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认识》课后反思

来源:范文网 1.51W
《长方体的认识》课后反思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是学生对图形认识的一个转折点,学生由原来的平面图形将过渡到立体图形。这一节也是学生学习其它立体图形的基础。对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更是一个质的飞跃。对于那些空间能力构建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本单元的学习是有一定难度的。而对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充分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虽然说长方体在学生的身边随处可见,但是要发现它的特征,还是不怎么容易的。基于此,我没有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整合到一课时进行教学,而是对它们采用各个击破的方法进行教学,我想:分开进行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因为朴实的课堂教学不是看教学预案的精彩演绎,而是应该看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应该掌握的知识,是否在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得到了真正的提高。所以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一课时注重做到以下几点:

《长方体的认识》课后反思

1、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在生活中的具体模型中抽象出数学模型,首先我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已经了解了哪些知识?从中找到教学的`连接点,然后以此组织教学。

2、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在让学生回顾观察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这一问题,得到结论:最多能同时看到3个面。顺势出示长方体的直观模型图。通过对长方体模型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等环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在探究长方体特征中,我先与学生认识面、棱、顶点,然后把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结合长方体事物模型,在小组内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发现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学生在自主操作,合作谈论中很快发现了长方体的很多特征,如:长方体有6个面在,12条棱,8个顶点,相对的面的大小相等,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还有的发现特殊的长方体除正方体外的四个长方体完全相同,这也为后面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做铺垫。在汇报交流中他们彼此分享的学习成果,我想这样发现的特征学生肯定是印象深刻。

3、在练习中注重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如在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棱的特征以后,我增加了一些题目,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求棱长总和;已知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求棱长。通过学生对长方体“棱”的认识,让他们先独立完成,然后在汇报交流,集体订正,进而,出示类似的练习及时巩固,从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的准确率很高。

4、注重知识的层次性、条理性。在研究长方体特征时,我让学生分别从面、棱、顶点三方面去研究,学生对于研究有了方向。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结束后我组织学生有条理地总结,并有条理地板书。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经历了数学探索的过程,在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积极性的同时,为他们创造了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知识建构过程。

《长方体的认识》课后反思2

在随堂听课活动中,宋主任、吴主任听了我一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的练习课,课后两个主任分别对我进行了评课,从评课中,我找到了自己的不足,现反思如下:

1、不局限学生思维,给与多种方法,在计算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时,还可以长×4+宽×4+高×4,对于不同的学生要求不同。

2、重要知识点没有给学生,在求棱长总和的练习中,没有设计到求特殊的长方体的棱长总和,这样,也是为求特殊长方体的表面积打下坚实的基础。

3、练习还应再深挖,整节课涉及到的练习题量不多,还应再与生活密切联系,设计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在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时,可指名说,或是同桌说,尽量不要全班齐说。在学生汇报时,教师可以说:“你们小组的其他成员还有补充吗?”“其他组还有不同意见吗?”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而不仅仅是汇报的那几个人或几个组,要全面关注。

5、在板书时,要把整节课的脉络板书出来,,可以随着学生的回答,把重点词、字写在黑板上,这样学生们一节课下来,通过看黑板也能知道整节课的重点学习内容。

6、在判断题的处理上,不用每一道都给与讲解,讲解一些有争议的题,这样也能节省一部分时间,为后面的练习腾出时间。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把不足的地方加以改进,不断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