~

电影在贝拉特里克斯尖锐的笑声中开始,记起了第五部小天狼星被杀死的事实。然后马上是食死徒闯进伦敦市区制造的恐慌,那几幕在hp电影中特效是算做的相当不错的。大概也是因为坐的位置特前排吧(就第3排),效果非常震撼。不过整部电影看下来,除了高潮邓布利多带着哈利去找魂器的那一段比较忠实原著,其他的情节都平平淡淡,与原著相比,依旧删改了非常多的地方,甚至一些比较重要的情节也没有出现,很多地方看的人莫名其妙。

比起前几部,似乎场面更宏大了一些,但是在故事描述的部分,大卫·耶慈显然没有把一个比较真实的哈6展现出来。很不喜欢哈6被改成这样充斥着如此之多言情的电影,更过分的是这些言情有一大部分来的不明不白。哈利和金妮的暧昧更是产生得莫名其妙,有牵强附会的感觉。而哈利在片头与麻瓜女孩的互动完全是原创,可有可无的情节,比起这样的镜头,相信大家更希望看到更多与故事真正有关的东西。故事中表现混血王子的地方很少,记忆中伏地魔的过去非常少,冈特家族甚至根本就忽略掉了。

还有一点是魔法的痕迹逐渐减少。相比于魔法石里的魔法无处不在,混血王子的精奇小魔法就算很少了,连我们最期待的笑话商店也不过走个过场,让我有那么点失望。对于越来越靠近黑暗轴心的'HP系列,我们的确是太需要可爱的小魔法来调剂一下心情了。但是不少大场面还是制作得很用心,起了不少小高潮。

演员们的演技中影像最深的是罗恩和德拉科的扮演者鲁伯特和汤姆。罗恩是因为他的搞笑令人印象深刻,德拉科却用不多的几句台词和深邃阴沉的眼神抓住我们的心。灰白的脸色,瘦削修长的身形,即使家族落魄也没有改变的傲气。不再有当年只知道欺负弱小的横冲直撞和霸道无忌,他变得低沉阴冷,一次次穿梭在学校的黑暗走廊和有求必应室之间,他急躁而茫然。在盥洗室偷偷哭泣的他用水遮掩着马尔福家族不应外露的无助脆弱,用魔杖指着邓布利多的他双眼通红,犹豫而痛苦。他是背负着沉重家族荣誉的少年,这一刻,我们没有人会去责怪他。

哈利波特电影观后8

《哈利·波特》是一部风靡全球的魔幻系列小说,共七部,是英国作家J·K·罗琳写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是其中的第一部,它在20xx年就被拍成了电影。这部电影一经问世就造就了大批的“哈迷粉”。去年暑假我看过一次,当时虽然觉得场景有点阴森恐怖,但还是被它的情节吸引,我找来小说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书中错综复杂的情节和各种有趣神秘的魔法深深吸引了我,从那时起就盼着能再看一次这部电影。

正好今年夏天电影院再次放映这部电影,这次还是3D版的。我和小伙伴早早约好了一起去看。进了影院,刚一坐下灯就灭了,四周伸手不见五指。突然,响起了一阵可怕又阴森的声音,十分刺耳。我被吓得打了一个寒战,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只见迎面飞来一只只蝙蝠,更让人觉得诡异了,我开始沉浸在电影的魔法世界中。

电影中,哈利从小失去了爸妈,被送到刻薄的姨妈家,过着不幸的童年。直到11岁生日那天,他被魔法学校录取,从此开启了在魔法世界的人生。哈利在去魔法学校的火车上,认识了后来与他同甘共苦的挚友--罗恩和赫敏。在学校里,三个人经历了各种冒险,闯过了重重难关。比如,在魁地奇比赛中,哈利在比赛中遇险,赫敏用望远镜发现斯内普在念咒语,她点燃了斯内普的衣服分散他的注意力。虽然后来发现这是奇洛在使坏,但碰巧破坏了奇洛的阴谋,帮小伙伴赢了比赛。在取魔法石的时候,罗恩用他高超的棋艺下赢了巫师棋,而且勇敢地牺牲自己,帮助哈利成功地拿到了魔法石,阻止了伏地魔的.作恶。影片中,赫敏是个小学霸,总是能记住课本中的各种知识,在关键时候帮小伙伴脱险。赫敏从刚开始对这两个傻气的伙伴有点瞧不起,但是后来在大怪物事件中,哈利和罗恩不顾自己的安全跑去救她,让她感受到真正的友情。

