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语文教学反思

来源:范文网 5.94K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语文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语文教学反思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我们反思了传统教育的弊端,在课堂教学中一直坚持实施案例教学法。此法不同于以往那种为了说明某一个问题而举例的做法,反其道而行之。先精心搜集准备与教材知识点有结合点的典型事例或素材(如音频、视频、图片等),然后设计相关的问题与学生去思考、去演练,让学生从生活中的事例中悟出教材的相关知识点。但是,最好的方法使用不当也会带来反效果,案例教学法当然不会例外。但在讲授《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之前,我一直在考虑该用什么案例来解决此课题的学习。刚开始我打算搜集两个正反的案例来说明文化生活的多样性及有喜与忧的一面,但该课题后面的内容理论性和政治性都较强,学生不好理解,我最终放弃了此种方案。

该采用何种方式学生才能较好地理解本课内容呢?经过反复的酝酿,我决定把教学内容活动化,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但如果整一节课都是活动的话,则不利于学生解决课本的知识点。所以,我采用了综合活动式教学并融入案例教学法,把学生的活动看成是一个案例,让学生在活动中分析、归纳,务求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学习,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

无可否认,这样的课堂深受学生们的欢迎。课后,不少学生追问我何时再搞一场辩论比赛,并要求这次参加过的同学不能再参加!学生们渴望参与课堂,渴望成为课堂主人的心情相当迫切,这让我万分感慨。一直以来,我们都一双情愿地扮演了课堂的主角,并没有想过学生原来也想当主角。

一、反思教学过程中良性作用

1、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教师“乐”起来。在传统的教学方式影响下,很多学生对于学习采取“等、靠、拿”的态度。即等着老师传授知识、分析问题、给出答案;靠老师、靠成绩好的同学给出答案;把别人的成果拿过来而没有经过自主探索的过程,这样的结果必然会阻碍学生智力的发展,思维的培养,更不利于知识的理解和积累。长此下去,学生会因为被动接受知识而对课堂渐渐产生厌倦的情绪,尤其是对学习缺乏兴趣的同学,刚开始可能还能勉强提起精神抄抄笔记,听听教师讲解的过程,时间一长就会觉得这样的课堂缺乏新意无心听讲,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及课堂效率。课堂教学中开展活动教学并融入案例教学法的尝试后,学生们有了主动思考问题的空间,动脑、动手、动口成为课堂必不可少的“必修课”,任务强化了,学生上课专心多了,参与问题探究的同学渐渐多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动”起来了,作为主导者的教师也“乐”了起来,乐的是自己不必再当主角了,学生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乐的是学生不再把上政治课当成是负担,在活生生的活动与案例教学中,学生们充分感受到教材其实就是生活的反映,学习教材的理论知识并不无聊,而且非常实用。学生求知的欲望被激发,争论的声音终于在课堂上响了起来,睿智的火种被点燃了。

2、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实效。归纳感悟式的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论

证式教学模式,教师们无需举出无数有力论据去论证教材的观点,事实也证明学生们并不是不相信教材的观点而是渴望有一种方式能让他们更好地去理解接受教材的观点,渴望能有一种方式让自己主动去寻根问底。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让学生们改变了知识就是由教师传授的观念,原来自己完全可以在生活中找到答案。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论证得出来的观点无论对于学生的记忆、理解或运用,都有明显的强化作用。课堂的实效明显增强,以前上完一节课不少学生还是稀里糊涂的,讲不出个所以然,但现在只要他们一想到辩手们的观点,他们就马上能归纳出“大众文化”含义,只要他们一想到激烈的辩论实况时,他们就会想到发展大众文化的做法。课堂的实效性在综合活动式教学的推动下凸显出来了。

3、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回答问题有很强的随意

性,只有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在探究问题的同时逐渐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学会如何分析案例,如何在案例中找出关键词和突破口,如何寻找案例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等,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学生们很认同这种上课模式,因为他们从中有了收获,提高了自己,也让40分钟的课堂变得更充实。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后,当理论联系实际的练习、考试到来之际,学生们不再手忙脚乱,他们会把在课堂上思考运用到实际当中。

二、反思实施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最好的'方法使用不当也会带来反效果,综合活动式教学当然不会例外。综合活动式教学之于新课程改革所带来的积极意义是无庸讳言的,但反思实际操作仍有存在以下问题:

1、只重视案例的讲解而忽略了对教材知识点的落实。学生们对于来源于身边生活的活动肯定是很感兴趣的,我们担心的是学生们只对活动本身感兴趣而忽略了活动背后隐含的道理。所以在综合活动式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导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起关键作用的一环。教师要及时把学生从活动中引出来,切忌主次颠倒。教师要根据教材的需要设下“圈套”,这个“圈套”就是精心设计的问题,及时把学生导入“正轨”才能实现我们的教学目的。

3、引导方面及问题设计方面不够成熟,不善于挖掘更深层次的内容。在开展课堂教过程中,有时为了让材料与教材实现有机的整合,常常要花费很多的时间精力去设计一个或几个相关的问题。但由于水平问题,有时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一个合适的问题,于是为了教学的需要设计几个牵强附会的问题,这样做的结果能完成教学任务但却无法实现预期目标,教师本人亦有挫败感,最担心的是怕误导学生从而削弱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4、画蛇添足,越俎代庖。常常担心学生的回答不到点,忍不住要提醒学生,有时明明学生可以通过思考讲出来的东西硬是让我抢过来说了,明明学生可以做得到的我硬是抢过来做了,明明学生已经讲得很到位了,我还是要重复几次,惟恐学生不理解。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很不利,同时亦会耗掉课堂很多宝贵的时间。为师者一定要相信学生,让更多功的学生参与课堂,给学生们提供更多发展自我的机会,这样才能培养出自信的学生,有能力的学生。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