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组座谈教学法在大学课堂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范文网 6.39K

论文摘要: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课堂教学中,引入专题组讨论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专题组座谈教学法包括讨论主题与讨论时机的选择、相关文件资料的准备等准备工作,并需要对主持人进行选择与培训、拟定主持人提纲、组建讨论小组、明确讨论秩序与讨论时间、提交讨论成果文件并进行展示。教师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起指导与监督作用,并对专题组讨论结果进行质量评价。专题组座谈教学法与无领导小组讨论教学法在主持人、适用对象、所需文件、讨论结果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

专题组座谈教学法在大学课堂中的应用分析

论文关键词:专题组座谈,大学课堂,无领导小组讨论,主持人

一、专题组座谈教学法意义简析

专题组座谈(focusgroupdiscussion)是由训练有素的主持人以非结构化的自然方式对一小群讨论参与者组成的小组进行访谈,主持人引导讨论,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交流而获得关于某一领域的信息。主持人鼓励小组成员谈论研究人员所感兴趣的一系列话题,来获得小组成员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见解,并互相评论。

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课堂教学中,引入专题组讨论有着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RobertMerton(1987)称专题组座谈是“一套用于收集和分析定性资料的程序”,专题组座谈教学法的理论意义在于通过这一程序实现对参与讨论者的某一领域知识和技能的认知、学习和训练。小组讨论的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这一方法的价值还在于自由的小组讨论经常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发现。对于大学高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已经修完相当部分的专业课程,具有与他们所学专业知识相关的某个专题领域的一定的知识和见长,因此就基本满足了专题组讨论要求组员应具有某一特征同质性的条件。同一或相似专业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就自己专业中某一领域的问题进行开放式的探讨、交流、交换意见,可以促进学生对自己专业领域中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次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锻炼的难得机会。

专题组座谈教学法的实践意义在于,这一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包括主持人的选择与培训、以及专题组座谈活动的举行,是围绕着某一特定的课堂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任务而开展的,它是一种特殊的课堂教学实践,也是被充分调动了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学生学习实践。学生在这一活动中得到了锻炼,这种锻炼不仅表现在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梳理上,还表现在对活动的组织和参与上,如主持人的主持技术与技巧、小组成员的发言与讨论技巧等,有助于他们在将来的工作中处理好会议与工作的讨论和主持,对丰富他们的人生阅历、工作阅历和经验有着积极的帮助。

二、专题组座谈教学法的应用分析

(一)准备工作

1.讨论主题的选择。

要使专题组座谈达到预期效果,教师交给学生讨论的问题必须是与本专业课程相关的、有较大讨论价值的问题,有着一定的专业价值含量和适当的难度。它值得花费一定的时间去准备和组织,同时又具有可讨论性,能够激发小组成员的讨论热情,发挥集体智慧,而非是一两个人三言两语就能讨论完毕的一个问题,大家在这一讨论过程中收获较大。

2.讨论时机的选择

专题组座谈教学方法的准备和实施需要一定的时间,其实施成本较大,因此并不是有机会或有问题就采用专题组的形式组织学生加以讨论。在教学的过程中得出规律性结论之前、在理解知识点的关键处、在教材出现难点,学生思维受阻时、在某一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或者空白时,以及对某一专题的学习与探讨需要大量知识准备等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专题组座谈教学方法。教师一定要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明确讨论的内容、范围、要求,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

在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专题学习的机会并不少见,当遇到合适的专题,对它的学习和探索需要大量的知识准备和知识运用,同时又能发挥小组集体的力量集思广益,能够获得对问题更多的见解时,就适合采用专题组座谈的教学方法。就某一专题让同学们各抒己见,发表自己对问题的观点和看法,可以获得每位同学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拟采取的解决方案以及解决问题所用的知识点和方法;同时,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个人对其他同学的提出的不同观点和看法以及解决方案、解决问题的方法等会进行主动的思考、比较与反思,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看法也会对自己有所启发;最后,大家要对讨论过程中所产生的观点和看法进行梳理、总结和归纳,并最终形成对问题一致的看法和统一的解决方案,这样不仅促进了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还锻炼了同学们学会开发利用伙伴资源、群体资源及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3.文件资料的准备