直到电影结束,我还在回味着,临走前还在和小伙伴热烈地讨论电影里的惊险情节与各个角色,我们俩都认为,哈利真幸运能有这么好的朋友。

哈利波特电影观后9

昨天,终于看了《哈7下》了。

多年的夙愿啊,从初中开始看第一部魔法石开始,一直到今年20xx年,快接近10年了,终于有个终了。那时候,我还小,只觉得咒语好稀奇,只觉得会飞的扫帚太童话了,大爱啊。那时候的哈利、赫敏、罗恩都是很可爱的小孩子,让人没办法不去喜欢啊,可是当他们长大了,我发现有些东西难接受了。比如,哈利并没有成为一个高大英俊的帅小伙。又比如罗恩,成了一个胖子。倒是赫敏,这小姑娘是越长越标致,真真漂亮,虽然她最后选择了罗恩,但是总归来说还是比较靠谱的。

J.K.罗琳真是一个神奇的人,她可以有这么天马行空的思想,当然可能胜于她的人还是很多的,但是之于魔法这一板块,估计没人可以超越她的《哈利波特》吧。说句稍微矫情的话,她给我的年少时光带来了很多期待。似乎,每次《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上映后就有一种心情,那就是找时间看下,这是一种习惯,差不多10年的习惯。

《哈利波特》你最喜欢谁?我最喜欢第一、二部的邓布利多,多慈祥的老爷爷,是理查德·哈里斯演的。话说,还有个可爱的小插曲:理查德·哈里斯开始并没有同意扮演阿不思邓布利多。他11岁的孙女威胁说,他不演就再也不和他说话。他这才同意参演。于是,有了这个善良睿智慈爱伟大的霍格沃兹的校长,虽然他20xx年就去世了,可是我是不会忘记最开始的邓布利多的。后面的饰演者其实演的.比较不错的,但是人是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所以会比较看好最初让你觉得好的。

《哈利波特》谁最让你感动?我说斯内普会不会有点变态。其实女孩子可能感动的点很简单,那就是至死不渝的爱情。斯内普爱着哈利的妈妈莉莉,她嫁人了也好,生孩子了也好,死了也好。他一直爱着,他说:ALWAYS。虽然莉莉和詹姆斯都死了,可是他会无条件的永远保护莉莉的孩子,也就是哈利,那个有着莉莉眼睛的男孩。或许,能看着莉莉的眼睛对他来说是一种幸福,可那双眼睛却长在他的情敌詹姆斯的儿子上,他又很痛苦。

斯内普是一个挺让人纠结的人,一开始直觉他是坏人,因为他对哈利很坏,然后后来发现他一直在保护哈利,于是,他是个好人。可是,他又杀了邓布利多,于是,他又是坏人。可是最后才知道,原来他是间谍,他不得不杀了邓布利多,甚至是邓布利多提议的,他是为了伟大的世界和平而做坏人的,最后被那条恶心的蛇弄死了,他用他的泪水让哈利明白了他的一生。说实话,看着那段镜头,我感动了,悲从中来。他临时之时,对哈利说:LOOK AT ME。他选择在死之前,再看一眼与最爱的女人一样的眼睛,好吧,太煽情了。

《哈利波特》中谁最可爱?我没办法忽略那有着金黄色头发的卢娜。她永远恍恍惚惚,永远给人一种好天真的感觉,而且,总出其不意地出现。大家称她为疯姑娘,因为她有着很多让人不信服的想法。可是她在剧情中是很不可或缺的,她总是给了哈利安慰。《哈7下》里也是她提醒了哈利怎么找到魂器冠冕,她也勇敢参与了大。卢娜很聪明,而且大智若愚,她的聪明并不亚于赫敏,但是她镇定,镇定得一下子冒出各种答案想法的时候,别人会觉得她是疯子。而且,我一定要提下纳威,他在我我心里也亮了,因为在霍格沃兹大战开始的时候,他对哈利说:你看到卢娜了吗?我喜欢她,我得和她表白,估计天亮前我们大家都得完玩了。大战结束的时候,她又是那种出其不意淡定得出现在纳威旁边,那么得镇定,与纳威的还没从震惊中缓过来的那种气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纳威也是一个英雄,我突然觉得,这对,挺好的。

哈利是幸运的,他的一生有那么多帮助他的人。那么多人为他死去都没人怨他。看到死了的人,大家是悲伤,就算气愤也是气伏地魔,不像狗血剧里那样是怨男主角的,这点我很看好。大家都是勇敢的。也许哈利救马尔福时并没有想太多,虽然马尔福是个反派。可是正因为马尔福没死,所以马尔福的妈妈肯背叛伏地魔。

不过,我不明白的是:

1.为什么伏地魔对哈利施夺命咒时,哈利没死?

