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卡尔维特的教育有感

来源:范文网 1.49W

最近,正在读《卡尔维特的教育》这本书, 感受颇深。 这真的是一本难得一见的好书,只有你用心读过,才能真正体味书中的内涵。

读卡尔维特的教育有感

人们常说,一本书可以改变人的一生, 我不期望通过这一本书, 能把我的孩子培养成天才, 但是,至少从这本书里,我可以学到一些教育孩子的理念和方法,或者说, 现在多读一些这样的书,至少等我的孩子长大后,我不会为自己在孩子幼年时候教育方面的碌碌无为而懊悔。

我摘录的内容,主要是作者的一些教育心得 ,和经验的总结,可能比较枯燥,其实,书中有大量鲜活、生动、具体的实例,来解释作者的教育方法和理念。 为什么诸多神童同时集中于哈佛大学,世上不可能有这么多的偶合现象,这全是受益于《卡尔威特的教育》的结果。把一个低智儿培养成了闻名全德意志的奇才,这是证明《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神奇和伟大的最好例子。

加一段关于卡尔威特的介绍:

卡尔威特是19世纪德国的一个著名的天才。他八九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这六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时他进入了哥廷根大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他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与那些过早失去后劲的神童们不同,卡尔威特一生都在德国的著名大学里授学,在有口皆碑的赞扬声中一直讲到1883年逝世为止。

卡尔威特能取得这番惊人的成就,并不是由于他的天赋有多高超——恰恰相反,他出生后被认为是个有些痴呆的婴儿——而是全赖他的父亲教育有方。卡尔的父亲把小卡尔长到14岁以前的教育写成了一本书,这就是《卡尔威特的教育》。书中详细地记载了卡尔的成长过程,以及自己教子的心得和独辟蹊径的教育方法。该书写于1818年,大概是世界上论述早期教育的最早文献。但这本书问世后并未引起人们重视,几乎绝版,保留至今的只有很少的几部了,哈佛大学图书馆里藏有的一册据说是美国的唯一珍本。

同一个灵魂支配着两个躯体,母亲的愿望对其腹中的胎儿不断产生影响,母亲的意志、希望、恐惧以及精神上的痛苦对胎儿的严重影响,大大超过对母亲本身的影响!所以,教育孩子,首先从改造孩子的母亲开始。

读过第一部分,我的感想如下:

第一,身体健康的父母是孕育优秀儿女的先决条件,后天的教育培养固然重要,但是先天的因素仍是不容忽视的,孩子健康的体魄和人性的美德最早,也最直接的还是来自他的父母。

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也许我们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也许我们不具备什么圣人般的高尚情操,但是健康的身体, 善良的品行,积极的人生态度, 是我们在孕育孩子之前可以,也应该拥有的。

第二,一旦生命的种子落在我们的小家庭里,作为父母的我们就应该开始做各方面的准备,来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首先,夫妻双方都要培养平静、乐观、放松的心态;

其次,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文中特别提到了不要饮酒和不要养宠物

最后,在家里要营造和谐的气氛,最重要的是丈夫要多宽容体谅怀孕中的妻子, 用作者的话说,作为准爸爸虽然在孕期会牺牲一些自己的兴趣爱好。

如果所有孩子都受到一样的教育,那么他们的命运就决定于其禀赋的多少。可是今天的孩子大都受的是非常不完全的教育,所以他们的禀赋连一半也没发挥出来。比如说禀赋为80的,可能只发挥出了40;禀赋为60的,可能只发挥出了30。

一、儿子的天生禀赋与后天教育

爱尔维修曾经说过:“人刚生下来时都一样,仅仅由于环境,特别是幼小时期所处的环境不同,有的人可能成为天才或英才,有的人则变成了凡夫俗子甚至蠢材。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如果所有孩子都受到一样的教育,那么他们的确命运就决定圩共禀赋的多少。可是今天的孩子大都受的是非常不完全的教育,所以他们的禀赋连一半也没发挥出来。比如说禀赋为80的,可能只发挥出了40;禀赋为60的,可能只发挥出了30。

二、天才的失败来自于父母的极度催逼

根据上述的理论,如果对生下来就具备高超禀赋的孩子施以高明的教育,那他的发展就是不可估量的。但遗憾的是人们对天才的教育往往是失败的。父母总是只着眼于孩子的天赋,而不注重全能培养,对他们过分挑剔,要求太高,最终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压抑与怨恨。因父母施加的压力过大而半途而废的天才不是少数。

孩子的前途当然重要,可是不要忘了,你的这种观点根本不可能使孩子健康成长。相反,它只会使孩子既没有享受到童年的幸福,也不会学到他所必需的一切知识。要知道,任何的催逼和急功近利的`做法只能带来一种结果,那就是毁了孩子。”我肯定地说。

