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书籍作文汇总6篇

来源:范文网 1.48W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书籍作文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书籍作文汇总6篇

书籍作文 篇1

“文章是案头的山水,山水是地上的文章。”每当读到清朝大诗人张潮的句子,心中总是有一种不可名状的兴奋。这种兴奋,是诗词赋予我的神奇力量。

如果说诗是山的话,那么词便是水。诗是沉稳的,句句对仗工整;词是灵动的,字字意蕴深厚。就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让我沉醉其中。

我喜欢在落雪的黎明,泡一杯香茗,捧一本诗集,陶醉于满屋书香的氛围。撒些许茶叶于那锃亮的茶杯中,热水流入,那干瘪的茶叶就沸腾舒展,碧生生地还原出生命那浓缩之绿。浓香的茶,伴随浓香的书,就这样源源不断地灌输到我的生命与灵魂中去。似乎觉得,字里行间皆为层叠之青山,潋滟之绿波。

“自古逢秋悲寂寥”,这是千千万万的游子共同的心声。但是,你——刘禹锡,独与他人不同。就凭你的“我言秋日胜春朝”,你内心深处的乐观与坚强毫无曲折地展示给世人。自古以来,秋季总是被世人视为悲季,将那黄叶落入泥土中联想到自己漂泊孤旅,甚至死后也不能归入乡土。但龚自珍认为:黄叶虽落,也要将自己最后一丝力量融入土地,肥沃土地。待到来年之春,“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这悲美相间的季节里,刘梦得先生久久巡望天际:“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是何等的洒脱。

一缕幽香悄然逸出。循着香味寻觅,一座草舍逐渐清晰于眼前。屋后是一片花园,许多花园,许多花儿都已凋零于泥土中,唯有几朵雏菊仍傲然挺立。一位老者的沉沉低吟,不绝入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摆脱了世俗的纷扰,你隐居于此,功名利禄丝毫撼动不了你清高自洁的心灵。“我独爱菊花”。手捧一杯菊花茶,遥望远方,对天遥想,参悟人生,这是种悠然、超脱、不惧一切的豪迈。

似乎所有的诗词都能滋养我的心灵,给我无限的启迪。我欣赏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明快清朗,读他的诗,意深情浓;我偏爱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奇特思绪,读他的诗,激情飞跃。在风和日丽的春日,我看见乌云受到阳光的净化后变成天上的鲜花,便不再拥被于床,起身体验“燕草如碧丝”的美景,拥有“雨中春树万人家”的快乐;在萧瑟的秋风中散步,忽见老杜招手,“举杯邀明月”,太白潇潇洒洒地走来,让我与他一起体验“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壮志豪情。

朋友,在如歌的青春岁月里,让书籍来点缀吧。“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小说会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散文可以让我们的心灵翱翔,但我对词情有独钟。它洗尽我心灵的尘埃,提升我们的灵魂,如一盏不灭的明灯,照引我走向远方的路!

书籍作文 篇2

书本,是极其重要的东西,虽然不贵,但它储存着浩如烟海的知识,甚至可以和极其珍贵的金子相比。刘向说过,“书如药也,善读可以医愚。”的确,书籍上记录着从古至今发生的许多事。大量的课外阅读,还可以提高你的写作水平,让你的知识面更加广泛。

我也十分喜爱看书,常常是在书店见到一本精彩的书,就爱不释手,执意要看。末了,还要叫妈妈掏钱买单,这才罢休,心满意足地回到家,欢天喜地地翻看起来,享用我丰富的“精神食粮”。

作业做完,我总会从不堪重负的书架上悠哉游哉地抽出一本书,往懒人沙发上一“瘫”,津津有味地看起书来。我看每一本书总是十分“公正”,看完这本,我就会在心里记下日期,而后开始看其他书,在一段时间内不重复看这本刚看过的。这样的阅读习惯令我不会觉得“只有这几本书是我爱看的”。这样一来,我就不会“看了这本忘了那本”了,可以温习一下其他书的内容。