2.既然哈利拥有伏地魔的一部分灵魂,为什么伏地魔死了哈利没死。

其实,这些已经无所谓了,这只是我人生中的一个愿望,一个情结,如同变形金刚情结一样。、

既然结束了,就留在回忆里吧。

魔杖,飞天扫帚,魔法石,凤凰社,摄魂怪,猫头鹰,多比等等,都会是记忆中的一部分。

谢谢《哈利波特》一系列电影,你安好走好,再见!

哈利波特电影观后10

看了电影《哈利·波特与密室》后,我总梦想着有个飞天扫帚,那样我就可以周游整个世界了。

有一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哈利·波特送给我一根和他那把一模一样的飞天扫帚。一开始我以为这不过是一场梦罢了,至于魔杖,一定是妈妈新买的拖布,忘在了这里。

没想到,扫帚说话了:“主人,你好!我是您的魔杖,现在我带您去环游世界吧。”

我一听,很吃惊,问它:“你会飞吗?”它说:“我是魔杖当然会飞了。”我高兴极了,骑着魔杖飞出窗户。外面一片漆黑,街上很宁静,只有几颗小星星挂在天上。

不知过了多久,我来到一座大城市,那儿正是白昼。我想,这应该是到了西半球了!我让魔杖飞低一些,下面的景物马上清楚了。哇!我看见英国国旗了。我让魔杖多绕几圈看看。

我看时间很晚了,就让魔杖往回飞。翻山越岭,不多久魔杖又把我带回到北京。这时,太阳已经出来了,北京城的面貌展现在我眼前,让我一饱眼福,北京城真是壮丽哦。我看够了,就问魔杖:“能不能带我去月球?”它说:“当然。”

我说:“出发!”

魔杖像火箭一样冲了出去,我不由得大叫一声,“咚”的`一声我醒了,发现自己从床上掉了下来,我的魔杖也不见了。

快乐作文一点通:相信没有一个小朋友不喜欢看《哈里·波特》吧?这篇文章的作者也是一个哈里·波特迷了,他的想像力非常大胆。全文语言幽默流畅,结构安排得很合理。小朋友们,你们看完《哈里·波特》会不会有这样的想象呢?那就赶快记下来吧!

哈利波特电影观后11

刚刚重温了一遍“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很喜欢魔镜那一段。

哈利在无意中发现了厄里斯魔镜,并在镜中看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父母,于是每天都独坐在魔镜前等候,希望能再次与父母相遇。

这时,阿不思邓不利多教授却告诉他:

世上最快乐的'人,才能在镜中看到真实的自己,镜子反映出的,正是我们心中最渴望的事。但镜子不能提供我们真正的知识或者真相,人类总是在镜子中虚度光阴,甚至因此而发疯。人不能活在梦里,不要依赖梦想而放弃生活。

有时候会想,如果厄里斯魔镜真的存在,我们会不会忍不住去寻找它呢?

我想我会的,因为我好想看看自己内心深处最最渴望的东西,甚至是连自己都不太清楚的那种渴望。

哈利波特电影观后12

快乐的暑假生活当然少不了看电影了,今天中午,趁着全家人都在午休,我又看了一部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精彩、有趣又刺激。

这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魔法故事。

故事讲了一个名叫哈利·波特的男孩儿的奇遇。哈利·波特从小就很可怜,一岁时失去了父母,被迫在姨妈家生活。但姨夫和姨妈都是尖酸刻薄的人,所以他经常受到姨妈家哥哥——达利的欺负和侮辱。他坚强乐观的在姨妈家生活了整整十年。

哈利波特的命运在过十一岁生日那天有了转机。他收到了一封猫头鹰带来的很神秘的信。信上邀请他去一个叫霍格袄茨魔法学院去上学。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的哈利·波特就这样进入了魔法学校,接受专门的魔法训练。哈利·波特在魔法学校里结识了两个朋友,罗恩和赫敏。他们三人一起在魔法学校里踏上了寻找魔法石之路……

这是一部很吸引人的电影,故事也很长,整整有150分钟之久。电影画面就像立体的一样,很清晰,看着很过瘾。故事中到处充满着神奇的魔法,随处可见惊险和刺激的场面。整个故事充满的悬念,让人忍不住看下去。