三、人如同瓷器,幼儿时期好比制造瓷器的粘土

我曾告诉我朋友们,纵观有史以来的伟人和天才,他们大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倘若能给他们以再高明一些的教育,那他们一定会更伟大、更健康、更和善、更宽大、更出色、更聪明、更正直、更谦虚和更坚强。一言以蔽之,就会成为更加尽善尽美的伟人和天才。而一个人的品质如何,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幼年时期所受的教育如何。所以说国民的道德如何,取决于这个国家的人民对其子女的教育如何。在世界各地,人们崇尚不同的伦理,信奉不同的主张。威谦就曾经教导我们:“幼儿是成人之母。”此言确实千真万确,我们谁也无法否认,成人的基础是在小时候形成的。

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必须尽早开始,开始得越早,取得的效果就越显著,孩子越有可能长为接受完美的人。

四、我的教育理想就在于使儿童的潜能达到十成

我的教育理论的核心是:对儿童的教育必须与儿童的智力曙光同时开始。

那么,为什么早期教育能够造就天才呢?要明白这个道理,就要从儿童的潜在的能力谈起。根本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人生来就具备一种特殊的能力。不过,这种能力是隐秘地潜藏在人体内,表面上是看不出来的,我们称这种能力为潜在能力。

如何造就更多的天才呢?最重要的就是及早挖掘、诱导孩子自由地发挥出这种潜在的能力——天才。

五、儿童潜能的递减法则

需要提起诸位特别注意的是,儿童虽然具备潜在能力,但这种潜在能力是有着递减法则的。比如说生来具备100度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从一生下来就给他进行理想的教育,那么就可能成为一个具备100度能力的成人。如果从5岁开始教育,即便是教育得非常出色,那也只能成为具备80度能力的成人。而如果从10岁开始教育的话,教育得再好,也只能达到具备60度能力的成人。这就是说,教育开始得越晚,儿童的能力实现就越少。这就是儿童潜在能力的递减法则。

六、从儿子出生那天就开始教育

事实上,从生下来起到3岁之前,是个最为重要的时期。因为这一时期,孩子的大脑接受事物的方法和以后简直不同。

刚出生的婴儿没有分辨人的面孔的能力,到三四个月,或五六个月,就能分辨出母亲和别人的面孔了,知道“认生”了。但他这时并不是对面孔的特征进行了这样那样的分析之后才记住的,而是在反复的观察中,把母亲整个面孔印象原封不动地作了一个“模式”印进了大脑之中。

婴儿的这种模式识别的能力,远远超过我们的想像。对3岁以前的婴儿教育,就是“模式教育”。婴儿对多次重复的事物不会厌烦,所以3岁以前也是“硬灌”时期。婴儿依靠动物的直感,具有在一瞬间掌握整体的模式识别能力,是成人远远所不能及的。他的大脑还处在一个白纸状态,无法像成人那样进行分析判断,因此,可以说他具有一种不需要理解或领会的吸收能力。如果不把你认为正确的模式,经常地、生动地反复灌入幼儿尚未具备自主分辨好坏能力的大脑中的话,他也会毫无区别在大量吸收坏的东西,从而形成人的素质。

所以,模式时期决定了人的一生。

给3岁以前的模式时期“硬灌”些什么呢?大致是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反复灌输语言、音乐、文字和图形等所谓奠定智力的大脑活动基础的模式;另一方面则是输入人生的基本准则和态度。就像作者所说,天才如果没有经过后天的适当培养,也会成为普通人; 而像小卡尔这样的具有天生缺陷的孩子,经过后天的雕琢,一样可以成材,不过,这里,我更为感叹地是老卡尔维特先生对于儿子执着的爱和坚持的毅力。 所以说,不管我们的孩子出生时是什么样,只要作为父母的我们,用心去爱他们,精心的去培养他们, 孩子们长大以后一定会成为优秀的人。

在这里,我认为,优秀的人分为2种,一种具有优秀的才能,另一种具有优秀的品质,当然,二者兼有是我们每个做父母的心愿,但我的孩子将来二者有其一,我仍会很满足、很欣慰的。

读过这部分,我的另外一个感想,应该说启发就是, 对孩子的培养,宜早不宜迟。不管作者提到的“儿童潜能的递减法则”是不是正确, 但是尽早抓住孩子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尽早发现孩子在各方面的潜在能力,都是宜早不宜迟的。 不论宝宝是在计划内还是计划外来到我们身边的既然生育了她/他,就要做个尽职的父母。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