有时,我看书会到“废寝”的地步。一天晚上,我坐在床上津津有味地翻阅着一本大部头的《爱上经典》,里面收录的名家的经典名篇令我欲罢不能。看着看着,明明知道不早了,但还是不肯将目光从书上移开看看时间。妈妈在她的卧室大声说:“睿忱,十点半了!睡了吗?灯赶紧熄了,该睡了!”我心中一惊,忙一拉衣袖,将手表露出来一看,不错,果然十点半了。我脸一黑,在心中大喊不妙,明天又要顶两个黑眼圈,上课没精打采了。

果不其然,第二天一早,我赖了半天床,上课也似“小鸡啄米”,头一点一点的,昏昏欲睡。好不容易熬了一上午回到家,妈妈带着几分怒气训斥说:“昨晚睡得迟了吧,今天上课没精神了吧?该看书时不看书,不该看时又来兴致。”我赶紧灰溜溜地背着书包,躲进房间解决作业去了。

什么,你还想知道我和书的更多故事?不了,我先去看书啦!

书籍作文 篇3

今天我读完第一本书,《三国演义》第一辑。这本书写的是东汉末年,天下 大乱,魏国、蜀国、吴国、三个国家打打杀杀都想统一世界。看了这本书看我的感想是做人要和睦相处不能打打杀杀,不应该用三国演义武力解决,应该用智慧解决,这样才能统一世界。同时我也了解了中国的一段历史

书籍作文 篇4

我是一个性格外向的小女孩,我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经常看着看着就忘了时间,看书就一下子变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这些读书名言,推动着我的读书步伐,让我读了许多许多的书籍,这些书籍陶冶了我的情操,开阔了我的眼界,让我的生活丰富多彩,让我知道了世界上的许多许多事情,也让我知道了世界上那么多名人是怎么成功的。

读了怎么多书,我可认识了不少的书中人物,读了《夏洛的网》我认识了乐于助人、对朋友忠心耿耿的夏洛,幸运的威尔伯,读了《亲亲我的妈妈》我认识了孤僻的赵安迪,和他有轻微仰郁症的母亲,读了《我要做好孩子》我认识了正直的作文大王金铃,读了《今天我是升旗手》我认识了爱做好事的肖晓……

读了书,就要用书中的好词好句,不用的话,这本书就是白读了。我读了那么多书,当然要用书中的好词好句,所以我写作文时经常用那些书中的好词好句来充实我的作文。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一定要多读书,这样我们的`作文一定会越写越好。

书籍作文 篇5

我喜爱书籍,仿佛我与书有着不解之缘;有着某种联系;就像亲兄弟一样,谁也不离开谁。我家里的书那可是一个字——多!你看吧,我的书架上放满了书,他们你拥我挤,最后终于挤到了书架;你看吧,那个大柜子,也都装满了书,有绘本、名著、小说、童话??????

可谓是应有尽有;还有呢,你瞧瞧,我只要有时间,我就会泡在书堆里,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

其实,我以前不爱读书,看见那厚厚的,没有图片的书,我就像面对仇人似的,面对着它们。自从那一次,我就不由自主地喜欢上了读书,在面对书时,我不像曾经那样面对的是可憎的仇人,而面对的是一位知识渊博的老人、我的亲人、我的兄弟。

那次,我看哥哥看一本故事书,我便嘲笑道:“哈哈!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还看书啊?书有什么好看的?我就不知道了,你和爸爸妈妈怎么都爱看书?”哥哥一阵大笑,对我说:“哎,看书对你好。”说着,给我拿了本故事书。我认认真真地看着,不知不觉中,便被书中的情节深深地吸引住了,打动住了。

有一次,我在看一本名著时,哥哥叫我下去玩儿会,我没有答应,便又埋进书堆里。哥哥气急败坏,东想西想对付我的招术,只见他阴阴地一笑,我看见了他一肚子的坏水,哥哥一定想到了对付我的办法。我一定不会让他得逞。吃饭时,哥哥狼吞虎咽,一下子就把饭吃光了。而我却慢吞吞地吃着。当我听到书房的翻书声时,习以为常便不去想这些了,又继续吃了。我怎么也没有想到,哥哥的所作所为,是为了报复我刚刚没与他玩儿的恶作剧。