专题组座谈教学法中的文件资料包括教师教案和主持人提纲。教师先编写好开展专题组座谈教学的教案,对专题组座谈的讨论目的、讨论内容、讨论实施等进行事先的统筹安排。

(二)讨论的组织

1.主持人的选择与培训

专题组很难主持。具备所有必须的技巧的主持人很少见,但专题组讨论结果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持人的技巧。因此,必须慎重地对每个小组的主持人加以选择。小组的主持人应该是对所要讨论的问题有着一定的知识和见解,这样才能够理解和吃透问题,并能自如地面对小组成员所提出的各种观点和看法,分析小组成员提出的观点是多数人的观点还是少数人的观点,最后还能对存在着分歧的讨论结果加以总结和归纳,引导组员形成对问题的一致看法。同时,主持人的主持技巧还应是小组成员中最好的。一般情况下,为了使专题组讨论获得较好的效果,教师要对各个小组的主持人进行必要的培训,使他们具有以下关键能力:

1)和蔼、坚定。为了产生必要的互动效应,主持人必须将适度的超然与热情结合起来。

2)宽容。主持人必须对小组采取宽容的态度,但应对瓦解小组热情或目标的迹象保持警觉。

3)参与。主持人必须鼓励并激起强烈的个人参与。

4)不完全理解。主持人必须表现出不完全理解来鼓励小组成员将泛泛的评论具体化。

5)鼓励。主持人应鼓励不响应的成员参加。

6)灵活性。主持人必须能在小组讨论出现偏离时修改原定提纲,并当即拟定新的提纲。

7)敏感性。主持人必须足够敏感,将小组讨论引导在既具有理智又有激情的水平上。

8)目标性。当讨论离题时,主持人要使小组成员再次集中在讨论主题上。

2.主持人提纲的拟定

主持人提纲的拟定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它是针对本次讨论的主题而设计的,是为了获得对问题的探索性认识而拟定的一系列问题,是一份半结构化的、粗线条式提纲,是小组讨论的纲领文件和讨论指南,它以有助于小组成员围绕提纲展开集中讨论。当讨论离题时,主持人提纲也有助于引导小组成员的讨论再次集中在讨论主题上。每一个小组的主持人提纲的内容可有些细微的差别,以体现出小组对问题的个性化看法,但在覆盖的主要问题上应大致相同。提纲的内容包括讨论的目的与主题、准备讨论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希望达到的目标。

3.讨论小组的组建

在科学研究中,一个专题组应当在人口统计特征与社会特征上保持同质性。小组成员间的共性可以避免由于枝节问题所致的冲突。实施专题组座谈教学,同样应注意小组成员的共性问题。小组成员来自于大学高年级相同或相似专业的学生,他们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积累,对许多问题上有着自己的一套看法,具备了一定的反思能力,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对所要讨论的主题有着至关重要的共同体验,在此情况下对自己所学专业领域的问题的讨论才可能会富有成效。小组规模以8~12人为宜。小组中除了需要一名主持人外,还需要一名对小组讨论内容进行及时记录的记录人员。

4.讨论秩序、讨论时间的明确

专题组座谈教学法小组讨论的秩序包括讨论的物理环境、讨论的纪律、讨论的时间长度等。讨论应在一个轻松的、非正式的环境中进行,而不应有监控者监控讨论者的一言一行,以鼓励小组成员进行即兴言论。在只有学生和教师在场的教室或会议室就是一个理想的场所。专题组讨论要说是有纪律,纪律也就是小组成员要和睦相处,可以就问题进行任何形式的发言与讨论,但不应影响、干扰其他小组的讨论。小组讨论时间一般以1-2小时为宜,以吃透问题。同时,一次课堂教学中小组的数目不宜过多,以便教师能够照顾的过来,最好的情况是每2~3组配备一名指导教师。

5.教师在小组讨论过程中的指导与监督作用

专题组座谈教学法是一种教学形式,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首先是对专题组座谈法本质的了解,最重要的是对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进行了自主地温习、梳理、统筹和应用,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生自主学习形式,发扬了教学民主,有利于克服“填鸭式”单一灌输教学的弊端。但它并不意味着就可忽视教师在小组讨论中重要的并且是不可缺少的指导作用。在要讨论问题的专业领域有着较深造诣、知识丰富、眼界宽广的教师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调控讨论的方向和进程,对讨论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要适时进行“点拨”和引导。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打断讨论进程以纠正出现的错误,也可以在讨论结束后进行评议与总结。打断讨论并没有挫伤学生讨论的积极性,相反在多数情况下,学生在被纠正后讲话的积极性更高。因为这时学生觉得教师在注意他们的工作。同时group—work也分摊了压力,并且课堂讨论是在融洽的气氛中进行。

要避免“假讨论”、“伪讨论”,一方面需要主持人的主持技巧,另一方面需要教师的必要的监督。教师在小组讨论中不应只是指导者,还应是监督者。对于不认真参与讨论或做与讨论无关的事情的,教师都要及时的给予提醒。

