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之路

来源:范文网 2.93W

在中国经济改革进入深水区后,突破体制障碍的焦点大多指向国有企业,特别是具有资源和市场垄断地位的央企以及大型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改革方案已讨论研究了多年,但一直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原因与产权制度问题有关。

国企改革之路

目前,产权制度的改革缺少明确的法律体系,更缺少双向监管的制度。所谓双向监管,第一,是在企业改制或产权关系调整中,对国有资本管理和监督部门的监管。近几年,国有资本管理与监督部门已发生多起腐败和违规事件,在国资结构调整中,有时行政官员的个人意志作用大于法律作用。如果对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没有监管,产权制度的改革漏洞会更多,资产流失难以杜绝。第二,是在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对领导层寻租行为的`监管,特别是在MBO中对资产作价和认购资本形式方式的监管。

MBO是要通过管理层持股,激励企业管理者内生发展动力。同时,管理层持股,又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长期以来旧体制对管理者贡献的亏欠。但是,由于中国大型国企“一言堂”现象严重,长期没有企业资产、企业绩效、企业损益、企业按劳分配的有效监督机制,缺少明确的法律标准和制度约束,因此,很难确定国有企业管理者应得到的价值补偿标准。同时,行政干预、领导个人作风、素质、文化与道德标准等问题也影响了MBO和股权激励的效果。

再则,目前的国有企业,不论是组建的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还是垂直一体化的集团公司,在经营过程中,行政化管理和家长式管理并未因股权多元化而彻底改变。这在石油、电力、电信、民航和铁路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一现状,导致在发展混合经济的过程中,央企和大国企很难适应全新的市场竞争方式,决策缓慢,顾虑繁多,瞻前顾后,不敢创新。于是,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使国有资本的效率和盈利能力下降。最终,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和结果相背离。因此,国有资产和国企领导绩效考评机制应作出相应调整,建立以企业主动参与市场竞争中的试错机制。

混合所有制不是简单的资产混合,而是不同管理方式优选的混合,是将民营资本的轻资产重市场的管理方式与国有资本的混合,是决策科学化和高效化的混合,是用人制度上的混合。在强化国有经济主导地位的同时,发展混合所有制,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市场经济的潜力,充分发挥不同性质资产在混合经济体制中的决策作用。

热门标签