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持家事迹材料

来源:范文网 1.89W

勤俭是一种优良的传统美德,是我们的精神财富。本文是有关勤俭持家的事迹材料,欢迎阅读学习。

勤俭持家事迹材料

“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一句世代流传的千古名言,是古代先贤对后人的一种警示,也是留给后人的一种财富。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百折不饶、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崔明玲,一个普通的妻子、母亲正是秉承着这种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细心的打理着自己和谐幸福的家庭。

崔明玲,今年34岁,家住樊城区春园东路艺名邸小区,一个5岁孩子的妈妈,一名普通的社区工作者,虽然是一名80后,但是由于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从小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生活中不追求享受,穿衣打扮不和人攀比,不追求名牌、不追求奢侈,生活中一直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习惯,从不铺张浪费,虽然收入不高,但是凭着勤俭持家的优良美德,有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

虽然节约这种美德为世代中国人所崇尚,早在春秋时期,俭朴就作为一种公德,为智者仁人所大力倡导。《论语》中也有“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其中“俭”就是节俭。意思是孔子具有包括节俭在内的五种品德,所以能赢得人们的信任。奢侈浪费就是“亏夺人衣食之财”,侵害别人的生存权。《左传》中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把俭朴作为培养良好道德的基础,把侈奢看成是一切恶行的根源。多少年来,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艰苦朴素、勤劳节俭都作为一种被社会普遍认同的传统美德,得到倡导、保持和发扬。然而,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很多人已经不认同这种做法了,认为勤俭是以前没有钱的时候才提倡的,现在时代不同,有了钱了,就要懂得享受,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下,“勤俭节约”时下几乎成了“小农经济思想”的代词。奢侈被认为有“派头”,“节约”反被认为“无能”。有的人奢侈浪费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享受生活,尽情消费”,“好日子先过,超前消费”,“打肿脸充胖子,玄耀消费”。成为部分社会群体的“时尚”和生活理念。在生产生活中浪费水、电、油、纸的现象普遍存在。

然而崔明玲却不是不赞同这种说法,在家庭生活中特别注意在各个方面节约能源。在她的生活中节约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根本不需要刻意去做什么,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以做到勤俭节约。虽然现在的生活中自来水管一打开水就哗哗地流不停,与农村的水井相比省时又省力,但是她从不浪费一滴水,家里的厨房和厕所里一直放着几个大大的水桶,用过的水也不是随着下水管道流走,而是被放进这些大桶里用来拖地、冲厕所,进行二次利用;家里用电也是本着节约用电的原则,到哪个房间开哪个房间的灯,房间里没有人,就把灯关掉,家用器不用的时候,随手把电源拔掉,而不是像有些人,任电源一直插着。

不仅如此,她还经常到网上或者别人那里学习一些勤俭节约、废物利用的好方法,用到自已的生活当中,始终坚持“低碳生活”。比如:每天的淘米水不倒掉,用来洗手擦家具,既干净卫生,又自然滋润;将废旧报纸铺垫在衣橱的最底层,不仅可以吸潮,还能吸收衣柜中的异味;出门购物,自己带环保袋,无论是免费或者收费的塑料袋,都减少使用。 出门自带喝水杯,减少使用一次性杯子;还经常利用家里的废旧物品给儿子做成小玩具或者是做成小工艺品装点房间,即变废为宝又充满了创意的`小欢乐。刚开始丈夫对她的这种生活方式很不理解,认为家里虽不是大富大贵,但也是吃穿不愁,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她虽然没有当面反驳,但也没有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渐渐地用自己的习惯影响着家庭里的每一个人,特别是对年幼的儿子更注重这方面的教育。给孩子买衣服从来不追求大品牌,名品牌,而是选择穿着舒服,美观大方的,她常说的一句话是“小孩子穿衣服不需要品牌,不需要华丽,只要穿得舒服、穿得干净就行了”。有一次全家外出去吃饭,年幼的儿子看到什么都想吃,爷爷奶奶也惯着孩子,买了很多,吃到最后,还剩下许多,怎么也不肯吃了,她就给儿子讲小时候在农村种地怎么辛苦,庄稼种出来做成食物怎么不容易,还教儿子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诗,让儿子小小年纪就懂得珍惜,懂得节约,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一开始家人都对她这种做法不理解,觉得对一个这么小的小孩要求太高了,可看着孩子越来越懂事,习惯也越来越好,也慢慢接受了,并且对她勤俭节约、“低碳”的生活习惯也越来越理解。

节俭是一种美德,是每一个人都应拥有的品质。是一种不竭的财富。无论是在艰难困苦的逆境之中,还是在条件优裕的顺利之时,这种道德要求都不会过时,也不应当过时。勤是甘泉水,俭是聚宝盆。节约不仅是在物质条件匮泛时的权宜之计,而是一个优秀民族所必须具备的道德品德和精神状态,也是一个进步社会所应当倡导的文明风尚,更是一个普通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正是秉承着这种精神和做法,她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家庭生活也越来越来幸福和谐。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