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范文

来源:范文网 1.88W

摘 要: 特色专业建设是一项涉及专业建设多方面创新和变革的教学改革活动,其指导思想影响着学校专业建设的方向、进程和绩效。对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进行分析,从专业建设的内涵、定位、参与度等方面,阐述了目前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

对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范文

关键词: 地方高校; 特色专业; 建设; 特色专业建设

Thought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specialties in local university

Xie Kai, Li Tong

Abstract: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specialty is a major construction activity, which involves many aspects of innovation and change. Its guiding thought influenced the school of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direction, process and perform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specialty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alyzed. From the connotation, specialty construction location, participation and other aspect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specialties in local university at present are expounded. Some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re given.

Key words: local university; characteristic specialty;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specialty

0 引言

教育部在2008年10月《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中对特色专业的定义,即:“特色专业是指充分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获得社会认同并具有较高社会声誉的专业”。

根据我国高等院校的具体情况,不同层次的高校,特色专业的概念应有所不同。对于国家重点大学,如“985”或“211”大学,特色专业应当是指其专业办学条件、建设水平、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成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等在国内外达到较高水平或者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和知名度的专业;而对于普通或地方高等院校,应根据院校的办学实际,特色专业是指高校在办学过程和专业建设过程中,其办学理念、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验室建设等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达到较高水平及培养出的人才具有明显特色,获得社会认同并具有较高社会声誉的专业,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等特征。

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过程中仍存在定位不准确、专业建设的针对性不强、没有形成明显特色等问题。因此,本文着力探讨地方高校在建设自身特色专业时产生的问题及其原因,以期对于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提出实用性建议。

1 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高校办学思想缺乏前瞻性[1]

近年来,地方高校发展迅猛,许多学校开设了从未涉足的专业。地方高校要想取得长足发展,不仅需要学校办学层次的提升,更需要科学的办学思想,从长远出发,综合自身的实力与水平,立足地域实际和地方需求才是正确的办学思想。特色专业建设是一项涉及专业建设多方面的创新和变革的教学改革活动,其指导思想影响着学校专业建设的方向、进程和绩效;而从实际来看,一些地方高校缺乏长远的发展目标,不能有效地因势利导把握机遇,也没有在专业建设和教学理念上实现变革,更没有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因此,高校的发展磕磕绊绊,不但没有取得应有的发展成果,反而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一些地方高校难以强化特色专业的建设。

在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许多地方高校急于大规模扩建,通过增加专业数量的模式实现专业建设。所以,地方高校常因“贪大求全”而造成学校综合质量下降,阻碍了特色专业的建设。对于所确定的优势、特色专业,如何更加紧密地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发挥地方优势,办出高校特色等方面的研究还没有跟上,尤其是如何使特色、优势专业在和其他专业的相互竞争中真正形成优势和特色,从而带动相关专业的发展,提高整个学校的办学水平还面临着一些问题[2]。

1.3 特色专业的特点不够明显

特色是特色专业建设的灵魂,特色的定位是特色专业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特色专业定位应以市场价值为前提,要在广泛的社会调查和对人才市场科学预测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论证,从而准确把握特色专业建设方向,科学定位必须要在专业方向细分的基础上进行。一般选择一到两个方向作为自身发展方向,并进行特色定位方向选择。要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现状和发展趋势,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资源和能力优势,并考虑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合理地进行定位。同时,要从“地方性”出发,谋求特色专业的建设,不要过多地强调外部科研资源及人才的引进,避免造成专业建设上的资源浪费,或专业建设资源配置不合理。 1.4 优秀教师参与度低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特色专业建设的关键,也是保障特色专业建设的根本。目前很多地方高校在人才引进上没有向特色专业倾斜,在人员配备上没有向特色专业靠拢,在人才培养上更没有向特色专业侧重;不但如此,教师职称的评定由于和科研项目经费数量有直接的关系,致使很多高校的优秀教师都有“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所以,如何把教师职称的评定与学科整体布局、重点发展方向结合起来;如何对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在教学研究、出版著作等方面予以经费支持并对其教学成果给予奖励等问题,都值得我们研究。

2 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有效对策

2.1 以前瞻性的指导思想作为特色专业建设的引导方向

在特色专业的建设中,强调建设的方向性,以更好地实现建设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特色专业建设是一项综合的教学改革活动,必须在专业建设和教学理念上实现变革,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以适应这种教学改革的需要。打造特色专业的前提是要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和现代的教育思想,同时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拓宽专业口径,不断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培养出综合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能够做到主动去适应市场的需求及变化,才能在专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发现特色,形成特色,建设特色,强化特色。