(三)讨论结果与质量评价

1.讨论成果文件与展示

专题组讨论的结果要一定的成果文件来体现。首先就在于在专题组讨论中得以完善的主持人提纲,其次是小组讨论结果的书面总结报告。每个小组应推选代表就本组讨论情况与讨论结果进行公开展示和说明,必要时可由本组成员进行展示的补充。提交讨论成果文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小组的“假讨论”、“伪讨论”,使每个小组都有一定的任务要完成;公开展示和说明讨论结果也给了学生表现自己小组的机会,调动了小组讨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质量评价

专题组座谈教学法的实践表明:教师及时对专题组讨论的结果进行评价是必要和必须的,每一个小组都希望自己的讨论过程及讨论结果受到教师的关注及评价。教师在评价时,应以鼓励为主;对专题组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应给予积极引导。教师至少应从二个方面对专题组讨论进行质量评价:首先,主持人的主持情况及组员的参与情况,应对积极主持及热烈参与讨论者给予肯定,以及对应付了事或消极参与者给出提醒式批评。其次,讨论成果的评议,应对每一个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分析、评价与总结,指出存在的个性问题;并指出所有小组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要起到为学生指点迷津的作用。

三、专题组座谈教学法与无领导小组讨论教学法的比较

通过分析专题组座谈教学法的意义以及其实施过程,可以得出高校课堂教学中的专题组座谈教学法与无领导小组讨论(leaderlessgroupdiscussion)教学法有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持人。

两者差异之一在于前者有主持人,而后者没有。专题组座谈教学法的效果好坏与主持人有极大的关系。主持人对所要讨论的某一专业领域是否有一定的知识和见解非常重要,主持人必须要理解座谈的目的,这关系着主持人能否能理解小组成员间互动的实质;同时,主持人还需要经过适当的培训,具有相应的主持技巧和经验,如善于提出问题等,以便能恰当地把握和引导整个讨论进程和过程,使小组成员讨论富有成效。无领导讨论中小组成员的地位都是平等的,讨论过程中并不选用任何一位讨论参与者当任主持人、组织者或领导者。

2.适用对象。

两者的另外一个差异是专题组座谈教学法尤其适合于高年级学生对专业课知识的学习,或者说与无领导小组讨论教学法相比,对专业课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专题组讨论方法更为有效。专题组座谈的一个基本要求是组员具有某一特征的同质性,正是这种组员来自于同一专业领域或相似专业领域的同质性要求,讨论会更有成效。无领导小组讨论是松散群体讨论方式,小组成员可能是来自于一个专业,也可能是来自于不同专业、临时组成讨论小组。无领导小组讨论更适用于对更为宽泛的而非是某一专业领域的问题的讨论,并且该讨论形式几乎在各个年级、各个学习阶段的学生都应用过。

3.所需文件。

两者的第三个差别是专题组座谈方法需要拟定座谈详细目的的清单,以使所有的组员都清楚座谈的目的和重要性;还要拟定供主持人在座谈中使用的、详细的主持人提纲文件。主持人必须清楚地了解如何使用这些文件。无领导小组讨论则没有这些文件,小组成员围绕一个被事先拟定的问题进行讨论,各抒己见,发表看法。

4.讨论结果。

专题组讨论的最终结果是小组成员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形成对问题的一致看法。虽然在讨论的过程中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和观点存在分歧,但主持人要努力对小组的发言进行总结并促成小组成员对问题达成共识,以便解决所讨论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小组成员在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进行了梳理整合和统筹运用,以解决问题。最终,专题组座谈要提交讨论成果文件,这个文件反应了小组讨论的结果,是小组集体智慧的结晶。无领导小组讨论不以形成共识性的结果为要件,它注重的是对小组成员个体的锻炼与考核,在小组的力量与智慧方面未给予充分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Naresh K. Malhotra著,涂平译.市场营销研究:应用导向.5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 徐月琴.“小组讨论”需要什么[J].教学与管理

3 罗斌.高等教育无领导小组讨论适用范围举要[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4 黄小莲.关于“小组讨论”的理性思考[J]浙江教学研究

5 蔡巧玲,杨文卓,李海丰,宋浩明,张国锋,王金红. “以问题为中心”的小组讨论法教学的探索和实践[J].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6 Asbury, J.-E. Overview of Focus Group Research [J]

7 阮忠,黄敬亨.专题小组讨论法[J].中国健康教育

8 郭嘉.高校小组讨论式教学中应注意的细节[J].继续教育研究

9 黄小青.小组讨论的现状分析与有效性策略探讨[J].英语教师

10 龚茁,陈赛君.任务型小组讨论中“真实交际”的实证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1 罗祖兵.小组讨论学习的误区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