当哈利波特他们遇到危险时,我的心跟着都提到了嗓子眼儿,生怕他遭遇不测。幸好,他的好朋友赫敏是一个学识渊博的小魔法师,懂得事情很多,这可帮上了大忙,让哈利波特一次次化险为夷。

我很佩服作者的想象力。当哈利波特要去魔法学校上学时,手里的火车票告诉他要去“9四分之三站台”去乘坐去“霍格袄茨方向”的火车。但实际在火车站根本就没有这种几分之几的.站台。最后才知道“9四分之三站台”的“门”就在9号站和10号站台中间的墙上。在那里人能穿墙而入。这简直也太神奇了。

看到这儿我不禁在想,写这部作品的作者的想象力是在太丰富了,这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值得我学习。

我马上想到了呼笑山庄的一个征文题目《我到天上买地皮》。我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我写不好(写了草稿没敢发表)呢?今天我终于明白了,原来是我的大脑里缺少那种超级的想象力,我的思路还不够开阔,想象力的翅膀还没完全张开,当然就写不出这样的佳作啦。

我喜欢哈利·波特。因为他是一个十分勇敢的男孩,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危险,都能坚持到最后。他机智,勇敢,在他身上有一种冒险的精神,凡事愿意尝试,敢于去冒险。他身上那种敢拼敢打敢闯的精神,还真像解放军战士。我还喜欢罗恩和赫敏。他们三个人就像形影不离的好朋友,这让人羡慕。

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们是不是也迫不及待的想看这部电影了呢?那就不要犹豫了,赶紧看看吧,那电影绝对比我的文章精彩一百倍。

我真希望今晚能做个好梦,梦中和哈利·波特相遇,并和他一起踏上神奇的魔法之路……

哈利波特电影观后13

今天,我们全班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哈利·波特从小没有了父母,和他的姨父姨母生活在一起。在哈利·波特生日那天,一个叫海格的魔法师给他了一个惊喜,把他带到了一个神秘的街道,在哪里买了他需要的学习用具,把火车票给了他便消失了,哈利·波特到站以后就是魔法学院,他开始学习各项本领。

有一次,哈利和二个小伙伴去学校禁地找稀有的魔法石,他们经过了一种非常危险的、可怕的植物,只要谁碰到它,植物就会紧紧的缠绕他。最后找到了魔法石,最坏的`魔法师—伏地魔也在争夺魔法石,伏地魔其实就生活在他们的学校里,哈利波特和伏地魔经过生死决斗,伏地魔最后化成气体逃跑了。

哈利·波特很勇敢、自信,别人遇到困难时帮助别人,遇到任何困难沉着冷静,哈利波特,你的勇气和自信让我佩服,我也要向你学习。

哈利波特电影观后14

游完泳,妈妈提议去看电影,我欣然答应。我们选择看《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原以为会像前面几部一样,以灰色为主,但在这一部里,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人性的光辉,死亡的黑暗背后的光明。

当然,主角依旧是哈利波特和伏地魔。这一对相似又完全不似的魔法师之间的对决如初,而伴随着他们的,是不断的,不断的有人倒下。哈利身边也总会出现一位一位伟大的魔法师。伏地魔也通过对于魔棒的跟换,不断的增加自己的战斗力,说实话:如果没有这些圣器,伏地魔与哈利波特的决斗,无意于鸡蛋碰石头。哈利波特与好友罗恩,赫敏三个人通过自己聪敏的大脑,勇敢的拼搏,一次又一次的解决了难题,最终成为魔法学校最最出名的三人组。

我看过前面几部,印象很深的是哈利的身世,他出生在一个魔法世家,他的父母都是鼎鼎有名的魔法师,但在与伏地魔交战的过程中,不幸逝世,他最后的一个亲人——小天狼星,在后面与因被魔法击中而身亡。哈利也因为暑假无处可去,搬进了他的舅舅家,遭到了舅舅一家的毒打,恶骂,并让他睡在小仓库里,伏地魔的能力也越来越强,越来越重的责任让哈利感到喘不过去,他回到了学校,在邓布利多,海格和斯内普的保护下,练习黑魔法防御。

