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改革高效课堂论文

来源:范文网 1.89W

一、区域性范式研究与个性化风格创立的有机统一

课堂改革高效课堂论文

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特别是在改革实验之初,在各自的区域里帮助教师总结一些基本的课改操作规范,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很有必要的。经过长期总结和提炼地域特色,酒泉市涌现出“三三六”和“教学练案6+6+1”等一批有代表性的课堂教学优化模式。“三三六”即“三学、三化、六步”教学新模式:以“个人预习自学——小组讨论互学——教师精讲导学”为课堂结构;以“亲情化、严格化、个性化”为特色课堂管理机制;以“引言——明确目标——引导自主学习——精讲点拨——测评反馈——总结提升”为课堂组织教学六环节。“教学练案6+6+1”课堂教学模式即:“教”,按照认知学习目标——预习成果展示——课堂学习研讨——当堂训练检测——反馈小结提升——新课预习指导等“课堂教学过程六环节”去组织;“学”,按照确定目标——独自学习——同伴同学——组内互学——反馈讨论——修正提升等“小组合作六环节”去引导;“教与学”依据个体差异开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确保完成不同的学习目标。范式研究成果的推行主要依托“四课”活动进行。即通过各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上高效课堂示范课,为教师提供“范例”研讨课,突出引领性;开展教学竞赛活动,推出一批高效课堂的评优课,突出激励性和观摩性;在校本研修小组内,教师人人上专题研讨课,为教师拓宽“个性”升华的反思空间,突出提高性;实行检查性听课,课后及时点评,长期跟踪指导,促使教师学以致用,保证教学研究成果常态化。

教师劳动具有显著的个性化特征。在区域性推进高效课堂改革的过程中,基本的“范式”是必要的,但不能僵化。比起区域性的范式研究来,个性化劳动创造更加重要,更是区域推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酒泉市从建立制度入手,深入开展“校本教研”,引领改革顺利推进。一是课题立项评审向“校本教研”倾斜,强调校本教研以课例研究为主,侧重行动研究、叙事研究、课后反思,用身边的`研究成果指导改革实践。二是以专项课题的形式,对教学任务不能按时完成、备课负担加重、学生两极分化现象扩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在考试中难以充分发挥等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一线教师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三是“请进来,走出去”,与先进地区学校建立“姊妹学校”和“友好学校”联系,派教师到先进地区挂职学习,开展校际间、县区间互访研讨,进行现场“观课”和“研课”活动,增强教师驾驭课堂的实践感知,拉近教师与教师心中偶像名师的距离,增强投身改革的信心和力量。四是在“示范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程式中,推行教师“青蓝结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手拉手”等教研形式,加大个案研究典型化的力度,并让每位教师每学期人人都上一节公开课,作为典型案例,组织实验小组的老师进行个案剖析研究,让教师在实践中自我剖析、自我修正、自我重塑。

二、课堂改革的实验推广与社会化评价导向的深层契合

到目前为止,高效课堂改革的预期目标并没有完全达到和实现,根本原因除了传统教育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以外,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评价则是长期戴在教师头上沉重的精神枷锁,制约了改革的纵深发展。为此,酒泉市积极探索建立以成长记录为主要形式的综合素质评价方式方法,一步一步地推进教育质量评价改革。成长记录除了记载学生的生理、身体健康状况等基本信息外,重点载入学生成长中的小事件、小故事和小制作、小实验;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角色分工、角色任务完成情况和主动发言次数;学生每月的质性表现、每次考试成绩记录及分析;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网络学习等综合实践活动情况。这种记录和评价,就是从学生自我成长的路径中给予“过程性激励”,把学生“卷入”到“做科学”的环境氛围中,激发学习内驱动力。

这种评价也就是让学生成长过程“个性化”、“具体化”、“形象化”,记录“卷中有人”,评价“人有特点”。要真正解决教师长期以来带着“镣铐”应对课堂教学改革问题,从应试教育的桎梏阴影中走出来,增强教师参与改革的信心和动力,除了充分利用已有的学生成长记录评价工具以外,还必须全方位地开展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要将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注重促进学校建立质量内控机制,改变过于依赖外部评价而忽视自我诊断、自我改进的做法。从课程改革的角度,有必要对课堂教学评价做进一步探讨。从赢得家长和社会支持的角度,迫切需要加快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兴趣特长的考查。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