2.2 培育专业的特色与优势

专业建设紧扣一个主题:培育专业特色。通过整合地方经济与社会、行业、学校和专业的优势资源,可以形成其他专业无法取代的特殊专长,创建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特色专业。而发挥优势的差异化经营策略则是构筑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差异化经营是一种选择以能力和资源为基础的发展战略,它需要特色专业审视和分析自身的内部资源和能力,观察外部环境的变化,有意识地构筑自身的核心能力。审视和分析自身资源和能力包括对专业沉淀的分析、对现实情况中优/劣势的判断,以及对未来的预期,应综合考虑历史前提、学科基础、硬件设备、师资力量、地方经济或行业特点等办学条件是否能通过重点建设成为特色专业[3]。再将内部资源融入到外部环境中去进一步审视,使专业建设符合学科专业的整体发展规划和布局,符合社会人才需求和变化趋势,且与学校的办学方向、层次、规模、能力和特色相适应,从而找到自己的位置,形成与其他高校或专业的“差异化”,培育专业核心竞争力。因此,在专业打造“特色”时,应利用好差异化经营战略,根据地方经济或行业、学科、专业和学校特点找出特色生长点,协调和整合内外部成长要素,积极探索各种方式,培育“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独特之处。

2.3 与时俱进,不断优化培养方案

专业的培养方案,既要遵循学科理论本身,又能与地方经济发展、行业需求和发展趋势紧密结合起来。为了不断适应新形势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专业成为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的人才的源泉,必须不断优化培养方案,始终使其成为人才培养过程的高起点,始终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服务。这需要每个特色专业的负责人及管理团队不断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及专业建设方案。在平常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之外,要有反思,针对如何以更好的方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如何强化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与壮大,如何利用地方社会的优势资源促进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更加符合国际化的趋势等问题进行探讨。在专业负责人及其管理团队不断的磨合与反思中,才能促成与时俱进的培养理念与方案的产生,以确保培养过程的稳妥实施[4]。

2.4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强化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的拓展程度是衡量专业是否具有教学质量提高潜质的主要因素。首先,特色专业应进一步加大对校内实践教学条件的改善,优化实验课等教学环节,比如加大开放式设计性实验课的比例,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其次,应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与企业资源。利用产学研的合作方式,可以弥补部分专业实习环节时间较短和不够深入的问题,学生可以将大学教育与企业工厂的历练结合起来,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动手能力。利用产学研的合作方式,还可以引进资金,帮助解决大学在专业建设中资金不足、缺乏设备的问题。因此,特色专业应致力于与企业取得密切合作,开展学生实习、教师培训以及联合培养等工作,一方面为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有效解决学生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为年轻教师更新知识和提高工程实践能力提供机会。将学生、教师和企业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保证大学的专业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不脱节,保证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5 加强特色专业教师团队建设

教师队伍水平的提升和机构的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着手:一是现有教师的转型,这是一种快速而又高效的推进方式,相对成本较低;二是对现有教师提出科学的培养提升计划,不论是教学能力,还是人文素质,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这样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优化教师团队;三是引入竞争机制,科学引进人才,有效考核现有教师,变被动提高为主动变化;四是认同少数强势教师的作用,根据实际情况让其发挥最大能力,身兼数职也未尝不可;五是在教师中适当营造竞争的氛围,给予适当压力,督促其发展。从而以优化的教师队伍推动特色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5]。

2.6 建立竞争和激励机制

通过特色专业建设级别及特色专业带头人的滚动遴选带动竞争,通过建立系统的特色专业奖励制度,对特色专业建设的优秀单位和个人实行必要的奖励,以此调动特色专业建设的积极性,鼓励人才冒尖,不断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和教育质量,同时提高竞争力[6]。有了竞争和激励机制,高校的特色专业建设才有较强的活力。

3 结束语

地方高校在特色专业的建设中存在缺乏实质性的内涵建设,过于重视表面工程的建设等问题。特别是如何依托地方院校的“地方性”特色,形成可持续发展动力,仍缺乏有效的实践。新时期,高等教育市场竞争激烈,地方高校在自身资源及地理等方面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如果能解决好特色定位、内涵特征和培育机制等问题,并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去探索,势必可以提高地方高校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于仲安,梁建伟.地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09.22:36-38

[2] 陈兰林,李忆华.浅析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原则[J].西北医学教育,

[3] 周玉雷,陈平.地方高等院校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探讨[J].安徽农学

[4] 马瑞民,张景富,赵继锋,张慧超.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

践[J].教育教学论坛,2009.7:149-150

[5] 王能河.地方高校本科特色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黑龙江高

教研究,2014.1:157-159

[6] 吴凡.我国高校特色专业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012.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