今天看的是最后一部,这时的哈利也已经成为一名让魔法学校自豪的魔法师,而他的依靠海格被抓,邓布利多被变成食死徒的斯内普杀死,斯内普虽然听令于伏地魔,但伏地魔为了得到邓布利多的魔杖从而增加自己的魔力,所以杀死了斯内普(因为魔杖只听令于赢他主人的人)。伏地魔大举进攻学校,哈利在罗恩、赫敏的陪伴下,不得不逃亡在外,隐形遁迹。一直在暗中寻机销毁伏地魔的哈利,意外地获悉如果他们能够拥有传说中的'三件死亡圣器,伏地魔将必死无疑。他们经过不断的努力,打碎了一个圣器,伏地魔也因此变得十分的虚弱,手中的魔杖也一直抗拒着他的魔法,出现了碎纹。但即便如此,没有能消灭所有圣器的话,哈利波特与伏地魔依旧没有一战的资本,而最后一样圣器却是一直在伏地魔身边的大蛇。伏地魔在杀死斯内德后,选择了停止战争,让哈里一小时之内到他面前,不然要继续杀戮。

最终哈利凭借勇敢和智慧取得了胜利,赢得了法力无边的魔杖,可没想到,他竟然把魔杖扔了,我起初还有些想不通,后一想,这魔杖的存在又会引来多少不该发生的故事。

电影的结束是十九年后,哈利将自己的儿子又送去魔法学校,这太出乎我的意料。哈利的故事真的就这样结束了,我不相信……

哈利波特电影观后15

这部片子上映的时候哈利波特已经非常火了,为了一些商业效果编剧加入了大量喜剧元素和相当大胆的改编。但有一些细节处理不当导致了严重的逻辑问题。

开篇哈利在床单下练习荧光闪烁咒语,违反了未成年人不得在校外使用魔法的规则。(这条规则在所有七本书里都被反复提及,在第五本书里面起着非常重要的推波助澜作用,哈利差点因为校外使用魔法被撅断魔杖。)让我们假设编剧本来就是想在这一部里忽略这条规则,可是哈利吹涨姑妈后费农姨夫就不应该威胁说“你不能在校外使用魔法”,哈利回应说“tryme”,费农说“他们不会再让你回去了,you have now here to go”这说明了未成年人不得在校外施魔法的规则还是存在的。电影里面这么自相矛盾的逻辑就算没读过原著也会发现的。

隐形衣对摄魂怪无效,电影里开学的校长讲话没有说明,这就很容易造成误解,为什么哈利在第一次拜访霍德莫德村的时候没有直接穿上隐形衣溜出去。在原著里正是因为隐形衣是帮不上忙,twins才大发善心把地图给了harry。

书里面卢平上课的时候,是在博格特变成摄魂怪之前先挡住哈利的,他以为会出现伏地魔。电影里博格特都他妈已经变成摄魂怪了,哈利问为什么不让他练习的时候,卢平却说“这不是很显然么,我以为会出现伏地魔”,都已经变成摄魂怪了啊!怎么想的啊!

理论上阿尼马格变形后衣服不会保留的,这点书里没有写,但是第一部电影里面麦格教授从讲台上由猫变成人的一幕说明了这点。同时虫尾巴从斑斑变成人也没有裸体,不知道为什么人变回老鼠的时候那身衣服就脱落了。狼人变身的时候衣服被撑破了倒还是可以理解的。书里对阿尼马格是什么还有必须登记这两点进行了说明,电影里没有,我觉得细细推敲还是有漏洞,没看过书的观众不知道阿尼马格的性质,可能会以为他们还可以变成别的动物什么的。

原书里卢平带着哈利练习呼神护卫的时候,哈利选择的最强有力的愉快回忆不是来自父母,而是来自他被告知自己是一名巫师。我不觉得电影里做这样的改动有什么好处。因为哈利本来就想不起来任何有关父母的事情了,只有恐怖的尖叫和绿光。不过这个不是逻辑错误。

同样在本集没有造成逻辑错误但对其他集有影响的情节还有:三把扫帚禁止未成年人入内。原书里三把扫帚是很多聚会的主战场,哈利在第四部接受采访就是在三把扫帚。

三把扫帚老板娘rosmertta为什么要和麦格教授和部长一起喝茶?原文是一群老师在gossip,老板娘在插话。

哈利穿着隐形衣在霍格莫德横冲直撞地走,又留脚印,又撞到人的,第一不是他性格,就算生气了他也不会这么做。第二隐形衣虽然不是人手一件,但不是特别稀奇的东西,(他的只不过最好而已),他那么鲁莽,人们不可能猜不到是有人穿了隐形衣。他从蜂蜜公爵出来手里拿着红色棒棒糖。你说你是不是傻,你不把糖放在斗篷下面你怎么吃?这不是bug么难道?然后大家看到还不怀疑么?