吃完后,我便进书房看书,当我一走进去,我一下子惊呆了:书被人翻得凌乱不堪!我把书整理后,发现少了那本名著!我一愣,心惊肉跳,忐忑不安地想:“好端端的书怎么会不见了呢?”,我蹑手蹑脚走到哥哥的房间,只见哥哥拿著名著东躲西藏的。我十分生气,大声喊道:“哥哥,你好狠毒!不就是没和你玩儿吗,有必要藏我的书吗?哥哥回头一望,正好看见我那怒目圆睁的表情,他语无伦次,用着可伶的眼神望着我,结结巴巴对我说:“弟,对不起,我这只是恶作剧。我以后便不这样了。”我一把抢过书,抱着书,仿佛抱着一个小宝宝。我还不解气,带着点要哭不哭的神情,恶狠狠地对哥哥说:“你给我记着,如果我没发现,我的书会怎样?这是我的第一次警告你,也是最后一次警告你!”哥哥埋着头,好似做错事后的那个等着大人们罚他,责骂他的那个可伶小孩。我心一软,便独自走了。从此,哥哥就再也没有搞过类似的恶作剧。

我爱我的书籍,我和书籍,犹如血脉相通的亲人,犹如形影不离的朋友,犹如助我进步的良师………。

书籍作文 篇6

世纪末的激流岛,黑夜的眼睛亮起,急切地向天空寻章摘句;大变动的时代语境下,我们依旧执着地寻找光明,渴望从触碰文学中体察爱与诗性。在对阅读的“生态关怀”中,书籍正朝我们走来,以更近的姿态,融入我们的生命脉络。

作家唐诺有言:“好的读者应该勇敢些、坚韧些,走向那不作声、不叫嚣的寂寞书架一角。”的确,书籍、文学,从不搔首弄姿,长期以一种近乎“高冷”的姿态摆渡于生活迷津中。二十世纪初,阵阵《热风》刮过精神荒原,文学成为鲁迅先生用以“引领国民性的灯火”;上世纪下半叶,书籍的社会功能被畸形膨胀,“伤痕文学”“寻根文学”等被抬高为时代的号角与旗帜。过犹不及,反向的思潮因而生发,我们开始质疑文学救赎的功能是否纯属妄念,“读书无用论”也已悄然流行。当文学的意义被过分放大后,读者甚至产生了“阅读信心匮缺”,在对文学“距离甚远”的思维定势与刻板印象中,书籍难逃被束之高阁的命运。

可喜的是,今天,文学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驰入我们的视野中。或许,明史也曾冷清寂寞,《明朝那些事儿》却能拨开历史的云翳;或许,金朝仅是教科书上一个模糊的符号,《射雕英雄传》却再现了剑影斑驳的朝代风云。而这也是学校提倡阅读,设立读书心得分享会的初衷——将书籍与个体的人文感悟相关联,触发植根现实的心灵体验,而非带来文学与现实的脱节。

人文学者赵越胜曾在《燃灯者》中,大力倡导与周辅成先生研读伦理学经典般的“严肃阅读”。但,将视线放宽至现实议题中,对“严肃阅读”的推崇使众多带有趣味性的“白话史”、“武侠小说”沦为口诛笔伐的对象。然而,多数雅俗共赏的文本,都并非在倡导“低幼化”,摒弃沉潜深流的思考,而是在更广泛的社会基础中,在贴近受众的姿态下散发灵性、传播多元。

调试与彷徨的转型时代,文学将以何种姿态面朝我们?是并肩而行,抑或是渐行渐远?于我而言,我更偏爱一曲与日常相应和的牧歌,一种来自“精神共同体”的启蒙。诚如社会学家齐泽克所言:“当你在自己日常生活体验中都能看到某个哲学家诸概念的痕迹,那个时候,你才能确认你对那个哲学家的真爱。”

从最远到最近的碰触中,我们方能感受到文字最坚实的力量,觅及精神原野上最静美的乡愁。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