哈利波特从第一部开始晚上出门就会带隐形衣的。学校有宵禁。偏偏这一次他不穿隐形衣,这是bug。只是编剧为了安排他的地图被发现,从而符合书里的剧情。而书里本来写的是他在霍格莫德打马尔福的时候隐形衣掉了,他的头露出来了,马尔福回去告诉了斯内普。

电影里为什么卢平不用哈利教就会使用活点地图,而哈利却从来不问。书里在结尾卢平说了自己就是月亮脸。电影里明明有这个机会,编剧却偏偏不让卢平在告别的时候说出真相。电影里大脚板虫尾巴尖头叉子月亮脸的名字出现了两三次,其中有一次还羞辱了斯内普。如果没有看过书的话,电影又没有给出解释,这四个名字就毫无意义,还不如不表现。尖头叉子作为詹姆斯牧鹿形象的化称,又是哈利守护神的形态,其实是父子关系的一种神秘轮回,不说出来,实在是遗憾。毕竟后面书里还反复提到四个人的友谊,与哈利父母的死,哈利对斯内普的看法,都有影响。

哈利在水晶球里看到了小天狼星,这也不是逻辑错误,只是不尊重原著。罗琳在小说里反复质疑预言可以被学习的可能性。这是天分。茶叶水晶球什么的都是扯淡。特里劳妮无论在小说和电影里都被塑造成不靠谱的骗子形象,偶尔做的两次预言却都对情节发展有着莫大影响,这是因为她曾祖母是伟大预言家,她被雇佣的原因也只是作出预言后她生命就有危险了,邓布利多相当于把她保护起来了。

电影中能让时间倒转的项链是有铺垫的'。书里和电影里赫敏在这学期都表现得神出鬼没,ron说了好几次“wheredidyoucomefrom”。书里我们读到赫敏有这么个东西,所以可以同时修几门课的时候,回过头可以联想起来罗琳的铺垫,而电影里却很难回想导演的铺垫,因为大概只有两三次,ron问了这句话,观众很容易以为是喜剧效果就给忽略了。

邓布利多全7部电影里都不够好,邓布利多的关键词绝对包括幽默和优雅,两个演员都没有抓住他的神韵。太严厉了。邓布利多这个角色几乎每一部的电影里都有漏洞。他是绝对不会在学生当中喊move!move!的。

但这一部对于熟悉原著的人来说其实也有很多惊喜,开学晚宴的合唱,全部电影的配乐,风景镜头,特里劳妮的演出。

书变成电影,肯定有细节缺失。说实话,只是书看得太多人都迂了,在这吹毛求疵而已。

在经历了魔法、特技、三维足球、精致的场景、完美的演员搭配和皆大欢喜的结局之后,很难再想像哈里波特还能有什么新的突破。前两部的成功给这一系列设立的基准不低。在走进影院的时候,多数波特迷期望的可能是故事的继续。像007一样,知道期望什么,只要能保持相近的制作标准,两个小时的享受是能保证的。

以这样的期望,你会得到一个极大的惊喜。如果说前两部中,大人会发现自己偷偷地和孩童分享童话的快乐,并为为此感到稍稍难为情的话,在这部电影中,我们会因为比小孩享受的更多而感到歉疚。“阿兹卡班的囚徒”是一部十足的情节电影,它在魔幻、特技、动作之上增加了剧情、悬疑和惊愫。转折和意外使你很难猜到结果。其实你没有时间去猜,紧凑的情节会一直牵着你走。这也是我对这部电影的意见,它近乎没有节奏,它用百米的速度一口气跑完了三千,不给你片刻回味的机会。

相对于多数青少年读物,哈里波特的精神寓意向来是现实的。在第三部中,这种现实由含蓄变得直接。不公正可以永远延续,恐惧和弱点可以永无摆脱之时,正义和勇气可能是别无选择。在娱乐之外,从这部电影中得到更多的收获,需要一定程度上心智的成熟。加上整部影片极度晦暗的基调,这不是一部适合十岁以下儿童的电影。不过,成人往往会低估孩子的领悟能力,JKRowling的成功一次次证明了这一点。

结论:三部哈里波特中最好的一部。如果你还没有看过,不建议看情节介绍过多的影评。因为情节转折的突然,一两个关键的字句就能刹风景。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